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全窗开口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558发布日期:2019-01-08 21:3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提供全窗开口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文件大体涉及机动车辆设备领域,且更具体来讲,涉及一种用于完全降下窗和分隔杆且在门板上方提供全窗开口的新型改良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辆应用中,存在设计可移动窗或门玻璃以降落到门结构内部的挑战。通常,下门结构的形状不适合使用传统自动硬件系统完全降低全门玻璃窗。这通常是后侧门上的问题,其中,后轮的位置可能使小于预期的下门结构的特定形状和大小成为必要,或者是前门上的问题,前门具有未安装在腰线上方的外侧后视镜。

在过去,此问题通常通过两个折衷方案中的一个解决。在图1a所示的这些折衷方案的第一个折衷方案中,窗或门玻璃W不完全降落到位于窗框架的下侧处的门上的腰线B的下方。在此情境中,车辆乘客在窗降下时没有舒适的地方安放其手臂。此外,仅有限制的空间使物品通过窗上方的开口O,且开口的保持被窗覆盖的部分极大地限制了可用的通风空间。

在选择二中,如图1b所示,窗或门玻璃W的可移动部分的大小减小,从而使得该部分可完全打开并落入门板P中。不幸的是,该折衷方案限制了门上方的窗开口的大小且提高了窗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例如,这是由于添加了玻璃G的固定件和分隔杆密封件S或阻挡采光口的一部分的贴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供全窗开口的装置,以至少实现使窗和分隔杆完全降低到门板中腰线的下方,同时不会限制可用的窗开口通风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提供全窗开口的装置,其包括:门板,门板具有窗接收器和内部隔间;窗;分隔杆;以及承载在门板上的调节器,调节器将窗和分隔杆在从窗接收器伸出的关闭位置与隐藏在内部隔间内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调节器包括隐藏在内部隔间内的马达和线缆驱动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调节器进一步包括用于当窗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时引导窗的导轨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销承载在窗上且捕获件承载在分隔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全窗开口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张力弹簧,张力弹簧具有连接至分隔杆的第一端和连接至门板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分隔杆相对于窗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张力弹簧将分隔杆朝向第二位置偏置,且销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接合捕获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全窗开口的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门板上的止动件,止动件在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接合分隔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全窗开口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具有连接至分隔杆的第一端和连接至门板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分隔杆相对于窗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压缩弹簧将分隔杆朝向第一位置偏置,且销在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接合捕获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全窗开口的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内部隔间中的引导轨道和位于分隔杆上的至少一个引导件,至少一个引导件接合引导轨道且沿引导轨道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全窗开口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弹簧,弹簧具有连接至分隔杆的第一端和连接至门板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分隔杆相对于窗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弹簧将分隔杆朝向第一位置偏置,且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分隔杆上的止动件,止动件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接合窗的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提供全窗开口的方法,其包括:通过调节器将窗和分隔杆在从门板中的窗接收器伸出的关闭位置与隐藏在门板的内部隔间内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以及同时将分隔杆相对于窗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移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方法进一步包括当窗和分隔杆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时,使分隔杆相对于窗平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窗上设置销以及在分隔杆上设置捕获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弹簧将分隔杆朝向第二位置偏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弹簧将分隔杆朝向第一位置偏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方法进一步包括在门板上设置引导轨道以及在分隔杆上设置至少一个引导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分隔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位时,沿引导轨道引导分隔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沿着引导轨道引导分隔杆时,使分隔杆相对于窗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弹簧将分隔杆朝向第一位置偏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方法进一步包括当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使窗的边缘与分隔杆上的止动件接合。

根据本文描述的目的和益处,提供一种新型改良的装置用于将窗和分隔杆完全降低到门板中并提供门板上方的全窗开口。该装置包括(a)具有进入开口或窗接收器和内部隔间的门板、(b)窗、(c)分隔杆以及(d)承载在门板上的调节器。调节器将窗和分隔杆在从进入开口伸出到门板上方的关闭位置和隐藏在门板的内部隔间内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

调节器可包括隐藏在门板的内部隔间内的马达和线缆驱动系统。调节器可进一步包括第一导轨系统,用于当窗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时引导窗。

销可承载在窗上且配合捕获件可承载在分隔杆上。在许多可能的实施例中的一个中,装置可包括张力弹簧,张力弹簧具有连接至分隔杆的第一端和连接至门的第二端。在该实施例中,分隔杆可相对于窗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张力弹簧可将分隔杆朝向第二位置偏置。此外,销可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接合捕获件。另外,止动件可设置在门上。该止动件可在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接合分隔杆。

