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用于两个窗玻璃之间的连接的单个型材条的玻璃窗和用于此类玻璃窗的窗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9818发布日期:2018-12-11 23:5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包括用于两个窗玻璃之间的连接的单个型材条的玻璃窗和用于此类玻璃窗的窗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窗,并且具体地涉及车辆的玻璃窗,其包括相邻的两个窗玻璃,尤其具有至少一个、甚至两个层压窗玻璃,其因此包括外玻璃片材、内玻璃片材和位于所述两个玻璃片材之间的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每个窗玻璃具有外面、侧面和内面。

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窗沿着第一窗玻璃的至少一个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包括特定的型材条,用于允许第二窗玻璃的组装,该第二窗玻璃沿着该边缘与第一窗玻璃相邻。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已知用于并置窗玻璃的解决方案,并且尤其用于车辆,其中借助于组装系统将第一窗玻璃和与第一窗玻璃并置或相邻的第二窗玻璃并排地组装在一起,并且具体地,国际专利申请wo2006/064153。

然而,难以完全沿着两个窗玻璃的纵向边缘实现具有相同美学外观的齐平接合。

更近期地,在国际专利申请号wo2010/006257中提出了包括加强的型材条的第一窗玻璃,该型材条具有一个、甚至两个唇部,该唇部与相邻的第二窗玻璃接触。

然而,该解决方案不允许在两个窗玻璃之间实现有效的齐平接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这是通过提出在两个窗玻璃之间的简单且可靠的接合的解决方案,并且无论窗玻璃分别是单片的或层压的,以便允许在两个窗玻璃的每一个的每条棱边(外面-侧面)处实现双重的齐平接合。

由本发明提出的装置有效地参与在两个窗玻璃之间的接合,以便在将窗玻璃组装(即安装)在其应该封闭的窗洞中时,以及在玻璃窗的整个寿命期限期间,避免在这些窗玻璃之间以及在窗玻璃和相邻的车身槽口之间的任何接触。这些装置还允许:

-通过参与降低空气中的穿透系数来改善空气动力学系数,及/或

-减少连接的空气动力学噪音,及/或

-减少灰尘或流体从窗玻璃的外面向更内部的穿透,及/或

-对于相同的窗玻璃型式,补偿从窗玻璃之间的较小的间隙或较小的制造离差,及/或

-当外覆层选为接近窗玻璃的边缘的颜色的深颜色时,产生美学上不引人注目的连接,或者相反地,当外覆层选为具有明亮的或金属的外观(例如镀铬的外观)时,产生引人注目的连接。

所寻求的具体目的在于,借助于单个的型材条,允许在两个窗玻璃之间的有效连接,该型材条集成了对于该连接所需的全部元件;因此,连接是更容易实施的。

因此,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玻璃窗,并且具体地涉及车辆的玻璃窗。从属权利要求阐述有利的特征。

该玻璃窗包括相邻的两个窗玻璃,尤其具有至少一个、甚至两个层压窗玻璃,该层压窗玻璃包括外玻璃片材、内玻璃片材和位于所述两个玻璃片材之间的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每个窗玻璃具有外面、侧面和内面。

该玻璃窗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方面,唯一的型材本体,所述型材本体定位成面对所述窗玻璃的侧面的一部分,而不与所述窗玻璃的所述侧面接触,及

-另一方面,弯曲的两个外覆层,所述两个外覆层由所述型材本体支撑,并且各自包括定位成比所述型材本体在更外部处且具有的外面位于所述窗玻璃的所述外面的连续性中的部分和抵靠所述窗玻璃的侧面的一部分的部分,

-所述外覆层两个均是柔性的,各自具有包括在45至90之间、甚至在55至85之间的邵氏a硬度。

特别地,当沿在两个窗玻璃之间的接合处的横截面观察玻璃窗时,可以观察到型材本体和分离的(即实体上分开的)两个外覆层的存在。

两个外覆层是由与型材本体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优选地,对于两个外覆层的该材料是相同的。外覆层的该材料比型材本体的材料更柔性,并且在此处参照相对较小的硬度来表示该柔性,以邵氏a硬度表示。

