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1020发布日期:2020-06-16 22:1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作业车上加装摄像系统,不仅可以为驾驶人员提供视角盲区的信息参考,而且可以对作业过程起到记录监督的作用,有助于生产效率提高。但当前用于机械作业车上的摄像装置大多功能单一,且缺少必要的减震结构,导致拍摄画面抖动严重,而采购专业的摄像云台成本又太高。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强、作业环境适应性好的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强、作业环境适应性好的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包括机盒、减震装置和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安装在作业平台上;所述旋转支架包括底座和转筒;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机;所述转筒配合套设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随之同步转动;所述电机横向摆放;所述转筒位于底座面向作业平台后方的一侧;所述减震装置底部连接设置在转筒的侧面,随之同步转动;所述机盒设置在减震装置远离转筒的一端上;所述机盒内设置有摄像机。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基座和嵌块;所述基座为u形结构件;所述基座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贴合连接设置在转筒表面;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车身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分别连接设置在底板上端;所述第一侧板面向第二侧板的一侧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侧板面向第一侧板的一侧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嵌块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一导向条与第一滑槽对应配合;所述第二导向条与第二滑槽对应配合;嵌块底部与底板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缓震器;

所述缓震器包括第一弹簧组和第二弹簧组;所述第一弹簧组两端分别与嵌块、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组套设在第一弹簧组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组底部与底板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弹簧组上端与嵌块之间留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转筒为空心结构,内部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电力输出端与机盒内的摄像机电性连接;所述存储腔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一侧与存储腔边缘铰接,另一侧通过螺栓与存储腔对应侧连接;所述密封塞面向存储腔内部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圆台体;所述圆台体为橡胶材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包括机盒、减震装置和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安装在作业平台上;所述旋转支架包括底座和转筒;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机;所述转筒配合套设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随之同步转动;所述电机横向摆放;所述转筒位于底座面向作业平台后方的一侧;所述减震装置底部连接设置在转筒的侧面,随之同步转动;相对于传统的固定位置摄像头,可以完成左右摆动的效果,以实现更多的拍摄角度,同时可以适当降低作业车的高度,避障等地形适应能力更好;所述机盒设置在减震装置远离转筒的一端上;所述机盒内设置有摄像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摄像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2为摄像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转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机盒1、减震装置2和旋转支架3;所述旋转支架3安装在作业平台4上;所述旋转支架3包括底座31和转筒32;所述底座31内设置有电机33;所述转筒32配合套设在电机33的动力输出轴上,随之同步转动;所述电机33横向摆放;所述转筒32位于底座31面向作业平台4后方的一侧;所述减震装置2底部连接设置在转筒32的侧面,随之同步转动,从而相对于传统的固定位置摄像头,可以完成左右摆动的效果,以实现更多的拍摄角度,同时可以适当降低作业车的高度,避障等地形适应能力更好;所述机盒1设置在减震装置2远离转筒32的一端上;所述机盒1内设置有摄像机。

如附图3所示,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基座21和嵌块22;所述基座21为u形结构件,这里可以采用一体弯折成型或铸造的工艺制成;所述基座21包括底板201、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3;所述底板201贴合连接设置在转筒32表面;所述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3沿车身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分别连接设置在底板201上端;所述第一侧板202面向第二侧板203的一侧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204;所述第二侧板203面向第一侧板202的一侧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205;所述嵌块2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条206和第二导向条207;所述第一导向条206与第一滑槽204对应配合;所述第二导向条207与第二滑槽205对应配合;嵌块22底部与底板201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缓震器24;

所述缓震器24包括第一弹簧组241和第二弹簧组242;所述第一弹簧组241两端分别与嵌块22、底板201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组242套设在第一弹簧组241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组242底部与底板201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弹簧组242上端与嵌块22之间留有间隔;其中,第一弹簧组241的弹性系数比第二弹簧组242大,这样当作业车在行进重遭遇颠簸时,嵌块22上下滑动;在其下落过程中,首先是第一弹簧组241受压压缩,将部分冲击力吸收令嵌块22减速,待快要触底时,嵌块22与第二弹簧组242接触,则下落阻力增大,进一步增强吸收冲击力的能力,可以显著增强缓震器24抵御冲击的能力。

如附图4所示,所述转筒32为空心结构,内部设置有存储腔35;所述存储腔35内设置有电源;利用转筒32的封闭空间,可以保证电源不受雨水扬尘等环境因素的干扰,显著提高其工作可靠性;所述电源的电力输出端与机盒1内的摄像机电性连接,同时也为与转筒连接的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存储腔35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36;所述密封塞36一侧与存储腔35边缘铰接,另一侧通过螺栓与存储腔35对应侧连接,用来实现冰箱式的开关效果;所述密封塞36面向存储腔35内部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圆台体37;所述圆台体37为橡胶材质,利用圆台体37的受压形变,实现密封塞26和存储腔25之间较好的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盒(1)、减震装置(2)和旋转支架(3);所述旋转支架(3)安装在作业平台(4)上;所述旋转支架(3)包括底座(31)和转筒(32);所述底座(31)内设置有电机(33);所述转筒(32)配合套设在电机(33)的动力输出轴上,随之同步转动;所述电机(33)横向摆放;所述转筒(32)位于底座(31)面向作业平台(4)后方的一侧;所述减震装置(2)底部连接设置在转筒(32)的侧面,随之同步转动;所述机盒(1)设置在减震装置(2)远离转筒(32)的一端上;所述机盒(1)内设置有摄像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基座(21)和嵌块(22);所述基座(21)为u形结构件;所述基座(21)包括底板(201)、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3);所述底板(201)贴合连接设置在转筒(32)表面;所述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3)沿车身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分别连接设置在底板(201)上端;所述第一侧板(202)面向第二侧板(203)的一侧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204);所述第二侧板(203)面向第一侧板(202)的一侧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205);所述嵌块(2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条(206)和第二导向条(207);所述第一导向条(206)与第一滑槽(204)对应配合;所述第二导向条(207)与第二滑槽(205)对应配合;嵌块(22)底部与底板(201)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缓震器(24);

所述缓震器(24)包括第一弹簧组(241)和第二弹簧组(242);所述第一弹簧组(241)两端分别与嵌块(22)、底板(201)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组(242)套设在第一弹簧组(241)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组(242)底部与底板(201)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弹簧组(242)上端与嵌块(22)之间留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32)为空心结构,内部设置有存储腔(35);所述存储腔(35)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电力输出端与机盒(1)内的摄像机电性连接;所述存储腔(35)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36);所述密封塞(36)一侧与存储腔(35)边缘铰接,另一侧通过螺栓与存储腔(35)对应侧连接;所述密封塞(36)面向存储腔(35)内部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圆台体(37);所述圆台体(37)为橡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作业车用多功能摄像装置,包括机盒、减震装置和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安装在作业平台上;所述旋转支架包括底座和转筒;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机;所述转筒配合套设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随之同步转动;所述电机横向摆放;所述转筒位于底座面向作业平台后方的一侧;所述减震装置底部连接设置在转筒的侧面,随之同步转动;相对于传统的固定位置摄像头,可以完成左右摆动的效果,以实现更多的拍摄角度,同时可以适当降低作业车的高度,避障等地形适应能力更好;所述机盒设置在减震装置远离转筒的一端上;所述机盒内设置有摄像机。

技术研发人员:祁玉龙;兰小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工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