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杯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8573发布日期:2018-12-08 05:2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杯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杯托。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号201010528899.6公开了车用杯托,该车用杯托包括盒体,包括具有齿轮和弧形壁的第一转台和第二转台,弧形壁直立于齿轮之上,第一转台与第二转台设于盒体的腔体内,还包括具有驱动轴、旋钮和驱动齿轮的驱动组件;该杯托旋转旋钮可以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第一转台的齿轮啮合,因此驱动齿轮可以带动第一转台转动,第一转台的齿轮与第二转台的齿轮啮合,因此第一转台可以带动第二转台转动;转动旋钮,能使第一转台的弧形壁和第二转台的弧形壁转动到腔体的两侧形成花生状的容纳空间,或者使第一转台的弧形壁和第二转台的弧形壁转动了到腔体的中间形两个独立的容纳空间。

上述杯托相较于传统的单一腔体式杯托能更好的利用空间,但是该杯托也存在诸多弊端,首选,旋钮需要做得足够大,操作起来才更省力、更有手感,因此旋钮及其配合使用的驱动齿轮会占用盒体的空间;其次,该杯托只有两种状态,两个转台必须关联运动,灵活度不够,人性化不足;该杯托在盒体容腔的利用率还有提高的空间;还有在状态转换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让弧形壁转动到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使用起来很尴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提供另一种车用杯托,本杯托操作更便捷,且更符合人性化,更重要的是,本发明能几乎最大限度的利用盒体容腔。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用杯托,包括盒体、转台、弧形壁板、扭簧和按钮;盒体设有容纳腔,转台设于容纳腔内,弧形壁板立于转台上,容纳腔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弧形壁板弧度对应的弧形侧壁;扭簧设于转台的底部,扭簧的一端与转台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容纳腔底部连接;按钮为杆状,按钮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压缩弹簧,第一杆的底端固定在盒体底板,第一杆顶端与第二杆的底端套接,压缩弹簧设于套接处,第二杆的底端向外凸出一段挡块;转台的侧壁向外凸出一端阻挡部;转台自由转动能使弧形壁板与弧形侧壁相对形成容纳一个杯型容器的腔体,此时挡块能抵住阻挡部使扭簧保持张紧状态;转台自由转动还能使弧形壁板与弧形侧壁重叠,此时扭簧为松弛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容纳腔为长方体状,弧形侧壁有两处,分别设于容纳腔一斜对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转台的底部设有一段弧形齿条;还包括齿轮阻尼器,齿轮阻尼器固定在盒体底板,齿轮阻尼器上的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挡块为直角三棱柱状;转台转动能使阻挡部滑过挡块的斜面从而挤压压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第一杆的顶端中心设有圆孔,第二杆底端的套孔内设有圆柱,圆柱穿过压缩弹簧插入圆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第二杆包括上杆和下杆,上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圆柱;盒体的侧壁设有凸起,凸起位于上杆和下杆之间,凸起设有第二圆孔;还包括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圆柱依次贯穿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圆孔并与下杆的上端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凸条,凸条可以通过阻止弧形壁板转动来防止扭簧在恢复力作用下将恢复力泄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凸条为推压部;推压部包括可以伸入和退出容纳腔的压块以及驱动压块进入盒体内腔以卡紧杯形容器的弹性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用杯托,用于放置杯形容器的空腔相互独立,使用更加灵活,且不论盒体的容纳腔空间形状如何均可设置内腔;本发明只需轻按按钮,挡块便能脱离阻挡部,转台在扭簧的作用下便能转动使弧形侧壁贴合容纳腔内壁,这样容纳腔的空间能还原成最大,操作简单,且按钮也无需占用较大空间,因此本杯托的空间利用率更高,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剖切视图;

图4是本发明去掉盒体底板后结构图;

图5是图3所示按钮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杆结构示意图;

其中,盒体100,容纳腔110,弧形侧壁111,凸条112,盒体底板120,凸起130,转台200,弧形齿条210,阻挡部220,圆环凸起230,弧形壁板300,扭簧400,按钮500,第一杆510,第二杆520,挡块521,下杆522,圆柱522a,上杆523,第二圆柱523a,第二压缩弹簧524,压缩弹簧530,齿轮阻尼器6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用杯托,包括盒体100、转台200、弧形壁板300、扭簧400和按钮500。盒体100设有长方体状的容纳腔110,两个转台200设于容纳腔110内的斜对角,弧形壁板300立于转台200上,容纳腔110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弧形壁板300弧度对应的弧形侧壁111。

扭簧400设于转台200的底部,扭簧400的一端与转台200连接,扭簧400的另一端与容纳腔110底部连接,最好在容纳腔110底部或者转台200的底部设置一个放置扭簧400的深度不小于扭簧400高度的凹槽,这样能避免转台200转动时与扭簧400摩擦影响转动的手感或者流畅度。

