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420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既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又提高雪上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充气轮胎,其改善了设置于胎面部的刀槽花纹的形状 以及带束层的宽度。上述这种充气轮胎对因填充内压而使得胎面部的外径增大的情况进行 抑制,进而将刀槽花纹的宽度维持为大致恒定。因此,刀槽花纹的边缘效应得以提高。
[0003]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1-143891号公报
[0004] 然而,即使在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中,对于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 能的调和也要求进一步的改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以改善设置于中间陆地部的中间横沟 的形状等为基本,既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又提高雪上性能。
[0006] 本发明为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设置有:一对胎肩主沟,它们在轮胎赤道的两 侧且在最靠胎面接地端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以及中央主沟,其在上述一对胎肩主沟 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由此,在轮胎赤道的两侧设置出由上述胎肩主沟与上述中央 主沟划分而成的中间陆地部,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各中间陆地部设置有多个中 间横沟,这些中间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上述各中间横沟具有:与上述胎肩主沟 连通的外端部;以及在上述中间陆地部内形成终端的内端部,上述外端部的沟宽朝向轮胎 轴向外侧逐渐增大,在上述外端部设置有沟底隆起的中间拉筋。
[0007]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中间横沟的最大沟深为上述胎肩主沟 的沟深的0. 6倍~0. 75倍,从上述中间横沟的最大沟深减去上述中间横沟在上述中间拉筋 的位置处的沟深所得的中间拉筋高度为1.0 mm~I. 4mm,上述中间拉筋的轮胎轴向上的长 度为 2. 5mm ~5. 5mm〇
[0008]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中央主沟包括:设置于轮胎赤道的一侧 的第一中央主沟;以及设置于上述轮胎赤道的另一侧的第二中央主沟,在上述第一中央主 沟与上述第二中央主沟之间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中央肋。
[0009]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地,在上述中央肋沿轮胎周向设置有多对由第 一中央刀槽花纹以及第二中央刀槽花纹构成的中央刀槽花纹对,其中,上述第一中央刀槽 花纹从上述第一中央主沟延伸、且在上述中央肋内形成终端,上述第二中央刀槽花纹从上 述第二中央主沟延伸、且在上述中央肋内形成终端。
[0010]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中央刀槽花纹对的上述第一中央刀槽 花纹的上述中央肋内的内端与上述第二中央刀槽花纹的上述中央肋内的内端之间的距离, 针对每对上述中央刀槽花纹对设为周期性地变化。
[0011]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中央刀槽花纹对的上述第一中央刀槽 花纹的上述内端与上述第二中央刀槽花纹的上述内端之间的轮胎轴向上的距离,针对每对 上述中央刀槽花纹对设为恒定。
[0012]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地,在上述各胎肩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设置有 胎肩陆地部,在上述各胎肩陆地部设置有多个沿轮胎轴向延伸的胎肩横沟,在上述胎肩横 沟的轮胎轴向的内端部设置有沟底隆起的胎肩拉筋。
[0013]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一对胎肩主沟,它们在轮胎赤道的两侧、且在 最靠胎面接地端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以及中央主沟,其在一对胎肩主沟之间沿轮胎 周向连续地延伸,由此,在轮胎赤道的两侧设置出由胎肩主沟与中央主沟划分而成的中间 陆地部。在各中间陆地部设置有多个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中间横沟。
[0014] 各中间横沟具有:与胎肩主沟连通的外端部;以及在中间陆地部内形成终端的内 端部。上述这种中间横沟提高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内侧的刚性,从而维持干燥路面上的 操纵稳定性。
[0015] 上述外端部的沟宽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增大。上述这种外端部使得中间横沟的 容积增大,发挥较大的雪柱剪切力。并且,当轮胎横滑时,上述这种外端部使得大量的雪填 充于沟内,发挥更大的雪柱剪切力。
[0016] 在上述外端部设置有沟底隆起的中间拉筋。上述这种中间拉筋在中间陆地部的轮 胎轴向外侧提高轮胎周向的刚性,从而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并且,借助中间拉筋 而使得雪难以堵塞于中间横沟内。
[0017]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既能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又能提高雪 上性能。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0019]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20] 图3是图1的中间陆地部的放大图。
[0021] 图4是图3中的中间横沟的B-B剖视图。
[0022] 图5是图1中的中央肋的放大图。
