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可拆卸式上装系统的转运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6312发布日期:2018-12-11 22:0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可拆卸式上装系统的转运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可拆卸式上装系统的转运托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商用自卸车均是采用将货箱和副梁固定安装在整车底盘上的结构,一旦安装好后,货箱便不可拆卸,而随着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对商用自卸车的货箱装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卸车货箱装卸货物时,需要其更加方便、快捷及高效率,然而,现有的商用自卸车,由于其结构的限制,货箱在装车及卸车过程中,车辆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也因此导致了较多的时间浪费。虽然集装箱能解决此类问题,但集装箱均需要专业的底盘,并且体积较大,也无法满足城市快速物流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拆卸式上装系统的转运托架,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托架安装在整车底盘上,将货箱安装于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托架上,转运托架与货箱通过可拆卸连接部件相连,从而使得货箱与整车底盘可以快速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可拆卸式上装系统的转运托架,由至少两个防护栏板、多个防护栏支架、转运托架总成、前横梁及后横梁构成;所述转运托架总成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及后段,前横梁横向搭设于转运托架总成的前端,后横梁横向搭设于转运托架总成的后端,多个防护栏支架横向安装于转运托架总成前端的两侧,且分别沿转运托架总成宽度方向的两侧延伸,防护栏板通过防护栏支架安装于转运托架总成前端的两侧,且沿转运托架总成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及后横梁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用于连接货箱的可拆卸连接部件A,在货箱底部相应位置设有与所述可拆卸连接部件A相配合的可拆卸连接部件B;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可拆卸式上装系统的转运托架用于安装自卸车货箱,可焊接固定于车辆底盘上,且其与货箱为可拆卸连接,在需要进行货箱的装卸时,可通过将可拆卸连接部件A与B相分离,从而将货箱从转运托架相分离,此时通过其他装置将货箱从车身上卸下即可对货箱进行单独的装卸,可在车辆上装上已经完成装卸的其他货箱,则车辆仅需等待装卸货箱的时间,而不需等待较长的货箱中货物装卸的时间即可再次进行工作,从而极大的提升了车辆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部件A为集装箱转锁,所述可拆卸连接部件B为集装箱角件,集装箱转锁由壳体、锁销、转盘及手柄构成,其中,所述壳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锁销安装孔,锁销由一体成型的锁头及销杆构成,锁头呈棱锥形,且销杆的端部穿过锁销安装孔插接于转盘上,手柄安装于转盘上;所述集装箱角件呈方块状,在集装箱角件的底面开设有沿底面长度方向布设的第一条形安装孔,在与底面相邻的四个侧面中两个相邻侧面上各开设有一个沿集装箱角件高度方向布设的第二条形安装孔;集装箱转锁的锁头可插入集装箱角件的第一条形安装孔内,并通过手柄带动插在集装箱角件内的锁头转动一定的角度一般为90°从而实现与集装箱角件的紧锁,从而将货箱与整车底盘锁住;

实际中,也可选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部件的配合来实现货箱与转运托架的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前横梁的两端靠近转运托架总成的位置各安装有一个第一导向块,在所述后横梁的两端靠近转运托架总成的位置各安装有一个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块在将货箱安装于转运托架上时,可对货箱起到自动导向定位的作用,更加方便货箱的安装。

进一步地,在所述转运托架总成的后端的两侧还各安装有两个挡泥板支撑架,在每个挡泥板支撑架上各安装有一个倾斜设置的挡泥板,挡泥板的安装位置对应车轮的安装位置,挡泥板可对车轮溅起的污水起到抵挡作用,从而防止污水溅到车身底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泥板支撑架焊接于转运托架总成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转运托架总成后端的两侧靠近后横梁的位置还各安装有一个第二导向块,第二导向块在将货箱安装于转运托架上时,也可对货箱起到自动导向定位的作用,更加方便货箱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块焊接于转运托架总成上。

进一步地,在转运托架总成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骑马卡座,骑马卡座用于安装骑马卡,可在货箱底部相应位置设置骑马卡,从而更好的连接货箱与转运托架。

进一步地,所述骑马卡座焊接于转运托架总成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在转运托架总成的两侧各安装有两个防护栏板,同侧的两个防护栏板一上一下竖直排列固定于防护栏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托架的自卸车,可实现货箱与车身的可拆卸安装,从而在货箱装卸货物时,将货箱快速从车辆上卸下,减少货箱在装卸过程中,车辆所等待的时间,从而提升车辆的工作效率,以适应城市快速物流的特点,且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托架可以匹配不同的货箱类型,包括平板,箱式,仓栅式均可,只要其底部安装尺寸一致且与转运托架相匹配即可,具有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托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托架中使用的集装箱转锁在解锁状态的主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与集装箱转锁相配合的集装箱角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转运托架总成,2-防护栏板,3-防护栏支架,4-前横梁,5-后横梁,6-集装箱转锁,7-集装箱角件,8-第一导向块,9-挡泥板支撑架,10-挡泥板,11-第二导向块,12-骑马卡座,61-壳体,62-锁销,63-转盘,64-手柄,71-第一条形安装孔,72-第二条形安装孔,621-锁头,622-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可拆卸式上装系统的转运托架,由至少两个防护栏板2、多个防护栏支架3、转运托架总成1、前横梁4及后横梁5构成。