在玻璃窗中,型材本体与窗玻璃的相邻的侧面的一部分相距一定距离,不存在接触,并且更不存在黏附。由两个外覆层通过它们的柔性来真正地实现接合,而不是更坚硬的型材本体,并且该型材本体构成对于外覆层的有效且可靠的支撑。

在相邻窗玻璃的厚度(即其侧面的高度)方向上,型材本体定位成面对支承其的该相邻的窗玻璃的侧面的仅仅一部分,并且在该侧面的长度方向上,型材本体定位成面对相邻的窗玻璃的所述侧面的一部分或全部。

在相邻的窗玻璃的厚度(即该侧面的高度)方向上,两个外覆层定位成面对该相邻的窗玻璃的侧面的仅仅一部分,因为位于下方、朝向内的型材本体也面对相邻的该侧面;在该侧面的长度方向上,外覆层定位成面对相邻的窗玻璃的侧面的一部分或全部。

两个外覆层安置在所述型材本体上;该型材本体构成对于这些柔性的外覆层的刚性支承。

优选地,两个外覆层中的一个与支撑该外覆层的型材本体所固定至的窗玻璃的侧面接触,而不与相邻的窗玻璃的侧面接触,因为是该相同的型材本体所支撑的另一个外覆层与相邻的窗玻璃的该侧面接触(但是,从另一侧接触)。该双重接触(外覆层-侧面)参与减少灰尘或流体向更内部的穿透,并且赋予连续性的美学外观。该双重接触是不存在黏附的接触。优选地,每个外覆层在接触处(外覆层-侧面)处于内部压缩下。

令人惊奇的是,因此已经发现,可以用一个型材本体和两个外覆层实现在两个窗玻璃之间的接合。该解决方案比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制造起来更简单并且更有效,特别是当相邻的两个窗玻璃之间的距离较小时。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窗具有在窗玻璃的所述侧面之间的宽度,其包括在2.0mm至20.0mm之间,甚至包括在3.0mm至15.0mm之间,甚至包括在4.0mm至10.0mm之间。这样允许在两个窗玻璃之间的连接是特别紧凑的。

在不相关联的变型中,所述型材本体具有包括在1至100之间,甚至在5至95之间的邵氏d硬度;这允许更好的机械强度。

在与前一个变型不相关联的变型中,如沿横截面所看到的,所述型材本体包括夹层翼,并且窗玻璃是层压的,所述夹层翼位于所述外玻璃片材的夹层面与所述内玻璃片材的夹层面之间。

所述夹层翼与所述外玻璃片材的所述夹层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黏合剂材料),并且其与所述内玻璃片材的所述夹层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黏合剂材料)。

在该变型的背景下,优选地,所述夹层翼具有的厚度:

-等于(包括型材条的窗玻璃的)所述外玻璃片材与所述内玻璃片材之间的厚度,并且特别地等于(该窗玻璃的)所述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的厚度,并且具体地等于0.76mm,或

-小于(该窗玻璃的)所述外玻璃片材与所述内玻璃片材之间的厚度。

优选地,通过机械保持(例如通过将所述夹层翼压紧在这两个面之间)和/或通过化学保持(例如通过将夹层翼粘合至这两个面)将所述夹层翼保持在所述外玻璃片材的夹层面与所述内玻璃片材的夹层面之间。虽然未示出,但是夹层翼还可以嵌入(机械和化学保持)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中,其中该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的材料一方面在夹层翼与外玻璃片材的夹层面之间,及/或另一方面,在夹层翼与内玻璃片材的夹层面之间。

在与先前的变型不相关联的另一变型中,如沿横截面所看到的,所述型材本体包括位于所述窗玻璃的所述内面下方的内部翼。

在该变型的背景下,所述内部翼优选地包括凸台,其具有的凸起的尖端定向为朝内,以便允许支承在槽口上,所述凸台优选地具有包括在45至95之间,甚至在55至85之间的邵氏a硬度。

如沿横截面所看到的,当型材本体包括夹层翼时,则型材本体所固定至的窗玻璃必须是层压的;如沿横截面所看到的,当型材本体包括内部翼时,则型材本体所固定至的窗玻璃并不必须是层压的;它可以是单片的或层压的。