按钮500为杆状,按钮500包括第一杆510、第二杆520和压缩弹簧530,第一杆510的底端固定在盒体底板120,需要说明的是盒体底板120和容纳腔110底部通常都会留有一定空间,第一杆510顶端与第二杆520的底端套接,压缩弹簧530设于套接处,第二杆520的底端向外凸出一段挡块521,挡块521为直角三棱柱状,转台200转动能使阻挡部220滑过挡块521的斜面从而挤压压缩弹簧530;转台200的侧壁向外凸出一端阻挡部220,按动第二杆520顶端可以将挡块521按下一端距离从而使挡块521与阻挡部220错开。

使用时拨动弧形壁板300使转台200转动或者直接转动转台200,转台200转动克服扭簧400扭力做功,当转台200底部的阻挡部220经过挡块521的斜面,由力的分解可知,阻挡部220产生下压挤压挡块521的分力,挡块521下压导致第二杆520下压,当阻挡部220完全经过挡块521,第二杆520在压缩弹簧530的作用下复位,这时松开弧形壁板300或者转台200,转台200在扭簧400的恢复力作用下会有回旋的趋势,但是此时挡块521抵住阻挡部220使转台200无法回旋,这时弧形壁板300与弧形侧壁111相对,恰好形成容纳一个杯型容器的腔体。

当不需要使用腔体时,只需按下第二杆520的顶端使压缩弹簧530压缩,这时阻挡部220与挡块521上下错开,转台200在扭簧400恢复力的作用下回转,最终使弧形壁板300与弧形侧壁111重叠,使容纳腔110的空间达到最大。

本实施例中两个转台200相互独立,不相关联,因此使用时较为灵活,空间利用率高,本实施例虽然列举了两个转台200但是不限于两个,当容纳腔110空间足够,或者依照设计需求及实际要求,转台200可以是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当然转台200也可以只有一个。本实施例中的挡块521设置为直角三棱柱,但本发明不应该只限于此,挡块521也可以是立方体,只不过立方体的挡块521需手动按下按钮500,才能使阻挡部220转过挡块521,操作稍显麻烦而已,因此挡块521设置成直角三棱柱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优选的,转台200的底部设有一段弧形齿条210;还包括齿轮阻尼器600,齿轮阻尼器600固定在盒体底板120,齿轮阻尼器600上的齿轮与弧形齿条210啮合。齿轮阻尼器600使转动的手感更好,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如图4所示,在设计转台200底部时,可以将转台200底部设置一圈圆环凸起230,圆环凸起230的高度高于扭簧400的高度,这样圆环凸起230的内部可以作为扭簧400的安装凹槽,再在圆环凸起230的外圈设置一端弧形齿条210,这样,转台200的结构会显得更加紧凑,且能减少加工的成本。

优选的,第一杆510的顶端中心设有圆孔,第二杆520底端的套孔内设有圆柱522a,圆柱522a穿过压缩弹簧530插入圆孔。这种结构一方面能给压缩弹簧530限位,防止压缩弹簧530产生横向的扭力变形,另一方面还能限定第二杆520在上下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更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第二杆520包括上杆523和下杆522,上杆523的下端设有第二圆柱523a;盒体100的侧壁设有凸起130,凸起130位于上杆523和下杆522之间,凸起130设有第二圆孔;还包括第二压缩弹簧524,第二圆柱523a依次贯穿第二压缩弹簧524和第二圆孔与下杆522的上端面接触。使用时挤压上杆523的顶端,第二圆柱523a克服第二压缩弹簧524做功同时按压下杆522的顶端,下杆522克服压缩弹簧530下移。由于用于放置杯形容器的腔体通常需要做成一定高度,如果第二杆520采用一次成型,会造成加工的困难,增加制造成本,因此将第二杆520做成上杆523和下杆522两部分能减少模具成型的困难,也更利于尺寸的控制,而且该优选方案巧妙地利用盒体100的侧壁设置凸起130作为第二压缩弹簧524的一个施力面,可以使两个弹簧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压缩时的手感。

优选的,容纳腔110的内壁上设有凸条112,凸条112可以通过阻止弧形壁板300转动来防止扭簧400在恢复力作用下将恢复力泄尽。这种优选方案的好处能防止扭簧400在松弛状态下造成凸台轻微晃动,影响使用效果。

更进一步地,凸条112为推压部;推压部包括可以伸入和退出容纳腔110的压块以及驱动压块进入盒体100内腔以卡紧杯形容器的弹性件。实际上利用推压部来挤压杯形容器使之卡紧是较为常用的现有技术,因此这里未作附图,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将该现有技术用于此地,一方面是利用其卡紧功能,另一方面,推压部的侧面还能作为凸条112使用,一举两得。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