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3452发布日期:2018-07-11 00:0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座椅靠背、以及可安装在座椅靠背上的头枕。头枕具备从头枕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棒状部件。座椅靠背具备筒形部件,在该筒形部件的内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孔。通过将头枕的棒状部件插入筒形部件的孔中,而将头枕安装在座椅靠背上。

在筒形部件安装有用于防止棒状部件脱落的销部件。销部件的形状呈大致U字形。销部件以使得由构成U字的2条边从外周侧夹住筒形部件的方式安装在筒形部件上。筒形部件具备槽,该槽从筒形部件的外周及至内部的孔。销部件的一部分(以下称为卡合部)从该槽进入筒形部件的孔中。

在棒状部件的外周面形成有切口部。从槽进入到筒形部件的孔中的卡合部与棒状部件的切口部相卡合。由此,使得棒状部件难以从筒形部件脱落(参照US7770978B2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当从座椅靠背拆卸头枕时,需要使销部件产生变形,从而使卡合部退避到切口部之外。很难使以往的销部件产生如上所述的变形。由此使得从座椅靠背拆卸头枕比较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优选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从座椅靠背拆卸头枕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为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包括座椅靠背、以及可安装到所述座椅靠背上的头枕,并且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棒状部件,所述棒状部件从所述头枕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且在所述棒状部件的外周面具有切口部;筒形部件,所述筒形部件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并具备可供所述棒状部件插入的孔;以及销部件,所述销部件安装在所述筒形部件上。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所述筒形部件具备槽,该槽从所述筒形部件的外周及至所述孔,所述销部件包括从两侧夹着所述筒形部件的第1部分以及第2部分、连接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的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2部分中的与所述连接部相反的一侧的第3部分。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所述第2部分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从所述槽进入所述孔中,并与所述切口部相卡合,所述第3部分包括第1延伸部以及第2延伸部,所述第1延伸部与所述第2部分连接,且向远离所述筒形部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2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1延伸部中的与所述第2部分相反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第1延伸部而弯曲,所述第2延伸部构成为能够朝使得所述第2部分离开所述筒形部件的方向拉拽所述第2延伸部。

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的销部件具备第2延伸部。该第2延伸部构成为能够朝使得所述第2部分离开所述筒形部件的方向拉拽该第2延伸部。

因此,例如,可利用操作者的手指或工具等拉拽第2延伸部,以使得第2部分离开筒形部件。其结果为,能够解除卡合部和切口部之间的卡合,从而容易地从座椅靠背拆卸头枕。

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也可以具备例如以下的结构。

所述第2延伸部的至少一部分沿与所述第1延伸部正交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2延伸部的至少一部分向与所述筒形部件接近的方向延伸。

当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上述结构时,向使得第2部分离开筒形部件的方向拉拽第2延伸部会变得更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还可以具备例如以下的结构。

所述第2延伸部包括所述销部件的端部。

当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上述结构时,能够减少销部件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筒形部件以及棒状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筒形部件以及棒状部件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的V-V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筒形部件、销部件、以及棒状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销部件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A~图8C分别是示出销部件21的其他形态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交通工具用座椅;3…座椅靠背;5…头枕;7、8…侧架;9…上板;

11、13…筒形部件;15…孔;17、19…槽;21…销部件;

23…第1部分;25…第2部分;25A…卡合部;27…连接部;

29…第3部分;29A…第1延伸部;29B…第2延伸部;31…平行部;

33…主体部;33A…下表面;35、37…棒状部件;39…切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1.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结构

参照图1~图7对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结构进行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1是装载在汽车中的座椅。如图1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1具备座椅靠背3、头枕5、以及未图示的座垫。

座椅靠背3具备构成其骨架的一对侧架7、8和上板9。上板9架设在侧架7中的上部和侧架8中的上部之间。在上板9安装有一对筒形部件11、13。

如图1、图2所示,筒形部件11安装在上板9中的靠左的部分。筒形部件11的轴向为大致竖直方向。筒形部件11的外形为方筒形。如图2、图5所示,筒形部件11具备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筒形部件11的孔15。如图5所示,通过水平剖视观察到的孔15的形状为圆形。孔15的直径在筒形部件11中的任意的部分上均大致相同。

如图3、图5所示,筒形部件11具备槽17。槽17位于筒形部件11的下端附近。槽17设置在方筒的1条边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槽17从筒形部件11的外周及至孔15为止。

如图3、图4、图5所示,筒形部件11在与槽17相反的一侧具备槽19。槽19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槽17相同。槽19沿水平方向延伸。槽19是设置在筒形部件11的外周上的槽,且未及至孔15。

