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7744发布日期:2018-12-08 05:2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马达与发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车辆作为行驶用驱动源具有马达与发动机。并且,混合动力车辆,作为其行驶模式具有仅用马达驱动驱动轮的ev(electricvehicle)模式以及用马达与发动机驱动驱动轮的hv(hybridvehicle)模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第2009-143553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其易于了解行驶状态,特别是易于了解发动机启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一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

其为显示与混合动力车辆的行驶相关的输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

第一区域表示使内燃机停止用电动机行驶的第一模式下的所述输出,

第二区域表示使所述内燃机工作进行行驶的第二模式下的所述输出,

所述第一区域在接近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具有第三区域,第三区域表示所述内燃机可能启动的所述输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中,具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表示使内燃机停止用电动机行驶的第一模式,第二区域表示使内燃机工作进行行驶的第二模式,第一区域在接近第二区域的部分具有第三区域,第三区域表示内燃机可能启动的输出,因此,可以将内燃机启动时的输出表示在第三区域的范围内,由此,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将第三区域以外的第一区域作为内燃机不启动的区域,将第二区域作为内燃机工作的区域。其结果,可以易于了解车辆的行驶状态,即易于了解发动机启动的可能性的程度,驾驶员易于进行有意识的驾驶。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混合动力车辆的方块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实施例1)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实施例2)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实施例3)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实施例4)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实施例5)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混合动力车辆在开始行驶时以ev模式行驶,然后,根据车辆的状况启动发动机,以hv模式行驶。在这种混合动力车辆中,在其显示装置上向驾驶员显示,其是ev模式下的行驶还是在hv模式下的行驶。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使用两个指针,一个指针2表示当前转速,另一个拖动指针5以ev模式表示可行驶的弓形区域6。向驾驶员显示,如果指针2在弓形区域6的范围内则以ev模式行驶,如果指针2在弓形区域6的范围外则以hv模式行驶。另外,拖动指针5的位置向驾驶员显示发动机启动的点。

然而,上述拖动指针5根据车辆的状況而变化,有时即使驾驶员不进行驾驶操作,指针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拖动指针5会受到驱动用蓄电池的最大输出的影响。该最大输出如果通过再生等进行充电则会增加,另外,如果持续为放电状态,则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根据这种最大输出的变化,即使驾驶员不进行驾驶操作拖动指针5也会发生变化,则很难掌握表示发动机启动的点的拖动指针5的位置以及指针2和弓形区域6的位置关系。因此,很难判断当前正在以ev模式行驶还是正在以hv模式行驶的行驶状态。

特别是,在混合动力车辆中,考虑到环境与经济性等因素,驾驶员大多在ev模式下行驶。但是,如上所述,如果即使驾驶员不进行驾驶操作拖动指针5也会发生变化,则将会在驾驶员预期外的时刻发动机启动,向hv模式过渡,驾驶员很难进行有意识的驾驶。因此,对于驾驶员,期待一种易于了解行驶状态、特别是易于了解发动机启动的可能性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其易于了解行驶状态,特别是易于了解发动机启动的可能性。

以下,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此,以混合动力车辆为例进行了说明,其还可以为能够用来自外部的商用电源对驱动用蓄电池充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

[实施例1]

图1是说明混合动力车辆的方块图。另外,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图。

在本实施例中,混合动力车辆(此后,称为车辆)10,作为行驶用驱动源具有马达11(电动机)与发动机12(内燃机)。马达11可以驱动前轮或者后轮,还可以设置多个马达11,分别驱动前轮以及后轮。另外,发动机12也可以驱动前轮或者后轮,还可以驱动前轮以及后轮。另外,车辆10可以具有由发动机12驱动进行发电的发电机(图示省略)。

该车辆10,作为其行驶模式具有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第一模式使发动机12停止,用马达11驱动驱动轮,第二模式使发动机12工作,用例如马达11以及发动机12驱动驱动轮。

另外,车辆10具有ecu(electronicscontrolunit)20,ecu20由cpu(centralprocessingunit)、ram(randomaccessmemory)、rom(readonlymemory)以及输入输出电路等构成。