在变型中,一个且优选地两个外覆层具有弯曲部分,其面对窗玻璃的外面与侧面之间的棱边。

在与先前的变型不相关联的变型中,所述型材本体具有对称平面,并且优选地,由所述型材本体和所述两个外覆层所形成的组件具有对称平面。

在与先前的变型不相关联的变型中,所述相邻的窗玻璃的侧面是无遮盖的,不存在任何型材条抵靠该侧面。

在与先前的变型不相关联的变型中,所述型材本体沿横截面呈现t形形状,具有更宽的头部。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窗的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窗玻璃;该窗玻璃包括型材条,该型材条一方面包括唯一的型材本体,并且另一方面包括柔性的、弯曲的两个外覆层,其中该型材本体定位成面对该窗玻璃的侧面的一部分,而与该窗玻璃的所述侧面没有接触,由所述型材本体支撑两个外覆层,所述两个外覆层具有包括在45至90之间,甚至包括在55至85之间的邵氏a硬度,并且所述两个外覆层各自包括:

-一部段,该部段定位成比所述型材本体在更外部处且具有的外面位于所述窗玻璃的所述外面的连续性中;及

-一部段(连接至前一部段并且朝内延伸),该部段或者抵靠所述窗玻璃(其支撑型材本体)的侧面的一部分,或者旨在抵靠相邻的另一个窗玻璃的侧面的一部分。

有利地,本发明允许提出一种可靠的、紧凑的且易于实施的两个窗玻璃的组装。

因此,可以实施包括两个窗玻璃的玻璃窗,使得两个窗玻璃的外面是彼此连续性的,该连续性是通过在玻璃窗的侧面之间的外覆层所实现的;然而,该连续性可以被缝隙所中断。

在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窗中,相邻的两个窗玻璃不是固定至彼此(在“直接地附结或粘贴”的意义上):它们分别固定(粘贴)至它们一起所封闭的窗洞的唯一元件(即相同的元件),在将玻璃窗用作车辆玻璃窗的情形下指的是车身的元件(例如槽口)。

在本文献中,当指定值的范围时,界是包括在该范围中的。

发明内容

下面将参考附图,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描述实施示例的多种形式,在附图中:

-图1是将两个窗玻璃组装在车身槽口上的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组装是借助于型材条,该型材条包括具有内部翼的两个型材本体(corpprofilé)和唯一的外覆层;

-图2是图1的右侧窗玻璃的剖视图,其中型材条包括两个型材本体和固定至该窗玻璃的唯一的外覆层;

-图3是将两个窗玻璃组装在车身槽口上的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组装是借助于两个型材条,每个型材条包括具有内部翼的型材本体和外覆层,型材本体包括侧向舌片以用于支承另一个窗玻璃的型材条的外覆层;

-图4是图3的变型的剖视图,其不同之处在于,两个型材条各自包括具有夹层翼的型材本体。

-图5是图1的(实施)例的变型的剖视图,其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窗玻璃包括型材条,该型材条包括具有夹层翼的型材本体和外覆层;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将两个窗玻璃组装在车身槽口上的组件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组装是借助于单个的型材条,该型材条包括具有内部翼的唯一的型材本体和弯曲的两个外覆层。

为了方便阅读图,在每个图中,遵循了不同元件之间的比例,并且通常未示出处于背景中的元件。在不同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3至图6中,玻璃窗1、100是部分可见的,其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窗玻璃2、2',分别是单片的或层压的。

以示例的方式,在用作车辆玻璃窗的应用的背景下描述本发明;该玻璃窗通过在车辆外部的外部空间e和在车辆内部的内部空间i之间实现分隔来封闭窗洞。因此,分别相对于该外部空间e和该内部空间i考虑术语“外”和“内”。

因此,每个玻璃窗2、2'具有定向为朝向外部空间e的外面20、20',朝向内部空间i的内面22、22'和位于这两个面之间的周围的侧面21、21'。

具体地,本发明是作为应用于车辆的固定的天窗描述的,并且因此,附图是沿安装、粘合在车身的窗洞中的玻璃窗1、100的垂线的剖视图。

在图1、图3至图6中,描述了作为车辆的天窗的应用,该玻璃窗1、100包括并排的两个窗玻璃,或进一步更确切地,当考虑车辆的前进方向时,一个玻璃窗位于另一个玻璃窗的前方。

