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0075发布日期:2019-07-20 01:1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汽车的车身结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涉及到安全性、舒适性。作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件,座椅的体验能带给用户直接感受。座椅安装点强度越高,其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座椅安装越稳定,汽车行驶过程中,用户会有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现以汽车后座椅为例,汽车后座椅在汽车后地板上的安装,需要满足座椅安装要求、被动安全要求和汽车后地板的强度要求。现有的汽车后座椅与汽车后地板的连接方式包括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两种方式,但汽车后座椅与汽车后地板直接连接的情况可能导致汽车后座椅的安装高度不符合要求或对汽车后座椅和汽车后地板的接合结构的匹配度要求较高,而汽车后座椅与汽车后地板间接连接的情况通常采用闭合框架作为支撑固定装置,但现有的支撑固定装置可能存在与汽车后座椅的接合面不足的问题,导致汽车后座椅不能安装到支撑固定装置上,且现有的支撑固定装置通过在其下设置加固构件(例如,u形梁)被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或被直接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因此,由于汽车后座椅及支撑固定装置施加到汽车后地板上的力集中在支撑固定装置下方的区域中,导致汽车后地板的强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为汽车后座椅提供足够接合面同时也能增加汽车后地板的强度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导致的与汽车后座椅的接合面不足以及汽车后地板的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能为汽车后座椅提供足够接合面同时也能增加汽车后地板的强度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的汽车,以解决现有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导致的与汽车后座椅的接合面不足以及汽车后地板的强度不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设于汽车后地板上,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固定座,所述支撑固定座包括支撑架体及至少四个设于所述支撑架体上的座椅连接部,所述座椅连接部包括连接部本体及设于所述连接部本体上的安装孔,所述汽车后座椅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实现其与所述支撑固定座的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固定装置还包括加固构件,所述加固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所述加固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汽车后地板连接。

其中,所述座椅连接部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部本体上的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孔用于与所述汽车后座椅配合连接,以对所述汽车后座椅定位。

其中,所述支撑固定座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汽车后地板连接的地板连接部。

其中,所述支撑架体为由两根纵梁及两根横梁构成的呈长方形的闭合框架结构。

其中,四个所述座椅连接部为一组,一组所述座椅连接部对应固定一个所述汽车后座椅;四个所述座椅连接部分别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的两根横梁上。

其中,所述座椅连接部呈倒u形且其开口两侧均设有朝外的翻边,所述座椅连接部通过所述翻边与所述支撑架体焊接。

其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及螺母,所述汽车后座椅通过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后通过所述螺母紧固,以实现所述汽车后座椅与所述支撑固定座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加固构件与所述支撑架体的外边缘连接,且所述加固构件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支撑架体在竖直方向的投影的后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汽车后地板、汽车后座椅及所述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所述汽车后座椅通过所述支撑固定装置连接到所述汽车后地板上,以实现所述汽车后座椅与所述汽车后地板的稳固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其设于汽车后地板上且其包括支撑固定座,支撑固定座包括支撑架体及至少四个设于支撑架体上的座椅连接部,座椅连接部包括连接部本体及设于连接部本体上的安装孔,汽车后座椅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以实现其与支撑固定座的固定连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支撑固定装置,通过设有至少四个设于支撑架体上的座椅连接部为汽车后座椅提供了足够的接合面,从而将汽车后座椅更稳固地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同时也通过至少四个座椅连接部将汽车后座椅施加到支撑固定装置上的力分散,从而侧面提高了后地板的强度。另外,本申请提供的支撑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工艺简便,实用性强,利于进行标准化生产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的a区域的另一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所示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的b区域的另一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2中所示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的c区域的另一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与汽车后座椅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与汽车后座椅的装配的侧视图。

图中:1:支撑固定装置;2:加固构件;3:汽车后座椅;11:支撑架体;12:座椅连接部;111、111’:纵梁;112、112’:横梁;113、113’:地板连接部;121:安装孔;122:定位销孔;1111: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为便于说明,将车宽方向定义为横向方向,将车长方向定义为纵向方向,将从车头到车尾定义为从前到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1,其设于汽车后地板上,且其可包括支撑固定座,支撑固定座可包括支撑架体11及至少四个设于支撑架体11上的座椅连接部12,座椅连接部12包括连接部本体及设于连接部本体上的安装孔121,汽车后座椅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121,以实现汽车后座椅与支撑固定座的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支撑固定装置1通过至少四个设于支撑架体11上的座椅连接部12为汽车后座椅提供了足够的接合面,从而将汽车后座椅更稳固地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同时也通过至少四个座椅连接部12将汽车后座椅施加到支撑固定装置1上的力分散,从而侧面提高了后地板的强度。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支撑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工艺简便,经济性好,实用性强,利于进行标准化生产及推广。

