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6595发布日期:2019-09-06 19:4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备胎通常采用传统充气轮胎,但由于其使用频率较低,长期存放极易出现老化问题,造成漏气,且易引起安装使用后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同时,现有汽车备胎还存在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方便等问题。

免充气轮胎是指不借助空气压力,而实现减震缓冲性能的轮胎,具有不怕扎、弹性好、耐磨、滚动阻力小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充气轮胎易漏气、爆胎的难题。采用免充气轮胎作为汽车备胎,可解决传统充气式备胎存在的老化、漏气问题,但仍不能解决备胎占用空间大、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因而,提供一种可折叠免充气轮胎,从而克服现有汽车备胎存在占用空间大、携带不方便的不足,对于汽车备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现有汽车备胎存在占用空间大、携带不方便的不足,提出一种可折叠免充气轮胎,可折叠后进行存放,占用的存储空间小,便于携带,可作为汽车备胎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可折叠免充气轮胎,沿轮胎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面、弹性支撑体和轮辋;所述轮辋沿轮胎周向分割为多个轮辋块,所述多个轮辋块包括偶数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支撑体内侧的第一轮辋块,以及偶数个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弹性支撑体内侧的第二轮辋块,所述第一轮辋块和第二轮辋块沿轮胎周向交替排列,所述第二轮辋块相对于所述轮胎的直径呈轴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与所述第二轮辋块对应同一圆心角的部分胎面仅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纵向花纹沟,无其他方向的花纹沟。

作为优选,与所述第一轮辋块对应同一圆心角的部分胎面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纵向花纹沟,以及与所述纵向花纹沟具有夹角的横向花纹沟。

作为优选,所述轮辋沿轮胎周向等分为多个所述轮辋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轮辋块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辐板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呈弧形设置并嵌入至所述弹性支撑体内,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弧度与所述弹性支撑体相匹配;所述第一辐板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向所述轮胎中心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轮辋块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辐板连接板,所述第二轮辋块呈弧形设置并与所述弹性支撑体卡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弧度与所述弹性支撑体相匹配;所述第二辐板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向所述轮胎中心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向所述弹性支撑体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弹性支撑体突起的卡块,所述弹性支撑体面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辐板连接板和第二辐板连接板均设有用于连接辐板的螺栓孔。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与所述胎面固接的外承压环,与所述轮辋连接的内承压环,以及位于所述外承压环和内承压环之间的中部支撑体,所述中部支撑体周向间隔设有承压造型孔。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撑体为聚醚或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或聚氨酯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免充气轮胎中,轮辋分割为交替排列的第一轮辋块和第二轮辋块,其中第二轮辋块与弹性支撑体为可拆卸连接,且第二轮辋块相对于轮胎的直径呈轴对称分布,当拆离第二轮辋块后,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轮辋块之间的区域仅具有胎面和弹性支撑体,二者均为软材质、可折叠,因而,该区域即为可折叠区域,同时该可折叠区域相对于轮胎的直径呈轴对称分布,使整个轮胎可对折折叠,折叠后进行存放所占用的空间小,便于携带,可作为汽车备胎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免充气轮胎在使用时,将第二轮辋块安装于相邻两个第一轮辋块之间,第二轮辋块即可与第一轮辋块构成完整的轮辋,起到支撑弹性支撑体的作用,其中第一轮辋块固定连接于弹性支撑体的内侧,可避免轮辋相对于弹性支撑体旋转,避免轮胎损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免充气轮胎,与第二轮辋块对应同一圆心角的部分胎面仅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纵向花纹沟,而无其他方向的花纹沟,有利于缓解轮胎折叠时产生的应力松弛和蠕动,避免轮胎因应力松弛和蠕动导致无法回复原有形状;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免充气轮胎中,弹性支撑体包括外承压环、内承压环和中部支撑体,中部支撑体周向间隔设有承压造型孔,有助于将轮胎接地压力均匀化离散传递,设置的承压造型孔便于散热,有利于弹性支撑体压缩形变,同时还可减轻轮胎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免充气轮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拆掉第二轮辋块后的可折叠免充气轮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免充气轮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轮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轮辋块与弹性支撑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轮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轮辋块与内承压环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免充气轮胎安装辐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胎面;2、弹性支撑体;21、外承压环;22、中部支撑体;23、内承压环;24、承压造型孔;3、轮辋;31、第一轮辋块;311、第一支撑板;312、第一辐板连接板;32、第二轮辋块;321、第二支撑板;322、第二辐板连接板;323、卡块;4、纵向花纹沟;5、横向花纹沟;6、辐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可折叠免充气轮胎,沿轮胎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面1、用于支撑胎面1的弹性支撑体2和用于支撑弹性支撑体2的轮辋3;轮辋3沿轮胎周向分割为多个轮辋块,多个轮辋块包括偶数个固定连接于弹性支撑体2内侧的第一轮辋块31,以及偶数个可拆卸连接于弹性支撑体2内侧的第二轮辋块32,第一轮辋块31和第二轮辋块32沿轮胎周向交替排列,第二轮辋块32相对于轮胎的直径呈轴对称分布。