在本文献的背景下,术语“向心”和“离心”应该相对于装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窗(作为天窗)的车辆的前进运动的中心纵向轴线来考虑,即通常称为车辆的x-x'轴线的轴线,如仅能够在图1和图3中所看到的,但是对于其它的附图也是相同的定向;向心方向是该轴线的x方向,而离心方向是相反的方向,x'。

玻璃窗1、100旨在封闭窗洞,此处窗洞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中;该窗洞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是中央横向边缘)由槽口9示出。

玻璃窗1、100的两个窗玻璃2、2'中的每个可选地可以是包括单个玻璃片材的单片窗玻璃。

优选地,玻璃窗1、100的两个窗玻璃2、2'中的每个是层压窗玻璃,其从外向内至少包括:外玻璃片材3、3',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和内玻璃片材5、5';然而,可以在外玻璃片材3、3'与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之间,或在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与内玻璃片材5、5'之间插入另外的至少一片材。

在附图中,每个玻璃片材均被示出具有经倒圆的侧面;然而,这些侧面可以是直的,因此在侧面和面之间的棱边呈直角。

每个外玻璃片材3、3'具有定向为朝向外部e且因此对应于窗玻璃2、2'的外面20、20'的外面30、30',定向为朝向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的夹层面32、32',以及位于这两个面之间的侧面31、31'。

每个内玻璃片材5、5'具有定向为朝向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的夹层面50、50',定向为朝向内部i且因此对应于窗玻璃2、2'的内面22、22'的内面52、52',以及位于这两个面之间的侧面51、51'。

每个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具有定向为朝向夹层面32、32'且在此处与该夹层面32、32'接触的外夹层面40、40',定向为朝向夹层面50、50'且在此处与该夹层面50、50'接触的内夹层面42、42',以及位于这两个夹层面40、42和40'、42'之间的侧面41、41'。

因此,每个窗玻璃2、2'具有由外玻璃片材3、3'的外面30、30'实现的外面、由内玻璃片材5、5'的内面52、52'实现的内面和位于这两个面之间的侧面,该侧面对应于外玻璃片材3、3'的侧面31、31'和内玻璃片材5、5'的侧面51、51',在此处这两个侧面(一方面31、51,且另一方面31'、51')是彼此是处于连续性中的,同时由与塑料材料的片材4、4'的厚度相对应的间隙分隔开。

每个窗玻璃2、2'旨在借助于胶条10、10'(以示意性的方式示出)被粘合在槽口9上,胶条10、10'位于内面22、22'与槽口9的邻接部分之间,即位于内玻璃片材的内面52、52'与槽口9的邻接部分之间。

邻接的窗玻璃2'可以是单片窗玻璃以及相邻的窗玻璃2可以是层压的,或者以相反的方式。

优选地,邻接的窗玻璃2'具有与窗玻璃2相同的厚度,以便在玻璃窗1的组装和制造期间有助于相对于彼此的定位。

然而,当两个窗玻璃2、2'的厚度不同时,本发明可以是特别实用的,以便允许确切地弥补其中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的厚度。

优选地,邻接的窗玻璃2'的外面20'大体上位于窗玻璃2的外面20的连续性中或延长部分中。

优选地,邻接的窗玻璃2'的内面22'也大体上位于邻接的窗玻璃2的内面22的延长部分中,但是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槽口9或额外的垫片可以补偿延长部分的可能的差额。

在图1、图3至图6中,槽口9构成车身的横梁,从车辆车身的左边延伸直至右边。它构成对于窗玻璃2和相邻的窗玻璃2'的边缘的刚性支撑。它具有大约5.0cm至12.0cm的宽度l9。

下面参考图1至图5描述将两个窗玻璃2、2'组装以形成玻璃窗1的组件。

当沿横截面观察在两个窗玻璃之间的接合时,玻璃窗包括:

-一方面,两个型材本体60、60',它们是彼此分开的/不同的,并且定位成彼此面对;每个型材本体60、60'接触抵靠窗玻璃2、2'的相应侧面21、21'的仅仅一部分,同时与另一型材本体(相应的60'、60)相距一距离,即与另一型材本体无直接接触;

-另一方面,一个或两个外覆层61、61',所述外覆层(每个)位于比所述型材本体60、60在更外部处,并且位于抵靠窗玻璃2、2'的侧面21、21'的仅仅一部分处;这个(或这些)外覆层(每个)具有外面,所述外面位于其(它们)所抵靠的窗玻璃2、2'的外面20、20'的连续性中;