优选的,安装孔121下方可附接有铁片,铁片上具有与安装孔121对应的孔,以在通过紧固件将汽车后座椅连接到座椅连接部12上时作为衬垫保护座椅连接部12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座椅连接部12的压力,以延长座椅连接部12的使用寿命,且同时使汽车后座椅与座椅连接部12的连接效果更好。例如,铁片可焊接到座椅连接部12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紧固件可包括螺栓及螺母,汽车后座椅可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121后通过螺母紧固,以实现汽车后座椅与支撑固定座固定连接。例如,可选用六角螺栓和螺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支撑固定装置1还可包括加固构件2,加固构件2的一端与支撑架体11连接,加固构件2的另一端与汽车后地板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加固构件2,可将支撑固定装置1更稳固地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从而将固定连接到支撑固定装置1上的汽车后座椅更稳固地固定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且可进一步将汽车后座椅施加到支撑固定装置1上的力分散,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后地板的强度。

优选地,加固构件2的两端均可通过螺栓分别与支撑架体11及汽车后地板固定连接。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加固构件2的一端通过紧固件穿过支撑架体11的横梁112中部的两个安装孔固定连接到支撑架体11上,加固构件2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穿过其上的安装孔固定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例如,通过四个安装孔,四个安装孔的具体分布位置可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类型可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进行相应地选择。优选地,在使用紧固件进行连接时,在螺栓帽与加固构件之间、螺母与支撑架体之间以及螺母与汽车后地板之间使用垫圈,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紧固件擦伤,并且分散紧固件对被连接件的压力。优选地,垫圈由铁片制成,以使紧固件的连接效果更好。

优选地,加固构件2与支撑架体11的外边缘连接,且加固构件2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支撑架体1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的后方,这样的配置可以使得汽车后座椅施加到支撑固定装置1上的力向支撑固定装置1外侧分散到更大面积的汽车后地板上,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后地板的强度。

此外,加固构件2的具体形状与其安装位置处的汽车后地板的形状和其安装位置处的支撑架体11的横梁112的形状相匹配,以方便与汽车后地板和支撑架体11的精确装配,优选地,加固构件2呈半开口盒状,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采用这样的形状结构可以使装置的稳定性更好且可以避免出现晃动而导致产生碰撞噪声,从而提升用户的乘坐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座椅连接部12还可包括设于连接部本体上的定位销孔122,定位销孔122用于与汽车后座椅配合连接,以对汽车后座椅定位。这样,本发明通过设置定位销孔122来对汽车后座椅进行定位,可以使汽车后座椅更加精准且方便地安装固定到支撑固定装置1上,从而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增加了安装的精准度。

此外,安装孔121和定位销孔122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安装孔121为圆形孔,定位销孔122为方形孔,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的。并且,安装孔121和定位销孔122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布置。例如,安装孔121和定位销孔122可设置在座椅连接部12的中间位置处。

具体地,在进行汽车后座椅与支撑固定装置1的连接时,可首先将汽车后座椅上的定位销插入到支撑固定装置1的座椅连接部12上的定位销孔122中以对汽车后座椅进行定位,使汽车后座椅上的连接孔与支撑固定装置1的座椅连接部12上的安装孔121对准,然后再将螺栓插入到对准后的连接孔和安装孔121中,之后通过螺母紧固,以实现汽车后座椅与支撑固定装置1的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使汽车后座椅更加精准且方便地安装固定到支撑固定装置1上,从而可以减少安装时间并增加安装精准度。其中,在连接过程中,可通过在座椅连接部12的安装孔121下方附接铁片来保护座椅连接部12不受螺母擦伤并分散螺母对座椅连接部12的压力,从而使汽车后座椅与支撑固定装置1的连接效果更好,进而提高用户的乘车舒适度,同时延长座椅连接部12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支撑架体11可为由两根纵梁111、111’及两根横梁112、112’构成的呈长方形的闭合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稳定性较好。

其中,横梁112的具体形状适配安装其的汽车后地板的形状,优选地,横梁112大致呈倒u形且其开口两侧均设有朝外的翻边;横梁112采用高强度钢制成,优选地,采用4.5mm高强度钢制成。横梁112’的具体形状适配安装其的汽车后地板的形状,优选地,横梁112’呈“┍”形;横梁112’采用高强度钢制成,优选地,采用2.5mm高强度钢制成。两根纵梁111、111’呈倒u形且其开口两侧均设有朝外的翻边。关于两根纵梁111、111’的具体结构及与两根横梁112、112’的连接方式,稍后将参照图7和图8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个座椅连接部12为一组,一组座椅连接部对应固定一个汽车后座椅,四个座椅连接部12分别两两对称设置在支撑架体11的两根横梁112、112’上。这样,通过四个座椅连接部12来固定安装一个汽车后座椅,为汽车后座椅提供了更多的接合面,从而将汽车后座椅更稳固地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同时通过分别两两对称地布置四个座椅连接部将汽车后座椅施加到支撑固定装置上的力均匀分散,从而侧面提高了汽车后地板的强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支撑固定装置1具有三组座椅连接部,三组座椅连接部均匀布置在支撑架体11上,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连接部的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具有三个单独后座椅的汽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座椅连接部12呈倒u形且其开口两侧均设有朝外的翻边,座椅连接部12通过翻边与支撑架体11焊接连接。其中,座椅连接部12的翻边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中间一组座椅连接部12中,位于横梁112上的两个座椅连接部的翻边的形状与其它座椅连接部的翻边的形状不同,这是由于考虑到二者所在位置处的横梁112的形状和结构,为了保证座椅连接部的翻边与横梁112的形状匹配且同时保证焊接稳固性,故而采取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翻边结构。

