一种冷藏车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3279阅读:1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藏车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箱、冷藏车箱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藏车箱。



背景技术:

制冷气体流入冷藏箱,并发生液态-气态-液态的重复变化,容易在箱体内部产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会形成水珠,形成的水珠混合在一起很容易就会在箱体底部形成小水池,这些形成的小水池会使放在箱体内的物品底部发生浸水现象,比如一些海鲜类制品,包装箱内一旦破裂就会在车箱底部形成大量积水池,如果没有排水设施很容易导致其它相临的不同货物发生浸透现象。

为进一步提高箱体的实用质量,减少被载物品底部受潮甚至损坏的可能性,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冷藏车箱,来避免冷冷藏车箱底部小水池形成的可能性,以提高被载货物底部的干燥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车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箱体内由于被载货物本身发生露水现象(比如海鲜包装箱)导致箱体底部形成小水池,会使相临不同货物底部受潮或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藏车箱,包括车箱箱底、制冷设备、底面凹槽、框架、横撑杆、竖管、放水管、安装螺栓和漏水孔,所述车箱箱底的顶部通过安装螺栓安装有框架,且框架的内壁焊接有横撑杆;所述横撑杆之间焊接有竖管;所述放水管贯穿在车箱箱底的底部内腔中,且放水管的顶部开口与底面凹槽的内腔底侧相贯通;所述竖管设有漏水孔;所述制冷设备安装在车箱内腔壁上。

优选的,所述竖管为圆弧形结构,且漏水孔开设在竖管的圆弧弧底位置。

优选的,所述横撑杆采用圆管结构,且横撑杆的顶端开设有漏水孔。

优选的,所述底面凹槽为圆弧形凹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车箱箱底设有用来安装框架的台阶,且框架四周设有用来安装在车箱箱底上的沉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冷藏箱箱体的箱底上表面,做成了一个凹面结构,在此凹面结构的箱体底部安装有网格结构的框架,利用框架结构的支撑体,当作此箱体的载物底面,将物品直接放置在框架上,使得物品与原来的箱体底面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的容腔,当箱体内产生的水流时,水流会自然的流入到这个容腔内,从而使物品底部更加干燥,减少了被载物品底部受潮甚至损坏的可能性,且流入这个容腔内的积水最终会通过安装在容腔内的管道排出箱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框架安装时示意图。

图中:1、车箱箱底,2、制冷设备,3、底面凹槽,4、框架,5、横撑杆,6、竖管,7、放水管,8、安装螺栓,9、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冷藏车箱,包括车箱箱底1、制冷设备2、底面凹槽3、框架4、横撑杆5、竖管6、放水管7、安装螺栓8和漏水孔9,车箱箱底1的顶部通过安装螺栓8安装有框架4,且框架4的内壁焊接有横撑杆5;横撑杆5之间焊接有竖管6;放水管7贯穿在车箱箱底1的底部内腔中,且放水管7的顶部开口与底面凹槽3的内腔底侧相贯通;竖管6设有漏水孔9;制冷设备2安装在车箱内腔壁上。

具体的,竖管6为圆弧形结构,且漏水孔9开设在竖管6的圆弧弧底位置,使得被竖管6支撑的货物与竖管6的圆弧面形成一个腔式距离,一旦有水流经过货物底部就会向下流入到竖管6的圆弧形腔室内,并通过漏水孔9流入到底部的底面凹槽3内,使水与货物底部实现分离。

具体的,为了提高整个框架4的强度,采用带有漏水孔9的圆管结构横撑杆5作为框架4的横撑与圆弧形结构的竖管6进行焊接,且圆管结构的横撑杆5同样带有漏水孔9,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漏水,避免在货物底部形成小水池;

具体的,底面凹槽3为圆弧形凹面结构,便于顶部漏下的水,在圆弧形凹面结构的底面凹槽3底部形成储水点,便于通过放水管7向外实施放水;

具体的,车箱箱底1设有用来安装框架4的台阶,且框架4四周设有用来安装在车箱箱底1上的沉头孔,使安装的框架4以及安装螺栓8与车箱底面呈同一平面,避免载物时产生障碍,使结构更加合理。

工作原理:利用横撑杆5和竖管6焊接而成的框架4作为整个冷藏车箱的箱底的上表面,将此框架4通过安装螺栓8,安装在底面凹槽3的顶端,并利用车箱箱底1的台阶结构,使框架4顶面与车箱箱底呈同一平面,制冷设备2在箱体内制冷作用产生的水流,会通过网格结构的框架4向下流入到底面凹槽3的内腔中,从而使物品底部更加干燥,减少了被载物品底部受潮甚至损坏的可能性,且流入底面凹槽3内的积水最终会通过安装在容腔内的管道排出箱外。这里所说的制冷设备2为现有技术制冷设备的一种,比如空调。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