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钣金方孔使用的防转动胶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681发布日期:2018-10-30 23:3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钣金方孔使用的防转动胶钉。



背景技术:

为解决汽车NVH问题,在白车身中会增加阻隔胶来解决声噪问题。白车身的上边梁外腔阻隔胶产品需要卡接在加强板上,为防止阻隔胶掉落及转动,常规需要使用两个胶钉进行卡接,这样钣金上需要开两个孔,影响钣金的强度并且组装效率偏低。随着焊装车间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原有两个胶钉卡的卡接方式中,有一个胶钉会在钣金合件的过程中与钣金发生干涉,急需一种单卡扣卡接并有防止转动功能的胶钉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钣金方孔使用的防转动胶钉,该主要功能点有:1、在钉身四周设置防转筋;2、钉身两侧设置倒刺结构;3、底座上设置防转台,以上三点相结合实现胶钉的防转动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钣金方孔使用的防转动胶钉,包括钉头5、钉身6、底座9、防转筋7、防转台8和倒刺结构10,钉身上部连接钉头,钉身下部连接底座,底座呈正方形,钉身呈圆柱体,在钉身上设置防转筋,防转筋为上端呈弧线形的竖条结构,数量为4个分布于钉身外表面,相邻的防转筋之间间隔90度,在钉身两侧防转筋之间设置倒刺结构,倒刺结构由向底座方向倾斜的数枚倒刺竖向排列而成,在底座上倒刺的下方设置防转台,在底座的底部设置沟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钉头呈圆锥体,在圆锥体表面设置均匀分布凸点或螺纹结构,使胶钉贯入时更省力,直径为4.8-5.2mm,高度为4.4-4.8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边长为13.5-14.5mm,厚度为1.4-1.8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倒刺的数量为8-12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倒刺与钉身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钉身直径为4.8-5.2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侧防转筋最外端之间的距离为7.65-8.1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转台宽度与钉身直径相等,外沿呈圆弧状,防转台的宽度为3.8-4.2mm,高度为1.4-1.8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沟槽呈H型。

PA66又称聚酰胺66或尼龙66,热塑性树脂,拉伸强度6174-8232牛/厘米2(公斤力/厘米2);弯曲强度8575-9604牛/厘米2(875-980公斤力/厘米2);压缩强度4958.8-8957.2牛/厘米2(506-914公斤力/厘米2);冲击强度20.58-42.14牛*厘米/厘米2(2.1-4.3公斤力*厘米/厘米2);洛氏硬度108-118;热变形温度(1814.11帕,18.5公斤力/厘米2)66-86℃。

一种适用钣金方孔使用的防转动胶钉在阻隔胶钣金合件中的应用,在阻隔胶与胶钉组装成成品后,与车身加强板安装,在加强板上仅开一个8X8的方孔,将上述防转动胶钉嵌入其中,通过防转筋与倒刺结构相结合,实现成品与加强板的固定,其中插入力≤49N,拔出力>148N。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在钉身四周设置防转筋,首先巩固钉身自身结构,其次使胶钉与钣金的结合更紧密,防转筋改变了圆柱形钉身截面的结构使胶钉嵌入后不易发生转动。

2、钉身两侧设置倒刺结构,倒刺结构由向底座方向倾斜的数枚倒刺竖向排列而成,具有向单一方向提供阻力的功能,使所需的拔出力大于插入力,钉身插入后位置保持稳定,不易发生从钣金孔内由于松动而滑出的现象。

3、底座上设置防转台,增加了与阻隔胶的相互作用力,以防止阻隔胶在厚度1-3mm时发生晃动或转动的情况。

综上所述,整体概括本实用新型优点:使用单一卡扣解决阻隔胶与钣金安装,并实现阻隔胶安装后不能转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胶钉对应的钣金开孔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胶钉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胶钉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胶钉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胶钉仰视图。

其中:

1为阻隔胶,2为车身外板,3为胶钉,4为钣金,5为钉头,6为钉身,7为防转筋,8为防转台,9为底座,10为倒刺结构,11为H型槽。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实施例一

一种适用钣金方孔使用的防转动胶钉,包括钉头5、钉身6、底座9、防转筋7、防转台8和倒刺结构10,钉身上部连接钉头,钉身下部连接底座,底座呈正方形,钉身呈圆柱体,在钉身上设置防转筋,防转筋为上端呈弧线形的竖条结构,数量为4个分布于钉身外表面,相邻的防转筋之间间隔90度,在钉身两侧防转筋之间设置倒刺结构,倒刺结构由向底座方向倾斜的数枚倒刺竖向排列而成,在底座上倒刺的下方设置防转台,在底座的底部设置沟槽。

钉头呈圆锥体,在圆锥体表面设置均匀分布凸点或螺纹结构,使胶钉贯入时更省力,直径为4.8mm,高度为4.4mm。

底座的边长为13.5mm,厚度为1.4mm。

倒刺的数量为8枚。

倒刺与钉身之间的夹角为20度。

钉身直径为4.8mm。

两侧防转筋最外端之间的距离为7.65mm。

防转台宽度与钉身直径相等,外沿呈圆弧状,防转台的宽度为3.8mm,高度为1.4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沟槽呈H型。

实施例二

一种适用钣金方孔使用的防转动胶钉,包括钉头5、钉身6、底座9、防转筋7、防转台8和倒刺结构10,钉身上部连接钉头,钉身下部连接底座,底座呈正方形,钉身呈圆柱体,在钉身上设置防转筋,防转筋为上端呈弧线形的竖条结构,数量为4个分布于钉身外表面,相邻的防转筋之间间隔90度,在钉身两侧防转筋之间设置倒刺结构,倒刺结构由向底座方向倾斜的数枚倒刺竖向排列而成,在底座上倒刺的下方设置防转台,在底座的底部设置沟槽。

钉头呈圆锥体,在圆锥体表面设置均匀分布凸点或螺纹结构,使胶钉贯入时更省力,直径为5mm,高度为4.6mm。

底座的边长为14mm,厚度为1.6mm。

倒刺的数量为10枚。

倒刺与钉身之间的夹角为30度。

钉身直径为5mm。

两侧防转筋最外端之间的距离为7.9mm。

防转台宽度与钉身直径相等,外沿呈圆弧状,防转台的宽度为4mm,高度为1.6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沟槽呈一字型。

实施例三

一种适用钣金方孔使用的防转动胶钉,包括钉头5、钉身6、底座9、防转筋7、防转台8和倒刺结构10,钉身上部连接钉头,钉身下部连接底座,底座呈正方形,钉身呈圆柱体,在钉身上设置防转筋,防转筋为上端呈弧线形的竖条结构,数量为4个分布于钉身外表面,相邻的防转筋之间间隔90度,在钉身两侧防转筋之间设置倒刺结构,倒刺结构由向底座方向倾斜的数枚倒刺竖向排列而成,在底座上倒刺的下方设置防转台,在底座的底部设置沟槽。

钉头呈圆锥体,在圆锥体表面设置均匀分布凸点或螺纹结构,使胶钉贯入时更省力,直径为5.2mm,高度为4.8mm。

底座的边长为14.5mm,厚度为1.8mm。

倒刺的数量为12枚。

倒刺与钉身之间的夹角为40度。

钉身直径为5.2mm。

两侧防转筋最外端之间的距离为8.15mm。

防转台宽度与钉身直径相等,外沿呈圆弧状,防转台的宽度为4.2mm,高度为1.8mm。

沟槽呈十字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