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顶的暗化装置的布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及车顶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37989发布日期:2021-06-11 21:5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顶的暗化装置的布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及车顶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顶的暗化装置的布置结构,其表现出可靠的稳定程度,并有助于在暗化装置的操作过程中减少故障。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布置结构的方法和一种具有这种布置结构的车顶。



背景技术:

在一些机动车辆中,车顶具有集成的车顶开口,例如,该车顶开口用滑动车顶系统或由玻璃制成的面板来封闭,从而例如可看到机动车辆的外部。在适当的情况下,该面板具有可滑动或可倾斜的设计,从而除了提供视野外,在需要时还有利于空气交换。为了在必要时减少光线透过这种玻璃板入射,有些机动车辆具有与玻璃板相关联的具有滑动幕或卷帘的遮光系统。例如,文件de10146284a1描述了一种可打开的车顶。在这种情况下,提供遮光系统的相互作用部件的稳定且可靠的功能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顶的遮光装置的布置结构,其使得遮光装置能够具有稳定且可靠的功能,此外,还可以节约成本地制造。本发明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暗化装置的这种布置结构的相应的制造方法以及一种具有这种布置结构的车顶。

上述问题分别通过各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专利从属权利要求中分别具体说明了所述布置结构以及所述方法的有利发展。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顶的暗化装置的布置结构包括张紧弓和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凹部,并在张紧弓的延伸端处与张紧弓联接。所述布置结构还包括驱动缆线和缆线附件,所述缆线附件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凹部,并在驱动缆线的延伸端处与之联接。此外,所述布置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联接销,所述联接销分别都延伸到联接器的联接凹部并延伸到缆线附件的联接凹部中,并且将联接器连接至缆线附件,而且将张紧弓联接至驱动缆线,使得张紧弓能够借助于驱动缆线以预定的方式运动。

根据所述布置结构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发展,联接器和缆线附件分别都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联接凹部。此外,设有两个联接销,所述两个联接销分别都延伸到联接器的联接凹部中并且延伸到缆线附件的联接凹部中,并将联接件连接至缆线附件,而且将张紧弓联接至驱动缆线。

通过所述布置结构,可实现暗化装置的稳定且可靠的操作,而很少发生故障。所述布置结构借助于联接销提供了高度的稳固性,并且与传统结构相比,还表现出对部件公差的依赖性大大降低。特别是,通过所述布置结构,避免或至少减少了组件内的相互作用部件的不期望的相对运动。

与本发明有关地,已知的是,遮光系统的部件之间借助于夹持或卡锁的联接会对遮光系统的操作产生不利影响。夹持布置结构的强度尤其取决于夹持布置结构区域内的部件公差。此外,这种联接器具有相对较低的稳固性,并会导致彼此卡锁的部件的松脱。例如,这可能会导致卷滚系统脱离其导向轨道。此外,在这种组件中可能会发生相互夹持的元件的不受控制的相对运动,这可能会对车顶内或车顶上的声学和定位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这可能会导致形成不必要的光隙。成额外螺纹固定的形式的稳定化补救措施将耗费大量成本和时间来进行改造。

借助于所述布置结构,可以避免或至少抵消这种不利的影响。所述布置结构特别代表了用于暗化装置的联接器与驱动缆线之间的联接的几何改型。暗化装置包括滑动幕或卷帘,例如,所述滑动幕或卷帘可借助于所述布置结构以可控的方式运动。联接销便于张紧弓与驱动缆线之间在两个位置处的稳定且可靠的连接,所述连接利用联接销的压入方法来实现。

下面的描述主要聚焦于具有两个联接销和位于联接器上和缆线附件上的两个匹配的联接凹部的布置结构的实施方式。然而,所描述的特性和特征也同样适用于具有仅一个联接销的布置结构的实施方式。

所描述的借助于两个联接销和可设置成用于钩住的延伸部分的布置结构的设计,使得能够形成稳定且形状配合的联接,并且特别用于提高张紧弓和缆线附件处的联接的联接坚固性的目的,所述缆线附件特别是作为成形缆线挤出包覆件(extrusion-coating)实现了驱动缆线承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发展,联接销借助于注塑成型与联接器一体地构造或与缆线附件一体地构造。以这种方式,可以节约成本地且以最小花费制造这些部件,并有助于布置结构的简单构型。联接器、联接销和缆线附件尤其实现为塑料成型件,其中,联接销借助于塑料盘或塑料膜在相关的联接器开口区域中连接至联接器。因此,该一体式设计也有助于防丢保护。

当形成联接时,联接销以可控的方式从联接器断开或分离,并压入联接凹部中,直到联接销延伸穿过联接器至缆线附件的联接凹部中。在此过程中,连接的塑料盘或塑料膜被选择性地破坏或撕裂,使得联接销相对于联接器发生位移,并能被压入联接凹部中。替代地,联接销也可构造在缆线附件上,并在选择性分离和通过缆线附件压入之后,延伸到联接器的联接凹部中。