转运托架总成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及后段,前横梁4横向搭设于转运托架总成1的前端,后横梁5横向搭设于转运托架总成1的后端,多个防护栏支架3对称横向安装于转运托架总成1前端的两侧,且分别沿转运托架总成1宽度方向的两侧延伸。

防护栏板2通过防护栏支架3对称安装于转运托架总成1前端的两侧,且沿转运托架总成1的长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防护栏支架3为对称安装于转运托架总成1前端的两侧,因此防护栏板2在转运托架总成1也为对称安装,实际中,也可不采用对称性的安装,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如图2~图4所示,在前横梁4的两端及后横梁5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用于连接货箱的可拆卸连接部件A,在货箱底部相应位置设有与可拆卸连接部件A相配合的可拆卸连接部件B。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部件A为集装箱转锁6,可拆卸连接部件B为集装箱角件7。

具体的,集装箱转锁6由壳体61、锁销62、转盘63及手柄64构成,其中,壳体61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锁销62安装孔,锁销62由一体成型的锁头621及销杆622构成,锁头621呈棱锥形,且销杆622的端部穿过锁销62安装孔插接于转盘63上,手柄64安装于转盘63上。

集装箱角件7呈方块状,在集装箱角件7的底面开设有沿底面长度方向布设的第一条形安装孔71,在与底面相邻的四个侧面的任意相邻两个侧面上各开设有一个沿集装箱角件7高度方向布设的第二条形安装孔72。

连接集装箱转锁6与集装箱角件7时,先将集装箱转锁6的锁头621插入集装箱角件7的第一条形安装孔71内,从而使得锁头621进入集装箱角件7的内腔,锁定时,通过手柄64带动锁杆及插入在集装箱角件7内的锁头621转动90°,使得锁头621的两个宽边转到壳体61的窄边的两侧,将集装箱转锁6与集装箱角件7锁定连接,从而实现转运托架与货箱的锁定,将完成货箱的安装。

若需要将货箱从车上拆卸下来时,再转动手柄64,并通过手柄64带动锁杆及插入在集装箱角件7内的锁头621再次转动90°,从而使得集装箱转锁6回到解锁状态,具体如图2及图3所示状态,则此时,可将集装箱转锁6的锁头621从集装箱角件7内抽出,及可实现货箱与转运托架的分离,非常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在前横梁4的两端靠近转运托架总成1的位置各安装有第一导向块8,在后横梁5的两端靠近转运托架总成1的位置各安装有一个第一导向块8,在转运托架总成1后端的两侧靠近后横梁5的位置还各安装有一个第二导向块11,第一导向块8及第二导向块11在将货箱安装于转运托架上时,也可对货箱起到自动导向定位的作用,更加方便货箱的安装。

具体的,第一导向块8是焊接固定于前横梁4上。第二导向块11焊接于转运托架总成1上。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在转运托架总成1的后端的两侧还各焊接安装有两个挡泥板支撑架9,在每个挡泥板支撑架9上各安装有一个倾斜设置的挡泥板10,挡泥板10的安装位置对应车轮的安装位置,挡泥板10可对车轮溅起的污水起到抵挡作用,从而防止污水溅到车身底盘上。

同时,在转运托架总成1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焊接安装有多个骑马卡座12,实际中也可采用不对称的安装方式安装,骑马卡座12用于安装骑马卡,可在货箱底部相应位置设置骑马卡,从而更好的连接货箱与转运托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防护栏板2的数量为四个,且在转运托架总成1的两侧各安装有两个防护栏板2,同侧的两个防护栏板2一上一下竖直排列固定于防护栏支架3上。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可拆卸式上装系统的转运托架用于安装自卸车货箱,可焊接固定于车辆底盘上,且其与货箱为可拆卸连接,在需要进行货箱的装卸时,可通过将可拆卸连接部件集装箱转锁6与集装箱角件7相分离,从而将货箱从转运托架相分离,此时通过其他装置将货箱从车身上卸下即可对货箱进行单独的装卸,可在车辆上装上已经完成装卸的其他货箱,则车辆仅需等待装卸货箱的时间,而不需等待较长的货箱中货物装卸的时间即可再次进行工作,从而极大的提升了车辆的工作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