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置的防回弹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2801发布日期:2019-05-15 23:1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儿童安全座椅,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多位置防回弹杆的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儿童安全座椅(或者简称儿童座椅或者汽车座椅)固定在汽车内部以保护汽车中的儿童免受事故、突然减速或者其他冲击或者震动事件的影响。儿童安全座椅可以包括各种不同的保护功能,其涉及将儿童安全座椅固定在汽车中、将儿童固定到儿童安全座椅、以及保护儿童一旦儿童被固定在儿童安全座椅中。某些司法管辖区可能会通过法规规定一些保护功能,但是其他保护功能可为儿童提供可选的、额外的保护。因此,儿童安全座椅可具有各种不同的特征,以及甚至不同的结构布置以提供许多这些特征。

防回弹杆是可以包括在一些儿童安全座椅上的特征,以防止或者减少由于速度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的例如婴儿提篮或者其他汽车座椅的惯性旋转。在这方面,例如,当经历突然减速时,儿童安全座椅可能最初感觉到倾向于使儿童安全座椅向前移动的惯性。这种惯性可能使儿童安全座椅倾斜或者以其他方式向前倾,直到向前动量停止并且遇到朝向后方的回弹。在一些情况下,汽车座椅底座的缓冲可能加剧回弹作用力,并且儿童安全座椅可以围绕枢转点向后旋转,该枢转点可以限定在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例如,经由汽车座椅安全带或者闩锁系统)固定到汽车座椅的点处或者该点附近。在最坏的情况下,儿童安全座椅可以以足够的作用力枢转,以使儿童安全座椅的顶部旋转到足以撞击汽车座椅靠背。当使用时,防回弹杆可以抵靠汽车座椅靠背放置,以防止或者至少缓解任何这种回弹作用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易于使用的多位置(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多用途的)防回弹杆的儿童安全座椅。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变换的儿童安全座椅。可变换儿童安全座椅可以包括配置成支撑乘坐者的主体、可操作地耦接到主体以支撑主体的底座部以及多位置防回弹杆,其中底座部配置成以朝前配置或者朝后配置布置在汽车座椅的汽车座椅底座上。防回弹杆可以可操作地耦接到底座部或者主体,使得防回弹杆可在至少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朝后配置中提供第一功能,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朝前配置中提供与所述第一功能不同的第二功能。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儿童安全座椅的防回弹杆的定位组件。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可以包括配置成支撑乘坐者的主体和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主体以支撑所述主体的底座部。所述底座部可以被配置成以朝前配置或者朝后配置布置在汽车座椅的汽车座椅底座上。所述防回弹杆可以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底座部或者所述主体,使得所述防回弹杆可在至少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朝后配置中提供第一功能,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朝前配置中提供与所述第一功能不同的第二功能。所述定位组件可以包括至少所述防回弹杆的近端和底座板。所述防回弹杆的近端可以在枢转轴线处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底座板。所述底座板可以包括至少与所述枢转轴线等距的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所述第一孔口可以对应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孔口可以对应于所述第二位置。

附图说明

已经概括性地描述了本发明,现在将参考附图,附图非必要按比例绘制,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采用多位置防回弹杆的儿童安全座椅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儿童安全座椅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防回弹杆处于一种的特定使用位置的儿童安全座椅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的儿童安全座椅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防回弹杆处于另一种特定使用位置的儿童安全座椅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的儿童安全座椅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防回弹杆处于又一个特定使用位置的儿童安全座椅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7的儿童安全座椅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防回弹杆处于又一个特定使用位置的儿童安全座椅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9的儿童安全座椅的立体图;

图1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立体图;

图12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和防回弹杆的替代结构的立体图;

