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528778阅读:来源:国知局
次线圈22以及移动构造体10构成。
[0225]移动机构也可以由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供电用二次线圈22、移动构造体10以及移动引导机构30构成,也可以由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供电用二次线圈22、移动构造体10、移动引导机构30以及供电装置40构成。
[0226]对于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供电用二次线圈22以及移动构造体10的结构而言,由于除移动构造体10是起重机、移动引导机构是起重机的引导系统之外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0227]例如,引导系统是设于地板的行驶导轨等。
[0228]行驶导轨等沿移动路径设置。
[0229]移动构造体10沿移动路径F移动。
[0230]例如,起重机沿移动路径F移动。
[0231]例如,起重机被行驶导轨引导,而沿移动路径F移动。
[0232]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机构因其结构而具有以下的效果。
[0233]若移动构造体10被移动引导机构30引导,而沿移动路径F移动,则能够从与根据排列顺序移动对应地依次选自沿与移动路径F平行的假想线X排列的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支承于移动构造体10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从而能够向移动的移动构造体10进行供电。
[0234]并且,若移动构造体10被移动引导机构30引导,而沿移动路径移动,则能够维持从与根据排列顺序移动对应地依次选自沿与移动路径F平行的假想线X排列的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支承于移动构造体10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状态,从而能够向移动的移动构造体10连续地进行供电。
[0235]并且,若移动构造体10被移动引导机构30引导,而停止于移动路径的任意位置,则能够维持从沿与移动路径F平行的假想线X排列的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支承于移动构造体10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状态,从而能够向停止的移动构造体20连续地进行供电。
[0236]并且,若移动构造体10被移动引导机构30引导,而沿移动路径F移动,则能够维持从与根据排列顺序移动对应地依次选自沿与移动路径F平行的假想线X排列的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与根据排列顺序移动对应地依次选自支承于移动构造体10的多个供电用二次线圈22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状态,从而能够向移动的移动构造体10连续地进行供电。
[0237]并且,若移动构造体10被移动引导机构30引导,而停止于移动路径F的任意位置,则能够维持从与排列顺序对应地依次选自沿与移动路径F平行的假想线X排列的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与排列顺序对应地依次选自支承于移动构造体10的多个供电用二次线圈22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状态,从而能够向移动的移动构造体10连续地进行供电。
[0238]并且,当移动构造体10被移动引导机构30引导,而停止于移动路径F的任意位置时,线圈姿势机构14使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姿势变化,而能够维持从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状态,从而能够向停止的移动构造体10连续地进行供电。
[0239]并且,当移动构造体10被移动引导机构30引导,而停止于移动路径F的任意位置时,线圈移动机构15使供电用二次线圈22沿假想线X移动,而能够维持从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状态,从而能够向停止的移动构造体10连续地进行供电。
[0240]并且,由于移动构造体10被移动引导机构30引导,而沿选自相互交叉的X轴移动路径Fx和Y轴移动路径Fy中任一个移动路径F移动,所以能够对沿相互交叉的X轴移动路径Fx和Y轴移动路径Fy移动的移动构造体10进行供电。
[0241]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则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0242]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向移动的移动构造体进行供电的移动机构。
[0243]符号的说明
[0244]F一移动路径,Fx一X轴移动路径,Fy一Y轴移动路径,X一假想线,10—移动构造体,11 一移动构造体主体,12 一蓄电器,13 一负载设备,14 一线圈姿势机构,15 一线圈移动机构,21—供电用一次线圈,22—供电用二次线圈,30—移动引导机构,31—行驶导轨,40—供电装置,41 一控制设备,42—驱动设备,43—电源设备,44 一开闭器。
【主权项】
1.一种移动机构,是能够沿移动路径移动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 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其是能够向其它的供电用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线圈,且沿与移动路径平行的假想线排列; 供电用二次线圈,其是从其它的供电用线圈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线圈;以及 移动构造体,其是支承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且沿移动路径移动的构造体, 当上述移动构造体沿移动路径移动时,能够从与排列顺序对应地依次选自多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中的至少一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移动构造体沿移动路径移动时,能够维持如下状态:从与排列顺序对应地依次选自多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中的至少一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移动构造体停止于移动路径的任意位置时,能够维持如下状态:从多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中的至少一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 上述移动构造体以沿与移动路径平行的假想线排列的方式支承多个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 当上述移动构造体沿移动路径移动时,能够以维持从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状态的方式,从与排列顺序对应地依次选自多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中的至少一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与排列顺序对应地依次选自多个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 上述移动构造体以沿与移动路径平行的假想线排列的方式支承多个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 当上述移动构造体停止于移动路径的任意位置时,能够以维持从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状态的方式,从多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中的至少一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选自多个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构造体具有移动构造体主体、和支承于上述移动构造体主体且使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姿势变化的线圈姿势机构, 当上述移动构造体停止于移动路径的任意位置时,上述线圈姿势机构使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姿势变化,以便能够维持从多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中的至少一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构造体具有移动构造体主体、和使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沿上述假想线移动的线圈移动机构, 当上述移动构造体停止于移动路径的任意位置时,上述线圈移动机构使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沿假想线移动,以便能够维持从多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中的至少一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路径具有作为相互正交的移动路径的X轴移动路径和Y轴移动路径,上述移动构造体沿选自X轴移动路径和Y轴移动路径中的任一方移动路径移动。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移动机构具备:多个供电用一次线圈,其是能够向其它的供电用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线圈,且沿与移动路径平行的假想线排列;供电用二次线圈,其是从其它的供电用线圈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线圈;以及移动构造体,其是支承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构造体,当上述移动构造体沿移动路径移动时,能够从与排列顺序对应地依次选自多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中的至少一个上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上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IPC分类】B60M7/00, H01F38/14, B60L5/00, B60L11/18, H02J50/10
【公开号】CN105283347
【申请号】CN201480023571
【发明人】高津裕二, 上田章雄, 新妻素直, 阿久根圭, 林亨, 土山昭彦, 后久保一志, 川北真斋喜, 神田雅惠, 李功伟, 国分良太
【申请人】株式会社Ihi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6月27日
【公告号】US20160046192, WO2015008600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