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行驶能力和防刺穿性强的轮胎花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6614发布日期:2020-05-15 16:2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行驶能力和防刺穿性强的轮胎花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地行驶能力和防刺穿性强的轮胎花纹。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atv轮胎是全真空的大花轮胎,而且很宽,规格一般是200\90-fz15,它的作用主要有:支持车辆的全部重量,承受汽车的负荷,并传递其他方向的力和力矩;传送牵引和制动的扭力,保证车轮和路面之间有良好的附着性,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通过性;与汽车悬架共同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并衰减由此而产生的振动;防止汽车零部件受到剧烈震动和早期损坏,适应车辆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驶时的噪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节能经济性。

现有的atv轮胎的花纹在平常的道路上行驶时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但是在山地上行驶时,现有的atv轮胎的花纹槽在山地行驶抓地力不够且容易被岩石刺破胎壁,严重影响了车辆的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行驶能力和防刺穿性强的轮胎花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atv轮胎的花纹在平常的道路上行驶时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但是在山地上行驶时,现有的atv轮胎的花纹槽在山地行驶抓地力不够且容易被岩石刺破胎壁,严重影响了车辆的驾驶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地行驶能力和防刺穿性强的轮胎花纹,包括:

轮胎本体;

多个控制槽,多个所述控制槽均匀交错开设在所述轮胎本体上,多个所述控制槽包括:

多个第一控制槽,多个所述第一控制槽均开设在所述轮胎本体上;

多个第二控制槽,多个所述第二控制槽均开设在所述轮胎本体上,所述第二控制槽的轴心与所述第一控制槽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多个第三控制槽,多个所述第三控制槽均开设在所述轮胎本体上,多个所述第三控制槽并分布在所述第二控制槽和所述第一控制槽的外侧,所述第三控制槽的轴心与所述第二控制槽和所述第一控制槽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多个抓地槽,多个所述抓地槽开设在所述轮胎本体上,相邻两个所述抓地槽呈“a”字形排列并分布在所述第二控制槽和所述第一控制槽之间轴心线的两侧;

多个强化槽,多个所述强化槽均开设在所述轮胎本体上,多个所述强化槽并分布在所述第二控制槽和所述第一控制槽的外侧,所述强化槽的轴心与所述第二控制槽和所述第一控制槽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强化槽与第三控制槽相互交错。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槽、所述第二控制槽和所述第三控制槽均为“a”字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槽和所述第二控制槽均呈“之”字形排列在所述轮胎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抓地槽上开设有蕾丝花纹,所述蕾丝花纹的高度高于所述控制槽、所述抓地槽和所述强化槽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强化槽呈“a”字形并且一直延伸到了胎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加强轮胎的强度,提高轮胎山地行驶时的抓地力和保护轮胎胎壁,通过控制槽的“a”字形设计能够有效把控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左右方向的偏移,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通过抓地槽提高轮胎抓地力,在抓地槽上开设有蕾丝花纹,蕾丝花纹的高度高于其他的花纹槽,提高了轮胎在山地行驶时的抓地力,通过强化槽强化了轮胎侧侧面,强化槽呈“a”字形并且一直延伸到了胎侧,提高了胎侧的强度,防止山地行驶时轮胎被岩石刺破,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atv轮胎的花纹槽在山地行驶抓地力不够且容易被岩石刺破胎壁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车辆的驾驶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控制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控制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控制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抓地槽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强化槽示意图。

图中:100轮胎本体、200控制槽、210第一控制槽、220第二控制槽、230第三控制槽、300抓地槽、400强化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地行驶能力和防刺穿性强的轮胎花纹,能够有效的加强轮胎的强度,提高轮胎山地行驶时的抓地力和保护轮胎胎壁,请参阅图1,轮胎本体100、控制槽200、抓地槽300和强化槽400;

请再次参阅图1,轮胎本体100;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多个控制槽200均匀交错开设在轮胎本体100上,多个控制槽200均为“a”字形,能够有效把控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左右方向的偏移,多个控制槽200包括:

多个第一控制槽210均开设在轮胎本体100中端两侧,第一控制槽210为“a”字形并且呈“之”字形排列;

多个第二控制槽220均开设在轮胎本体100中端两侧,第二控制槽220的轴心与第一控制槽210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控制槽220为“a”字形并且呈“之”字形排列;

多个第三控制槽230均开设在轮胎本体100上,多个第三控制槽230并分布在第二控制槽220和第一控制槽210的外侧,第三控制槽230的轴心与第二控制槽220和第一控制槽210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三控制槽230为“a”字形并且呈纵向排列;

请参阅图1和图5,多个抓地槽300开设在轮胎本体100中端,相邻两个抓地槽300呈“a”字形排列并分布在第二控制槽220和第一控制槽210之间轴心线的两侧,第二控制槽220、相邻两个抓地槽300和第一控制槽210能够组成“a”字形,抓地槽300上开设有蕾丝花纹,蕾丝花纹的高度高于控制槽200和抓地槽300,提高了轮胎在山地行驶时的抓地力;

请参阅图1和图6,多个强化槽400均开设在轮胎本体100上,多个强化槽400并分布在第二控制槽220和第一控制槽210的外侧,强化槽400的轴心与第二控制槽220和第一控制槽210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强化槽400与第三控制槽230相互交错,强化槽400呈“a”字形并且一直延伸到了胎侧,提高了胎侧的强度,防止山地行驶时轮胎被岩石刺破,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强化槽400的高度低于抓地槽300上的蕾丝花纹。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