图1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与图12的示例相关联的两个定位组件的立体图;以及

图14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设置在防回弹杆上的织物和衬垫。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一些但是非全部示例性实施例。实际上,本文描述和描绘的示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适用性或者配置。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者”应当被解释为逻辑运算符,即只要其一个或多个操作数为真,结果就为真。如本文所使用的,可操作的耦接应该被理解为涉及直接或者间接耦接,在任一情况下,使得彼此可操作地耦接的部件能够功能性互连。

随着儿童的成长,身高和体重的改变导致用于将儿童固定在汽车内的儿童安全座椅的设计和/或布置对应的改变。在过去,可以预期儿童通过不同的个人儿童安全座椅过渡各种不同的身高和体重范围。随着儿童在童年时期的生长,这可能导致需要购买若干不同型号的儿童安全座椅。例如,儿童可以有仅为面向后方的婴儿汽车座椅,直到儿童达到约40磅。此后,可将儿童放置在面向前方的儿童安全座椅中,直到儿童重约80磅。在此之后,儿童可以换用增高座椅直到儿童到达例如约120磅。

为了消除购买三个不同儿童安全座椅以适应上述重量范围的必要性,开发了可变换的汽车座椅。由于可变换的汽车座椅是有效地儿童安全座椅,可变换的汽车座椅也可以称为三合一汽车座椅,变换可变换的汽车座椅能够用作面向后方的婴儿汽车座椅、面向前方的汽车座椅和增高座椅中的每个,其具有相对较小的结构改变以引起对应过渡。

虽然三合一汽车座椅很受欢迎,但是一些人认为三合一汽车座椅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没有对应特定尺寸的儿童设计的特定型号的座椅安全。例如,可变换的汽车座椅通常不具有防回弹杆,因为防回弹杆通常需要被移除,否则会对变换造成显著的阻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用于设计三合一可变换的汽车座椅的解决方案,其允许采用防回弹杆特征。在这方面,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多用途防回弹杆,其可以容易地重新定位并且在可变换的汽车座椅的每个各自的不同配置中具有功能。示例性实施例还可以使得能够在朝后配置中重新配置儿童安全座椅以随着儿童成长增加儿童的舒适度,这可以鼓励父母尽可能长期地保持儿童面向后方以改善儿童安全。

当可变换的汽车座椅的靠背部抵靠汽车座椅的靠背时,可变换汽车座椅可被认为处于朝前(或者前方)配置,使得可变换的汽车座椅沿从汽车的前部向后部延伸的方向接收乘坐者。当可变换汽车座椅的靠背部布置成与汽车座椅的靠背间隔开(并且与之相反)时,可变换的汽车座椅可以被认为是朝后(或者后方)配置,使得可变换的汽车座椅沿从汽车的后部向前部延伸的方向接收乘坐者。然而,可变换的汽车座椅的前方始终是与可变换的汽车座椅的靠背部相对的一侧(不管汽车内的可变换的汽车座椅的配置)。同样,可变换的汽车座椅的后方或者后面始终是可变换的汽车座椅的靠背部所在的一侧(不管汽车内的可变换的汽车座椅的配置)。

图1和图2中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100(例如,可变换的汽车座椅)。图1和图2中的儿童安全座椅100以移除了衬垫、约束和织物示出。然而,应当理解,也可以采用这样的附加部件以及用于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其他结构(包括例如各种附加的安全的或者便利的特征)。可以根据许多这样的设计更改各种特征、附件和其他结构的布置和位置。因此,图1和图2的儿童安全座椅100应当被理解为仅仅是可以采用了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100的侧视图和前视立体图,其可以采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多用途防回弹杆。值得注意的是,形成儿童安全座椅100的部件的特定结构和布置、以及图1和图2的防回弹杆仅仅是可以采用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布置类型的示例。因此,特别是与儿童安全座椅100的防回弹杆无关的特定结构应当被理解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还应该理解的是,图1和图2所示的儿童安全座椅100具有防回弹杆,所述防回弹杆在可能布置其的多个可能位置的每个之中。因此,图1和图2中所示的四个位置将在不同时间个别地和单独地实例,而不是一次全部出现。图1和图2的示例应当被理解为对比较分析不同位置是有用的,所述不同位置可以通过示例性实施例实现。