如图3~图6所示,在筒形部件11中安装有销部件21。销部件21是通过将由金属形成的线形部件折弯而形成的部件。如图5~图7所示,销部件21包括第1部分23、第2部分25、连接部27、以及第3部分29。销部件21具有弹性,能够弹性变形。

如图5、图6所示,第1部分23和第2部分25从两侧夹着筒形部件11。如图5所示,第1部分23的中央部分23A从外侧插入槽19中。第1部分23的形状与筒形部件11在槽19内的形状相符地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而弯曲。第2部分25的形状为直线形。

如图3、图5所示,第2部分25从外侧插入槽17中。作为第2部分25中的一部分的卡合部25A经过槽17而进入到孔15内。卡合部25A进入到后述的切口部39内,并与之卡合。

连接部27设置在第1部分23与第2部分25之间,并连接第1部分23与第2部分25。连接部27呈弯曲的形状。更详细而言,连接部27的形状为向外侧突出的圆弧形。

第3部分29连接在第2部分25中的与连接部27相反的一侧。第3部分29包括第1延伸部29A和第2延伸部29B。第1延伸部29A与第2部分25连接,并向远离筒形部件11以及第1部分23的方向(图5、图7中的上方)延伸。第1延伸部29A的形状为直线形。

第2延伸部29B连接在第1延伸部29A中的与第2部分25侧相反的一侧。第2延伸部29B相对于第1延伸部29A而弯曲。第2延伸部29B相对第1延伸部29A弯曲的方向是使得第2延伸部29B相对于第1延伸部29A而位于卡合部25A侧(图5、图7中的左侧)的弯曲方向。第1延伸部29A连同第2延伸部29B的形状为大致J字形的形状。作为第2延伸部29B中的一部分的平行部31与卡合部25A平行。如图7所示,当设想第2延伸部29B存在通过平行部31的切线L时,该切线L会与卡合部25A平行。平行部31沿着与第1延伸部29A正交的方向延伸。

第2延伸部29B中,与平行部31相比靠前端侧的部分向随着远离第1延伸部29A而与筒形部件11接近的方向延伸。第2延伸部29B包括销部件21的端部。

可利用操作者的手指或工具向图5所示的Y1方向拉拽第2延伸部29B。如果向图5所示的Y1方向拉拽第2延伸部29B,则第2部分25会向图5所示的X1方向移动,从而离开筒形部件11。即,第2延伸部29B构成为,能够向使得第2部分25离开筒形部件11的方向(Y1方向)拉拽第2延伸部29B。

筒形部件13安装在上板9中靠右的部分上。筒形部件13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筒形部件11,不过筒形部件13具有和筒形部件11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筒形部件13也具有孔15、槽17、槽19。此外,在筒形部件13还安装有销部件21。

如图1、图2所示,头枕5具备主体部33和一对棒状部件35、37。如图2所示,棒状部件35、37各自的上侧部分嵌入到主体部33中,各自的下侧部分从主体部33的下表面33A向下方突出。棒状部件35处于头枕5中靠左的位置,棒状部件37处于头枕5中靠右的位置。

棒状部件35、37各自为空心的圆筒形部件。棒状部件35、37的轴向分别为大致竖直方向。

如图1、图2所示,当在座椅靠背3安装头枕5时,棒状部件35从上方插入筒形部件11的孔15中,棒状部件37从上方插入筒形部件13的孔15中。

如图5、图6所示,在棒状部件35的外周面形成有切口部39。切口部39是与其周围的部分相比距棒状部件35的中心轴的距离较小的部分。切口部39沿水平方向延伸。切口部39的位置为,当将头枕5安装到规定的位置时,能够使得销部件21的卡合部25A与切口部39相卡合的位置。在棒状部件37也形成有相同的切口部39。安装于筒形部件13的销部件21的卡合部25A与棒状部件37的切口部39相卡合。

2.头枕5的安装方法和拆卸方法

当要将头枕5安装到座椅靠背3时,如图2所示,将棒状部件35从上方插入筒形部件11的孔15中,并且将棒状部件37从上方插入筒形部件13的孔15中。此时,棒状部件35中比切口部39靠下侧的部分抵接第2部分25的内侧部分,并向图5所示的X1方向推挤第2部分25。当棒状部件35进一步下降并使得切口部39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到达第2部分25的位置时,卡合部25A会向图5所示的X2方向移动,并与切口部39卡合。其结果为,即使对棒状部件35施加向上的力,也难以使棒状部件35从筒形部件11脱落。

与此相同,安装于筒形部件13的销部件21的卡合部25A也会与棒状部件37的切口部39相卡合。其结果为,即使对棒状部件37施加向上的力,也难以使棒状部件37从筒形部件13脱落。

