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3816发布日期:2019-01-14 19:2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适于作为未铺装路行驶用轮胎的充气轮胎,更详细地说,涉及可高度兼顾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和胎侧部的耐割伤性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用于不平整地、泥泞地、沙地、岩石地等未铺装路的行驶的充气轮胎中,一般来说,采用以边缘成分多的横向槽、块状花纹为主体且槽面积大的胎面花纹。在这样的轮胎中,在啮入路面上的泥、沙、石头、岩石等而得到牵引性能的同时防止泥、沙、石头塞到槽内,从而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而且,近年来,提出了使槽、块状花纹超过胎肩部地延伸到胎侧部、在胎肩部至胎侧部的区域设置凹凸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轮胎中,设置于胎肩部至胎侧部的区域的凹凸(槽、块状花纹)在泥泞地、沙地上会陷入泥、沙而在岩石地上会与石头、岩石接触,从而啮入泥、沙、石头、岩石等,所以,能够得到优良的行驶性能。

但是,在未铺装路(尤其是,岩石地)上,因与岩石、锋利的石头等的接触,胎侧部易于受到损伤,所以,若如上所述在从胎肩部至胎侧部的区域设置凹凸而存在橡胶厚度薄的部分(槽、凹部),则存在难以充分获得耐割伤性的问题。因此,在胎肩部至胎侧部的区域具有槽、块状花纹的充气轮胎中,寻求兼顾未铺装路(尤其是,岩石地)上的行驶性能和胎侧部的耐割伤性的对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9169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高度兼顾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和胎侧部的耐割伤性的充气轮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在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并具有在所述胎面部的胎肩区域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而到达所述胎侧部的多条横向槽、以及由这些横向槽所划分出的块状花纹;所述块状花纹包括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胎肩块状花纹、以及位于比该胎肩块状花纹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且比该胎肩块状花纹隆起的胎侧块状花纹,所述多条横向槽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横向槽是由设置于该横向槽内的隆起部所封闭的封闭横向槽,所述隆起部与位于所述封闭横向槽的轮胎周向两侧的所述胎侧块状花纹连续,所述隆起部具有槽宽和槽深比所述横向槽小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细槽,该第一细槽的至少一方的端部朝向所述封闭横向槽或胎侧部贯通。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横向槽和块状花纹超过胎肩区域而到达胎侧部,所以,能够提高岩石地上的行驶性能(岩石地性能)。尤其是,胎侧块状花纹隆起而在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胎侧部侧)形成充分的凹凸,所以,在岩石等与胎侧部相接触时得到对该岩石等的勾挂而发挥优良的岩石地性能。另一方面,在外侧横向槽内设置隆起部并使该隆起部与胎侧块状花纹连续,所以,能够抑制因与岩石等的接触而导致的胎侧割伤的产生,从而能够提高耐割伤性。此时,在隆起部形成第一细槽,所以,能够弥补因设置隆起部而减少的边缘,从而能够发挥优良的岩石地性能。

在本发明中,优选不具有隆起部的横向槽和封闭横向槽在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通过这样每隔1个地设置封闭横向槽,能够平衡性良好地兼顾岩石地性能和耐割伤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胎侧块状花纹被配置于从轮胎赤道上的外径位置朝向轮胎径向内侧包括轮胎剖面高度sh的30%~45%的范围的位置。通过这样配置胎侧块状花纹,能够在岩石地等行驶时易于与岩石等相接触的区域形成充分的凹凸,从而对于提高岩石地性能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中,优选隆起部的封闭横向槽侧的边缘被配置于从轮胎赤道上的外径位置朝向轮胎径向内侧轮胎剖面高度sh的35%~45%的范围内。通过这样设置隆起部,既能充分地维持岩石地性能又能实现由隆起部得到的耐割伤性的提高,所以,对于平衡性良好地兼顾这些性能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中,优选胎侧块状花纹具有槽宽和槽深比横向槽小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细槽,该第二细槽的至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开口。通过这样设置第二细槽,在胎侧块状花纹内增加边缘,所以,对于提高岩石地性能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中,优选胎肩块状花纹具有槽宽和槽深比横向槽小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细槽,该第三细槽的至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开口,第二细槽和第三细槽连续。通过这样设置第三细槽,在胎肩块状花纹内增加边缘,所以,对于提高岩石地性能是有利的。尤其是,通过使第二细槽和第三细槽连续,这些第二细槽和第三细槽作为1个槽而对于岩石等勾挂,所以,能够得到优良的岩石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剖视图。