上述可折叠免充气轮胎中,轮辋3分割为交替排列的第一轮辋块31和第二轮辋块32,其中第二轮辋块32与弹性支撑体2为可拆卸连接,且第二轮辋块32相对于轮胎的直径呈轴对称分布,当拆离第二轮辋块32后,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轮辋块31之间的区域仅具有胎面1和弹性支撑体2,二者均为软材质、可折叠,因而,该区域即为可折叠区域,同时该可折叠区域相对于轮胎的直径呈轴对称分布,使整个轮胎可对折折叠,折叠后进行存放所占用的空间小,便于携带,可作为汽车备胎使用。进一步的,上述可折叠免充气轮胎在使用时,将第二轮辋块32安装于相邻两个第一轮辋块31之间,第二轮辋块32即可与第一轮辋块31构成完整的轮辋3,起到支撑弹性支撑体2的作用,其中第一轮辋块31固定连接于弹性支撑体2的内侧,可避免轮辋3相对于弹性支撑体2旋转,避免轮胎损坏。

如图1所示,弹性支撑体2包括与胎面1固接的外承压环21,与轮辋3连接的内承压环23,以及位于外承压环21和内承压环23之间的中部支撑体22,中部支撑体22周向间隔设有承压造型孔24。这种结构的弹性支撑体2有助于将轮胎接地压力均匀化离散传递,设置的承压造型孔24便于散热,有利于弹性支撑体2压缩形变,同时还可减轻轮胎重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承压造型孔24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1中所示的圆形,还可以采用现有免充气轮胎采用的承压造型孔形状,在此不一一列举,而且,承压造型孔24也不局限于仅设置一排,还可设置为多排。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支撑体2为聚醚或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或聚氨酯材料,有利于折叠后回复形状。另外,外承压环21、内承压环23和中部支撑体22可一体成型,也可采用不同的制造工艺单独成型。

如图3所示,与第二轮辋块32对应同一圆心角的部分胎面1仅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纵向花纹沟4,无其他方向的花纹沟,这样设置的胎面1有利于缓解折叠时产生的应力松弛和蠕动,避免轮胎因应力松弛和蠕动导致无法回复原有形状。进一步的,与第一轮辋块31对应同一圆心角的部分胎面1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纵向花纹沟4,以及与纵向花纹沟4具有夹角的横向花纹沟5,有利于增加轮胎抓地力和耐磨性。需要说明的是,胎面1可采用与弹性支撑体2相同的材料并通过与弹性支撑体2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也可采用橡胶等与弹性支撑体2不同的材料,通过粘结剂或机械卡槽(如燕尾槽、键形槽等)装配的方式与弹性支撑体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轮胎动平衡及其均匀性,如图1所示,轮辋3沿轮胎周向等分为多个轮辋块。这种等分的轮辋块有利于保证轮胎的真圆度,降低因折叠造成的轮胎均匀性和动平衡性能的波动。需要说明的是,轮辋块可采用金属材质制作,以确保具有足够的强度。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轮辋块中第二轮辋块32的数量决定了可折叠区的数量,当第二轮辋块32为两个时,轮胎可对折,其储存空间较折叠前节省一半,当第二轮辋块32为四个时,轮胎对折后可再次折叠,可进一步节省储存空间。第二轮辋块32的数量为2个、4个或6个为宜,第二轮辋块32数量过多,不利于轮胎的动平衡。

针对第一轮辋块31的具体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轮辋块31包括第一支撑板311和用于连接辐板6的第一辐板连接板312,第一支撑板311呈弧形设置并嵌入至弹性支撑体2内(具体为嵌入在内承压环23中),第一支撑板311的弧度与弹性支撑体2相匹配;第一辐板连接板312连接于第一支撑板311面向轮胎中心的一侧。为了便于连接辐板6,作为一种优选,第一辐板连接板312垂直于第一支撑板311。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支撑体2在生产时,需将第一轮辋块31的第一支撑板311置于弹性支撑体2的成型模具中,以保证第一支撑板311与弹性支撑体2连接的牢固性。

针对第二轮辋块32的具体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轮辋块32包括第二支撑板321和用于连接辐板6的第二辐板连接板322,第二轮辋块32呈弧形设置并与弹性支撑体2卡接(具体为与内承压环23卡接),第二支撑板321的弧度与弹性支撑体2相匹配;第二辐板连接板322连接于第二支撑板321面向轮胎中心的一侧。为了便于连接辐板6,作为一种优选,第二辐板连接板322垂直于第二支撑板321。

针对第二支撑板321与弹性支撑体2卡接的具体方式,如图7所示,第二支撑板321面向弹性支撑体2(具体为弹性支撑体2的内承压环23)的一侧设有朝向弹性支撑体2突起的卡块323,弹性支撑体2(具体为弹性支撑体2的内承压环23)面向第二支撑板321的一侧设有与卡块323相匹配的卡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卡槽设置于弹性支撑体2(具体为弹性支撑体2的内承压环23)的两侧边缘。需要说明的是,卡槽的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弹性支撑体2的两侧边缘,也可设置在弹性支撑体2的中部或其他位置,只要卡块323与卡槽匹配设置即可。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的卡接方式实现第二支撑板321与弹性支撑体2的卡接。

此外,为了便于连接辐板6,如图1和图8所示,第一辐板连接板312和第二辐板连接板322均设有用于连接辐板6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可将辐板6与轮辋3连接紧固,以利用辐板6支撑轮辋3。

上述可折叠免充气轮胎的使用方法如下:

(1)折叠操作:拆除辐板6,将第二轮辋块32从弹性支撑体2上拆下,当拆离第二轮辋块32后,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轮辋块31之间的区域为可折叠区,将轮胎在可折叠区折叠;

(2)展开安装操作:将轮胎展开,将第二轮辋块32安装于弹性支撑体2内侧,并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轮辋块31之间,使第一轮辋块31和第二轮辋块32形成完整的圆环形轮辋3,以完全支撑弹性支撑体2,将辐板6连接在轮辋3上以支撑轮辋3,形成完整的车轮,如图8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