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板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92964阅读:来源:国知局
件25沿其截面厚度方向与前侧导槽14配合。前滑动件25包含沿作为上下方向的纵向方向形成的导轨部25a,从而当活动板21上下移动时来减小在与前侧导槽14的内壁表面接触时的摩擦阻力。
[0067]如图6和图7所图示,前滑动件25包含其在与导轨部25a相反的那侧上的外壁表面上的两个弹性部25b。注意的是,前滑动件25可看作依照本发明的配合部。
[0068]两个弹性部25b沿前滑动件25的纵向方向形成。弹性部25b形成能弹性变形的拱状。弹性部25b弹性变形以便对前侧导槽14的内壁表面施加力。
[0069]因而,在前滑动件25的截面厚度方向上,导轨部25a和弹性部25b与前侧导槽14形成压接触。这吸收前滑动件25与前侧导槽14之间的在活动板21上下移动时产生的间隙,从而抑制噪声的产生。
[0070]如图1、图3和图13所图示,后侧滑动构件23布置在活动板21的内侧面的后边缘部21a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后侧滑动构件23包含基部27和后滑动件28。基部27的基端借助粘合剂29与后边缘部21a结合。基部27的另一端与活动板21的内侧面的延伸表面隔开,使得朝向后侧突出得比活动板21多。后滑动件28设置在基部27的末端处。注意的是,基部27可借助代替粘合剂29的双面胶带来固定至活动板21的内侧面。
[0071]后侧滑动构件23以依照活动板21的尺寸和形状或后边缘部21a的倾斜角度而定的适当长度来布置在后边缘部21a的适当位置处。因而,框5的后直立部的底端延伸至门主体3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使得具有如下的长度:允许框5在活动板21的整个移动范围内与后侧滑动构件23配合。
[0072]后侧滑动构件23构造为使得基部27和后滑动件28通过双色成型来彼此整体地形成。后侧滑动件28模制成使得熔融树脂填充到设置在基部27的突出端侧上的多个树脂流动孔27a内,以便后滑动件28与基部27成为整体。相似于前滑动件25,后滑动件28包含在车身外侧表面上沿纵向方向的导轨部28a。
[0073]如图8和图9所图示,后滑动件28包含在与导轨部28a相反的侧上(S卩,在车身内侧的内壁表面上)的两个弹性部28b。进一步地,后滑动件28包含在车身前侧的车身内端面上的弹性部28c,即包含在其沿纵向方向的相应侧上的弹性部28c。注意的是,后滑动件28可看作依照本发明的第二配合部。
[0074]两个弹性部28b沿后滑动件28的纵向方向形成。弹性部28b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拱状。以此方式,弹性部28b构造为因其弹力而对后侧导槽60的内壁表面施加力。
[0075]因而,后滑动件28构造成使得:导轨部28a和弹性部28b构造为沿后滑动件28的截面厚度方向对后侧导槽60施加力。注意的是,弹性部28b可看作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弹性部。
[0076]弹性部28c与后滑动件28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整体地形成,从而具有含弹性变形的拱状部的大体环状。弹性部28c形成为厚的且能够弹性变形。从而,弹性部28c构造为因其弹性而对接合部51d施加力。
[0077]因而,后滑动件28构造为使得:在活动板21的平面方向上,后滑动件28的末端构造为对后侧导槽60施加力,且弹性部28c构造为对接合部51d施加力。注意的是,弹性部28c可看作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弹性部。
[0078]板保持托架30连接至调节器(未示出)。如图4所图示,板保持托架30布置成与活动板21的下边缘部21d重叠,且具有两个通孔30a,板保持托架30经由该两个通孔30a连接至活动板21。两个通孔30a对应于形成在活动板21的下边缘部2Id中的两个通孔21e。注意的是,图4仅仅图示出通孔30a中的一个。
[0079]在活动板21为加强玻璃片材的情况下,形成在板保持托架30中的两个通孔30a与形成在活动板21的下边缘部21d中的两个通孔21e对准,并且螺栓31插入通孔30a内以便将板保持托架30连接至活动板21。
[0080]更具体地,通孔21e形成为具有比螺栓31的轴直径大的直径,且两个螺栓支撑构件32附接至活动板21以便保护通孔21e以及活动板21的前后侧。
[0081]在螺栓支撑构件32中,加强构件33分成附着到通孔21e的孔壁的两个部分,且活动板21的前后侧借助粘合剂固定。