来自马达11的信号值与来自发动机12的信号值输入ecu20。来自马达11的信号值中包含有马达转速、马达输出等。来自发动机12的信号值中包含有开/关、发动机转速以及发动机输出等。另外,来自向马达11提供电能的驱动用蓄电池13的信号值、检测车速的车速传感器14的信号值、检测油门开度的油门开度传感器15的信号值等也输入ecu20。来自蓄电池13的信号值中包含有soc(stateofcharge)与电池输出等。该ecu20根据所输入的信号值进行运算处理,经过运算处理的运算值输入显示装置30a。

显示装置30a是一种指针式仪器,即所谓的仪表,其显示与上述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中的车辆10的行驶相关的输出(此后,称为行驶输出)。作为显示装置30a,可以使用由机械式模拟仪表与液晶面板等构成的数字仪表等。

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30a具有圆形仪表板35(显示区域)与一根指针36。圆形仪表板35配置有第一区域31a以及第二区域32a,并且配置有空白区域34a,指针36旋转设置于仪表板35上。第一区域31a包括第三区域33a。该指针36指向并表示与由ecu20的输入的运算值相对应的位置。指针36的一根指针显示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中车辆10的行驶输出。

第一区域31a是使发动机12停止用马达11行驶时的工作区域,即第一模式时指针36的工作区域。第一区域31a是显示第一模式下的行驶输出的刻度区域。该第一区域31a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中,如果使12点位置(仪表板35的最高位置t)作为0°=360°,则在从约270°开始约30°(9点至1点)的位置之间配置为扇状或者圆弧状。第一区域31a中除第三区域33a以外的区域,在从约270°开始0°(9点至12点)的位置之间配置成扇状或者圆弧状。另外,在0°(12点)的位置配置有分界线l1。该分界线l1在第一模式中表示发动机12不能启动的极限位置。此外,此后,作为方位的表示,使用时钟的时间或者以12点位置作为0°(=360°)的角度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

第一区域31a中除第三区域33a以外的区域的刻度,是显示第一模式下的行驶输出的刻度。指针36在9点至12点的位置之间,指向并表示与上述行驶输出对应的位置。作为该“第一模式下的行驶输出”,可以使用例如蓄电池13的电池输出、用车速传感器14检测的车速、用油门开度传感器15检测的油门开度、马达11的马达转速以及马达输出等。

上述第一模式下的行驶输出,驾驶员可以进行选择。例如,在显示装置30a上设置选择开关(图示省略),通过操作该选择开关,可以从上述行驶输出中选择一个行驶输出。

例如,在选择电池输出的情况下,不能启动发动机12的极限的电池输出为分界线l1的位置,指针36指向并表示当前电池输出的位置。另外,在选择车速的情况下,不能启动发动机12的极限的车速为分界线l1的位置,指针36指向并表示当前车速的位置。另外,在选择油门开度的情况下,不能启动发动机12的极限的油门开度为分界线l1的位置,指针36指向并表示当前油门开度的位置。另外,作为整合的行驶输出,在选择以下述实施例2说明的蓄电池13的输出余量的情况下,不能启动发动机12的极限余量为分界线l1的位置,指针36指向并表示当前余量的位置。

第三区域33a,为使发动机12启动的多个条件成立并且发动机12启动的可能性较高时,即存在从从第一模式向第二模式过渡的可能性时的指针36的工作区域。第三区域33a为显示可能启动发动机12的行驶输出的刻度区域。该第三区域33a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中,在从0°开始约30°的位置(12点位置,即从最高位置t至1点位置)之间配置为扇状或者圆弧状。在约30°的位置(1点位置)上,配置有分界线l2。该分界线l2,如果超过该分界线l2,则表示发动机12启动的位置。该第三区域33a在第一区域31a内,配置于接近第二区域32a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区域33a与空白区域34a相对,配置于与逆时针方向相邻的部分。

第三区域33a的刻度也为表示第一模式下的行驶输出的刻度。其为表示超过第一区域31a内除第三区域33a以外的区域范围内的行驶输出的行驶输出,即超过分界线l1的行驶输出的刻度,指针36在从12点至1点的位置之间指向并表示与上述行驶输出相对应的位置。