根据所述布置结构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联接销分别都具有端部止挡,所述端部止挡设置成能够在联接销被引入相应的联接凹部中时限定终止位置。这种端部止挡实现为凸出区域,例如,所述凸出区域在各联接销的一端处相对于纵向轴线向外远离地延伸。端部止挡有利地构造在相应的联接销的未被压入联接凹部中的端部上。换句话说,相应的联接销由不具有这种端部止挡的一端压入联接凹部中。该端部止挡附加地形成应用点,在该应用点处可安装杠杆工具,例如,从而可轻松地且以省时的方式拆卸所述布置结构。

根据所述布置结构的另一个优选发展,联接器和缆线附件分别在限界出相关的联接凹部的端部处具有倒角。相应的倒角构造为滚圆的或斜切的边缘,并且使得能够联接销简单且对准地引入到相应的联接凹部中。替代地或附加地,联接销在其被引入到联接凹部中的延伸端处具有倒角。此外,联接销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可形成为锥形,使得联接销越是压入相应的凹部中,布置结构的部件朝向彼此或在彼此上按压就越强烈。

根据布置结构的另一个发展,联接器具有联接钩,所述联接钩与缆线附件上或缆线附件中的预定的凹部相接合。联接钩便于联接器和缆线附件相对于彼此简单地预对准。之后,联接销被压入联接凹部中,并固定联接器与缆线附件相对于彼此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顶的暗化装置包括前述布置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和遮光元件,所述遮光元件联接至所述布置结构的张紧弓,并可借助于驱动缆线运动。遮光元件设计成卷帘,特别是,它可借助于张紧弓从轴展开并再次卷绕到轴上。因此,暗化装置可附加地包括这种轴和电机,所述电机使得能够实现驱动缆线的电驱动以及卷帘的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顶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布置在位于车顶的顶篷中的车顶开口中;以及前文所述的暗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暗化装置联接至车顶的顶篷并配属于面板。所述面板可构造为固定的玻璃元件或可移位的部件,例如,并构建可打开的车顶系统。

暗化装置和车顶包括前文所述的布置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事实意味着,所述布置结构的特征和特性也被公开用于暗化装置和相应的车顶,反之亦然。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用于车顶的暗化装置的布置结构的方法涉及提供张紧弓和提供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联接凹部。所述方法还涉及通过将所述联接器附接在张紧弓的延伸端处,将联接器联接至张紧弓。所述方法还涉及提供带有缆线附件的驱动缆线,所述缆线附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联接凹部,并在驱动缆线的延伸端处联接至驱动缆线。所述方法还涉及提供两个联接销。所述方法还涉及使联接器与缆线附件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联接凹部彼此上下地或彼此并列地布置。此外,所述方法还涉及将联接销分别都引入联接器的联接凹部中并引入缆线附件的联接凹部中,并进而将张紧弓联接至驱动缆线,使得所述张紧弓能够借助于驱动缆线以预定的方式运动。

提供联接销和联接器或提供联接销和缆线附件,尤其可涉及联接销与联接器或联接销与缆线附件的借助于注塑成型的一体设计。

此外,将联接销引入到相应的联接凹部中,可涉及联接销从联接器或从缆线附件的预定分离以及压入相应的联接凹部中。

所述方法尤其使前文所述的布置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制造成为可能,因此布置结构的特征和特性也为相应的制造方法公开,反之亦然。此外,所述方法还可扩展到暗化装置的制造,并包括提供联接至张紧弓的暗化或遮光元件。

附图说明

借助示意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解释。附图中:

图1作为透视图示出了车顶,

图2-7示出了用于车顶的暗化装置的布置结构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以及

图8示出了制造用于车顶的暗化装置的布置结构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元件在所有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为了清楚起见,在必要的情况下,并非所有附图中所示的所有元件都具有附图标记。

图1作为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机动车辆的车顶1,该车顶1具有面板3,该面板3包括例如玻璃板形式的面板元件。该面板可以实现固定的玻璃元件,该玻璃元件相对于车顶1是不可移动的并且封闭车顶1的顶篷2中的车顶开口。替代地,面板3设计成相对于车顶1是可移动的,使得车顶1中的车顶开口可被选择性地敞开和封闭。

为了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光通过面板3入射至机动车辆的车辆内部空间中,提供具有卷帘16的暗化装置,卷帘16可借助于驱动缆线14从轴展开以及卷绕到轴上。如借助于下面的图2至图8所解释的那样,借助于布置结构10,可以简单而经济地实现暗化装置的稳定可靠的运行,并且很少发生故障。下面描述的布置结构10涉及车顶1的一侧,但应理解,还在已有的元件的设计和功能方面,相对于车顶1的纵向轴线l,以镜像的方式涉及车顶1的另一侧。