如图1和图2所示,儿童安全座椅100可以包括至少底座部102和靠背部104,并且可以配置成固定到汽车的汽车座椅110(仅在图1中以虚线示出)。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增强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安全性或易用性,还可以采用连接底座部102或者靠背部104的附加特征。例如,可以包括头枕106,并且头枕106可以是可伸长的,以适应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多种配置之间的过渡。在一些情况下,底座部102可以包括座椅部108或以其他方式支撑座椅部108,儿童在儿童安全座椅100内可坐在座椅部108上。座椅部108和靠背部104可以结合地形成或者被称作为儿童安全座椅100的主体。儿童安全座椅100的主体可以由底座部102支撑(例如,刚性地支撑或者可滑动地支撑)。

儿童安全座椅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将儿童牢固且舒适地固定在儿童安全座椅100内的安全带或者其他保持组件。另外,可以设置闩锁系统以将底座部102固定到汽车锁锚(例如,在汽车座椅110的汽车座椅底座112与汽车座椅靠背114之间)。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包括安全带张紧机构,以使得能够使用汽车座椅安全带作为将儿童安全座椅100固定到汽车座椅110的装置。无论可以采用哪种其他方法和结构将儿童安全座椅100固定到汽车座椅110,示例性实施例的防回弹杆120也可以被采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座椅部108和靠背部104可以配置成相对于底座部102倾斜或者以其他方式可重新定位。如果防回弹杆120仅具有单一位置,将座椅部108和靠背部104相对于底座部102倾斜或者以其他方式重新定位可能在防回弹杆120与汽车座椅靠背114之间产生不期望的空间。为了最小化在不同的倾斜位置或者不同的汽车座椅配置下的防回弹杆120与汽车座椅靠背114之间的空间,防回弹杆120可以定位到多个不同的位置,以对应不同的防回弹配置。图1和图2的示例示出了防回弹杆120的第一位置122、第二位置124和第三位置126,并且这些位置中的每个可以关联不同的倾斜位置或者倾斜位置范围的一部分。然而,如上所述,儿童安全座椅100还可以从朝后的配置(其在图1中示出)向朝前的配置重新配置。当儿童安全座椅100朝前时,防回弹杆120可以移动到第四位置128,在该点处防回弹杆120可以用作脚部或者小腿支撑件。可以设置定位组件130以便于重新定位(即,枢转或旋转)并且将防回弹杆120保持在每个预定位置(即,第一位置122、第二位置124、第三位置126和第四位置128),在防回弹杆120被配置成在该预定位置之间过渡。在这方面,如图1所示,定位组件130可以使防回弹杆120在由双箭头129所示的整个运动或位置范围中过渡。

图3和图4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100,其中防回弹杆120处于图1和图2的第四位置128。在这方面,图3示出了以朝前配置布置在汽车座椅110上的儿童安全座椅100的侧视图,并且图4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100的立体图,其中防回弹杆120处于第四位置128。如图3所示,当防回弹杆120处于第四位置128时,防回弹杆120向下延伸以穿过汽车座椅底座112所在的平面,而在每个其他位置(例如,图1和图2中的第一位置122、第二位置124和第三位置126),防回弹杆120可以配置成在汽车座椅底座112所在的平面上方并且远离该平面延伸。此外,在至少一些其他位置中,防回弹杆120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汽车座椅靠背114所在的平面延伸。然而,随着儿童长大,儿童可能觉得似乎他/她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他/她的腿。第二位置124和第三位置126提供了允许儿童安全座椅100定位成更远离汽车座椅110的选择(并且定位成与汽车座椅靠背114更远地平行)。儿童也可以保持在更直立和更倾斜的位置。因此,可以增加儿童的舒适度,同时尽可能长期地保持儿童朝后。

