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用带暖风增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5136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用带暖风增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用带暖风增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环保意识增强,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和低碳消费的概念已成为主流。再加上国家对车企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能源转换由油转电的趋势已势不可挡。电动车以蓄电池作为动力,存在动力不足,行驶路程较短的缺陷。而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因坏境温度过低,用户有强烈的取暖需求。传统的电动车使用冷暖空调或者加热元件PTC,这两者取暖时功率均要达到1kw到2kw,普通的低速电动车所配比驱动电机的功率也仅仅是在3kw-5kw,空调至少要消耗掉三分之一的电量。与此同时,蓄电池还有一个特性,在低温时,其自身的放电能力大大降低,这会使得原本续航能力就不足的电池电量更加捉襟见肘,形成越冷越没电,越冷越需要取暖导致更没电的恶性循环,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市场上目前未有有效的手段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电动车用带暖风增程系统,能够对电动车进行增程,且可以在不单独提供能耗的情况下对驾驶室进行供暖,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车用带暖风增程系统,包括增程组件、散热组件和供暖组件,所述增程组件产生的热量输送到所述散热组件和/或所述供暖组件;

所述增程组件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和水泵,所述发动机分别驱动所述发电机和所述水泵,所述发电机给所述电动车的可充电电池充电;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水泵通过冷媒循环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循环通过第一电磁阀控制;

所述供暖组件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水泵通过冷媒循环散热,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循环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

在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使和/或第二换热器换热时,所述冷媒均要与所述发动机发生热交换。

效果,对电动车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时,达到增程的作用,同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由冷媒带到散热组件和供暖组件处进行散热,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当驾驶室温度合适,不需要进行供暖时,第一换热器和车外进行换热,当驾驶室需要供暖时,第二换热器和驾驶室进行换热,此时发动机既达到了充电的功能,也达到了提供热源的功能,相比传统的单独的供暖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电池的电量,本申请极大的节约了电量。

一种并列方案,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水泵通过冷媒管道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水泵通过冷媒管道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

效果,使得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只能单独工作,散热和供暖择一选择,此种方案的特点是供热时驾驶室的温度升温较快,散热时发动机的温度降温较慢。

另一种并列方案,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水泵通过冷媒管道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冷媒管和所述水泵出冷媒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冷媒管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冷媒管连通。

效果,此种方案的特点是在对驾驶室进行供热时,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进行热交换,驾驶室的升温相对较慢,但是发动机的降温较快。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换热器上设有第一风扇。

效果,使得换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换热器上设有第二风扇。

效果,使得换热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冷媒为水,所述第一换热器为散热水箱。

效果,水对管道压力的要求较低,成本也更低,维修更换等也比较方便。

优选的,所述供暖组件和所述电动车的自带暖风系统单独或者一起给所述电动车的驾驶室供暖。

效果,在蓄电池电量足够时,发动机不启动,此时只能依靠电动车自带暖风系统进行供暖,当蓄电池需要充电时,发动机启动,此时供暖组件给驾驶室供暖,也可以两个同时进行供暖。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均通过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效果,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手动或者自动或者其结合的控制方式,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能够给电动车的电池充电,同时还利用发动机的热量给驾驶室供暖,节能,提高电动车的整体续航能力。

二、采用水循环进行换热,对管道的要求低,成本低,方便维修更换。

三、对发动机产生热量带走,进行供热,使得发动机的温度降低,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四、在冬天时可进行供暖操作,在夏天时可对发动机进行散热,环境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车用带暖风增程系统,包括增程组件1、散热组件2和供暖组件3,所述增程组件1产生的热量输送到所述散热组件2或所述供暖组件3;所述增程组件1包括发动机11、发电机12和水泵13,所述发动机11分别驱动所述发电机12和所述水泵13,所述发电机12给所述电动车的可充电电池4充电;可充电电池4为蓄电池。

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第一换热器21,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水泵13通过冷媒循环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器21的冷媒循环通过第一电磁阀211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水泵13通过冷媒管道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散热组件2还包括第一风扇212。所述冷媒为水,所述第一换热器21为散热水箱。

如图1所示,所述供暖组件3包括第二换热器31,所述第二换热器31和所述水泵13通过冷媒循环散热,所述第二换热器31的冷媒循环通过第二电磁阀311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31和所述水泵13通过冷媒管道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供暖组件3还包括第二风扇312。在所述第一换热器21换热使或第二换热器31换热时,所述冷媒均要与所述发动机11发生热交换,所述冷媒循环管道通过缠绕在所述发动机11的缸头上实现热交换。

如图1所示,所述发动机11、第一电磁阀211、第二电磁阀311、第一风扇212、第二风扇312均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所述供暖组件3和所述电动车的自带暖风系统5单独或者一起给所述电动车的驾驶室6供暖。

工作流程:

当蓄电池电量足够时,如果驾驶室6需要升温则通过自带暖风系统5进行供暖,当蓄电池电量不足需要充电时,驾驶员手动启动或者控制器自动启动发动机11,发动机11带动发电机12发电,发电机12发的电给蓄电池充电,发动机11还同时带动水泵13转动,此时如果驾驶室6需要供暖,则打开第二电磁阀311,关闭第二电磁阀311,打开第一风扇212,关闭第二风扇312,水泵13将水在泵到第二换热器31处和驾驶室6进行换热,此时如果自带暖风系统5可以关闭或打开,根据实际需求决定,驾驶室6不需要供暖时,关闭第二电磁阀311,打开第一电磁阀211,打开第二风扇312,关闭第一风扇212,水泵13将水泵13到第一换热器21处和车外进行换热,两种工作状态均实现了对发动机11的降温。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一的区别部分如下: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水泵13通过冷媒管道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31的进冷媒管和所述水泵13出冷媒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1的出冷媒管和所述第一换热器21的进冷媒管连通。

实施例二的工作流程和实施例一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