在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另一个中,装置可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具有连接至分隔杆的第一端和连接至门的第二端。在该实施例中,分隔杆可相对于窗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压缩弹簧可将分隔杆朝向第一位置偏置。此外,销可在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接合捕获件。

根据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又一个可能实施例,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在门板的内部隔间中的引导轨道和在分隔杆上的至少一个引导件,至少一个引导件接合引导轨道并沿其滑动。此外,装置可包括弹簧,弹簧具有连接至分隔杆的第一端和连接至门的第二端。在该实施例中,分隔杆可相对于窗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弹簧可用于将分隔杆朝向第一位置偏置。此外,装置可包括位于分隔杆上的止动件。止动件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接合窗的边缘。

根据其他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完全降下窗和分隔杆以便享受门板上方的全尺寸窗开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通过调节器将窗和分隔杆在从门板中的进入开口或窗接收器伸出的关闭位置与隐藏在门板的内部隔间内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以及(b)同时将分隔杆相对于窗在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移位。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步骤:当窗和分隔杆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时,将分隔杆相对于窗平移。另外,该方法可包括步骤:将销设置在窗上以及将捕获件设置在分隔杆上。

在许多方法的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个中,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步骤:通过弹簧将分隔杆朝向第二位置偏置。在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另一个中,方法可包括步骤:通过弹簧将分隔杆朝向第一位置偏置。

在许多方法的可能实施例中的另一个可能实施例中,方法可包括步骤:将引导轨道设置在门板上并将至少一个引导件设置在分隔杆上。此外,方法可包括当分隔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位时沿引导轨道引导分隔杆。

此外,方法可包括步骤:当沿着引导轨道引导分隔杆时,使分隔杆相对于窗转动,以及通过弹簧将分隔杆朝向第一位置偏置。此外,方法可包括步骤:当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将窗的边缘与分隔杆上的止动件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提供全窗开口的装置能够使窗和分隔杆完全降低到门板中腰线的下方,同时不会限制可用的窗开口通风空间。

在以下描述中,示出和描述了装置和方法的若干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认识到,装置和方法能够具有其他不同的实施例,并且它们的若干细节能够在各种显而易见的方面进行修改而不背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和描述的装置和方法。因此,附图和说明应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

附图说明

并入本文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装置和方法的若干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其某些原理。

图1a例示了现有技术中当门板不适于完全打开全尺寸窗或门玻璃时折中制造的一种类型。

图1b例示了现有技术中当门板不适于完全打开全尺寸窗或门玻璃时折中制造的第二种类型。

图2a至图2d是例示用于完全打开窗和分隔杆并在机动车辆的门板上方提供全开口的新型改良的装置的一个可能实施例的一系列示意图。

图3a至图3d是该装置的第二可能实施例的一系列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该装置的第三可能实施例的两个附加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沿图4a中的线5a-5a和线5b-5b截取的截面图,其示出了窗和分隔杆之间的接合。

现在将详细参考装置和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图2a至图2d,其示出了新型改良的装置10的第一可能实施例,装置10用于将窗12和配合分隔杆14完全降低到门板16中并提供位于门板上方的全尺寸开口18。

装置10包括门板16,门板16具有沿门板的形成机动车辆的腰线22的顶部边缘的进入开口或窗接收器20。

窗12和分隔杆14承载在门板16上。调节器24承载在门板16的内部隔间26中。从下面说明可以看出,调节器24将窗12和分隔杆14在图2a所示的完全升起或关闭位置与图2d所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其中在完全升起或关闭位置,窗和分隔杆通过窗接收器20在门板16上方伸出,在打开位置,窗和分隔杆降低到门板16的顶部边缘和机动车辆的腰线22下方且完全隐藏在门板的内部隔间26内。

在所示实施例中,调节器24包括单个马达28和在一系列滑轮32、34、36、38上拉伸的配合驱动线缆30。调节器24还包括具有两个导轨40的导轨系统。当窗12和分隔杆14通过驱动马达28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时,连接至窗12的两个窗提升支架42沿导轨40滑动。窗调节器24在图2a中完全示出,但已从图2b至图2d中移除,以便更清晰地示出窗12和分隔杆14的移动和操作。

如图2a至图2d进一步所示,销44承载在窗上且配合捕获件46承载在分隔杆14上。装置10还包括张力弹簧48,张力弹簧48具有连接至分隔杆14的第一端50和连接至门板16的第二端52。