当要从座椅靠背3拆卸头枕5时,利用操作者的手指或工具对安装于筒形部件11的销部件21中的平行部31施加图5所示的Y1方向的力。于是,卡合部25A会向图5所示的X1方向退避,从而脱离切口部39。与此相同,也对安装于筒形部件13的销部件21中的平行部31施加相同方向的力,而使得卡合部25A脱离切口部39。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头枕5向上方移动而能够从座椅靠背3拆卸头枕5。

3.交通工具用座椅1获得的效果

交通工具用座椅1可获得以下效果。

(1A)销部件21具备第2延伸部29B。该第2延伸部29B构成为能够向使得第2部分25离开筒形部件11的方向拉拽该第2延伸部29B。

因此,能够利用例如操作者的手指或工具等拉拽第2延伸部29B,从而使第2部分25脱离筒形部件11。其结果为,能够解除卡合部25A与切口部39之间的卡合,从而可容易地从座椅靠背3拆卸头枕5。

(1B)第2延伸部29B中的平行部31沿着与第1延伸部29A正交的方向延伸。此外,第2延伸部29B中的比平行部31靠前端侧的部分向随着远离第1延伸部29A而与筒形部件11接近的方向延伸。因此,利用操作者的手指或工具等向使得第2部分25离开筒形部件11的方向拉拽第2延伸部29B的操作变得更容易。

(1C)第2延伸部29B包括销部件21的端部。因此,能够减少销部件21所占用的空间。

(1D)销部件21具备与卡合部25A平行的平行部31。能够对平行部31施加使得卡合部25A从切口部39退避的Y1方向的力。其结果为,能够解除卡合部25A与切口部39之间的卡合,从而容易地从座椅靠背3拆卸头枕5。

(1E)平行部31与卡合部25A平行,因此,当利用操作者的手指或工具等对平行部31施加Y1方向的力时,操作者的手指或工具等不会轻易地相对于平行部31进行滑动。

(1F)销部件21具备与第2部分25连接且向远离第1部分23的方向延伸的第1延伸部29A。并且,第2延伸部29B连接在第1延伸部29A中的与第2部分25相反的一侧。因此,与第2延伸部29B处于第2部分25的延长线上的情形相比,能够减少销部件21的空间。此外,与第2延伸部29B处于第2部分25的延长线上的情形相比,能够减少为了使卡合部25A向X1方向移动规定量而须使第2延伸部29B向Y1方向所移动的量。

(1G)相对于第1延伸部29A,第2延伸部29B朝卡合部25A一侧(图5、图7中的左侧)弯曲。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销部件21占用的空间。

(1H)第1延伸部29A连同第2延伸部29B呈大致J字形的形状。因此,对第2延伸部29B施加Y1方向的力的部件(例如操作者的手指或工具等)难以从第2延伸部29B脱落。因此,更容易对第2延伸部29B施加Y1方向的力。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而加以实施。

(1)销部件21的形状也可以是如图8A~图8C所示的形状。图8A所示的销部件21中的第1延伸部29A连同第2延伸部29B呈钩形的形状。平行部31为第1延伸部29A和第2延伸部29B之间的连接部。第2延伸部29B向随着远离第1延伸部29A而与筒形部件11接近的方向延伸。第2延伸部29B包括销部件21的端部。

图8B所示的销部件21中的第1延伸部29A连同第2延伸部29B呈大致L字形的形状。平行部31为第2延伸部29B的整体。第2延伸部29B沿着与第1延伸部29A正交的方向延伸。第2延伸部29B包括销部件21的端部。

图8C所示的销部件21中,相对于第1延伸部29A,第2延伸部29B朝与卡合部25A侧相反的一侧(图8C中的右侧)弯曲。平行部31沿着与第1延伸部29A正交的方向延伸。第2延伸部29B中的比平行部31靠前端侧的部分向随着远离第1延伸部29A而与筒形部件11接近的方向延伸。第2延伸部29B包括销部件21的端部。

此外,图8A、图8B所示的销部件21中,相对于第1延伸部29A,第2延伸部29B也可以朝与卡合部25A侧相反的一侧弯曲。

(2)上述实施方式中,交通工具用座椅1应用于汽车,不过交通工具用座椅1也可以应用在除汽车以外的交通工具(例如、铁道车辆、航空器、船舶等)中。

(3)可以由多个构成元素分担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1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或由1个构成元素发挥多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此外,可以省略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此外,可以将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添加到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中,也可以将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置换等。此外,由记载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语句所确定的技术思想所包含的各种方式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