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高原和平原地区的电动真空泵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8246发布日期:2019-10-28 22:20阅读:8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高原和平原地区的电动真空泵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助力制动系统领域,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小排量涡轮增压带电动真空泵的汽车助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节能、减排成为汽车主流发展方向,而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小排量涡轮增压车成为主要发展对象。节能、减排关键是更换新能源作为动力源或减少发动机排量从而降低尾气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现在电动车、混动车和小排量涡轮增压车结构和布局都发生改变,影响汽车制动助力系统结构和性能,为了解决制动助力问题,增加了电动真空泵提高制动助力系统性能,所以对电动真空泵控制成为关键技术,尤其高原地区气压降低,大气压降低,电动车、小排量带涡轮增压汽车,助力系统真空度降低,导致制动性能降低,这时需要通过真空泵控制器控制真空泵工作,给真空助力系统提高真空度,增加真空助力系统性能,改善制动性能和制动踏板感,所以真空泵控制器成为关键技术。

目前真空泵控制器采用一个真空度传感器检测真空度,无法满足同时测真空度和外界气压,这种控制器结构在高原地区容易造成真空泵烧坏或制动脚感偏硬导致制动性能下降,例如差压型真空度传感器在高原地区制动性能降低,制动脚感硬,而绝压型真空传感器在高原地区容易烧坏真空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高原和平原地区的电动真空泵控制装置,以解决目前不能判断是在平原地区还是高原地区,容易造成真空泵烧坏或制动脚感偏硬导致制动性能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盖板与壳体上方卡接,壳体的一端与接头连接,壳体的底部有与真空助力器相通的腔体B,电路板座与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电路板与电路板座固定连接,电器连接插针的里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外端位于接头内,绝压真空传感器二与电路板下方固定连接,在腔体B与绝压真空传感器二之间有硅胶密封垫二,壳体的下部有与控制器外面相通的腔体A,该腔体A和腔体B不相通,在腔体A与外界相通的孔处有防水透气膜,固定防水透气膜卡座与该孔处的壳体卡接,从而将防水透气膜固定,绝压真空传感器一与电路板下方固定连接,在腔体A与绝压真空传感器一之间有硅胶密封垫一。

所述电器连接插针包括电源连接口,地线连接口,真空泵正极接口,真空泵负极接口,通信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利用真空绝压传感器测得外界大气压,识别出是高原还是平原,用于准确控制真空泵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提高真空泵寿命、增加制动性能,防止在高原地区出现控制器或真空泵烧坏,或者制动脚感偏硬、制动性能下降,是一种适应高原、平原地区电动真空泵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在平原和高原地区对真空泵精确控制,提高制动可靠性、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盖板3与壳体11上方卡接,壳体11的一端与接头1连接,壳体11的底部有与真空助力器相通的腔体B1102,电路板座8与壳体11的底面固定连接,电路板4与电路板座8固定连接,电器连接插针2的里端与电路板4电连接、外端位于接头1内,绝压真空传感器二7与电路板4下方固定连接,在腔体B1102与绝压真空传感器二7之间有硅胶密封垫二12,壳体11的下部有与控制器外面相通的腔体A1101,该腔体A1101和腔体B1102不相通,在腔体A1101与外界相通的孔1103处有防水透气膜10,固定防水透气膜卡座9与该孔处的壳体11卡接,从而将防水透气膜10固定,绝压真空传感器一5与电路板4下方固定连接,在腔体A1101与绝压真空传感器一5之间有硅胶密封垫一6。

所述电器连接插针2包括电源连接口201,地线连接口202,真空泵正极接口203,真空泵负极接口204,通信接口205。

工作原理,

将接头1连接真空泵和电源,外面的气体通过防水透气膜10进入腔体A,通过真空绝压传感器一检测道腔体A气压也就是外界大气压,这样就可以识别海拔高度,判断是平原还是高原区,硅胶密封垫一保证真空绝压传感器接触面密封性,防止绝压真空传感器一和绝压真空传感器二导通,防水透气膜作用就是阻止水进入腔体A烧坏真空绝压传感器一,但是气体可以双向导通,保证真空绝压传感器一能准确测得外界气压;真空绝压传感器二通过腔体B检测真空助力器的真空度,腔体A、腔体B是相互独立、不导通;

上电后,通过绝压真空传感器一检测控制器外面的大气压,真空绝压传感器二通过腔体B检测真空助力器的真空度,并通过通信接口205将该信息上传行车电脑中,由其判断外面大气是否大于等于90kpa,如果大于等于90kpa,说明近似平原地区,如果外面气压小于90kpa,说明近似高原地区,经其判断处理后,控制真空泵工作,使真空助力器气压保持在设计区间内,这样可以降低发动机功耗、增加汽车制动效果,提升制动脚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