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6384发布日期:2019-04-23 21:2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充电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耗量高、消耗速度快,同时还有充电速度慢、容易掉电的缺陷,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大受阻碍。一般的新能源汽车只能在城市道路行驶,而在高速上电量则会变得特别不稳定,影响驾驶安全,此也是众多人不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因素之一,续航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结构,包括车体,还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车体内设有备用电瓶和无线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之间、备用电瓶和无线接收装置之间均电联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之间通过电磁感应输电,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沿道路两边连续布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沿道路两边间隔均匀布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与地方供电电网电联接。

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端子、接收充电主板、机车标识模块和标识发射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模组、标识接收器和识别主控板。

所述的接收端子为电磁共振耦合线圈,且接收端子内套有复合换能器,所述的接收充电主板包括耦合整流模块。

所述机车标识模块与接收端子之间串接第一滤波器,所述标识接收器和识别主控板之间串接第二滤波器。

所述充电模组包括充电主板和若干线圈单元,所述线圈单元之间依次串接。

所述无线接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车体内的温度检测模块和空气导流模块。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空气导流模块均与接收充电主板电联接。

所述车体上设有容纳无线接收装置的腔室,所述腔室上设有至少两个空气对流的通孔,所述空气导流模块通过接收充电主板引导气流由腔室一侧的通孔流至腔室另一侧通孔排出。

所述空气导流模块包括风扇,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于接收端子和风扇之间。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结构设计巧妙,通过在汽车道路两边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带动风力发电机运动,随后将电能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到备用电瓶中,新能源汽车两个电瓶循环使用,未使用电池自动倒换到充电状态,节能环保有效的利用风力资源,提高在道路上的续航能力,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主体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结构,包括车体,还包括风力发电装置1和无线充电装置2,所述车体内设有备用电瓶3和无线接收装置4,所述无线充电装置2和风力发电装置1之间、备用电瓶3和无线接收装置4之间均电联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2和无线接收装置4之间通过电磁感应输电,所述无线充电装置2沿道路两边连续布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1沿道路两边间隔均匀布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1与地方供电电网电联接。汽车行驶过程中在道路上产生较大的风力,风力带动风力发电装置1运转,即风力发电的过程。风力发电装置1种类多种多样,在此不对其作过多阐述和限制。风力转换成电能,再由无线充电装置2进行无线输送,汽车上的无线接收装置4接收磁能转换成电能进行利用。除了风力发电装置1进行供电外,还可由地方供电电网对无线充电装置2进行供电。

所述无线接收装置4包括接收端子5、接收充电主板6、机车标识模块7和标识发射器8,所述无线充电装置2包括充电模组9、标识接收器和识别主控板。通过标识发射器8和机车标识模块7发射车辆的标识信息信号,识别后相应充电电路运作进行无线充电。

所述的接收端子5为电磁共振耦合线圈,且接收端子5内套有复合换能器,所述的接收充电主板6包括耦合整流模块。利用电磁感应实现电能和磁能之间的转换,以及实现能量的传输。通过耦合整流模块实现电流或电压的调整适配,方便电能的有效和合理利用。

所述机车标识模块7与接收端子5之间串接第一滤波器,所述标识接收器和识别主控板之间串接第二滤波器。通过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滤波器的滤波分频作用,线圈式的接收端子5同时具有标识发射器8的功能。

所述充电模组9包括充电主板和若干线圈单元,所述线圈单元之间依次串接。通过线圈单元形成连绵的无线充电轨道,有利于提高无线充电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所述无线接收装置4还包括设置于车体内的温度检测模块10和空气导流模块11。根据温度检测模块10发送的温度进行判断,并在判断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时,控制空气导流模块11开启。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0和空气导流模块11均与接收充电主板6电联接。

所述车体上设有容纳无线接收装置4的腔室,所述腔室上设有至少两个空气对流的通孔,所述空气导流模块11通过接收充电主板6引导气流由腔室一侧的通孔流至腔室另一侧通孔排出。

无线接收装置4内各部件的耐热性和发热量存在不同,例如: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容易受温度影响工作性能;而接收端子5接收电磁波产生电流时,流过的电流容易使线圈发热。温度检测模块10可以设置多组,避免电路板因温度过高引起其上的元器件损坏或者降低性能,同时可以避免线圈的温度过高影响接收能力。

所述空气导流模块11包括风扇,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0设于接收端子5和风扇之间。通过风扇能直接有效的起到降温和空气流通的效果,同时生产成本低、维护方便。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0包括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大多为负温度系数,即阻值随温度增加而降低。温度传感器受温度变化影响会造成大的阻值改变,因此它是最灵敏的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结构设计巧妙,通过在汽车道路两边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带动风力发电机运动,随后将电能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到备用电瓶中,新能源汽车两个电瓶循环使用,未使用电池自动倒换到充电状态,节能环保有效的利用风力资源,提高在道路上的续航能力,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同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结构,解决了新能源汽车使用续航的问题,包括车体,还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车体内设有备用电瓶和无线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之间通过电磁感应输电,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沿道路两边连续布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沿道路两边间隔均匀布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与地方供电电网电联接,设计巧妙,通过在汽车道路两边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带动风力发电机运动,随后将电能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到备用电瓶中,新能源汽车两个电瓶循环使用,未使用电池自动倒换到充电状态,节能环保有效的利用风力资源,提高在道路上的续航能力,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得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培青
技术研发日:2019.01.25
技术公布日:2019.04.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