分隔杆14相对于窗12在图2a所示的当窗和分隔杆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图2d所示的当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应了解,张力弹簧48用于将分隔杆14朝向第二位置偏置。

如图2a所示,当窗12和分隔杆14完全升起并处于关闭位置时,窗12上的销44与分隔杆14上的捕获件46接合。如图2b所示,当窗12和分隔杆14最初降下并朝向打开位置移动时,窗12和分隔杆14沿动作箭头A的方向一起向下行进。

如图2c所示,一旦窗12和分隔杆14已降低到足以使分隔杆的顶端通过窗接收器20降落到门板16的腰线22下方,则分隔杆的第二边缘接合设置在门板16上的止动件54。由于分隔杆14与止动件54之间的接触,避免了分隔杆14的进一步降低,但调节器24仍继续沿动作箭头A的方向降低窗12,直到窗的顶部边缘通过窗接收器20并位于机动车辆的腰线22下方。因此,一旦窗12和分隔杆14已完全降低到打开位置,则窗12和分隔杆14都完全隐藏在门板16的内部隔间26内,如图2d所示。在该位置,窗12上的销44已移动远离分隔杆14上的捕获件46。如图2d所示,分隔杆14可包括位于捕获件46下方的可选通道56以使销44通过。应了解,一旦分隔杆14已完全降下,则张力弹簧48用于抵靠止动件54来保持分隔杆14。

调节器24还可用来将窗12和分隔杆14从图2d所示的完全打开位置升起到图2a所示的完全关闭位置。最初,调节器24仅将窗12沿动作箭头B的方向向上移位。参见图2c和图2d。然而,一旦窗12上的销44接合分隔杆14上的捕获件46,则窗12和分隔杆14沿动作箭头B的方向一起上升(参见图2b),直到窗12和分隔杆14完全升起并位于通过窗接收器20伸出到门板16上方且完全封闭门板16上方的窗开口18的关闭位置。

现在参考图3a至图3d,其例示了由附图标记10’表示的装置的替代实施例。图3a至图3d所示装置10’与图2a至图2d所示的装置10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压缩弹簧58替换张力弹簧48,将捕获件46重新定位在分隔杆14的底部后角处而非顶部后角处,以及删除了止动件54。装置10’的结构的剩余部分等同于装置10。因此,为了简洁说明,上述部件将单独说明但将以相同附图标记来标识。在图3a至图3d所示的装置10’中,分隔杆14相对于窗12在当窗12和分隔杆14处于图3a所示的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当窗12和分隔杆14处于图3d所示的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当激活调节器24以将窗12和分隔杆14从图3a所示的完全关闭位置移位到图3d所示的完全打开位置时,分隔杆14最初通过压缩弹簧58的偏置力保持静止,同时窗12首先沿动作箭头C的方向降低(参见图3b)。因此,在窗12最初降低期间,压缩弹簧58用于将分隔杆14保持在第一位置。然而,一旦窗12上的销44接合分隔杆14的底部后角处的捕获件46,则窗12和分隔杆14沿动作箭头C的方向一起降低通过窗接收器20进入门板16的内部隔间26中(参见图3c)。当完全打开时,窗12和分隔杆14都低于门板16的顶部边缘和机动车辆的腰线22,其中,窗和分隔杆完全被门板隐藏在内部隔间26内。

当激活调节器24以将窗12和分隔杆14从图3d所示的完全打开位置移位至图3a所示的完全关闭位置时,调节器升起窗12,同时压缩弹簧58将分隔杆14沿动作箭头D的方向向上偏置,保持分隔杆14上的捕获件46抵靠窗12上的销44。一旦窗12和分隔杆14到达图3b所示的升起位置,则捕获件46接合门板16的顶部边缘/腰线22,通过压缩弹簧58阻止分隔杆14进一步升高。然而,窗12继续由调节器升高,直到窗12到达图3a所示的完全关闭位置。

现在参考图4a和图4b,其例示了由附图标记10”表示的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装置10”包括固定至门板16的引导轨道60和承载在分隔杆14上且适于沿引导轨道60滑动的至少一个引导件62(附图中示出了两个)。弹簧64连接在分隔杆14和门板16之间。在所示实施例中,弹簧64为张力弹簧,其具有连接至分隔杆14的第一端66和连接至门板16的第二端68。

观察图4a和图4b应了解,分隔杆14相对于窗12在图4a所示的当窗和分隔杆14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图4b所示的当窗和分隔杆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弹簧64用于将分隔杆14朝向第一位置偏置。分隔杆14上的止动件70在窗12和分隔杆14处于关闭位置时接合窗12的边缘72。

