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行李存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8489发布日期:2019-02-19 19:0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车用行李存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行李舱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行李存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中大型客车的行李舱均设置在乘员舱的下方,而且行李舱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厢式结构。由于客车要确保乘员舱内具有舒适的高度,因此行李舱的设计高度较低,乘客和司机需要弯腰来取放行李,头部还容易磕碰到行李舱顶部或行李舱门,在行李较重的情况下进行取放操作更是消耗体力。

其次,客车的宽度较大,乘客和司机甚至需要钻入低矮的行李舱去取放被放置于行李舱最里面的行李。然而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乘客和司机的鞋子会将污染物带入行李舱,造成行李舱内卫生条件较差,不仅污染了乘客的行李物品,降低了乘客的乘车体验,还会导致行李舱发出难闻的臭味,给乘客留下较差的印象。

对于需要中途下车的乘客来说,若其行李被放在了行李舱靠内的位置,乘客还需要将行李舱靠外的行李先取出并让出一定的空间,才能取出自己的行李,非常不方便。

再者,在低矮的行李舱取放行李时,由于操作空间太小,乘客和司机一般都是直接在行李舱内强行拖拽或推挤行李,导致行李或行李舱遭受摩擦、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行李存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汽车行李舱不便于取放行李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行李存取装置,包括托盘和固定在汽车行李舱内的导轨,所述托盘的两侧可滑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托盘的背面具有收纳腔以及可伸缩地设于所述收纳腔内且在伸出时抵接在所述汽车行李舱底部的承托架。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活塞机构,所述第一活塞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托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收纳腔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承托架呈“工”字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托盘的背面设有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托盘以能够相对其翻转的支撑杆。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上设有滚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的伸缩杆,所述支撑杆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且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杆伸长或缩短的第二活塞机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托盘的背面设有垂直于所述导轨布置的收纳槽,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收纳槽内。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汽车行李舱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齿轮,所述托盘的背面设有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的齿条,所述齿轮和齿条相啮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托盘的正面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行李的固定锁环。

作为优选的,所述托盘的两侧设有反光条。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行李存取装置,在汽车行李舱内设置了导轨以及活动地配合连接于导轨的托盘,托盘能够像抽屉般从行李舱内抽出,供乘客和司机在行李舱外直接放置行李物品,而无需乘客和司机再弯腰钻入行李舱内取放行李;同时,托盘的背面设有收纳腔和可在收纳腔中伸出的承托架,在托盘从行李舱中抽出时,承托架从收纳腔中伸出并抵接在行李舱的底部,防止托盘在抽出时受到过大的压力而导致导轨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行李存取装置的托盘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行李存取装置的托盘背面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行李存取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行李存取装置的托盘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托盘;11、收纳腔;12、收纳槽;13、固定锁环;2、导轨;3、承托架;4、支撑杆;41、第一端;42、第二端;4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用行李存取装置,包括位于汽车行李舱内的托盘1和导轨2,其中,两条导轨2固定在汽车行李舱内且靠近汽车行李舱的底部,托盘1的两侧可滑动地配合连接于导轨2,使得托盘1能够像抽屉般从汽车行李舱内抽出,便于乘客和司机在行李舱外即可直接取放行李,而不需要弯腰或钻入行李舱操作。托盘1从汽车行李舱中抽出后,乘客和司机就有足够多的操作空间来取放行李,放置在汽车行李舱靠内的行李也更加容易被拿取,且乘客和司机不再需要踩进行李舱操作,进而保证了行李舱内的整洁卫生。进一步的,汽车行李舱内固定连接有一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托盘1的背面设有与导轨2平行布置的齿条,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传动实现托盘1自动抽出或滑入汽车行李舱。此外,托盘1从汽车行李舱中抽出时,托盘1的外侧必然会受到自身重力以及行李物品的压力而下沉,致使托盘1或导轨2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形变,甚至损坏报废。为此,托盘1的背面具有收纳腔11以及承托架3,承托架3可以在收纳腔11中伸出或缩回。承托架3从收纳腔11中朝着托盘1的背面方向伸出后会抵接在汽车行李舱的底面上,以减轻导轨2受托盘1传递而来的作用力。在托盘1滑入或抽出汽车行李舱的过程中,承托架3缩回到收纳腔11中,避免承托架3与汽车行李舱的底面接触而产生阻止托盘1滑移的摩擦力。当然,在行李物品较重的情况下,托盘1滑入汽车行李舱内后,也可以将承托架3从收纳腔11中伸出,以分担导轨2和托盘1所承受的重量。

收纳腔11内还设有第一活塞机构,第一活塞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承托架3,另一端连接在收纳腔11内,通过第一活塞机构的伸长或缩短来驱动承托架3在收纳腔11中伸出或缩回。为了优化承托架3的结构,在确保托盘1能受到足够的支撑力的情况下降低承托架3的重量,承托架3呈“工”字形结构,对应的,收纳腔11也呈“工”字形结构。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托盘1的背面还设有垂直于导轨2布置的收纳槽12,收纳槽12内可翻转地设有一支撑杆4,支撑杆4的第一端41转动连接在收纳槽12内,第二端42设有滚轮43。在托盘1滑入汽车行李舱前,翻转支撑杆4并使其收纳在收纳槽12内。托盘1抽出汽车行李舱后,将收纳于收纳槽12内的支撑杆4翻转开,使其第二端42的滚轮43支撑于地面上。在支撑杆4和承托架3的共同支撑下,从汽车行李舱抽出的托盘1能更加稳固,以供乘客和司机放入更重的行李物品。另外,支撑杆4为中空的伸缩杆,支撑杆4的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活塞机构,通过第二活塞机构的伸长或缩短来驱动支撑杆4的长度调节,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托盘1的正面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行李的固定锁环13,行李存放在托盘1上时仍然有晃动的风险,因此将行李物品通过绑带固定于固定锁环13上,避免行李物品在汽车行进颠簸时发生晃动。托盘1的两侧贴有反光条,以警示过往车辆和人员注意安全,防止车辆和人员碰撞到从汽车行李舱抽出的托盘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用行李存取装置,在汽车行李舱内设置了导轨2以及活动地配合连接于导轨2的托盘1,托盘1能够像抽屉般从行李舱内抽出,供乘客和司机在行李舱外直接放置行李物品,而无需乘客和司机再弯腰钻入行李舱内取放行李;同时,托盘1的背面设有收纳腔11和可在收纳腔11中伸出的承托架3,在托盘1从行李舱中抽出时,承托架3从收纳腔11中伸出并抵接在行李舱的底部,防止托盘1在抽出时受到过大的压力而导致导轨2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