图5和6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100,其中防回弹杆120处于图1和图2的第三位置126。在这方面,图5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100的侧视图,而图6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100的立体图,其中防回弹杆120处于第三位置126。如图5所示,当防回弹杆120处于第三位置126时,防回弹杆120在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上方并且远离该平面延伸。此外,应当理解,儿童安全座椅100的靠背部104和座椅部108可以相对于底座部102枢转,如箭头129所示。枢转(例如,使座椅倾斜)可以改变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与防回弹杆120之间的角度。在这方面,图5中的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与防回弹杆120之间的角度是相对较大的钝角(例如,约120度)。在箭头140的方向上相对于底座部102旋转或者枢转儿童安全座椅100的靠背部104和座椅部108,该角度将减小。

图7和图8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100,其中防回弹杆120处于图1和图2的第二位置124。在这方面,图7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100的侧视图,而图8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100的立体图,其中防回弹杆120处于第二位置124。如图7所示,当防回弹杆120处于第二位置124时,防回弹杆120在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上方并且远离该平面延伸,以在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与防回弹杆120之间形成角度,该角度仍然是钝角,但是小于图5中所示的对应角度。

图9和图10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100,其中防回弹杆120处于图1和图2的第一位置122。在这方面,图9示出了以朝后配置布置在汽车座椅110上的儿童安全座椅100的侧视图,并且图10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100的立体图,其中防回弹杆120处于第一位置122。如图9所示,当防回弹杆120处于第一位置122时,防回弹杆120在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上方并且远离该平面延伸。而且,如从图9中可以理解的那样,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与防回弹杆120之间的角度约为90度。因此,例如,在第一位置122,防回弹杆120可以远离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基本垂直地延伸。

一般而言,防回弹杆120的第四位置128可以仅在儿童安全座椅100的朝前配置中实现(如图3所示)。同时,防回弹杆120的第一位置122、第二位置124和第三位置126可以在朝前配置(图3)或者朝后配置(图1的示例)中实现。当儿童安全座椅100处于朝后配置时,防回弹杆120可以被放置在,相对于给定的倾斜定向,将防回弹杆120放置成基本平行于汽车座椅靠背114所在的平面的定向中(例如,通过操纵定位组件130)。此外,防回弹杆120也可以靠近汽车座椅靠背114放置。在这种配置中,防回弹杆120配置成防止如上所述的回弹。当儿童安全座椅100处于朝前配置时,防回弹杆120可以配置成与回弹防止或者缓解装置的不同的用途。在这方面,当处于朝前配置时,防回弹杆120可以用作脚部搁板(即,用于较矮的儿童)或者小腿搁板(即,用于较高的儿童)。因此,例如,第一位置122、第二位置124和第三位置126可以各自是防回弹杆120的第一特定使用位置的示例,并且第四位置128可以是防回弹杆120的第二特定使用位置的示例。在第二特定使用位置,防回弹杆120可以向下延伸穿过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以用于非安全相关功能(例如,作为脚部或者小腿搁板的舒适乘坐)。同时,在第一特定使用位置,防回弹杆120可以从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向上并且远离该平面延伸,以用于安全相关功能(例如,回弹旋转的防止)。

从图1至图10可以理解,在朝前配置中,防回弹杆120可以在第一定向与第二定向之间重新定位,在第一定向中防回弹杆120向上并且基本垂直地远离(并且不穿过)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延伸,在第二定向中防回弹杆120向下延伸穿过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然而,在朝后配置中,防回弹杆120可以在第一定向与第三定向之间重新定位,在第一定向中防回弹杆120向上并且基本垂直地远离(并且不穿过)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延伸,在第三定向中防回弹杆120向上并且远离(并且再次不穿过)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延伸,以形成钝角。

如上所讨论的,定位组件130可以使防回弹杆120移动至每个预定位置并且保持在每个预定位置。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定位组件130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并且经由许多不同的实体结构来实施。图1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以用于定位组件的一个实体结构的立体图。