在第三区域33a中,如上所述,发动机12可能启动,但启动时的行驶输出根据情况而不同,存在某种程度的范围。例如,指针36的动作受到驱动用蓄电池13的最大输出的影响。该最大输出如果通过再生等进行充电则会增加,另外,如果持续为放电状态,则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根据这种最大输出的变化,发动机12启动时的指针36的位置可能变动。第三区域33a,由于吸收发动机12可能启动的行驶输出的范围,在圆周方向上设置为具有规定宽度(在此,为角度30°的宽度)。该规定宽度与可能启动的行驶输出的范围相对应。

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第三区域33a,可以用第三区域33a表示发动机12可能启动的第一模式。即,发动机12与电池的最大输出等规定条件无关,可以在第三区域33a内的任意部分启动。其结果,可以易于了解车辆10的行驶状态,驾驶员能够准确掌握行驶输出,易于实现有意识的驾驶。另外,包括第三区域33a的第一区域31a,配置于预定的规定范围,不会像专利文献1所示的弓形区域6发生变化。这也有助于易于了解车辆10的行驶状态。

在第二区域32a中,在圆周方向上显示有多个主刻度38a以及设置于相邻的主刻度38a之间的多个副刻度38b。主刻度38a显示为比副刻度38b粗而且长。此外,在本发明中,主刻度38a的显示并没有特殊限制,只要区别于副刻度38b的显示方式即可。例如,主刻度38a,可以为与副刻度38b粗细相同但比副刻度38b长的线条,或者为与副刻度38b长短相同但比副刻度38b粗的线条。此外,例如,主刻度38a还可以为与副刻度38b不同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主刻度38a以及副刻度38b的粗细、长短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三区域33a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二区域32a的主刻度38a的一区间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不同。第三区域33a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二区域32a的主刻度38a的一区间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宽。第三区域33a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为30°以上的范围。在此,在第二区域32a中,主刻度38a的一区间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是指以粗而且长的线条表示的主刻度38a的彼此相邻之间的宽度。在此,标记有刻度用数字(此后,称为刻度数字),因此如果用刻度数字进行说明,则为例如刻度数字“0”的主刻度38a与刻度数字“2”的主刻度38a之间的宽度。由此,能够适当地确保发动机12可能启动的范围,并且对于该区域中的指针36的动作也不会给驾驶员造成违和感。

另外,第三区域33a,其起点为12点的位置(仪表板35的最高位置t),从此处向右侧配置。即,第三区域33a以12点为边界,与表示第二模式的第二区域32a设置于同一侧。因此,从12点向右侧不会给驾驶员造成发动机12启动或者工作的感觉,容易掌握车辆状态,操作性也得到提高。

第二区域32a,为使发动机12工作进行行驶时,即第二模式时指针36的工作区域。第二区域32a为表示第二模式下的行驶输出的刻度区域。该第二区域32a,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在从约45°至约130°的位置之间配置为扇状或者圆弧状。这样一来,第二区域32a也配置于预定的规定范围。另外,第二区域32a具有多个主刻度38a(粗而且长的线条)与配置于主刻度38a之间的多个副刻度38b(细而且短的线条)。

第二区域32a的刻度为表示第二模式下的行驶输出的刻度。指针36在从约45°至约130°的位置之间,指向并表示与上述行驶输出相对应的位置。作为该“第二模式下的行驶输出”,可以使用例如发动机12的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输出等。进一步,还可以包括与马达11相关的行驶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马达输出与发动机输出的总输出或车辆10的驱动轴的轴输出等。

上述第二模式下的行驶输出,驾驶员也可以选择。例如,设置与显示装置30a不同的选择开关(图示省略),通过操作该选择开关,可以从上述行驶输出中选择一个行驶输出。

例如,在选择发动机转速的情况下,指针36指向并表示当前发动机转速的位置。另外,在选择发动机输出的情况下,指针36指向并表示当前发动机输出的位置。另外,在选择总输出的情况下,指针36指向并表示当前总输出的位置。另外,在选择轴输出的情况下,指针36指向并表示当前轴输出的位置。

