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方法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1023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2] 在权利要求书中,用来执行指定功能的模块意在涵盖执行该功能的任何方式,包 括例如(a)执行该功能的电路元件的组合、或者(b)任何形式的软件,因此包括固件、微代 码等等,其与适当电路组合,用来执行实现功能的软件。由各种模块提供的功能被以权利要 求所主张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由此应当认为,可以提供这些功能的任何模块、部件、或元件 都等价于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模块。
[0033] 说明书中的术语"实施例"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等等被包含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说明书各处出现的术语"在实施例中"不一定都指 相同的实施例。
[0034]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100可以主要包括:第一绝缘电 阻测量模块101、第一绝缘电阻比较模块103和第一监测模块105。应当理解,图1中所表 示的各个模块的连接关系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关系,只要 在这样的连接关系下各个模块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即可。
[0035] 在本说明书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硬件、或者能够与适当的软件 相结合来执行处理的硬件来实现。这样的硬件或专用硬件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 各种其它电路、各种处理器等。当由处理器实现时,该功能可以由单个专用处理器、单个共 享处理器、或者多个独立的处理器(其中某些可能被共享)来提供。另外,处理器不应该被 理解为专指能够执行软件的硬件,而是可以隐含地包括、而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 件、用来存储软件的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非易失存储设备。
[0036]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绝缘电阻测量模块101,用于在动力电池组运行 之前,测量电池箱体内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与电池箱体之间的第一绝缘电阻值。动力 电池组运行之前的状态可以是指: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与车辆的电动机的接线端子导 通连接的状态,也就是,图3中动力电池组303与换流器307之间的接触器305未闭合的状 态。
[0037] 第一绝缘电阻比较模块103,与第一绝缘电阻测量模块101连接,第一绝缘电阻比 较模块103用于将预先设定的第一绝缘电阻阈值与第一绝缘电阻测量模块101测量得到第 一绝缘电阻值进行比较。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预先设定的第 一绝缘电阻阈值的具体取值。
[0038] 第一监测模块105,与第一绝缘电阻比较模块103连接,该第一监测模块105用于 在第一绝缘电阻比较模块103比较得到第一绝缘电阻值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一绝缘电阻阈 值的情况下,通知车辆产生并发送用于减少电池箱体内的凝结水的控制指令;以及在第一 绝缘电阻比较模块103比较得到第一绝缘电阻值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第一绝缘电阻阈 值的情况下,通知车辆产生并发送用于提示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可以与车辆的电动机 的接线端子导通连接的提示信号。
[0039]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电阻测量模块101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绝缘电阻 测量电路测量电池箱体内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与电池箱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当然可 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绝缘电阻测量模块101测量电池箱体内动 力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与电池箱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值的具体方式。
[0040] 参见图2,假设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的直流系统电压(即动力电池电压) 为U,待测的动力电池的正极、负极与电池箱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分别为RP、R n,正极、负极与 电池箱体之间的电压分别为UP、Un,则待测直流系统的等效模型如图2的虚线框内所示。
[0041] 测量原理如图2所示,图中Ra、RC2为测量用的已知阻值的标准电阻。工作原理如 下:
