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自动调节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939发布日期:2019-10-19 03:0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自动调节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自动调节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座椅舒适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重视,尤其是长期驾驶车辆的人群,当前汽车座椅无法满足驾驶员身体各个位置均达到舒适性的要求,有些高级座椅带有腰托或者腿部支撑的调节系统,但驾驶者无法调节到最舒适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自动调节车辆座椅,以代替驾驶员手动调节座椅,提高座椅乘坐舒适性,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主体、安装在座椅主体坐垫位置的坐垫舒适调整机构、安装在座椅主体靠背位置的靠背舒适调整机构、以及控制坐垫舒适调整机构和靠背舒适调整机构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坐垫舒适调整机构包括:位于坐垫座套下方的坐垫压力传感器和位于坐垫内部带有分段调整功能的坐垫内支撑结构,所述坐垫内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三组凸轮机构和分别控制每个凸轮机构的电机。

其中,所述靠背舒适调整机构包括:位于靠背座套下方的靠背压力传感器和位于靠背内部带有分段调整功能的靠背内支撑结构,所述靠背内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五组凸轮机构和分别控制每个凸轮机构的电机。

所述坐垫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坐垫座套上乘坐者的乘坐位置受力点,所述靠背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靠背座套上乘坐者的依靠位置受力点,所述控制器通过坐垫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分布情况控制坐垫舒适调整机构的凸轮机构进行调整,所述控制器通过靠背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分布情况控制靠背舒适调整机构的凸轮机构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坐垫舒适调整机构通过3pp发泡时直接预埋在所述座椅主体坐垫下方的位置,所述靠背舒适调整机构通过3pp发泡时直接预埋在所述座椅主体靠背内。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接入整车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控制每个凸轮机构的电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可实现座椅支撑的自动调节,提高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以及,具有分段调节功能,使舒适度达到最佳,坐垫有体压分布调节功能,极大减少了大腿和臀部肌肉的压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减少坐骨结节点的压力。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轮机构与电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座椅主体1、坐垫舒适调整机构2、靠背舒适调整机构3、控制器4、坐垫座套5、坐垫压力传感器6、坐垫内支撑结构7、凸轮机构71、电机72、靠背座套8、靠背压力传感器9、靠背内支撑结构10。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座椅主体1、安装在座椅主体1的坐垫位置的坐垫舒适调整机构2、安装在座椅主体1的靠背位置的靠背舒适调整机构3、以及控制坐垫舒适调整机构2和靠背舒适调整机构3的控制器4,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4为STC单片机;

其中,所述坐垫舒适调整机构2包括:位于坐垫座套5下方的坐垫压力传感器6和位于坐垫内部带有分段调整功能的坐垫内支撑结构7,所述坐垫内支撑结构7包括三组凸轮机构71和分别控制每个凸轮机构的电机72。

其中,所述靠背舒适调整机构3包括:位于靠背座套下8方的靠背压力传感器9和位于靠背内部带有分段调整功能的靠背内支撑结构10,所述靠背内支撑结构10包括五组凸轮机构71和分别控制每个凸轮机构的电机72;

本实用新型的坐垫压力传感器6用于感应坐垫座套5上乘坐者的乘坐位置受力点,所述靠背压力传感器9用于感应靠背座套8上乘坐者的依靠位置受力点,所述控制器4通过坐垫压力传感器6感应的压力分布情况控制坐垫舒适调整机构2的凸轮机构71进行调整,所述控制器4通过靠背压力传感器9感应的压力分布情况控制靠背舒适调整机构3的凸轮机构71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4接入整车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4分别与控制每个凸轮机构71的电机7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坐垫舒适调整机构2通过3pp发泡时直接预埋在所述座椅主体1坐垫下方的位置,所述靠背舒适调整机构3通过3pp发泡时直接预埋在所述座椅主体1靠背内,使两者成为一体。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坐垫及靠背上的压力信号由坐垫压力传感器6和靠背压力传感器9传输到控制器4中。控制器4根据由座椅人机工程学及经统计测量的最优压力分布图计算,得出坐垫内支撑结构7和靠背内支撑结构10的最优调控方案,由控制器4发出控制信号,对坐垫内支撑结构7和靠背内支撑结构10进行多次调节,直到坐垫及靠背上的压力分布达到预定值。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