[0023] 图6是图1中的胎肩陆地部的放大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2…胎面部;3…胎肩主沟;4…中央主沟;10···中间陆地部;11···中间横沟;12···外 端部;13···内端部;15···中间拉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仅称为"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 图。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例如优选用于轿车。
[0028] 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2设置有一对胎肩主沟3、3以及一对中央主沟4、4。
[0029] 各胎肩主沟3在轮胎赤道C的两侧且在最靠胎面接地端Te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 延伸。本实施方式的胎肩主沟3具有大致恒定的沟宽,并呈直线状延伸。
[0030] "胎面接地端Te"是对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未图示)且填充有正规内压,进而处 于无负荷的正规状态下的轮胎1加载正规载荷而使该轮胎1以0°的外倾角与平面地面接 触时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位置。
[0031 ] 所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 而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 Rim",若 为 ETRTO 则为 "Measuring Rim"〇
[0032] 所述"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 而规定各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U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 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 ETRTO 则为"INFLATION PRESSURES"。
[0033] 所述"正规载荷"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 胎而规定各规格的载荷,若为JATM则为"最大负载能力",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U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 ETRTO 则为"LOAD CAPACITY"。
[0034] 中央主沟4在胎肩主沟3、3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本实施方式的中央主沟 4例如具有大致恒定的沟宽,并呈直线状延伸。本实施方式的中央主沟4包括:第一中央主 沟5,其设置于轮胎赤道C的一侧;以及第二中央主沟6,其设置于轮胎赤道C的另一侧。中 央主沟4例如也可以仅为在轮胎赤道C上延伸的一条。
[0035] 胎肩主沟3的沟宽Wl以及中央主沟4的沟宽W2例如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 4. 0%~6. 0%。上述这种胎肩主沟3以及中央主沟4既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又 发挥优越的雪上性能。此外,胎面接地宽度TW为正规状态下的轮胎1的胎面接地端Te、Te 之间的轮胎轴向上的距离。
[0036] 图2中示出了与图1的A-A位置相应的轮胎1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胎肩主沟 3的沟深dl以及中央主沟4的沟深d2例如优选为6. Omm~9. Omm0
[0037] 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2设置有:由胎肩主沟3与中央主沟4划分而成的一对中间 陆地部10、10 ;由第一中央主沟5与第二中央主沟6划分而成的中央肋20 ;以及设置于各胎 肩主沟3的轮胎轴向外侧的胎肩陆地部30。
[0038] 图3中示出了中间陆地部10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在中间陆地部10沿轮胎周 向隔开设置有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中间横沟11。
[0039] 各中间横沟11具有:与胎肩主沟3连通的外端部12 ;在中间陆地部10内形成终 端的内端部13 ;以及外端部12与内端部13之间的主体部14。上述这种中间横沟11提高 中间陆地部10的轮胎轴向内侧的刚性,从而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0040] 内端部13例如设置于比中间陆地部10的中心线IOc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置。由 此,中间横沟11的容积得以确保,雪上性能得以提高。
[0041] 主体部14具有大致恒定的沟宽W4。主体部14的沟宽W4例如为2. 5mm~4. 0mm。 上述这种主体部14既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又发挥优越的雪上性能。
[0042] 外端部12的沟宽W5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增大。上述这种外端部12使得中间 横沟11的容积增大,发挥较大的雪柱剪切力。并且,当轮胎横滑时,上述这种外端部12使 得大量的雪填充于沟内,发挥更大的雪柱剪切力。
[0043] 外端部12例如包括:近似直线状地延伸的第一边缘12a ;以及近似圆弧状地弯曲 的第二边缘12b。上述这种外端部12有效地将雪引导至中间横沟11内,提高雪柱剪切力。
[0044] 图4中示出了中间横沟11的B-B剖视图。如图4所示,在中间横沟11的外端部 12设置有沟底隆起的中间拉筋15。上述这种中间拉筋15在中间陆地部10的轮胎轴向外 侧提高轮胎周向的刚性,从而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0045] 以往,具有平坦的沟底面的沟存在如下问题:雪容易与沟底面密接,雪容易堵塞于 沟内。本发明的中间拉筋15使得沟内的雪的密接力降低,从而,伴随着轮胎的旋转而有效 地排出沟内的雪。因此,使得雪难以堵塞于中间横沟11内。
[0046] 对于中间拉筋15的轮胎轴向上的长度Ll而言,优选为2. 5mm以上,更加优选为 3. 5mm以上,另外,优选为5. 5mm以下,更加优选为4. 5mm以下。上述这种中间拉筋15既维 持中间横沟11的容积,又发挥上述效果。
[0047] 对于从中间横沟11的最大沟深d3减去该中间横沟11在中间拉筋15的位置处的 沟深d4所得的中间拉筋高度hi而言,优选为0. 8mm以上,更加优选为1.0 mm以上,另外,优 选为I. 8mm以下,更加优选为I. 4mm以下。在中间拉筋高度hi比0· 8mm小的情况下,上述 的效果有可能减弱。在中间拉筋高度hi比I. 4mm大的情况下,中间横沟11的泵浦噪声有 可能增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