图2至图7示出了用于车顶1的暗化装置的布置结构1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布置结构10包括张紧弓11和联接器12,所述联接器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联接凹部17,并在张紧弓的延伸端处联接至张紧弓11。布置结构10还包括驱动缆线14和缆线附件13,所述缆线附件13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联接凹部18,并在驱动缆线14的延伸端与之联接。此外,布置结构10具有两个联接销15,它们分别都延伸到联接器12的联接凹部17中和缆线附件13的联接凹部18中,并将联接器12连接至缆线附件13,从而将张紧弓11联接至驱动缆线14,使得张紧弓11可借助于驱动缆线14沿纵向轴线l的方向以预定的方式运动。

图2和图3示出了布置结构10的透视图,借助这些透视图可以看到,联接销15已经按照所示的对准方式从上方被按压穿过联接凹部17并穿过联接器12,从而延伸到缆线附件13的联接凹部18中。

图4和图5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联接器12和处于不同的压入位置的联接销15。在图4中,联接销15没有或几乎没有压入相关的联接凹部17、18中。联接销15例如借助于塑料盘连接至联接器12,或者与联接器12一体地构造并以防丢的方式固定。图5示出了联接销15部分地压入联接器12的联接凹部17中的位置。图6示出了联接销15的按下状态,该按下状态由联接销15穿过联接器12被压入相应的联接凹部17内并压入缆线附件13的联接凹部18中而形成。

联接销15分别具有端部止挡151,所述端部止挡151设置为能够在联接销15被引入相应的联接凹部17、18中时限定终止位置。相应地,端部止挡151构造为联接销15的上端部处的凸出区域,并且相对于联接销15的纵向轴线向外远离地延伸。因此,联接销15可以可靠地压入联接凹部17和18中,直到相应的端部止挡151与联接器12的上边缘相接触。端部止挡151也形成了用于简单且省时地拆卸布置结构10的有利的应用点,例如,在所述应用点上可安装杠杆工具。这对于布置结构10的部件的维护或更换可以是特别有用的。

联接器12还包括联接钩19,所述联接钩19就图示的方向而言向下远离地延伸,并且与缆线附件13上或缆线附件13中的预定的凹部相接合。联接钩19使得联接器12和缆线附件13能够相对于彼此进行简单的预对准,并以这种预装件被穿过相应的联接凹部17、18。之后,联接销15被压入联接凹部17、18中,并固定联接器12和缆线附件13相对于彼此的位置(见图6和7)。

图7示出了通过借助于联接销15彼此连接或压紧的联接器12和缆线附件13的剖视图。特别是,借助于该示图可以看出,联接钩19用于缆线附件13与联接器12的粗略的对准和联接,然后这些联接钩19借助于联接销15被压在缆线附件13上。

用于制作布置结构10的方法可根据图8所示的流程图来实施。在步骤s1中,提供张紧弓11和联接器12,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联接凹部17。提供联接器12可特别地涉及借助于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联接器12。此外,提供和形成联接器12还包括提供和形成联接销15,联接销15可以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一起形成,并实现一体的塑料成型件。然后,例如,如图5所示,联接销15通过板状或盘状过渡以物质结合的方式连接至联接器12。

在步骤s2中,通过将联接器12附接至张紧弓11的延伸端来实现将联接器12联接至张紧弓11。

在另外的步骤s3中,提供驱动缆线14和缆线附件13,其具有彼此间隔开的两个联接凹部18。缆线附件13特别地构造为覆盖在驱动缆线14的延伸端上的挤出成型件。

在另外的步骤s4中进行联接器12和缆线附件13的相对定位,使联接凹部17和18至少部分地彼此上下地或彼此并列地布置。然后,将联接销15引入联接器12的相应的联接凹部17和缆线附件13的相应的联接凹部18中,并由此,将张紧弓11联接至驱动缆线14。根据优选的与联接器12一体的设计,联接销15的引入尤其可以涉及联接销15从联接器12受限定地分离,并压入相应的联接凹部17、18中,直到由端部止挡151产生的阻挡表明已经到达终止位置。

因此,所描述的布置结构10提供了一种销钉概念,与传统设计相比,它可以使暗化装置产生实质上更高的稳固性,并有助于减少暗化装置操作期间的问题或故障。此外,借助于所述布置结构10的配置,几乎消除了对部件公差的依赖,并且避免或至少大大减少了联接器12与缆线附件13之间不期望的相对运动。因此,布置结构10有助于以简单且节约成本的方式稳定而可靠地操作暗化装置。

附图标记列表

1车顶

2顶篷

3面板

10暗化装置

11张紧弓

12联接器

13缆线附件

14驱动缆线

15联接销

151联接销的端部止挡

16卷帘

17联接器的联接凹部

18缆线附件的联接凹部

19联接钩

l车顶的纵向轴线

s(i)车顶的暗化装置的制作方法中的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