-另外,一个或更多个所述外覆层61、61'是柔性的,具有包括在45至90之间、甚至在55至85之间的邵氏a硬度。

当玻璃窗1具有的在所述侧面21、21'之间的宽度l1是相对小的时,即包括在2.0mm至20.0mm之间,甚至包括在3.0mm至15.0mm之间,甚至包括在4.0mm至10.0mm之间时,本解决方案是特别合适的。例如,在图1和图5中,该宽度l1是4.5mm,在图3中是大约8mm,以及在图4中是大约7mm。

实际上,当窗玻璃的侧面之间的宽度是小的时,所提出的组件是特别可靠的。

为了说明各种(实施)例和各种变型,下文使用“型材条(cordonprofilé)”的概念。该概念所涉及的是可以以非常通用的方式被称作的窗玻璃的“密封接头(joint)”:窗玻璃的密封接头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条,在制造窗玻璃之后并且在将两个窗玻璃以相邻的方式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玻璃窗之前,其被固定或附接至窗玻璃的周围边缘。

为了附接至窗玻璃,如沿横截面所看到的,型材条6、6'包括:

-内部翼65、65',其位于窗玻璃2、2'的内面22、22'的边缘下方,并且在此处更确切地,位于内玻璃片材5、5'的内面52、52'的边缘下方,如在图1至图3上可见,及/或

-当窗玻璃2、2'是层压窗玻璃时,夹层翼64、64',其位于外玻璃片材3、3'的夹层面32、32'与所述内玻璃片材5、5'的夹层面50、50'之间,如在图4和图5上可见。

在下文中说明这两种附接方式。它们各自代表实施变型。

具有内部翼的型材条

如沿横截面所看到的,型材条6、6'包括位于其所附接至的窗玻璃2、2'的内面22、22'下方(直接地在下方,或间接地在下方并且有胶层或胶带插入/嵌入)的内部翼65、65';因此,内部翼65、65'比该内面22、22'在更内部处。

由双面胶层或胶带所形成的黏合带8、8'位于内部翼65、65'的向心部分与内面22、22'之间。

该黏合带允许将该内部翼65、65'固定至上覆的内面22、22'。

具有夹层翼的型材条

优选地,夹层翼64、64'一方面与外玻璃片材3、3'的夹层面32、32'接触,并且另一方面与内玻璃片材5、5'的夹层面50、50'接触,并且在这两个面之间延伸。

为了允许夹层翼的存在,因此,沿着窗玻璃的边缘(其中所述窗玻璃包括具有夹层翼的型材条6、6'),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的侧面41、41'相对于外玻璃片材和内玻璃片材的相应的侧面31、31'/51、51'是分别向心缩进或离心缩进的。

在图4和图5中,夹层翼64、64'是单翼,由与型材本体60、60'相同的材料实现并且与型材本体60、60'是一体的,不存在内部加强件。

如在图4和图5中可见,夹层翼64、64'的整个外面与所述外玻璃片材3、3'的夹层面32、32'接触,并且夹层翼64、64'的整个内面与内玻璃片材5、5'的夹层面50、50'接触。

夹层翼64、64'因此占据间隙,该间隙定位成从外玻璃片材的侧面31、31'下方竖直地开始且竖直地位于内玻璃片材的侧面52、52'上方,并且朝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的方向;因此,夹层翼具有的厚度与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的厚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此处厚度为0.76mm)。然而,它不与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接触,以便不干扰通过由该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与两个玻璃片材所实现的黏附,即以便不干扰层压。

如图4所示,夹层翼64、64'具有宽度l64,包括在2.0mm至6.0mm之间,甚至包括在3.0mm至5.0mm之间,并且在此处确切地为3.5mm(对于图5的示例是相同的值)。该宽度足以允许夹层翼在外玻璃片材和内玻璃片材之间的良好保持,而不存在干扰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与两个玻璃片材的黏附的风险。

在图4和图5中,夹层翼64、64'不与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进入接触。它通过被压紧(机械保持)在夹层面32和夹层面50之间来保持在这两个面之间,如此处所示;它可以粘合(化学保持)至这两个面。虽然未示出,但是夹层翼64、64'还可以嵌入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中,其中该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的材料一方面在夹层翼64、64'和夹层面32之间,且/或另一方面在夹层翼64、64'和夹层面50之间。

