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4079发布日期:2019-04-12 23:0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汽车内部为一个封闭的乘坐空间,当驾驶员在该乘坐空间内汽车时,由于驾驶员的视线受到汽车的某些部件的阻挡,导致驾驶员无法观察到阻挡部件外部的环境,进而导致盲区的出现。视觉盲区的出现对于驾驶员来说是特别危险的,会对汽车的安全行驶造成非常大安全隐患。

尽管现在的绝大多数的汽车都被配置了前雷达和后雷达,但前雷达和后雷达仍然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例如,前雷达和后雷达仅能够检测汽车的前部和后部的环境,而无法对汽车的左前侧、右前侧、左侧、右侧、左后侧、右后侧的环境进行检测;再例如,即便是在前雷达或后雷达检测在汽车的前部或后部有物体、动物、儿童时,前雷达或后雷达检测而形成的信号也只能够通过声音的方式提醒位于该乘坐空间的驾驶员,而无法帮助驾驶员用眼睛看到汽车的前部和后部的真实环境,同时,驾驶员的视线被汽车的a柱、b柱、c柱阻挡的区域也无法通过雷达实现监测,这就导致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视线被汽车的a柱、b柱、c柱阻挡而导致出现视觉盲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装置,其包括高清摄像头、传输影像数据线、视频线、影像合成解码器和定制显示屏,所述高清摄像头分别设置在车体a柱、b柱、c柱外任意盲区邻近的玻璃边缘处,所述车体a柱为前挡风玻璃两侧的车架立柱,所述车体b柱为安全带处的车架立柱,所述的车体c柱为后排座位处的车架立柱,所述定制显示屏设置a柱内侧,并且替换a柱处的内饰与a柱紧密相连,所述影像合成解码器设置在仪表盘内部,所述高清摄像头通过传输影像数据线与影像合成解码器相连,所述影像合成解码器通过视频线与定制显示屏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高清摄像头的朝向和角度可调节,尽可能多的将周围环境拍摄被传输到定制显示屏上;

进一步地,每个盲区部位外侧分别设置1~2个高清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定制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根据安装处a柱形状进行定制;

进一步地,每个盲区内侧对应设置1个定制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定制显示屏为触摸屏显示屏,方便切换画面,调节画面的清晰度;

进一步地,所述影像合成解码器的延误时间低于1秒,能够实时将车位盲区的画面显示在显示屏上;

进一步地,所述影像合成解码器为双向通讯解码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装置通过采用在盲区外部设置高清摄像头,将汽车a柱、b柱、c柱外任意盲区以及其他盲区的环境情况真实的显示在柔性定制显示屏上,还原出真实的外界画面,有效帮助驾驶员降低事故发生率。

2、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装置采用的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安装在a柱的内侧,替换a柱的内饰,不占用车内空间,同时能够清晰的显示出盲区外部的真实情况,方便驾驶员察看,使驾驶员忽略盲区的存在,实现透视效果。

3、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装置,每处盲区对应设置至少一个高清摄像头,并且高清摄像头的朝向和角度可调节,能够拍摄周围环境的范围更大,避免出现监控盲区,实现监控无死角,使得透视效果更为准确、逼真,增强驾驶员体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装置装入车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装置安装后车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装置启动后车内的结构意图;

图中:1.高清摄像头,2.影像合成解码器;3.定制显示屏,4.仪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装置,包括高清摄像头1、传输影像数据线、视频线、影像合成解码器2和定制显示屏3,所述高清摄像头1分别设置在车外a柱、b柱、c柱任意盲区邻近的玻璃边缘,每个盲区部位外侧分别设置1个高清摄像头1,高清摄像头1的朝向和角度可调节,拍摄效果更为广阔,所述定制显示屏3设置在a柱上,替换a柱的内饰与内壁紧密相连,不占用车内空间,同时能够清晰的显示出盲区外部的真实情况,使驾驶者忽略盲区的存在,实现透视效果;所述影像合成解码器2设置在仪表盘4内部,所述高清摄像头1通过传输影像数据线与影像合成解码器2相连,所述影像合成解码器2通过视频线与定制显示屏3相连;所述定制显示屏3为柔性显示屏,根据安装处a柱的形状进行定制,每个盲区内侧对应设置1个定制显示屏3,所述定制显示屏3为触摸屏显示屏,方便驾驶员通过触屏对显示情况进行操作,所述影像合成解码器2为双向通讯解码器,既可以接收信号,也可以将信号及时发送给定制显示屏,并且影像合成解码器的延误时间低于1秒,能够快速响应,实现画面的实时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装置,通过采用在盲区外部设置的高清摄像头1将汽车a柱、b柱、c柱以及其他盲区外的环境情况真实的显示在柔性定制显示屏3上,能够还原出真实的外界画面,拍摄周围环境的范围大,避免出现监控盲区,实现监控无死角,使得透视效果更为准确、逼真,增强驾驶员体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有效帮助驾驶员降低事故发生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