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0202发布日期:2019-02-22 22:4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房车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旅游出行的人也日渐增多,房车成为越来越多人们出行的推崇,但受汽车空间的限制,传统的房车车体较宽大,不利于平时驾驶;且房车造型固定,额外扩展空间有限,在休息时车内空间利用率较低;现阶段房车越来越趋于平民化,一些小型房车也相继出现,由于小型房车空间狭小,舒适度低,因此如何进行扩展利用车内空间,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得较大的车内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空间利用好的房车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房车结构,包括车身及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通过支撑在所述顶棚与车身上端之间的主动升降机构及同步升降机构带动实现相对所述车身的升降,所述顶棚及车身相对位置处还设有吸合锁,所述吸合锁包括设于所述车身上的锁座及设于所述顶棚上的锁扣。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主动升降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下端由电动撑杆带动沿设于所述车身上的导向支架滑动,所述第六连杆的上端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顶棚上,所述主动升降机构还包括下端铰接于所述车身上,上端连接支撑在所述第六连杆上的第七连杆。

所述导向支架为设于所述车身上的槽型支架,在所述导向支架的两侧壁上设有水平导向槽,所述第五连杆的下端通过连接销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水平导向槽内,所述电动撑杆的伸出杆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销上。

所述顶棚上设有导轨,所述第六连杆的上端连接有滑动卡接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块。

所述滑块上设有截面为圆形的滑槽,所述导轨上设有截面呈圆形的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轨道。

所述同步升降机构包括交叉呈剪刀状布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同侧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顶棚和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另一端分别铰接至所述车身和顶棚。

所述第一连杆和第四连杆均连接在设于所述顶棚上的上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连接在设于所述车身上的下固定座上。

所述顶棚的前端设有向前且斜向下方延伸形成的前挡沿,所述车身前端设有与所述前挡沿配合贴合的前挡贴合面。

所述主动升降机构及吸合锁均通过ECU控制系统控制启动及开合。

所述主动升降机构和同步升降机构构成一组升降装置,所述车身的两侧设有对称布置两组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房车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这种房车结构,结构简单,空间利用好,且便于操作使用,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房车顶棚与车身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顶棚,11、上固定座,12、导轨,13、前挡沿,2、车身,21、下固定座,22、导向支架,23、连杆支座,24、撑杆支座,25、前挡贴合面,3、吸合锁,31、锁座,32、锁扣,4、同步升降机构,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第三连杆,44、第四连杆,5、主动升降机构,51、第五连杆,52、第六连杆,53、第七连杆,54、滑块,6、电动撑杆,7、连接销,8、衬套,9、限位螺栓,10、连接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这种房车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车身2及顶棚1,顶棚1通过支撑在顶棚1与车身2上端之间的主动升降机构5及同步升降机构4带动,实现顶棚1相对车身2的升降。此种房车结构,可满足小体积大空间的需求,可开合的顶棚1结构可便于车内空间布置,如可将休息的床布置连接在顶棚1上,可通过升起顶棚1增大车内活动空间,需要休息时可降落闭合顶棚1,在车内休息。

