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空间的制动控制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4137发布日期:2020-03-31 11:3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节省空间的制动控制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控制单元,所述制动控制单元包括板形载体。板形载体具有:第一基侧;与第一基侧相背的第二基侧;连接在第一基侧和第二基侧之间的第一侧向侧;以及与第一侧向侧相背的连接在第一基侧和第二基侧之间的第二侧向侧。



背景技术:

此种制动控制单元用于轨道车辆。现代轨道车辆设计通过紧密布置尽可能多的座位提供了高的座位容量,同时将运营成本保持在最低水平。此外,为了满足旅客日益提高的标准,在列车单元的内部整合残疾人厕所和自行车区域。列车车辆越来越是低地板车辆。

上述条件减少了机器空间中的可用空间,因此应将技术设备/装置(诸如制动控制面板)集成到较小的获取空间中。制动单元控制列车系统中的所有气动过程(例如制动、车轮滑动保护、撒砂)。它在底盘上包含位于载体系统上的气动和电气动控制装置。

图3示出了具有块状结构的传统载体框架,其中所有部件安装在前侧。这种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制动控制面板的前部区域具有大的横向和水平范围,因此制动控制面板需要大的集成空间,这再次导致制动单元后面的较大的所谓死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制动控制单元,并且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紧凑而不影响制动控制单元中部件的维护能力的制动控制单元。

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制动控制单元来实现这个目的。如从属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进一步展开了本发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所述技术解决方案使得将制动控制集成到更小的空间或者甚至集成到其中以前不可能集成的空间中成为可能,例如在低流量列车车辆的框架下方。

根据本发明,制动控制单元包括板形第一载体,所述板形第一载体具有:第一基侧;与第一基侧相背的第二基侧;连接在第一基侧和第二基侧之间的第一侧向侧;与第一侧向侧相背的连接在第一基侧和第二基侧之间的第二侧向侧。制动控制单元还包括板形第二载体,所述板形第二载体具有第三基侧和与第三基侧相背的第四基侧;其中第二载体安装到第一载体,使得第一载体的第一基侧b和第二载体的第三基侧形成(span)大约90°的角度。通常,每个板形载体的基侧比相应载体的侧向侧大。

通过上述构造,制动控制单元变得更加紧凑,同时保持对安装在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上的部件的充分接近性。换句话说,与块形现有技术制动控制单元相比,本发明的第二载体提供了用于安装部件的附加区域,而不增加制动控制单元的整体尺寸。本发明使得将制动控制集成到更小的空间或者甚至集成到其中以前不可能集成的空间中成为可能,例如在低流量列车车辆的框架下方。最终,通过本发明实现了更小的安装空间、最佳的空间使用和死区的利用。

优选地,当在平行于第一侧向侧和第一基侧的方向上观察时,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形成基本上为l形或t形的载体组件。通过这种构造,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和调整用于安装部件的附加区域。

优选地,第二载体的第三基侧从第一载体的第二基侧突出,并且第二载体的第三基侧从第一载体的第一基侧突出;并且第二载体的第三基侧从第一载体的第二基侧突出的突出长度大于第二载体的第三基侧从第一载体的第一基侧突出的突出长度。通过调整突出长度,可以根据需要优化用于安装部件的附加区域。更优选地,第二载体在其第三基侧处安装到第一载体的第一侧向侧,使得可以容易地移位第二载体的位置。

优选地,电连接器设置在第一载体的第一基侧上;和/或气动连接器设置在第一载体的第一基侧上;和/或待操作的装置设置在第二载体的第四基侧上;和/或被固定装置设置在第一载体的第二基侧上;和/或气罐设置在第一载体的第二基侧或第二侧向侧上。

通过这种构造,优化制动控制单元处的可用空间。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立方体载体主体,其中每个不同的安装侧为具有不同功能的装置提供安装空间,并且装置以模块化方式安装在载体结构上。具体而言,根据以下示例对功能性子分组进行分类:第二载体的容易接近的第四基侧是在日常操作期间提供完全接近性的唯一地方;因此,将需要频繁接近的子分组(诸如待操作的装置)安装在第二载体的第四基侧上。第一基侧为接口(诸如电连接器和气动连接器)提供安装空间,这些接口仅在安装期间用于连接到列车车辆。第二基侧和第二侧向侧各自为在列车车辆的日常操作期间不需要交互的装置和气罐提供安装空间。这种几何形状和功能布置确保了最佳操作环境和对可用安装空间的最佳利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动控制单元的实施例的前侧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动控制单元的实施例的后侧视图;以及

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传统制动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基于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制动控制单元1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动控制单元1的实施例的前侧视图;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动控制单元1的实施例的后侧视图。