[0082]进一步地,内螺纹帽34从外侧安装到通孔21e的内周上,外螺纹帽35从活动板21的内侧安装到通孔21e的更靠内周侧上,并且螺纹帽34、35彼此螺接。在此状态下,螺栓31插入板保持托架30的通孔30a内,且与外螺纹帽35的内螺纹螺纹部进一步地螺接。因此,板保持托架30和活动板21彼此连接。
[0083]板保持托架30和活动板21之间的连接部进一步构造为:通过如缓冲体(cush1nbody)或隔板的中间体36、粘合剂37、垫圈38、以及类似物,来防止间隙产生或掉落。进一步地,作为板保持托架30,优选提供一种如下的托架:所述托架适合如布线式(wiring type)或连杆式的调节器的规格。
[0084]进一步地,在活动板21为层压玻璃片材的情况下,即,在活动板21为设置有中间层膜的层压玻璃片材的情况下,其强度与活动板21为加强玻璃片材的情况相比较降低了。因而,当活动板21和调节器直接借助螺栓连接时,相对于活动板21上下移动时所产生的如负荷或风压的外力的耐久性可能受损。进一步地,螺栓的紧固力可使在紧固部处的中间膜变形。
[0085]鉴于此,在此情况下,如图10所图示,使用相对于活动板21不需要螺栓连接的板保持托架40。在活动板21中,两个锁止孔21f形成在下边缘部21d附近。进一步地,如图11所图示,活动板21在下边缘部21d的前后侧以及下端面范围内借助粘合剂41来固定至板保持托架40。
[0086]板保持托架40整体上包含具有通孔42的固定凸缘部43,用于将板保持托架40固定至调节器(未示出)的螺栓穿过该通孔。板保持托架40整体上包含以非接触的方式插入锁止孔21f内的插入销44。
[0087]以此方式,即便板保持托架40的粘合剂从活动板21脱落,但是由于插入销44将活动板21锁止,因此活动板21不会与板保持托架40分开。
[0088]接下来将描述活动板21由前侧导引构件12和后侧导引构件51支撑的状态。
[0089]例如,当活动板21的上边缘部21b布置在门主体3的上边缘部3a上方时,如图12A所图示,活动板21的前边缘部21c由前侧导引构件12支撑。进一步地,例如,当活动板21的上边缘部21b布置在门主体3的上边缘部3a下方时,如图12B所图示,活动板21的前边缘部21c由前侧导引构件12的延伸部13支撑。
[0090]注意的是,在将门安装到车身时,设置在前侧导引构件12的基部12a中的密封条17布置在固定板11的后边缘部11c与活动板21的前边缘部21c之间,以便填充在其之间的缝隙。进一步地,与活动板21的内侧面形成接触的密封条18布置在覆盖部12b中。这目的是在雨中行驶时抑制水滴浸入车辆以及风声。
[0091]注意的是,密封条17可设置在固定板11的后边缘部11c与活动板21的前边缘部21c之间,且密封条17的形状可通过固定板11的后边缘部11c与活动板21的前边缘部21c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此时,就外观而言,与现有技术中的包含中心框等的导引构件相比较,密封条17不会引起太多注意。
[0092]在前侧滑动构件22的前滑动件25布置成与设置在前侧导引构件12的延伸部13中的切口 13a对应的位置处,活动板21配合到前侧导引构件12的前侧导槽14内,使得活动板21由前侧导引构件12进行支撑,以便能够上下移动。
[0093]依照活动板21的构造,能够将前滑动件25配合到前侧导槽14内以便对应于切口13a,且同时,能够附接固定板11。
[0094]前侧导引构件12整体上包含覆盖部12b,所述覆盖部突出以便在空间部15内与活动板21的内侧面重叠。进一步地,前侧导槽14开口从而与空间部15连通。以此方式,能够将前侧滑动构件22布置在空间部15中。S卩,能够将前侧滑动构件22布置在导槽14和空间部15的范围内,以便前侧滑动构件22的厚度由导槽14和空间部15吸收。
[0095]因而,当窗4由活动板21关闭时,固定板11的后边缘部11c布置成面对活动板21的前边缘部21c,且板11、21的至少表面在平面或曲面上彼此邻接,而没有任何台阶部。即,固定板11的端面和活动板21的端面布置成以邻接的方式彼此面对。
[0096]如图13所图示,活动板21的后边缘部21a由附接至框5的后侧导引构件51进行支撑。
[0097]这里,下文描述本实施例中的框5的构造。在图13中,车身6的一部分包含门开口部6a。框5具有装饰件52和内板53。后侧导引构件51借助螺栓55A和螺母55B来固定至加强件54,该加强件通过焊接固定至内板53。进一步地,装饰件52借助粘合剂56由后侧导引构件51进行支撑。
[0098]注意的是,在图13中,密封条57设置在装饰件52中,以便填充在装饰件52与活动板21的后边缘部21a之间的缝隙。密封条58布置在框5或门主体3与车身6之间。密封条59由后侧导引构件51保持,以便与活动板21的内侧面形成接触。注意的是,后侧导引构件51可借助代替螺栓55A和螺母55B的夹子来固定至加强件54,其中该加强件通过焊接固定至内板53。
[0099]后侧导引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