防回弹杆120可以从底座部102或者座椅部108(或者从儿童安全座椅100的主体)在其相对侧通过定位组件130相对于靠背部104延伸。因此,防回弹杆120可以从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前部延伸,并且更具体地,从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前部的相对的右侧和左侧延伸。在一些情况下,定位组件130可以包括底座板150,底座板150配置成限定每个预定位置,并且其可以布置在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前部的右侧或者左侧中的一侧。示例性实施例的底座板150可以通过可以形成在其上的对应数量的孔、槽或孔口来限定每个预定位置。在这方面,如图11所示,底座板150可以位于基本垂直于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底座部102的底部所在平面的平面中。因此,当防回弹杆120移动通过由双箭头129所示的移动范围时,防回弹杆120(相对于底座板150)的近端可以在基本平行于底座板150所在平面的平面内移动。

底座板150还可以包括枢轴孔口152,轴154、杆或者其他保持设备可以穿过该枢轴孔口152。轴154还可以穿过布置在防回弹杆120的近端附近的通孔156。因此,轴154可以可操作地将底座板150和防回弹杆120耦接在一起,以这种方式允许防回弹杆120相对于底座板150枢转或旋转。这样,轴154可以作为枢转轴线,防回弹杆120可以围绕该枢转轴线旋转。在一些情况下,底座板150可以由硬质塑料制成。然而,在其他示例中,底座板150可以是金属部件。同样,防回弹杆120可以是金属部件或者由其他材料(诸如塑料或者复合材料)制成的刚性部件。

底座板150还可以包括对应于图1和图2中的第一位置122的第一孔口162、对应于图1和图2中的第二位置124的第二孔口164、对应于图1和图2中的第三位置126的第三孔口166、以及对应于图1和图2中的第四位置128的第四孔口168。第一孔口162、第二孔口164、第三孔口166和第四孔口168可以各自垂直地穿过底座板150(或者形成为在底座板150的表面上的凹部)以使得能够保持销170穿过形成在防回弹杆120上的保持孔口172并且进入到第一孔口162、第二孔口164、第三孔口166和第四孔口168中对应的一个,以将防回弹杆120保持在对应的第一位置122、第二位置124、第三位置126或第四位置128。

第一孔口162、第二孔口164、第三孔口166和第四孔口168可以各自与枢轴孔口152间隔开一段距离,该距离基本上等于保持孔口172与通孔156之间的距离。因此,当防回弹杆120围绕轴154枢转到保持孔口172与第一孔口162、第二孔口164、第三孔口166或第四孔口168中的任何一个所对准的点时,保持销170可以穿过保持孔口172和第一孔口162、第二孔口164、第三孔口166或第四孔口168中对应的一个,以将防回弹杆120分别锁定在第一位置122、第二位置124、第三位置126或第四位置128。如图11所示,枢轴孔口152可以相对地更靠近底座板150的后边缘定位,并且第一孔口162可以基本上定位在枢轴孔口152上方,而第二孔口164和第三孔口166位于前方并在枢轴孔口152上方,第四孔口168位于前方并在枢轴孔口152下方。

图11的保持销170被实施为具有球形锁174的锁定销。因此,保持销170可以穿过保持孔口172和第一孔口162、第二孔口164、第三孔口166或第四孔口168中的任何一个,并且球形锁174的球形件可以被按压以允许通过每个相应孔口,但是当球形件完全穿过保持孔口172和第一孔口162、第二孔口164、第三孔口166或第四孔口168中的任何一个时,可以伸展,以防止保持销170从其位置退出。保持销170可以包括环形件,该环形件可以系在儿童安全座椅100的部位上,以防止保持销170丢失。尽管在图11中示出球形锁174,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锁定机构。例如,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在保持销170上使用弹簧锁、线锁、开口销、翼片锁销等。