第二区域32a的刻度上标记有刻度数字,约45°的位置设为“0”,顺时针方向增大刻度数字,约130°的位置设为“10”。另一方面,包括第三区域33a的第一区域31a上未标记刻度数字。在此,由于第一区域31a上没有刻度数字的标记,因此也可以没有这些刻度标记。例如,在第一区域33a中,还可以只显示圆弧。

这样一来,由于第一区域31a与第二区域32a中的任意一个上标记有刻度数字,因此驾驶员能够容易理解,其为表示第一区域31a与第二区域32a不同的行驶输出的仪表。其结果,能够容易掌握车辆10的行驶状态。另外,由于在第二区域32a上标记了刻度数字,因此能够用数字确认第二模式下的行驶输出、即与发动机输出相关的行驶输出,由此,能够提高驾驶员绿色驾驶的意识。

另外,通过使第二区域32a的起点(位于“0”刻度数字)配置于12点的位置的右侧,使表示第二模式的第二区域32a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比包括第三区域33a的第一区域31a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开起来要窄,可以提高驾驶员绿色驾驶的意识。

空白区域34a是为了明确区分第一区域31a与第二区域32a而设置的区域。空白区域34a设置于第一区域31a内的第三区域33a与第二区域32a之间。空白区域34a配置于从12点的位置至45°以内的范围即从约30°至约45°的位置之间。

通过这样地配置空白区域34a,空白区域34a可以作为分界,以该空白区域34a作为边界,驾驶员容易理解其为表示左右区域(第一区域31a与第二区域32a)不同的行驶输出的仪表。其结果,能够容易掌握车辆10的行驶状态。

另外,空白区域34a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二区域32a的主刻度38a的一区间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不同。空白区域34a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二区域32a的主刻度38a的一区间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窄。另外,空白区域34a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三区域33a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不同。空白区域34a的圆周方向的宽度比第三区域33a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还要窄。由此,可以有效利用仪表板35的空间,并且能够防止将空白区域34a误识别成第二区域32a或第三区域33a的一部分。

另外,上述分界线l1,在第一区域31a内,区分除第三区域33a以外的区域与第三区域33a之间。另外,上述分界线l2以及空白区域34a,区分第一区域31a与第二区域32a之间,并且区分第三区域33a与第二区域32a之间。这样一来,可以使第一区域31a与第二区域32a相互独立显示。此外,为了使区分更明确,可以使显示第一区域31a中除第三区域33a以外的区域、第三区域33a以及第二区域32a的颜色分别不同。例如,如果将第一区域31a中除第三区域33a以外的区域设为绿色、将第三区域33a设为黄色、将第二区域32a设为红色,则可以提高驾驶员绿色驾驶的意识。

另外,上述第一区域31a以及第二区域32a分别在规定范围内配置成扇状或者圆弧状。即,第一区域31a以及第二区域32a以相似的扇形或者圆弧形在规定范围内独立配置,作为整体也配置成扇状或者圆弧状。

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30a,对随车辆10的驾驶操作的指针36的动作进行说明。

驾驶员使车辆10开始行驶时,车辆10首先以第一模式开始行驶。并且,在发动机12未启动的行驶输出期间,指针36根据第一模式下的行驶输出,在第一区域31a中除第三区域33a以外的区域范围内推移。

并且,如果第一模式下的行驶输出变为超过分界线l1的行驶输出,则指针36根据第一模式下的行驶输出在第三区域33a的范围内推移至发动机12启动。并且,如果超过第一模式下的行驶输出,例如蓄电池13的最大输出,则发动机12启动。

并且,如果发动机12启动,则指针36从第三区域33a向第二区域32a迅速移动,根据第二模式下的行驶输出在第二区域32a的范围内推移。此时,指针36向第二区域32a的起点即“0”刻度数字的位置移动,一旦停止后,从此处向对应第二模式下的行驶输出的位置移动。由此,向驾驶员表示从第一模式向第二模式过渡、即发动机12启动。然后,指针36在第二区域32a的范围内推移至发动机12停止。

如上所述,显示装置30a可以用第一区域31a(特别是除第三区域33a以外的区域)表示发动机12未启动时的第一模式,并且能够明确地向驾驶员表示能够以第一模式行驶,由此,驾驶员可以安心地持续在第一模式下行驶。