可以实施夹层翼,夹层翼的厚度小于窗玻璃的外玻璃片材和所述内玻璃片材之间的厚度。

窗玻璃2、2'通过支座11、11'(或沿着边缘分布的多个支座)安置在槽口9上,其中支座11、11'(或沿着边缘分布的多个支座)插置在内面22、22'与槽口的定向为朝向外的面之间。这个(这些)支座能够允许防止内面22、22'与槽口之间的接触,从而允许保护窗玻璃2、2'并且具有例如柔性的外面12、12';另外,这个(这些)支座能够允许控制胶条10、10'的厚度。

当型材条6同时包括夹层翼和内部翼时,为了能够在将夹层翼64插入两个玻璃片材之间的间隙中的期间保持内部翼65远离内面52,内部翼65包括由柔性聚合物材料制成的铰链部分(未示出)。

该铰链部分允许略微抬起内部翼65以便定位黏合带8(在胶层的情况下)或激活黏合带8(在双面胶带的情况下,该双面胶带具有可以被剥离的临时保护膜)并且允许将内部翼65固定至上覆的内面52。

尽管上文描述了附接方式,使得在图3至图5中,附接方式对于玻璃窗1的两个窗玻璃2、2'是相同的,但是,对于玻璃窗,将型材条附接至窗玻璃的附接方式与将另一型材条附接至另一窗玻璃的附接方式完全可以是不同的。

在图上,型材本体60、60'是侧向的:型材条6、6'的型材本体60、60'沿着窗玻璃2、2'的侧面的一部分延伸。

型材本体60、60'是侧向的,因为它既不超出被视作在其所附接至的窗玻璃2、2'的外面20、20'的连续性中的一虚拟平面,也不超出被视作在其所附接至的窗玻璃2、2'的内面22、22'的连续性中的一虚拟平面。

优选地,对于具有两个型材本体的玻璃窗,型材本体60的宽度l60与型材本体60'的宽度l60’是相同的,从而便于进行对照。

型材本体60、60'各自具有宽度l60、l60’例如在图1中大约为1.2mm,在图3中大约为1.8mm,在图4中大约为1.5mm,以及在图5中大约为1.4mm。

因此,窗玻璃2、2'的外面20、20'相对于型材条是自由的:型材条不包括外部翼;内面22、22'仅在具有夹层翼的变型中是自由的,而在具有内部翼的变型中,由于该内部翼的存在,内面22、22'是不自由的。

在图1至图5所示的变型中,从内/外定向的视角来看,型材本体60、60'定位成面对所述内玻璃片材5、5'的侧面51、51'的整个高度和塑料材料的夹层片材4、4'的侧面41、41'的整个高度,并且面对所述外玻璃片材3、3'的侧面31、31'的高度的仅仅一部分。

无论哪种实施例,用于构成型材本体60的材料可以通过存在于内部的插入件68(例如金属插入件)得到加强,该插入件68允许增加型材本体的刚度。例如,该插入件可以是厚度为0.4mm的铝制型材。

该插入件可以在翼的内部延伸,即在夹层翼64、64'的内部或在内部翼65、65'的内部。

夹层翼64、64'具有大约4.0mm的宽度l64,并且内部翼65、65'具有大约12.0mm的宽度;黏合带8、8'具有大约6.0mm的宽度。

在图1至图3上,型材条6、6'具有的高度等于窗玻璃2、2'的厚度加上内部翼65、65'、67'和凸台66、66'的厚度。

在图4和图5上,型材条6、6'的高度与窗玻璃2、2'的厚度相同。

优选地,型材本体60、60'与夹层翼64、64'和/或内部翼65、65'是一体的;因此,在图上以相同的斜线示出它们。优选地,它们由相对刚性的材料制成,例如热塑性材料。优选地,这个(或这两个)型材本体60、60'具有包括在1至100之间,甚至在5至95之间的邵氏d硬度,以便构成对于一个或更多个外覆层61、61'的足够坚硬的支撑。