在图1至图11的示例中,仅包括定位组件130的一个实例。因此,例如,仅一个实例的底座板150可以形成为包括与第一孔口162、第二孔口164、第三孔口166和第四孔口1168相关联的预定位置。在图示的示例中,底座板150位于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左前部。同时,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右前部的底座板可以仅包括用于接收轴的单一的孔口,防回弹杆120的对应近端也可以围绕该轴旋转。因此,尽管防回弹杆120的旋转从两个位置支撑,但是仅一个位置(即,具有底座板150的位置)可以用来为防回弹杆120选定位置并且保持防回弹杆120处于该选定位置。然而,替代结构是可能的,其中,例如,防回弹杆的旋转和锁定两者都是从两个位置而不是一个位置完成的。图12和图13示出了这样的示例。

现在参考图12和图13,示出了儿童安全座椅200的替代结构。儿童安全座椅200可以包括类似于以上讨论的结构的底座部202、靠背部204、头枕206和/或座椅部208。然而,防回弹杆220通过其相对端上两个定位组件230的实例可操作地耦接到座椅部208(或者底座部202)。尽管在图1至图11中示出的防回弹杆120的示例是完全位于一个平面内的基本上u形杆,图12和图13的防回弹杆220被实施为位于一个平面内(除了防回弹杆220的近端在相同方向上弯曲到该平面外)的基本上u形杆。因此,图12和图13的示例的定位组件230的结构能够实现不同的锁定布置并且允许孔口的不同放置和定向,该孔口限定了防回弹杆220的预定位置。

主要参考图13,定位组件230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底座板250的实例。底座板250可以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每个底座板250可以具有枢轴孔口对应的实例,相应的轴254穿过该枢轴孔口,以限定防回弹杆220围绕旋转的枢转点,并且限定了可以在该处保持防回弹杆220的对应预定位置的孔口(例如,第一孔口262、第二孔口264、第三孔口266和第四孔口268)可以被保持。然而,与图1至图11的示例不同,孔口布置在轴254的位置的后方而不是前方。这是因为轴254还在比保持孔口274距离防回弹杆220的近端更远的位置处穿过防回弹杆220,该保持孔口274与图1至图11的示例对应的类似部件的布置相反。

值得注意的是,保持销270也不同于图1至图11的示例的保持销170。在这方面,图1至图11的保持销170沿向内方向移动穿过防回弹杆120,然后穿过底座板150(即,朝向儿童安全座椅100的纵向中心线)。然而,图12和图13的示例的保持销270沿向外方向移动穿过防回弹杆220,然后穿过底座板250(即,远离儿童安全座椅100的纵向中心线)。这样,图1至图11的示例的防回弹杆120的宽度大于底座板150与另一侧的对应底座板之间的距离。换而言之,防回弹杆120围绕枢转轴线并在底座板的外侧上旋转。然而,图11和图12的示例的防回弹杆220的宽度小于两底座板250之间的距离。换而言之,防回弹杆220围绕枢转轴线并在底座板250的内侧上旋转。

保持销270可以向外偏置(例如,利用围绕轴254布置的弹簧或其他偏置构件以向外拉动或者推动保持销),使得使用者必须向内拉动保持销270以从底座板250的对应孔口移除保持销270。当两个保持销270都被向内拉动以允许改变防回弹杆220的定向时,防回弹杆220中的通孔256可以与孔口中的不同的一个对准(例如,第一孔口262、第二孔口264、第三孔口266或第四孔口268)。当发生这种对准时,保持销270可以通过使用者释放,或者可以促使其通过与通孔256对准的第一孔口262、第二孔口264、第三孔口266和第四孔口268中的对应一个。

