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274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资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当前小区充电站都是用保险丝保护输出的,保险丝损坏频率较高、更换比较麻烦,输出功率的保护大小不能调节,现在市面上的机器都是投币和刷卡的,还无法实现在线支付功能,资金安全问题,现在充电站主要是投币式,机器内部会累计存放硬件,这样会导致有人去破坏盗取硬币,对每一台机器的每天、每周、每月的金额统计比较麻烦,投放者无法实时知道机器的收益情况,在跟他人进行合作、分成时,无法双方对机器金额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在雇佣他人进行机器的维护和硬币的回收时,投放者无法知晓收回硬币与机器的实际数量是否一致准确,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中,往无现金发展,后期人们出门携带硬币的可能越来越少,都是通过智能设置进行在线支付,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机器出现故障投放者无法实时的知道机器的损坏,并不能及时的进行的维修,在用户需充电时充不了,在机器损坏机器产生经济损失,还有降低客户的充电体验。传统的方式都是等客户反应机器故障,还有有时通过客户的描述无法具体的判断的故障问题,又是会出现本身不是机器的问题,是外界的问题,我们维护人员白跑一趟,没法对很多数据的收集,包括充电的高峰时间,充电人群分布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包括主芯片,所述主芯片的输入端与支付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支付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刷卡模块、在线支付模块和投币脉冲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主芯片的输出端与按键信号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按键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芯片的输入端与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主芯片的输入端与充电站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主芯片的输入端与异常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付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资金回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外部可同时连接多部电动车充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电动车充电桩设置投币、刷卡、在线支付(微信、支付宝)多种支付选择,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在线支付,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回收,并且能同时给多辆电动车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如果电动车时间完成,充电站会通过信息提示用户电动车已经完成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如果电动车电池充满,充电站会通过信息提示用户电动车已经完成充电,并且把剩余的时间退还到支付帐号上,但充电站端口在充电过程中端口故障,充电站自动的退还剩余时间的金额,上报后台故障,我们能及时的进行维修,对每一台机器的每天、每周、每月的金额统计,分析充电站的收益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包括主芯片,主芯片的输入端与支付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支付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资金回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支付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刷卡模块、在线支付模块和投币脉冲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主芯片的输出端与按键信号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按键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继电器外部可同时连接多部电动车充电器,主芯片的输入端与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主芯片的输入端与充电站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主芯片的输入端与异常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刷卡模块、在线支付模块和投币模块进行支付,支付一定金额的资金反馈至支付接收模块进行收集,而支付接收模块会将支付金额反馈至主芯片,主芯片通过检测支付接收模块发出的投币脉冲、收到刷卡模块数据或者在线支付数据指令,说明有人投币、刷卡或者在线支付,主芯片计算投币数和刷卡数,再通过检测按键信号,计算出按键码,然后闭合对应输出端口的继电器,开始给插座供电,然后对应的通道开始时间倒计时充电,在这充电过程中电流检测芯片检测电动车充电器的功率,判断电动车是否充满或者断电,在电动车充电时间完成,电流检测芯片可发送信息提示客户已完成充电,或者电动车电池充满,充电金额如有剩余,资金回收模块会发送信息至主芯片提示客户已经完成充电并把剩余时间计算成金额退还给客户,如果在充电过程中机器故障,充电站反馈模块会将信息数据传送至主芯片显示充电异常,并退还剩余金额。

本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均为硬件系统模块或者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与硬件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系统的改进之处;本系统的改进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系统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