外覆层61、61'是柔性的。它定位成面对并且接触型材条6、6'所固定至的窗玻璃2、2'的侧面21、21'的至少一部分。

它(外覆层61、61')具有包括在45至95之间,甚至在55至85之间的邵氏a硬度;这种低硬度赋予了它的柔性。它可以例如是热塑性材料。

外覆层61、61'与侧面21、21'的接触是简单接触,而不存在黏附。

因此,型材本体60、60'实现对于外覆层61、61'的刚性支撑。

如在图上可见,每个窗玻璃2、2'的外面20、20'相对于型材条6、6'是自由的;每个外覆层61、61'具有外面,外覆层的外面位于所述外覆层61、61'所抵靠的窗玻璃2、2'的外面20、20'的连续性中。因此,每个外覆层61、61'与窗玻璃2、2'的外面20、20'的连续部分是齐平的;它是“flush”(齐平的)。每个外覆层61、61'不超出窗玻璃2、2'的外面20、20',不比该外面20、20'在更外部处。

图1示出了一种具体的变型,其中,玻璃窗1包括唯一的型材条6,该型材条6固定至窗玻璃2。

该型材条6包括两个型材本体60、60',其中单个型材本体接触抵靠该型材条所固定至的窗玻璃2的侧面21的仅仅一部分。

该型材条6还包括单个的外覆层61,所述单个的外覆层61具有外面,该外覆层61的外面位于外覆层61所固定至的窗玻璃2的外面20的连续性中。

该外覆层61包括位于两个型材本体60、60'之间的内部舌片62;该舌片与外覆层61是一体的。该内部舌片62在两个型材本体60、60'之间实现缓冲。在此处它具有大约2.1mm的宽度l62。

图2示出了在与相邻的窗玻璃2'组装之前的图1的窗玻璃2。图2示出,型材条6通过黏合带8仅固定至窗玻璃2;型材条6未固定至相邻的窗玻璃2'。

图2与图1的比较示出,在该图1的玻璃窗1中,型材条仅通过黏合带8固定至窗玻璃2,该窗玻璃2仅通过胶条10固定至槽口9,并且相邻的窗玻璃2'仅通过胶条10'固定至该槽口9,同时安置在内部翼65'上,抵靠型材本体60',并且抵靠外覆层61。相邻的窗玻璃2'与内部翼65'、型材本体60'和外覆层61的三个接触均是无黏附的接触。

型材本体60'和在相邻的窗玻璃2'的内面22'下方延伸的内部翼67'两者均属于型材条6;它们不黏附至相邻的窗玻璃2'。

该型材条6具有大约为21mm的总宽度l6。

图3至图5示出了其它的具体的变型,对于每个变型,玻璃窗1包括两个型材条6、6',各自分别附接至窗玻璃2、2'并且仅分别附接至窗玻璃2、2'(也就是说,并不分别附接至另一个窗玻璃2'、2)。因此,型材条6、6'的所述两个型材本体60、60'各自分别固定至窗玻璃2、2'。

另外,对于图3至图5的这些变型,每个型材条6、6'包括外覆层61、61',该外覆层61、61'比型材本体60、60'位于更外部处并且安置在该型材本体60、60'上。

图3和图4示出了一种具体的变型,其中,单个型材本体60(图中的玻璃窗的在右侧的型材本体)包括侧向舌片63,该侧向舌片63朝另一个型材本体60'的方向以离心的方式侧向地延伸,然而并不达到该另外的型材本体60'。

另外,相邻的窗玻璃2'的型材条6'的外覆层61'包括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朝窗玻璃2的型材条6的外覆层61的方向以向心的方式侧向地延伸,然而并不达到该外覆层61。

因此,型材条6的型材本体60不仅实现对该型材条6的外覆层61的支撑,而且另外,该型材本体60还实现对相邻的窗玻璃2'的型材条6'的外覆层61'的支承。

型材条6'的外覆层61'可以与型材条6的外覆层61接触,或者接近该外覆层61而不接触,具有细的缝隙f,该缝隙在两个外覆层61、61'之间具有例如包括在0.5mm至5.0mm之间的宽度。

在玻璃窗1的制造期间,侧向舌片63参与相邻的窗玻璃2'相对于窗玻璃2的定位和参照。

侧向舌片63具有宽度l63,其在图3中例如为大约4mm。

在图5中,两个外覆层61、61'各自包括内部舌片62、62',并且这两个内部舌片62、62'位于两个型材本体60、60'之间,同时优选地与所述外覆层61、61'是一体的。这两个内部舌片62、62'一起在两个型材本体60、60'之间实现缓冲。