如上所讨论的,衬垫和织物大致已从图1至图13中示出的儿童安全座椅100和儿童安全座椅200的示例中移除。当然,这种衬垫可以添加到儿童安全座椅100和儿童安全座椅200。然而,还应该理解衬垫和织物也可以添加到防回弹杆120和防回弹杆220中。例如,图14示出了在防回弹杆220上方添加衬垫300和织物填充材料310,以展示一种方式,即附加材料可以与示例性实施例的防回弹杆结合。衬垫300和织物填充材料310可以一起采用或者单独采用,以为乘坐者提供舒适性。然而,织物填充材料310还可以防止乘坐者的脚部在汽车座椅110与防回弹杆220之间通过(例如,以避免夹住脚部)。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换的儿童安全座椅。可变换儿童安全座椅可以包括配置成支撑乘坐者的主体、可操作地耦接到主体以支撑主体的底座部以及多用途防回弹杆,其中底座部配置成以朝前配置或者朝后配置布置在汽车座椅的汽车座椅底座上。防回弹杆可以可操作地耦接到底座部或者主体,使得防回弹杆可在至少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之间枢转,其中第一位置在朝后配置中提供第一功能,第二位置在朝前配置中提供与第一功能不同的第二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增强或者修改上述特征,或者可以添加附加特征。这些增强、修改和添加可以是可选的,并且可以以任何组合提供。因此,尽管下面列出了一些示例性修改、增强和添加,但是应当理解,任何修改、增强和添加可以单独实现或者与一个或多个、或者甚至所有所列出的其他修改、增强和添加组合实现。这样,例如,第一功能可以是安全相关功能,而第二功能可以是非安全相关功能。在一些情况下,防回弹杆可以向下延伸穿过在第二位置中底座部的底部所位于的平面,并且防回弹杆可以向上并远离第一位置中底座部的底部所位于的平面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防回弹杆可以基本上平行于在第一位置中汽车座椅的汽车座椅靠背并且邻近汽车座椅靠背延伸。在一些示例中,防回弹杆可以旋转到多个离散位置,这些离散位置对应于在第一位置中主体相对于底座的不同倾斜位置。在一些情况下,可变换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布置在主体前部的至少一侧上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可以包括底座板。防回弹杆的近端可以在枢转轴线处可操作地耦接到底座板。底座板可以至少包括与枢转轴线等距的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第一孔口可以对应于第一位置,并且第二孔口可以对应于第二位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底座板可以包括对应于第一位置的一个或多个附加孔口。在一些情况下,防回弹杆可以包括保持孔口。保持销可以一次性通过保持孔口和第一孔口或第二孔口中的一个,响应保持孔口与第一孔口或第二孔口中的一个的对准,以将防回弹杆分别锁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销可以被偏置以穿过保持孔口以及第一孔口或第二孔口。在一些情况下,保持销可以包括弹簧锁、线锁、开口销、翼片锁或者球形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保持销从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移除时,保持销可以连接(例如,系到或者永久地附接到)到可变换儿童安全座椅。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销可以配置成向内穿过防回弹杆,然后穿过第一孔口或第二孔口。在一些情况下,保持销可以配置成向外穿过防回弹杆,然后穿过第一孔口或第二孔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可以伴随有第二定位组件,该第二定位组件布置在所述主体前部的相对侧上,所述相对侧相对于定位组件所布置的一侧。

受益于前面的描述和相关附图中呈现的教导,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本文所阐述的本发明的许多修改和其他实施例。因此,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受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并且修改和其他实施例旨在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此外,尽管前面的描述和相关联的附图在元件和/或功能的某些示例性组合的上下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替代实施例提供元件和/或功能的不同组合。在这方面,例如,也可以设想除上面明确描述的元件和/或功能之外的不同组合,如可以在一些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在本文中描述了问题的优点、益处或解决方案的示例中,应当理解,这些优点、益处和/或解决方案可适用于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是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不应认为本文所述的任何优点、益处或解决方案对于所有实施方式或者本文要求保护的实施方式至关重要、必需的或必要的。尽管本文采用了特定术语,但是它们仅用于一般性和描述性意义,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