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自适应车感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6834发布日期:2018-06-08 19:4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自适应车感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动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自适应车感组件。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US20160214569A1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该安全带卷收装置设置于车辆的座椅靠背内。在该安全带卷收装置中,其核心部件为:自适应车感组件,自适应车感组件可随座椅靠背的转动而一起旋转。

在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结构中,重力自适应车感组件包含:钢球、配重块、敏感爪、自适应座、固定基座、自适应弹簧、敏感销。重力自适应车感组件是通过自适应弹簧在自适应座的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切向扭矩,以减慢自适应座相对于固定基座的运动。

但是,此自适应弹簧存在产生切向扭矩较小、装配复杂且易变形的缺点。而且在安全带卷收装置中使用自适应弹簧,还导致了零件数量增加、总成装配更复杂,零部件成本增加。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增大切向扭矩,降低成本且车感锁止性能可靠稳定的自适应车感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低噪音的安全带卷收器,在减小车感机构在振动时产生噪音的同时,实现成本低廉,性能稳定可靠的目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自适应车感组件,包括敏感爪、自适应座、固定基座、配重块、钢球,其特征在于:自适应座的下端固定有配重块,自适应座的上端穿过固定基座的底部并与固定基座的侧壁连接,钢球置于固定基座的篮内,篮具有凹陷的椭圆弯曲内表面,椭圆弯曲内表面的轴向夹角小于横向夹角,敏感爪的中部覆盖在钢球上,敏感爪的端部与固定基座连接,敏感爪的另一端部与棘轮的齿啮合或分离。

所述的轴向夹角指篮的左侧底面与右侧底面之间形成的夹角,所述的横向夹角指篮的前侧底面与后侧底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的敏感爪包括卡合爪、杠杆臂、帽盖和铰链组件,杠杆臂的一端设有铰链组件,杠杆臂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帽盖并终止于卡合爪,卡合爪与棘轮的齿配合,帽盖具有圆形凹陷下表面,帽盖覆盖在钢球上。

所述的固定基座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部件和短轴一,上壳体的前侧设有短轴一,上壳体的底部与下壳体部件连接,上壳体的顶部设有凹槽,凹槽与卷收装置侧盖匹配。

所述的下壳体部件包括下篮和拱形部件,下篮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拱形部件,拱形部件上设有圆孔,下篮的底部设有长方形开口。

所述的长方形开口的开口长度大于自适应座及配重块的旋转距离。

敏感爪的铰链组件与固定基座的短轴一之间采用敏感销连接。

所述的自适应座包括上薄板、下薄板和篮,篮横跨在两个上端凸起的下薄板并悬置,下薄板上设有T型开口,篮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向上延伸的上薄板,上薄板的上端凸起,上薄板的外表面设有短轴二,短轴二插入拱形部件的圆孔内。

所述的配重块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上端部和下端部,侧面上设有T型凸出结构,T型凸出结构插入下薄板的T型开口内,侧面紧贴下薄板,下端部呈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根据座椅靠背旋转角度将卷收装置主体保持在初始设置位置的机构,通过自适应弹簧在自适应座的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切向扭矩,以减慢自适应座相对于固定基座的运动,切向扭矩增大保证了自适应座、配重块保持在垂直位置,减少了座椅安全带卷收装置锁止的可能性。取消了自适应弹簧,一方面,减少了零件的数量,降低了零件成本及产品的装配成本;另一方面,对于核心部件重力自适应车感组件,可使安全带卷收装置的车感锁止性能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状态图。

图5为椭圆弯曲内表面的轴向夹角α小于横向夹角β时,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状态图。

图6为椭圆弯曲内表面的轴向夹角α等于横向夹角β时,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座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篮开口长度L、自适应座及配重块旋转距离x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自适应车感组件,包括敏感爪、自适应座、固定基座、配重块、钢球。自适应座140的下端固定有配重块160,自适应座140的上端穿过固定基座180的底部并与固定基座180的侧壁连接,钢球130置于固定基座180的篮148内,篮148具有凹陷的椭圆弯曲内表面。