制动控制单元1用作安装在列车车厢中或轨道车辆框架结构下方的集成制动控制器。制动控制单元1包括板形第一载体2,所述板形第一载体具有:第一基侧b;与第一基侧b相背的第二基侧c;连接在第一基侧b和第二基侧c之间的第一侧向侧a;与第一侧向侧a相背并连接在第一基侧b和第二基侧c之间的第二侧向侧d。制动控制单元1还包括板形第二载体3,所述板形第二载体具有第三基侧e和与第三基侧e相背的第四基侧f;其中第二载体3安装到第一载体2,使得第一载体2的第一基侧b和第二载体3的第三基侧e形成大约90°的角度。通常,每个板形载体的基侧比相应载体的侧向侧大。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侧”不限于平坦表面。相反,术语“侧”还包括非平坦表面,其限定了第一板形载体2和第二板形载体3的大略板形轮廓。第一载体2和第二载体3可以由金属制成,例如由实心铝块制成。第一载体2和第二载体3也可以由金属板制成,所述金属板由钢或铝制成。

通过上述构造,制动控制单元1变得更加紧凑,同时保持对安装在第一载体2和第二载体3上的部件的充分接近性。换句话说,与块形现有技术制动控制单元相比,本发明的第二载体3提供了用于安装部件的附加区域,而不增加制动控制单元1的整体尺寸。一方面,本发明的第二载体3并没有过多地增加制动控制单元1的纵向长度,所述纵向长度主要由第一载体2的纵向长度限定。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第二载体3为安装部件提供了足够的附加空间。

第一载体2和第二载体3形成载体组件,当在平行于第一侧向侧a和第一基侧b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载体组件基本上为l形。通过这种构造,可以根据需要提供用于安装部件的附加区域。

替代地,第一载体2和第二载体3可以形成基本上为t形的载体组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载体3的第三基侧e从第一载体2的第二基侧c突出,并且第二载体3的第三基侧e从第一载体2的第一基侧b突出。

通过调整上述突出长度,可以根据需要优化用于安装部件的附加区域。本发明的制动控制单元1不限于基本上为l形或t形的构造。例如,第二载体3的第三基侧e从第一载体2的第二基侧c突出的突出长度可以大于其中第二载体3的第三基侧e从第一载体2的第一基侧b突出的突出长度。如果第一载体2和第二载体3形成基本上为l形的载体组件,则上述突出长度中的一个突出长度基本上为零。

第二载体3在其第三基侧e处安装到第一载体2的第一侧向侧a。如果有需要,则很容易移位第二载体3安装到第一载体2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4设置在第一载体2的第一基侧b上;和/或气动连接器5设置在第一载体2的第一基侧b上;和/或待操作的装置6设置在第二载体的第四基侧f上;和/或被固定装置7设置在第一载体2的第二基侧c上;和/或气罐8设置在第一载体2的第二基侧c或第二侧向侧d上。待操作的装置6可以是用户在操作期间需要永久接近性的任何装置。例如,待操作的装置6可以是制动杆、制动旋钮或任何其它制动或控制手柄。

通过这种构造,根据以下示例对功能性子分组进行分类:第二载体3的容易接近的第四基侧f是在日常操作期间提供完全接近性的唯一地方,因此,将需要频繁接近的子分组(诸如待操作的装置6)安装在第二载体3的第四基侧f上。第一基侧b为接口(诸如电连接器4和气动连接器5)提供安装空间,这些接口仅在将其安装和连接到列车车辆期间使用。第二基侧c和第二侧向侧d各自为在列车车辆的日常操作期间不需要交互的装置提供安装空间,诸如被固定装置7和气罐8。这种几何形状和功能布置确保了最佳操作环境和对可用安装空间的最佳利用。

因此,对功能性子分组进行分类以满足以下要求:

-确保列车驾驶员在列车运行期间对相关部件(开关、旋塞、切断阀)的接近性;

-确保特定装置的服务/维护频率;

-确保在安装/调试期间对相关接口的接近性;以及

-确保在列车运行期间对相关接口的接近性。

结果,优化制动控制单元1处的可用空间。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立方体载体主体,其中每个不同的安装侧为具有不同功能的装置提供安装空间,因此装置以模块化方式安装在载体结构上。

附图标记:

1制动控制单元

2第一载体

3第二载体

4电连接器

5气动连接器

6待操作的装置

7被固定设备

8气罐

a第一载体的第一侧向侧

b第一载体的第一基侧

c第一载体的第二基侧

d第一载体的第二侧向侧

e第二载体的第三基侧

f第二载体的第四基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