图6示出了玻璃窗100,其实现了两个窗玻璃2、2'的组装,该组装与先前的玻璃窗类似,除了其所包括的型材条6集成了:

-一方面,单个的型材本体60,其定位成面对所述窗玻璃2、2'的侧面21、21'的一部分或甚至全部,而不与这些侧面21、21'接触,

-另一方面,弯曲的两个外覆层61、61',所述外覆层61、61'各自包括:

-比所述型材本体60位于更外部处的部分,

-和相应地抵靠所述窗玻璃2、2'的侧面21、21'的仅仅一部分的部分(连接至前一部分并且向内延伸),

-并且各自具有外面,该外覆层的外面位于所述窗玻璃2、2'的所述外面20、20'的连续性中。

如对于先前的玻璃窗一样,对于玻璃窗100,所述外覆层61、61'是柔性的,具有包括在45至90之间,甚至在55至85之间的邵氏a硬度。

两个外覆层61、61'和型材本体60属于型材条6并且每个均是型材条6的组成部分;无法在保持型材条的完整性的情况下分离该组件的元件。因此,型材条是易于安装的,以单次操作的方式。

因为型材本体60的材料与外覆层61、61'的材料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材料的共挤出来制造型材条6,这是特别方便的。

此处,两个外覆层61、61'具有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既面对外面20、20'之间的棱边,又同时面对窗玻璃2、2'的侧面21、21'。这两个外覆层61、61'由型材本体60所支撑。

当玻璃窗100具有的在所述侧面21、21之间的宽度l1是相对小的时,即包括在2.0mm至20.0mm之间,甚至包括在3.0mm至15.0mm之间,甚至包括在4.0mm至10.0mm之间时,本解决方案是特别适合的。例如,在图6中,该宽度l1为4.5mm。

优选地,玻璃窗10的型材本体60沿着横截面具有t形形状,且具有更宽的头部69,该头部69实现对两个外覆层的支承;向心的外覆层61与支撑该外覆层61的型材本体60所固定至的窗玻璃2的侧面21接触,而不与相邻的窗玻璃2'的侧面接触,因为另一个离心的外覆层61'与相邻的窗玻璃2'的该侧面21'接触。该双重接触(外覆层-侧面)有助于减少灰尘或流体向更内部的穿透,并且赋予连续性的美学外观。该双重接触是不存在黏附的接触。优选地,每个外覆层在接触处(外覆层-侧面)处于内部压缩下;这是由外覆层61、61'伸出外玻璃片材4上的事实所示出的。

外覆层61、61'位于窗玻璃2、2'的外面之间,以便实现表面的连续性,但是该连续性可能仍然会被非常细的缝隙f所中断,该缝隙f在两个外覆层61、61'之间例如具有包括在0.2mm至0.5mm之间的宽度。

在图6中,通过位于内面22和内部翼65之间的黏合带8,型材条6仅固定至窗玻璃2;型材条6未固定至邻接的窗玻璃2'。

优选地,玻璃窗10的型材条6的唯一的型材本体60具有对称平面p,并且进一步优选地,由型材本体60和两个外覆层61、61'所形成的组件具有对称平面p,以便允许应力的均匀分布。

以代替内部翼65或除了内部翼65之外,型材条6集成有唯一的型材本体60和双外覆层61、61'的该解决方案可以包括夹层翼64,如在图4和图5中可见。

虽然未示出,但是可以预设玻璃窗1、100的窗玻璃2包括遮蔽带,该遮蔽带位于比夹层翼在更外部和/或比内部翼在更外部处,并且其用于同时遮蔽夹层翼和/或内部翼以及允许将窗玻璃2固定至车身的胶条10。

邻接的窗玻璃2'还可以包括遮蔽带(未示出)用于遮蔽允许将邻接的窗玻璃2'固定至车身的胶条10'。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任何玻璃窗,并且尤其应用于车辆的任何玻璃窗。它可以应用于所涉及的该玻璃窗的两个窗玻璃的任何边缘:左侧的、右侧的、上部的或下部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