并且,由于用第三区域33a表示发动机12可能启动时的要求输出,因此可以明确地向驾驶员表示发动机12可能启动的范围。以往,发动机启动时刻的显示是一个精确的点并且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即使驾驶员无意识发动机也会启动。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发动机12可能启动的范围,由于表示第三区域33a,因此驾驶员可以掌握该第三区域33a与指针36的位置关系,操作车辆10。例如,如果不想启动发动机12,只需操作油门开度等,指针36返回到第一区域31a中除第三区域33a以外的区域的范围内即可。

并且,在发动机12已经启动的情况下,由于指针36从第三区域33a向第二区域32a移动,因此驾驶员可以意识到发动机12正在工作。

根据这种结构的显示装置30a,易于了解车辆10的行驶状态,驾驶员可以准确地掌握行驶状态,易于进行有意识的驾驶。

[实施例2]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图。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b也是显示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中混合动力车辆的行驶输出的仪器(仪表),代替实施例1所示的显示装置30a,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车辆10。对车辆10的构成,由于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省略其说明。

显示装置30b也具有仪表板35与一根指针36,仪表板35上配置有第一区域31b以及第二区域32b,并且配置有空白区域34b。第一区域31b包括第三区域33b。对于仪表板35以及指针36,由于可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标记相同符号,不再赘述。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0b中的第一区域31b、第二区域32b、第三区域33b以及空白区域34b,除刻度数字的配置位置不同以外,分别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30a中的第一区域31a、第二区域32a、第三区域33a以及空白区域34a等效构成。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没有特殊记载,可以解释为,对于显示装置30b中的第一区域31b、第二区域32b、第三区域33b以及空白区域34b,分别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30a中的第一区域31a、第二区域32a、第三区域33a以及空白区域34a实现相同的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因此,下文将不再赘述,对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三区域33b的第一区域31b的刻度上标记有刻度数字,将9点(约270°)的位置设为“100”,向顺时针方向使数字减小,将1点(约30°)的位置设为“0”。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第一模式下的行驶输出”,使用蓄电池13的输出余量,上述刻度数字的单位为%。这种余量可以根据蓄电池13的soc、用车速传感器14检测的车速、用油门开度传感器15检测的油门开度、马达11的马达转速、马达输出等,通过ecu20进行运算。在此,分界线l2表示必须启动发动机12的余量0%的位置。分界线l1表示不能启动发动机12的极限余量(例如,25%)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第一区域31b的刻度上标记有刻度数字,但第二区域32b的刻度上没有表示刻度数字。在此,由于第二区域32b上没有刻度数字的标记,因此可以没有其刻度的标记,例如,可以为圆弧。

这样一来,由于第一区域31b与第二区域32b中的任意一个上标记有刻度数字,因此驾驶员能够容易理解,其为表示第一区域31b与第二区域32b不同个行驶输出的仪表。

[实施例3]

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图。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c也是显示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中混合动力车辆的行驶输出的仪器(仪表),代替实施例1所示的显示装置30a,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车辆10。对车辆10的构成,由于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也不再赘述。

显示装置30c也具有仪表板35与一根指针36,仪表板35上配置有第一区域31c以及第二区域32c,并且配置有空白区域34c。第一区域31c包括第三区域33c。对于仪表板35以及指针36,由于可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也标记相同符号,不再赘述。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0c中的第一区域31c、第二区域32c、第三区域33c以及空白区域34c,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分别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30a中的第一区域31a、第二区域32a、第三区域33a以及空白区域34a等效构成。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没有特殊记载,可以解释为,对于显示装置30c中的第一区域31c、第二区域32c、第三区域33c以及空白区域34c,分别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30a中的第一区域31a、第二区域32a、第三区域33a以及空白区域34a实现相同的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因此,下文将不再赘述,对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第一区域31c,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第一区域31a等效构成。在此,第一区域31c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配置于从约240°至0°(8点至12点)的位置之间。第一区域31c中除第三区域33c以外的区域配置于从约240°至约330°的位置之间。另外,在约330°(11点)的位置上配置有分界线l1。

第三区域33c,也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第三区域33a等效构成。在此,第三区域33c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配置于从约330°至0°(11点至12点)的位置之间。另外,在0°(12点)的位置上配置有分界线l2。