[0042] 当开关SI、S2全部断开时,测量动力电池的正极、负极与电池箱体之间的电压分 别为Up。、U mj,由电路定律可以得到: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绝缘电阻测量模块,用于在动力电池组运行之前,测量电池箱体内动力电池组的 正极或负极与所述电池箱体之间的第一绝缘电阻值; 第一绝缘电阻比较模块,与所述第一绝缘电阻测量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绝缘电阻比较 模块用于将预先设定的第一绝缘电阻阈值与所述第一绝缘电阻测量模块测量得到第一绝 缘电阻值进行比较; 第一监测模块,与所述第一绝缘电阻比较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 一绝缘电阻比较模块比较得到第一绝缘电阻值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一绝缘电阻阈值的情况 下,通知车辆产生并发送用于减少所述电池箱体内的凝结水的控制指令;以及用于在所述 第一绝缘电阻比较模块比较得到第一绝缘电阻值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第一绝缘电阻阈 值的情况下,通知车辆产生并发送用于提示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可以与车辆的电 动机的接线端子导通连接的提示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二绝缘电阻测量模块,用于在电池箱体内的动力电池组运行的情况下,测量电池箱 体内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与车辆底盘之间的第二绝缘电阻值; 第二绝缘电阻比较模块,与所述第二绝缘电阻测量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绝缘电阻比较 模块用于将预先设定的第二绝缘电阻阈值与所述第二绝缘电阻测量模块测量得到的第二 绝缘电阻值进行比较,得到预先设定的第二绝缘电阻阈值与测量得到的第二绝缘电阻值之 间的绝缘电阻差值; 第二监测模块,与所述第二绝缘电阻比较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 二绝缘电阻比较模块比较得到的预先设定的第二绝缘电阻阈值与测量得到的第二绝缘电 阻值之间的绝缘电阻差值大于预先设定的绝缘电阻差值阈值的情况下,通知车辆产生并发 送用于减少所述电池箱体内的凝结水的控制指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监测模块或所述第二监测模块包括:第一通知单元,用于通知车辆向所述电 池箱体内的加热元件发送用于提高所述电池箱体内的温度的控制指令,以减少所述电池箱 体内的凝结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监测模块或所述第二监测模块还包括第二通知单元,用于通知车辆向供热通 风与空气调节控制系统发送用于降低进入所述电池箱体内的气体的湿度,或提高进入所述 电池箱体内的气体的温度的控制指令,以减少所述电池箱体内的凝结水。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三绝缘电阻测量模块,与所述第二绝缘电阻比较模块连接,所述第三绝缘电阻测量 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池箱体内的动力电池组运行的情况下,测量电池箱体内动力电池组的正 极或负极与车辆底盘之间的初始绝缘电阻值,并将所述初始的绝缘电阻值记录为预先设定 的第二绝缘电阻阈值。
6. -种油电混合动力车辆或者电动车辆,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 电池管理系统。
7. -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管理方法,包括: 在动力电池组运行之前,测量所述电池箱体内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与所述电池箱 体之间的第一绝缘电阻值; 将预先设定的第一绝缘电阻阈值与测量得到第一绝缘电阻值进行比较; 在比较得到所述第一绝缘电阻值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一绝缘电阻阈值的情况下,通知车 辆产生并发送用于减少所述电池箱体内的凝结水的控制指令;否则,通知车辆产生并发送 用于提示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可以与车辆的电动机的接线端子导通连接的提示 信号。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电池箱体内的动力电池组运行的情况下,测量电池箱体内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 与车辆底盘之间的第二绝缘电阻值; 将预先设定的第二绝缘电阻阈值与测量得到的第二绝缘电阻值进行比较,得到预先设 定的第二绝缘电阻阈值与测量得到的第二绝缘电阻值之间的绝缘电阻差值; 在比较得到的预先设定的第二绝缘电阻阈值与测量得到的第二绝缘电阻值之间的绝 缘电阻差值大于预先设定的绝缘电阻差值阈值的情况下,通知车辆产生并发送用于减少所 述电池箱体内的凝结水的控制指令。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其中, 通知车辆向所述电池箱体内的加热元件发送用于提高所述电池箱体内的温度的控制 指令,以减少所述电池箱体内的凝结水。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其中, 通知车辆向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控制系统发送用于控制降低进入所述电池箱体内的 气体的湿度,或控制提高进入所述电池箱体内的气体的温度的控制指令,以减少所述电池 箱体内的凝结水。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在测量所述第二绝缘电阻值之前,所述电池 管理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箱体内的动力电池组运行的情况下,测量电池箱体内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或 负极与车辆底盘之间的初始绝缘电阻值,并将所述初始的绝缘电阻值记录为预先设定的第 二绝缘电阻阈值。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方法以及车辆,其中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绝缘电阻测量模块,用于在动力电池组运行之前,测量电池箱体内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与电池箱体之间的第一绝缘电阻值;第一绝缘电阻比较模块,与第一绝缘电阻测量模块连接,用于将预先设定的第一绝缘电阻阈值与第一绝缘电阻测量模块测量得到第一绝缘电阻值进行比较;第一监测模块,与第一绝缘电阻比较模块连接,用于在第一绝缘电阻比较模块比较得到第一绝缘电阻值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一绝缘电阻阈值的情况下,通知车辆产生并发送用于减少电池箱体内的凝结水的控制指令。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避免因电池箱体内的凝结水引起的绝缘故障,防止意外漏电情况的发生。
【IPC分类】B60L11-18
【公开号】CN104627007
【申请号】CN201310549120
【发明人】狄彼德, 彦斯·肯, 丁力·伯特
【申请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