图2是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表面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胎肩块状花纹的一部分和胎侧块状花纹的主视图。

图4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胎肩块状花纹的一部分和胎侧块状花纹的子午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在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1、配置于该胎面部1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2、以及配置于胎侧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3。此外,在图1中,标号cl表示轮胎赤道,标号e表示接地端。

在左右一对胎圈部3之间架设着胎体层4。该胎体层4包括在轮胎径向延伸的多条加强帘线,绕配置于各胎圈部3的胎圈芯5从车辆内侧向外侧折回。另外,在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着胎圈填胶6,该胎圈填胶6被胎体层4的本体部和折回部包入。另一方面,在胎面部1处的胎体层4的外周侧,埋设着多层(在图1~3中为2层)带束层7。各带束层7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条加强帘线,并且,在层间加强帘线相互交叉地配置。在这些带束层7中,加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被设定在例如10°~40°的范围。而且,在带束层7的外周侧设有带束加强层8。带束加强层8包括在轮胎周向上取向的有机纤维帘线。在带束加强层8中,有机纤维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被设定为例如0°~5°。

本发明适用于这样的一般的充气轮胎,但其剖面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基本结构。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1的中央区域(在图中为轮胎赤道cl上),设有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槽10。另外,在该周向槽10的两侧,多条内侧横向槽20和多条外侧横向槽30分别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并且,由这些周向槽10和内侧横向槽20及外侧横向槽30划分出中央块状花纹40、胎肩块状花纹50和胎侧块状花纹60。

周向槽10,其槽宽沿着轮胎周向变动,具有多个宽幅部11和多个窄幅部12交替地配置的结构。尤其是,在图2的例子中,由于宽幅部11和窄幅部12的交替配置,可见到周向槽10沿着轮胎周向呈锯齿状地延长,相对于轮胎周向向一方向倾斜的部分(相当于宽幅部11)的槽宽相对地变大,而向另一方向倾斜的部分(相当于窄幅部12)的槽宽相对地变小。

内侧横向槽20相对于轮胎周向向一方向倾斜地延伸。内侧横向槽20的一端(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与周向槽10的宽幅部11相连通,另一端(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后述的外侧横向槽30相连通。在图2的例子中,内侧横向槽20相对于轮胎周向向一方向倾斜,但在其中途部折曲而使得倾斜角度变化。在图示的例子中,内侧横向槽20形成于周向槽10的两侧,所以,一对内侧横向槽20与1个宽幅部11相连通。

外侧横向槽30相对于轮胎周向向另一方向(与内侧横向槽20相反的方向)倾斜地延伸。外侧横向槽30的一端(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与内侧横向槽20相连通,另一端(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超过胎肩区域而到达胎侧部2。在图2的例子中,外侧横向槽30与内侧横向槽20交叉,其一端在后述的中央块状花纹40内终止。另外,在图2的例子中,外侧横向槽30相对于轮胎周向向另一方向倾斜,但在其中途部折曲而使得倾斜角度变化。而且,在图1的例子中,外侧横向槽30在另一端附近的槽底中央具有从槽底突出并沿着外侧横向槽30延伸的突出部31。此外,外侧横向槽30包括在槽内具有后述的隆起部32的封闭横向槽30a、以及不具有隆起部32而朝向胎侧部开口的开口横向槽30b。在图1的例子中,开口横向槽30b在与封闭横向槽30a中的隆起部32相对应的位置折曲。

中央块状花纹40由周向槽10、内侧横向槽20和外侧横向槽30划分出并配置于与周向槽10相邻的位置。如前述那样,外侧横向槽30的一端在中央块状花纹40内终止,所以,在图2的例子中,可见到在中央块状花纹40形成大致三角形状的缺口。在各中央块状花纹40形成刀槽花纹41,刀槽花纹41的一端与周向槽10相连通,刀槽花纹41在中央块状花纹40内弯曲后横过外侧横向槽30的一端(缺口)而沿着内侧横向槽20的延长方向延伸,另一端与外侧横向槽30相连通。对与周向槽10和内侧横向槽20相接的锐角部、与内侧横向槽20和外侧横向槽30相接的锐角部,实施倒角42。

