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刮雨器雨刷片清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162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刮雨器雨刷片清洁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刮雨器用附属件,特别是一种汽车刮雨器雨刷片清洁板。
习用的清洁板由油面纸、复数条薄形片条及薄膜组成,复数条薄形片条以其底面贴附在油面纸上,并令相邻片条间形成导槽。薄膜与油面纸平面形状相同,并粘附于复数片条的顶面。使用时,先将粘贴于复数条片条底面的油面纸撕开,然后以复数条片条的底面贴附于汽车挡风玻璃底缘处,最后将粘贴于复数条片条顶面的薄膜撕去。当气候不佳时,便可启动汽车刮雨器,令其上雨刷片洗挣挡风玻璃上的油膜、污渍等染污物,并当雨刷片与清洁板的复数条片条接触时,其上染污物便被吸附在复数条片条上,以确保雨刷片可有效地洗净挡风玻璃上的染污物。这种结构的汽车刮雨器雨刷片清洁板,由于其复数条片条的表面为滑面,因此在吸附雨刷片上染污物时,效果较差,从而影响了汽车刮雨器雨刷片对挡风玻璃上油膜、污渍等染污物的洗净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吸附汽车刮雨器雨刷片上染污物、以保证汽车刮雨器雨刷片能洗净汽车挡风玻璃上染污物的汽车刮雨器雨刷片清洁板。
本实用新型由油面纸、复数条薄形片条及薄膜组成。油面纸与薄膜平面形状相同。复数条薄形片条中至少有一条薄形片条为由复数段薄形片条段构成的呈断续状薄形片条,并令相邻薄形片条段之间构成缺口。复数条薄形片条以其两面均布贴附在油面纸及薄膜之间,并令相邻片条间形成导槽。
其中呈断续状薄形片条位于底缘。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油面纸、复数条薄形片条及薄膜组成。油面纸与薄膜平面形状相同。复数条薄形片条中至少有一条薄形片条为由复数段薄形片条段构成的呈断续状薄形片条,并令相邻薄形片条段之间构成缺口。复数条薄形片条以其两面均布贴附在油面纸及薄膜之间,并令相邻片条间形成导槽。并当雨刷片与复数条片条中的呈断续状薄形片条接触时,构成呈断续状薄形片条的复数段薄形片条段如同凸粒,增加雨刷片与其之间的摩擦力及对染污物的吸附作用,能彻底吸附雨刷片上的染污物,并便于滞留于相邻薄形片之间导槽内的染污物从构成呈断续状薄形片条的相邻薄形片条段之间的缺口流出,能有效吸附汽车刮雨器雨刷片上染污物、以保证汽车刮雨器雨刷片能洗净汽车挡风玻璃上染污物,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
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油面纸1、两条薄形片条2、一条断续状薄形片条2A及薄膜3组成。油面纸1与薄膜3平面形状相同。断续状薄形片条2A由五段薄形片条段21A构成,并令相邻薄形片条段21A之间构成缺口22A。两条薄形片条2及一条断续状薄形片条2A以其两面均布贴附在油面纸1及薄膜3之间,并令相邻薄形片条2(2A)间形成导槽4。令断续状薄形片条2A位于底缘。
安装时,如图4所示,先将粘贴于两条薄形片条2及断续状薄形处片条2A底面的油面纸1撕开,然后以两条薄形片条2及断续状薄形片条2A的底面贴附于汽车挡风玻璃5底缘处,最后将粘贴于两条薄形片条2及断续状薄形片条2A顶面的薄膜3撕去。
当气候不佳时,便可启动汽车刮雨器6,令其上雨刷片61洗挣挡风玻璃5上的油膜、污渍等染污物7。如图5所示,当雨刷片61与两条薄形片条2及断续状薄形片条2A接触,当其与断续状薄形片条2A接触时,构成呈断续状薄形片条2A的五段薄形片条段21A如同凸粒,增加雨刷片61与其之间的摩擦力及对染污物7的吸附作用,能彻底吸附雨刷片61上的染污物7,并便于滞留于相邻薄形片条2之间导槽4内的染污物7从构成呈断续状薄形片条2A的相邻薄形片条段21A之间的缺口22A流出。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刮雨器雨刷片清洁板,它由油面纸、复数条薄形片条及薄膜组成,油面纸与薄膜平面形状相同;复数条薄形片条以其两面均布贴附在油面纸及薄膜之间,并令相邻片条间形成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条薄形片条中至少有一条薄形片条为由复数段薄形片条段构成的呈断续状薄形片条,并令相邻薄形片条段之间构成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刮雨器雨刷片清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断续状薄形片条位于底缘。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刮雨器雨刷片清洁板。为提供一种能有效吸附汽车刮雨器雨刷片上染污物、以保证汽车刮雨器雨刷片能洗净汽车挡风玻璃上染污物的清洁板,提出本实用新型,它由油面纸、复数条薄形片条及薄膜组成。油面纸与薄膜平面形状相同。复数条薄形片条中至少有一条薄形片条为由复数段薄形片条段构成的呈断续状薄形片条,并令相邻薄形片条段之间构成缺口。复数条薄形片条以其两面均布贴附在油面纸及薄膜之间,并令相邻片条间形成导槽。
文档编号B60S1/00GK2332619SQ9820286
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日
发明者李民丰 申请人:李民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