第二区域32c,也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第二区域32a等效构成。在此,第二区域32c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配置于约30°至约130°的位置之间。

这样一来,第三区域33c从12点的位置向左侧进行配置。表示第一模式的第一区域31c包括第三区域33c,从12点的位置向左侧进行配置。另一方面,表示第二模式的第二区域32c配置于12点的位置的右侧。因此,从12点的位置至右侧,可以给驾驶员一种发动机12正在完全地工作的感觉。

空白区域34c,也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空白区域34a等效构成。在此,空白区域34c配置于从0°至约30°(12点至1点)的位置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空白区域34c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三区域33c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相同。空白区域34c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二区域32c的主刻度的一区间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不同。空白区域34c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二区域32c的主刻度的一区间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还要宽。由此,可以有效利用仪表板35的空间,并且能够防止将空白区域34c误识别成第二区域32c的一部分,并且,能够明确区别第一区域31c与第二区域32c。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相同(参照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30b),代替第二区域32c的刻度数字,可以在包括第三区域33c的第一区域31c上标记刻度数字。例如,与显示装置30b相同,在标记余量(%)的情况下,在分界线l2的位置标记“0”,在第一区域31c的起点的位置(约240°的位置)标记“100”。另外,在未标记刻度数字的区域也可以没有刻度的标记,例如,可以为圆弧。

[实施例4]

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图。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d也为显示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中混合动力车辆的行驶输出的仪器(仪表),代替实施例1所示的显示装置30a,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车辆10。对车辆10的构成,由于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也不再赘述。

显示装置30d也具有仪表板35与一根指针36,仪表板35上配置有第一区域31d以及第二区域32d,并且配置有空白区域34d。第一区域31d包括第三区域33d。对于仪表板35以及指针36,由于可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也标记相同符号,不再赘述。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0d中的第一区域31d、第二区域32d、第三区域33d以及空白区域34d,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分别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30a中的第一区域31a、第二区域32a、第三区域33a以及空白区域34a等效构成。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没有特殊记载,可以解释为,对于显示装置30d中的第一区域31d、第二区域32d、第三区域33d以及空白区域34d,分别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30a中的第一区域31a、第二区域32a、第三区域33a以及空白区域34a实现相同的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因此,下文将不再赘述,对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第一区域31d,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第一区域31a等效构成。在此,第一区域31d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配置于从约240°至约330°(8点至11点)的位置之间。第一区域31d中除第三区域33d以外的区域配置于从约240°至约300°的位置之间。另外,在约300°(10点)的位置配置有分界线l1。

第三区域33d,也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第三区域33a等效构成。在此,第三区域33d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配置于从约300°至约330°(10点至11点)的位置之间。另外,在约330°(11点)的位置配置有分界线l2。

第二区域32d,也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第二区域32a等效构成。在此,第二区域32d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配置于从0°至约130°的位置之间。此外,在此,成为第二区域32d的起点的“0”刻度数字标记在12点的位置(最高位置t)。第二区域32d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比包括第三区域33d的第一区域31d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宽。

这样一来,第三区域33d配置于12点的位置的左侧。表示第一模式的第一区域31d包括第三区域33d,配置于12点的位置的左侧。另一方面,表示第二模式的第二区域32d从12点的位置向右侧进行配置。因此,从12点的位置至右侧,可以给驾驶员一种发动机12正在工作的感觉。

空白区域34d,也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空白区域34a等效构成。在此,空白区域34d配置于从约330°至0°(11点至12点)的位置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空白区域34d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三区域33d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相同,但与第二区域32d的主刻度的一区间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不同,比该宽度还要窄。由此,可以有效利用仪表板35的空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相同(参照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30b),代替第二区域32d的刻度数字,可以在包括第三区域33d的第一区域31d上标记刻度数字。例如,与显示装置30b相同,在标记余量(%)的情况下,在分界线l2的位置标记“0”,在第一区域31d的起点的位置(约240°的位置)标记“100”。另外,在未标记刻度数字的区域也可以没有刻度的标记,例如,可以为圆弧。

[实施例5]