如图2、3所示,胎肩块状花纹50由外侧横向槽30和内侧横向槽20划分出并配置于在轮胎周向相邻的外侧横向槽30之间。在各胎肩块状花纹50形成刀槽花纹51和胎肩细槽52,该刀槽花纹51的一端与外侧横向槽30相连通、刀槽花纹51在胎肩块状花纹50内弯曲后沿着外侧横向槽30的延长方向延伸、另一端在胎肩块状花纹50内终止,该胎肩细槽52从该刀槽花纹51的终止部沿着外侧横向槽30的延长方向延伸。此外,这些刀槽花纹51和胎肩细槽52不连续而是分开的。在与外侧横向槽30和内侧横向槽20相接的角部,实施倒角53。

如图2、3所示,胎侧块状花纹60在轮胎周向相邻的外侧横向槽30之间被划分出并配置于胎肩块状花纹5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胎侧块状花纹60与胎肩块状花纹50连续而形成一连串的块状花纹,但也可以如图4那样比胎肩块状花纹50隆起。换言之,在被外侧横向槽30划分出的块状花纹中隆起的部分为胎侧块状花纹60,其它部分为胎肩块状花纹50。此外,在图2、3中描绘于胎侧块状花纹60的侧壁部分的虚线表示胎肩块状花纹50与胎侧块状花纹60的边界处的胎肩块状花纹50的踏面(接地面)的高度位置。也就是说,在图示的例子的胎侧块状花纹60中,虚线的内侧的部分比胎肩块状花纹50隆起,虚线的外侧的部分与胎肩块状花纹50在同一平面(相当于胎肩块状花纹50和胎侧块状花纹60连结的部分)、或者比胎肩块状花纹50凹陷(相当于与胎侧块状花纹60相邻的外侧横向槽40的槽壁)。

在轮胎周向相邻的胎侧块状花纹60之间,在多条外侧横向槽30中的一部分(封闭横向槽30a)设有隆起部32。隆起部32与位于设有隆起部32的外侧横向槽30(封闭横向槽30a)的轮胎周向两侧的胎侧块状花纹60连续,封闭外侧横向槽30(封闭横向槽30a)。另一方面,隆起部32具有槽宽和槽深比外侧横向槽30小且在外侧横向槽30的延长线上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细槽33。该第一细槽33的至少一端部朝向外侧横向槽30(封闭横向槽30a)或胎侧部2贯通。此外,图示的例子的第一细槽33的一方端部朝向外侧横向槽30(封闭横向槽30a)贯通,该第一细槽33在延长方向的中途折曲,另一方端部朝向胎侧部2贯通。

此外,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存在于胎肩区域的外侧横向槽30、胎肩块状花纹40、胎侧块状花纹50等为特定结构,在岩石地等上进行行驶中,在与岩石等相接触的胎侧部2赋予对于岩石等的勾挂来提高岩石地性能,另一方面抑制胎侧割伤等来提高耐割伤性,所以,中央区域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

在这样构成的轮胎中,首先,外侧横向槽30被设成超过胎肩区域而到达胎侧部2,由该外侧横向槽30划分块状花纹(胎肩块状花纹50和胎侧块状花纹60),所以,在胎肩区域到达胎侧部2的部位形成充分的凹凸而能够得到优良的岩石地性能。尤其是,胎侧块状花纹60比胎肩块状花纹50隆起而在更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胎侧部2侧)形成充分的凹凸,所以,在岩石等与胎侧部2相接触时得到对该岩石等的勾挂而发挥优良的岩石地性能。另一方面,在外侧横向槽30内设置隆起部32并使该隆起部32与胎侧块状花纹60连续,所以,能够抑制因与岩石等的接触而导致的胎侧割伤的产生,从而能够提高耐割伤性。而且,在隆起部32形成第一细槽33,所以,能够弥补因设置隆起部32而减少的边缘,从而能够发挥优良的岩石地性能。