在操作中,当调节器24将窗12和分隔杆14从图4a所示的关闭位置移位至图4b所示的打开位置时,窗12和分隔杆14沿动作箭头E的方向一起降低通过门板16的顶部处的窗接收器20并向下进入内部隔间26中。当分隔杆14降低时,引导件62沿引导轨道60移动且分隔杆14相对于窗12转动,以适应门板16的截断右下角74并使窗12和分隔杆14可完全降下并隐藏在门板16内且低于机动车辆的顶部边缘/腰线22。这在门板16上方提供完全打开区域18。显著地,张力弹簧64在降下过程的整个阶段都将分隔杆14上的止动件70保持与窗12的第一边缘72接触。

当调节器24用于将窗12和分隔杆14从图4b所示的完全打开位置移位到图4a所示的完全关闭位置时,调节器升起窗12。张力弹簧64用于沿动作箭头F的方向向上偏置分隔杆14,以便止动件70保持与窗12的边缘72接触。当分隔杆14沿动作箭头F的方向升起时,引导件62沿引导轨道60围绕引导轨道拐角行进,且分隔杆14相对于窗转动且再次进行适当地定向,以便当完全升起和处于关闭位置时,窗12和分隔杆14用于密封门板16上方的开口。

图5a和图5b为沿图4a中的线5a-5a和线5b-5b截取的截面图,二者一起例示了适于转动运动的分隔杆14的中空内部。图5b还示出了门板16的顶部边缘处的窗接收器20和门板16的顶部边缘处的腰线密封件76,腰线密封件76密封分隔杆14和窗12。图5a和图5b还例示了窗12和分隔杆14之间的密封件80。为了提供密封件80,沿分隔杆14的内侧可需要诸如高密度聚乙烯或缩醛的低摩擦、耐磨损材料,这是由于该表面总是对窗12产生压力。

根据需要,图5a和图5b所示的装置10”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还可用于装置10’的第二实施例和装置10的第一个实施例。

如上所述,提供一种用于完全打开和关闭门板16上的窗12和分隔杆14的方法。该方法可广泛地描述为包括步骤:(a)通过调节器24将窗12和分隔杆14在从门板16中的窗接收器20伸出的关闭位置(例如,如图2a、图3a和图4a所示)和隐藏在门板16的内部隔间26内的打开位置(例如,如图2d、图3d和图4b所示)之间移位,以及(b)同时将分隔杆14相对于窗12在当窗12和分隔杆14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位置与当窗12和分隔杆14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第二位置之间移位。在如图2a至图2d和图3a至图3d所示的实施例中,方法可包括步骤:当窗和分隔杆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时将分隔杆14相对于窗12平移。此外,方法可包括步骤:将销44设置在窗12上以及将捕获件46设置在分隔杆14上。

在图2a至图2d所示的实施例中,方法可包括附加步骤:通过弹簧48将分隔杆14朝向第二位置偏置。在图3a至图3d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可包括步骤:通过弹簧58将分隔杆14朝向第一位置偏置。

在图4a和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可包括步骤:将引导轨道60设置在门板16上,且更具体地,设置在门板的内部隔间26内,以及将至少一个引导件62设置在分隔杆14上。此外,该方法可包括步骤:当分隔杆1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位时,沿引导轨道60引导分隔杆14。另外,该方法可包括步骤:当沿着引导轨道60引导分隔杆(且更具体地,引导件62)时,使分隔杆14相对于窗12转动。

此外,如图4a和图4b所示,方法可包括附加步骤:通过弹簧64将分隔杆14朝向第一位置偏置。另外,方法可包括步骤:当窗12和分隔杆14至少处于关闭位置时,使窗12的边缘72与分隔杆14上的止动件70接合。

总之,装置10、10’、10”及用于完全打开和关闭门板16的窗12和分隔杆14的方法的各种实施例提供很多益处。有利地,装置10、10’、10”和所述方法使用户可方便地享受门板16上方整个开放区域18的全面益处,其中当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窗12和分隔杆14完全隐藏在门板16的内部隔间26内且低于机动车辆的腰线22。此外,应了解,窗12和分隔杆14同时在完全关闭位置和完全打开位置之间移位并通过包含单个驱动马达28的调节器24完成。因此,装置10、10’、10”的所有实施例都具有相对简单的结构,其易于制造和组装,价格便宜且使用寿命长。

前述内容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它并不旨在穷举或将实施例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上述教导可进行明显的修改和变化。在根据公平、合法、公正获得专利权的范围来解释时,应认为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