图6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的图。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e也为显示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中混合动力车辆的行驶输出的仪器(仪表),代替实施例1所示的显示装置30a,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车辆10。对车辆10的构成,由于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也不再赘述。

显示装置30e具有仪表板35与一根指针36,仪表板35上配置有第一区域31e以及第二区域32e,并且配置有第4区域34e。第一区域31e包括第三区域33e。对于仪表板35以及指针36,由于可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也标记相同符号,不再赘述。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0e中的第一区域31e、第二区域32e以及第三区域33e,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分别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30a中的第一区域31a、第二区域32a以及第三区域33a等效构成。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代替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30a中的空白区域34a,设置第4区域34e。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没有特殊记载,可以解释为,对于显示装置30e中的第一区域31e、第二区域32e以及第三区域33e,分别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30a中的第一区域31a、第二区域32a以及第三区域33a实现相同的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因此,下文将不再赘述,对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第一区域31e,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第一区域31a等效构成。在此,第一区域31e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配置于从约240°至约330°(8点至11点)的位置之间。第一区域31e中的除第三区域33e以外的区域配置于从约240°至约300°的位置之间。另外,在约300°(10点)的位置配置有分界线l1。

第三区域33e,也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第三区域33a等效构成。在此,第三区域33e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配置于从约300°至约330°(10点至11点)的位置之间。另外,在此,为了与第三区域33e的刻度连续,设置第4区域34e的刻度,在此之间不标记实施例1所示的分界线l2。如果进行标记,可以在约330°(11点)的位置标记。

第二区域32e,也除配置范围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第二区域32a等效构成。在此,第二区域32e在仪表板35上的外周部分,配置于从0°至约130°的位置之间。此外,此处成为第二区域32e的起点的“0”刻度数字也标记在12点的位置(最高位置t)。第二区域32e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比包括第三区域33e的第一区域31e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宽。

这样一来,第三区域33e配置于12点的位置(最高位置t)的左侧。表示第一模式的第一区域31e包括第三区域33e,配置于12点的位置的左侧。另一方面,表示第二模式的第二区域32e从12点的位置(最高位置t)向右侧进行配置。因此,从12点的位置向右侧可以给驾驶员一种发动机12正在工作的感觉。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代替上述空白区域34a,设置第4区域34e。该第4区域34e配置于从12点的位置至45°以内的范围即约330°至0°(11点至12点)的位置之间。另外,第4区域34e的刻度标记为与第三区域33e以及第二区域32e的刻度连续。该第4区域34e如上述空白区域34a,没有实现区分的功能,但如果发动机12启动,则指针36从第三区域33e向第二区域32e迅速移动,因此,在这一点上与上述空白区域34a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4区域34e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二区域32e的主刻度的一区间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不同。第4区域34e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二区域32e的主刻度的一区间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还要窄。第4区域34e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三区域33e的圆周方向上的宽度相同。由此,可以有效利用仪表板35的空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相同(参照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30b),代替第二区域32e的刻度数字,可以在包括第三区域33e的第一区域31e标记刻度数字。例如,与显示装置30b相同,在标记余量(%)的情况下,在第三区域33e的终点的位置(约330°的位置)标记“0”,在第一区域31e的起点的位置(约240°的位置)标记“100”。另外,在未标记刻度数字的区域也可以没有刻度的标记。例如,可以在第一区域31e中仅显示圆弧。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5中,将使发动机12工作,例如,用马达11以及发动机12驱动驱动轮的模式定义为第二模式,但该第二模式不限于此。即,第二模式可以为驱动发动机12作为马达11的供电电源使用的行驶模式、或者仅通过发动机12的驱动力驱动车辆10的各车轮的行驶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5中,在圆形仪表板35上使多个区域配置成扇状或者圆弧状,但如果可以标记多个区域,并不需要限定为这些种形状,例如,可以在矩形仪表板上使多个区域配置成矩形。

另外,可以使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5中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空白区域以及第四区域,以连接显示区域(仪表板35)的最高位置t与显示区域(仪表板35)的中心点的虚线为基准,与图2~图6配置于对称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5中,可以与第一区域相邻设置再生显示。

本发明适用于具有马达与发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显示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