此时,若胎侧块状花纹60并未隆起,则不形成充分的凹凸而无法提高岩石地性能。若并未形成隆起部32,则外侧横向槽30易于受到因与岩石等的接触而导致的胎侧割伤等损伤,耐割伤性降低。若并未设置第一细槽33,则胎侧块状花纹60和隆起部32相连,所以,边缘减少而无法获得对于岩石等的充分的勾挂,从而无法得到充分的岩石地性能。

隆起部32也能够设置于所有的外侧横向槽30,但优选如图示那样在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具有隆起部32的封闭横向槽30a和不具有隆起部32的开口横向槽30b。若这样每隔1个地设置封闭横向槽30a,则在接地的区域内总是包括封闭横向槽30a和开口横向槽30b,所以,能够平衡性良好地兼顾岩石地性能和耐割伤性。

如图示那样,在胎侧块状花纹60,也能够设置槽宽和槽深比外侧横向槽30小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优选该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至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开口。在图示的例子中,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朝向胎肩块状花纹50侧开口,在延长方向的半路折曲,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朝向胎侧部2侧开口。换言之,胎侧块状花纹60和隆起部32如上所述连续,所以,在由2个胎侧块状花纹60和位于其间隆起部32形成的一连串的块状花纹,设置有槽宽和槽深比外侧横向槽30小的3条细槽(第一细槽33为1条,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为2条)。通过这样设置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在胎侧块状花纹60内增加边缘,所以,对于提高岩石地性能是有利的。

在这样具有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的情况下,优选在胎肩块状花纹50上以与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连续的方式设置第三细槽(胎肩细槽52)。优选第三细槽(胎肩细槽52)的槽宽和槽深比外侧横向槽30小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至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开口。通过这样设置第三细槽(胎肩细槽52),在胎肩块状花纹50内也增加边缘,所以,对于提高岩石地性能是有利的。尤其是,通过使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和第三细槽(胎肩细槽52)连续,这些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和第三细槽(胎肩细槽52)作为1个槽而对于岩石等勾挂,所以,能够得到优良的岩石地性能。此外,胎侧块状花纹60比胎肩块状花纹50隆起,所以,无需完全连结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和第三细槽(胎肩细槽52),只要如图示那样在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的胎肩块状花纹21侧的延长线上配置第三细槽(胎肩细槽52),就能够看做是这些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和第三细槽(胎肩细槽52)连续。

也可以在隆起部32的胎侧部2侧如图示那样设置缺口部34。在这样设置缺口部34的情况下,优选第一细槽3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与该缺口部34相连通。而且,第二细槽(胎侧细槽61)也同样地,优选如图示那样与设置于隆起部32的缺口部34相连通。换言之,优选在由胎侧块状花纹50和隆起部32形成的一连串的块状花纹形成的3条细槽(第一细槽33为1条,第二细槽(胎肩细槽52)为2条)中的2条(1条第一细槽33、2条第二细槽(胎肩细槽52)中的任一方)与前述的缺口部相连通。通过设置这样的缺口部,在岩石地等行驶时对路面的勾挂增加,所以,能够提高岩石地性能。

在胎肩块状花纹50与胎侧块状花纹60的边界,也能够如图示的例子那样设置横过外侧横向槽30、胎肩块状花纹50和胎侧块状花纹60地在轮胎周向延伸的一连串的台阶部70。通过这样设置台阶部70,能够使在从胎肩区域到达胎侧部2的部位形成的凹凸变得复杂来增加边缘,所以,对于提高岩石地性能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中,胎侧块状花纹60优选配置在包括从轮胎赤道cl上的外径位置朝向轮胎径向内侧轮胎剖面高度sh的30%~45%的范围的位置。换言之,优选从轮胎赤道cl上的外径位置至胎侧块状花纹60的胎肩块状花纹50侧的边缘为止的距离a比轮胎剖面高度sh的30%小,从轮胎赤道cl上的外径位置至胎侧块状花纹60的胎侧部2侧的边缘为止的距离b比轮胎剖面高度sh的45%大。通过这样配置胎侧块状花纹60,能够在岩石地等行驶时易于与岩石等相接触的区域形成充分的凹凸,从而对于提高岩石地性能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中,隆起部32的封闭横向槽30a侧的边缘优选配置在从轮胎赤道cl上的外径位置朝向轮胎径向内侧轮胎剖面高度sh的35%~45%的范围内。换言之,从轮胎赤道cl上的外径位置至隆起部32的封闭横向槽30a侧的边缘为止的距离c在轮胎剖面高度sh的35%~45%的范围内为宜。通过这样设置隆起部32,既能充分地维持岩石地性能又能实现利用隆起部32得到的耐割伤性的提高,所以,对于平衡性良好地兼顾这些性能是有利的。