此外,支撑固定座还包括用于与汽车后地板连接的地板连接部,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的,四个地板连接部113和两个地板连接部113’。其中,地板连接部113和地板连接部113’的形状和设置位置分别与汽车后地板上对应的连接支撑固定装置的部分的形状和布置位置相互对应,例如,如图1所示的,地板连接部113可呈簸箕状,竖直设置,且其上设有安装孔,用于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将支撑固定装置1水平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地板连接部113’可呈板状,水平设置,且其上设有安装孔,用于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将支撑固定装置1竖直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这样通过从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将支撑固定装置1与汽车后地板连接可以将支撑固定装置1更紧固地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乘坐体验。其中,紧固件可以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六角螺栓和螺母。

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固定装置1通过螺栓穿过地板连接部113’的安装孔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且地板连接部113’下表面附接有铁片,例如,通过焊接,铁片上设有与地板连接部113’的安装孔对应的孔以使螺栓穿过,从而可以通过铁片使地板连接部113’的下表面与汽车后地板不直接接触,从而可以保护地板连接部113’的下表面不受磨损,延长支撑固定装置1的使用寿命。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少地板连接部113’和汽车后地板受到磨损,可在螺栓帽和地板连接部113’的上表面之间以及螺母和汽车后地板的下表面之间设置衬垫,例如铁片等,以保护地板连接部113’和汽车后地板的表面不受紧固件擦伤,并且分散紧固件对地板连接部113’和汽车后地板的压力,使地板连接部113’和汽车后地板的连接效果更好,实现更紧固的连接,即,使汽车后座椅通过支撑固定装置1更紧固地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进而提高用户的乘车舒适度,同时减少地板连接部113’受到的磨损以延长支撑固定装置1的使用寿命。

下面参照图7和图8对纵梁111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如图7和图8所示,纵梁111呈倒u形且其开口两侧均设有朝外的翻边,其两端均附接到横梁112、112’的对应端部,例如,通过焊接。此外,纵梁111可具有耳部1111,且耳部1111可与纵梁111一体成型,例如,耳部1111呈半椭圆状,其上具有呈半椭圆状的凹槽以及通孔,例如圆孔,其中凹槽用于固定线束,通孔用于通过卡扣固定汽车后座椅上的塑料件。此外,耳部1111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的,在更靠近纵梁112’的位置处设置在纵梁1111的外侧(相对于支撑架体11)的翻边上。此外,纵梁111在上表面上具有通孔和凹槽,其中通孔可以为圆形孔、椭圆形孔等,凹槽可以为椭圆形槽等,通孔和凹槽可用于固定线束,以使线束排列规整,便于后期维护。其中,通孔和凹槽的数量、大小、形状和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设置。

考虑到纵梁111’与纵梁111的结构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对纵梁111’的描述,但需要注意的是,纵梁111’的耳部与纵梁111的耳部分别设置在相对翻边的相同位置上。

此外,支撑固定座和加固构件上也可根据需要设置通孔和凹槽,以用于固定线束,以使线束排列规整,使其美观且便于后期维护。例如,如图1-图8所示设置。

此外,加固构件上可设有耳部,耳部上可设有通孔,以用于对雷达进行固定。例如,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加固构件在车宽方向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耳部,且耳部上的通孔为椭圆形孔。

此外,从图1-图8中可知,支撑固定座和加固构件的拐角处均采用圆形过渡,从而可以保证整个支撑固定装置的平滑性,以避免划伤用户和安装维修人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与汽车后座椅3的装配,本发明示出了图9和图10,其中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与汽车后座椅3的装配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与汽车后座椅3的装配的侧视图。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汽车后地板、汽车后座椅及所述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汽车后座椅通过支撑固定装置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以实现所述汽车后座与汽车后地板的稳固连接。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可以为汽车后座椅提供足够的接合面,从而将汽车后座椅更稳固地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同时也通过多个座椅连接部将汽车后座椅施加到支撑固定装置上的力分散,从而侧面提高了后地板的强度。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因设置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因而具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后座椅的支撑固定装置,其设于汽车后地板上且其包括支撑固定座,支撑固定座包括支撑架体及至少四个设于支撑架体上的座椅连接部,座椅连接部包括连接部本体及设于连接部本体上的安装孔,汽车后座椅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以实现其与支撑固定座的固定连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支撑固定装置,通过设有至少四个设于支撑架体上的座椅连接部为汽车后座椅提供了足够的接合面,从而将汽车后座椅更稳固地连接到汽车后地板上,同时也通过至少四个座椅连接部将汽车后座椅施加到支撑固定装置上的力分散,从而侧面提高了后地板的强度。另外,本申请提供的支撑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工艺简便,实用性强,利于进行标准化生产及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