本实用新型中,顶棚1及车身2相对位置处还设有吸合锁3,吸合锁3包括设于车身2上的锁座31及设于顶棚1上的锁扣32。吸合锁3为分体式锁结构,通过电机控制锁座31中的锁舌转动,实现卡接或是脱离锁扣32。关闭过程:吸合过程中锁扣32触碰锁座31进入半锁位时,锁座31执行器电机转动拉动拉线,使锁座31中舌片转动扣住锁扣32,锁座31进入全锁位,实现关闭。开启过程:ECU控制系统控制锁座31机构中解锁电机,使锁座31中舌片转动解开锁扣32,锁座31进入解锁状态,实现开启。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主动升降机构5包括相连接的第五连杆51和第六连杆52,第五连杆51的下端由电动撑杆6带动沿设于车身2上的导向支架22滑动,第六连杆52的上端可滑动的连接在顶棚1上。主动升降机构5还包括下端铰接于车身2上,上端连接支撑在第六连杆52上的第七连杆53。第七连杆53的下端通过连杆支座23连接在车身2上。电动撑杆6上与伸出杆端相对的一端通过撑杆支座24连接在车身2上。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4所示,导向支架22为设于车身2上的槽型支架,在导向支架11的两侧壁上设有水平导向槽,第五连杆51的下端通过连接销7可滑动的连接在水平导向槽内,电动撑杆6的伸出杆端连接于连接销7上。第五连杆51为两块板相对平行布置构成的连杆结构,其结构强度好,且便于在导向支架22上的连接。第五连杆51下端设有穿过连接销7的通孔,电动撑杆6的伸出杆端布置在第五连杆51的两块板中间位置,连接在改位置处的连接销7上。第五连杆51外壁面与导向支架22内壁面,第五连杆51内壁面与电动撑杆6的伸出杆端两侧壁之间均设有连接在连接销7上的衬套8,如图4中所示。此种第五连杆51与导向支架11之间的连接布置方式,其在滑动过程中稳定性好,且衬套8的作用可防止连杆和导向支架22及电动撑杆6之间过度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5所示,顶棚1上设有导轨12,第六连杆52的上端连接有滑动卡接在导轨上的滑块54。优选的,滑块54上设有截面为圆形的滑槽,导轨12上设有截面呈圆形的与滑槽滑动配合的轨道。圆形的滑移接触面,可便于滑动控制,且相对滑动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优选的,在滑块54上位于滑槽的上方设有截面呈V型的过渡槽,导轨也设有截面呈V型的连接段,连接段两侧与上过渡槽两侧留有间隙,如图5中所示,V型的过渡槽与呈V型的连接段,可便于滑块54与滑轨12配合安装,还可使得圆形轨道面与圆形滑槽配合具有一定的活动自由度,避免滑动过程的卡死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第六连杆52为两块板相对平行布置构成的连杆结构。稳定性好,且在降落时,第五连杆51、第六连杆52及第七连杆53连接处之间具有可相互套结收纳的空间,便于升降操作。滑块54两侧设有螺栓孔,滑块54置于第六连杆52两块板之间,限位螺栓9穿过设于第六连杆52两块板上的连接孔连接至螺栓孔内。在连接孔内设有连接衬套10,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同步升降机构4包括交叉呈剪刀状布置的第一连杆41和第三连杆43,第一连杆41和第三连杆43同侧的一端分别铰接在顶棚1和车身2上,第一连杆41和第三连杆4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第二连杆42和第四连杆44的一端,第二连杆42和第四连杆44另一端分别铰接至车身2和顶棚1。其中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及第四连杆44构成剪刀式四连杆机构,配合主动升降机构5实现控制顶棚1稳定有效的升降。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杆41和第四连杆44均连接在设于顶棚1上的上固定座11上,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均连接在设于车身2上的下固定座21上。采用固定座连接,可便于安装及更换,避免对车身2连接处造成损坏,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顶棚1的前端设有向前且斜向下方延伸形成的前挡沿13,车身2前端设有与前挡沿13配合贴合的前挡贴合面25。如图1中所示,此种结构在顶棚1闭合时,可得到较好的防水密封效果,提升整车的使用性能。

主动升降机构5和同步升降机构4构成一组升降装置,车身2的两侧设有对称布置两组升降装置。两组升降机构同步进行实现对车顶棚1的稳定的升降控制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主动升降机构5及吸合锁3均通过ECU控制系统控制启动及开合。

本实用新型中顶棚的升降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起升开启过程:启动ECU控制系统,ECU控制系统控制吸合锁3解锁;ECU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撑杆6拉伸,驱动主动升降机构5带动滑块54沿着导轨12运动,主动升降机构5推动顶棚1,同步升降机构4升起,使整个顶棚1慢慢升起,直到电动撑杆6运行到最大行程位置;

降落关闭过程:ECU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撑杆6收缩,驱动主动升降机构5带动滑块沿着导轨12运动,主动升降机构5带动顶棚1向下运动,同步升降机构4收起,整个顶棚1慢慢降落关闭过程中到半锁位置时,ECU控制系统控制吸合锁3产生拉紧力,把锁扣32由半锁位置拉到全锁位置,顶棚1完全关闭到位。

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撑杆6可通过电机驱动,电机输出旋转力后通过蜗杆传输,电机驱动蜗杆实现撑杆的拉伸及收缩。当电动撑杆6的电机转动时,ECU控制系统监控其霍尔信号,计算撑杆的运行速度,如果速度大于期望的目标速度,则降低PWM,电机速度就会减慢,如果监控到电机速度小于期望的目标速度,则会增加PWM,电机即会加速。这样根据实车调整标定,就可以将车辆的顶棚开启和关闭的时间调至目标值,通过ECU监控其霍尔信号,控制左右电机转速差异控制电机同步,实现撑杆伸缩运动同步,从而控制两侧的升降装置被顶起的同步,从而实现顶棚1开启左右高度角度一致性,确保顶棚1稳定的起升降落过程。

本实用新型这种房车结构,结构简单,空间利用好,且便于操作使用,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