实施例

轮胎尺寸为lt265/70r17,具有图1所例示的基本结构,以图2的胎面花纹为基调,来制作分别如表1那样设定了在横向槽内形成的隆起部的有无、在隆起部、胎侧块状花纹、胎肩块状花纹形成的细槽的有无、细槽的槽深、胎侧细槽与胎肩细槽的关系(是连续还是不连续)、从轮胎赤道上的外径位置至胎侧块状花纹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为止的距离a与轮胎剖面高度sh之比a/sh、从轮胎赤道上的外径位置至胎侧块状花纹的轮胎径向内侧端部为止的距离b与轮胎剖面高度sh之比b/sh、从轮胎赤道上的外径位置至隆起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为止的距离c与轮胎剖面高度sh之比a/sh的、现有例1、比较例1~2、实施例1~8这11种的充气轮胎。

在具有细槽的例子中,如图示那样,在隆起部形成的细槽对于外侧横向槽和胎侧部开口,在胎侧块状花纹形成的细槽对于胎肩块状花纹和胎侧部开口,在胎肩块状花纹形成的细槽的一端对于胎侧块状花纹开口而另一端在块状花纹内终止。

关于表1的“细槽的有无”,分别设置表示隆起部中的细槽的有无的栏(表1的“隆起部”的栏)、表示胎侧块状花纹中的细槽(胎侧细槽)的有无的栏(表1的“胎侧块状花纹”的栏)、表示胎肩块状花纹中的细槽(胎肩细槽)的有无的栏(表1的“胎肩块状花纹”的栏)。此外,比较例1是不存在隆起部的例子,所以,表1的“细槽的有无”的“隆起部”的栏用“―”来表示。

关于表1的“细槽的深度”,在细槽比外侧横向槽深的情况下用“深”来表示,在细槽比外侧横向槽浅的情况下用“浅”来表示。此外,在设置多个细槽的情况下,在表1的“细槽的深度”的栏为“深”的例子中,形成的所有的细槽比外侧横向槽深,在表1的“细槽的深度”的栏为“浅”的例子中,形成的所有的细槽比外侧横向槽浅。

关于这11种充气轮胎,通过下述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岩石地性能和耐割伤性,并将该结果一并表示在表1中。

岩石地性能

将各试验轮胎组装到轮辋尺寸为17×8.0的车轮并装配到气压为450kpa的皮卡(pickuptruck)(试验车辆),在由岩石地构成的试验路面上由测试驾驶员进行牵引性能的感官评价。评价结果用以现有例1的值为100的指数来表示。该指数值越大,则意味着岩石地性能越优良。

耐割伤性

将各试验轮胎组装到轮辋尺寸为17×8.0的车轮并装配到气压为450kpa的皮卡(试验车辆),在由岩石地构成的试验路面上行驶后,对形成于胎侧部的割伤的总长进行测定。评价结果用以现有例1的测定值的倒数为100的指数来表示。该指数值越大,则意味着胎侧割伤的总长越小、耐割伤性越优良。

[表1]

从表1可知,实施例1~8与现有例1相比,均提高了岩石地性能和耐割伤性,平衡性良好地兼顾了这些性能。另一方面,比较例1中,在外侧横向槽内不具有隆起部,所以,耐割伤性恶化。比较例2中,虽然具有隆起部并在该隆起部形成细槽,但该细槽的槽深比横向槽大,所以,耐割伤性恶化。

标号说明

1胎面部

2胎侧部

3胎圈部

4胎体层

5胎圈芯

6胎圈填胶

7带束层

8带束加强层

10周向槽

11宽幅部

12窄幅部

20内侧横向槽

30外侧横向槽

31突出部

32隆起部

33第一细槽

34缺口部

40中央块状花纹

41刀槽花纹

42倒角

50胎肩块状花纹

51刀槽花纹

52胎肩细槽(第三细槽)

53倒角

60胎侧块状花纹

61胎侧细槽(第二细槽)

70台阶部

cl轮胎赤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