参见图7-9,椭圆弯曲内表面的轴向夹角α小于横向夹角β,以便于钢球130沿自适应座140横向方向上滚动并上升。其中,轴向夹角α指篮148的左侧底面与右侧底面之间形成的夹角,横向夹角β指篮148的前侧底面与后侧底面之间形成的夹角。敏感爪120的中部覆盖在钢球130上,敏感爪120的端部与固定基座180连接,敏感爪120的另一端部与棘轮10的齿12啮合或分离。

敏感爪120包括卡合爪122、杠杆臂126、帽盖124和铰链组件128,杠杆臂126的一端设有铰链组件128,铰链组件128夹在固定基座180的短轴一186两端,铰链组件128与短轴一186之间采用敏感销110连接,杠杆臂126绕铰链组件128旋转。杠杆臂126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帽盖124并终止于卡合爪122,卡合爪122与棘轮10的齿12配合,帽盖124具有圆形凹陷下表面,帽盖124覆盖在钢球130上。

固定基座180包括上壳体184、下壳体部件和短轴一186,上壳体184的前侧设有短轴一186,上壳体184的底部与下壳体部件连接,上壳体184的顶部设有凹槽182,凹槽182与卷收装置侧盖匹配。下壳体部件包括下篮194和拱形部件190,下篮194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拱形部件190,拱形部件190上设有圆孔192,下篮194的底部设有长方形开口。长方形开口的开口长度L大于自适应座140及配重块160的旋转距离x,以增加配重块160及自适应座140的旋转空间,从而增加钢球130在自适应座140横向方向上升的高度。

自适应座140包括上薄板144、下薄板150和篮148,篮148横跨在两个上端凸起的下薄板150并悬置,下薄板150上设有T型开口154,篮148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向上延伸的上薄板144,上薄板144的上端凸起,上薄板144的外表面设有短轴二142,短轴二142插入拱形部件190的圆孔192内。自适应座140可相对于拱形部件190旋转,在重力作用下,自适应座140、配重块160保持在垂直状态。

配重块16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162,上端部170和下端部166,侧面162上设有T型凸出结构164,T型凸出结构164插入下薄板150的T型开口154内,侧面162紧贴下薄板150,当配重块160卡入时,两个下薄板150之间的距离会稍微增大,下端部166呈锥形结构。

参见图4,当座椅靠背倾斜一定角度时,即安装角度c,自适应车感组件的固定基座180也随之倾斜,此时,在重力作用下,自适应座140及配重块160保持在垂直状态,即为初始状态。

参见图5及图6,当装有自适应车感组件的车辆加速度a向左时,在惯性力作用下,自适应座140及配重块160向右运动。

参见图5和图10,当自适应座140的具有椭圆弯曲内表面的篮148轴向夹角α小于横向夹角β,且固定基座180的下篮194的开口长度L比自适应座140及配重块160的旋转距离x大时,更易于钢球130沿自适应座140横向方向上滚动并上升,将敏感爪120的帽盖124向上推起,钢球130上升的高度可使敏感爪120的卡合爪122与棘轮10的齿12啮合,从而使安全带卷收装置锁止。

参见图6,当自适应座140的具有椭圆弯曲内表面的篮148的轴向夹角α等于横向夹角β时,钢球130沿自适应座140横向方向上滚动并上升,但是钢球140上升的高度不足以将敏感爪120的卡合爪122推起与棘轮10的齿12啮合,即安全带卷收装置不能锁止。

参见图11,在操作中,安全带卷收装置的角度随座椅靠背的转动而改变;固定基座180会随卷收装置运动。由于重力作用,当自适应座140的短轴二142绕拱形部件192旋转时,自适应座140随之运动,配重块160将保持自适应座140处于垂直状态。当在车辆紧急情况下,钢球130会在自适应座140的篮148的椭圆形内表面滚动上升,并且将敏感爪120推起,使其卡合爪122和棘轮10的齿12啮合,启动卷收装置的锁止机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