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空调智能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9091发布日期:2018-09-21 23:4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空调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车载空调智能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轿厢的空间狭小,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从皮革等内饰材料中散发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加之外界不良空气的影响,汽车轿厢内空气质量并不理想。车载空调有内、外两种循环模式,夏天开空调制冷显然是使用内循环更加节能,但是车内空气长期内循环也不好,应适时地开窗更换新鲜空气,然后再关窗继续内循环。

但是事实上,无论是开窗换气还是空调送风,依靠现有的车用空调过滤器只能过滤掉空气中的细微颗粒,对于车内空气中的有害细菌和异味却不能起到祛除功能,而且一味依靠内部循环的情况更糟,只会加重污染程度,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车载空调智能空气净化装置,从根本上解决现有车用空调过滤器功能单一的问题,既能自动分解掉空气中的细微颗粒,又能除菌祛异味,显著提高空调的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空调智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安装于车载空调送风管道中的等离子体空气净化组件和设于车厢内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固定于车载空调送风管道中的绝缘管套、设于绝缘管套中的螺旋状金属通风管、设于螺旋状金属通风管中的螺旋状金属体、设于螺旋状金属通风管与螺旋状金属体之间的支撑件,所述螺旋状金属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且螺旋状金属体的轴线与螺旋状金属通风管的轴线重合,所述螺旋状金属体和螺旋状金属通风管之间形成等截面环形通风道,所述螺旋状金属通风管一端与绝缘管套的内壁之间设有锥状导风板Ⅰ,所述螺旋状金属通风管另一端与绝缘管套的内壁之间设有锥状导风板Ⅱ,所述螺旋状金属通风管与高压高频电源的负极电连,所述螺旋状金属体与高压高频电源的正极电连。

上述的车载空调智能空气净化装置,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螺旋状金属通风管内两端位置,所述支撑件由套装于螺旋状金属体外周的支撑环、均匀设于支撑环外周的多个支撑杆组成,所述支撑杆末端顶靠于螺旋状金属通风管的内壁上。

上述的车载空调智能空气净化装置,所述螺旋状金属通风管的外周与绝缘管套的内壁紧密贴靠在一起,以防振动引起错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在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到车厢内空气质量越过限值时开始运行,螺旋状金属通风管和螺旋状金属体通电,车用空调产生的新风进入到送风管道中,到达绝缘管套位置时直接进入螺旋状金属通风管中,即进入螺旋状金属体和螺旋状金属通风管形成的等截面环形通风道中,由于螺旋状金属体和螺旋状金属通风管分别连接高压高频电源中的正极和负极,所以在等截面环形通风道内形成均匀电场,空气中的污染物在电场的作用下,将产生雷击效应而电离分解,同时具备分解细微颗粒、强力杀菌、除臭去异味的功能,从而实现空气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锥状导风板Ⅰ、2.支撑件、201.支撑环、202.支撑杆、3.螺旋状金属通风管、4.螺旋状金属体、5.绝缘管套、6.锥状导风板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车载空调智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安装于车载空调送风管道中的等离子体空气净化组件和设于车厢内的空气质量传感器。

其中,所述等离子体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固定于车载空调送风管道中的绝缘管套5、设于绝缘管套5中的螺旋状金属通风管3、设于螺旋状金属通风管3中的螺旋状金属体4、设于螺旋状金属通风管3与螺旋状金属体4之间的支撑件2,所述螺旋状金属体4的横截面为圆形且螺旋状金属体4的轴线与螺旋状金属通风管3的轴线重合,所述螺旋状金属体4和螺旋状金属通风管3之间形成等截面环形通风道,所述螺旋状金属通风管3一端与绝缘管套5的内壁之间设有锥状导风板Ⅰ1,所述螺旋状金属通风管3另一端与绝缘管套5的内壁之间设有锥状导风板Ⅱ6,所述螺旋状金属通风管3与高压高频电源的负极电连,所述螺旋状金属体4与高压高频电源的正极电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螺旋状金属通风管3内两端位置,所述支撑件2由套装于螺旋状金属体4外周的支撑环201、均匀设于支撑环201外周的四个支撑杆202组成,所述支撑杆202末端顶靠于螺旋状金属通风管3的内壁上。所述螺旋状金属通风管3的外周与绝缘管套5的内壁紧密贴靠在一起,以防振动引起错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