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追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9891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汽车防追尾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追尾系统,尤其是一种汽车防追尾系统,属于汽车安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追尾碰撞事故是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多发类型,也是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第一多发类型。2005年,尾随碰撞事故约占全年事故总量的12.88%,死亡人数约占14.77%,受伤人数约占12.52%。告诉公路事故中,尾随碰撞事故起数约占总数的39.29%,死亡人数约占47.82%,受伤人数约占48.25%,可见其严重性。
[0003]据有关部门对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司机一汽车一环境三要素中,司机是可靠性最差的一个环节,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司机反映不及时或判断失误引起。计算表明,司机反映迟缓I秒,速度为80Km/h的汽车要前进约22.2米,由此可能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若在夜间或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汽车在中、高速行驶时,很难及时发现前方障碍物并采取必要应急措施。统计表明,在发生撞车的事故中,45%是司机没有看清楚前面车辆所处的位置,30%是发现前方车辆但为时己晚,特别在汽车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前方目标正确识别与否至关重要。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汽车防撞系统的研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防追尾系统,其结构紧凑,能有效防止汽车追尾,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适应范围广,成本低,安全可靠。
[0005]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汽车防追尾系统,包括主机控制板,所述主机控制板与用于检测当前车辆与前车安全状态的前防追尾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检测当前车辆与后车安全状态的后防追尾检测装置连接,主机控制板的输出端与警示提示装置连接。
[0006]所述前防追尾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当前车辆前端的测距传感器电路以及前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电路以及前加速度传感器均与主机控制板电连接。
[0007]所述测距传感器电路为超声波传感器或激光测距传感器。
[0008]所述后防追尾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后车加速度变化状态的后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后加速度传感器与主机控制板电连接。
[0009]所述警示提示装置包括蜂鸣器电路以及安装于车辆后端的显示屏。
[0010]所述蜂鸣器电路包括蜂鸣器BP1,所述蜂鸣器BPl的一端与电容Cl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l的阴极端连接,蜂鸣器BPl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l的阳极端以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端连接,二极管Dl的阴极端还与+5V电压连接,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端与电阻R4的一端以及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以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均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主机控制板的输出端连接。
[0011]所述测距传感器电路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时,测距传感器电路包括串口芯片U2,所述串口芯片U2采用型号为MAX232CSE的芯片,串口芯片U2的TlOUT端、T20UT端与超声波传感器的发射端连接,串口芯片U2的VEE端通过电容C8接地,串口芯片U2的VCC端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端连接,串口芯片U2的VDD端通过电容C3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端与电压VCC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端通过电阻Rl与微处理芯片Ul的P53端连接,微处理芯片Ul采用型号为STCll的芯片,串口芯片U2的Cl+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串口芯片U2的Cl-连接,串口芯片U2的C2+端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与串口芯片U2的C2-端连接,串口芯片U2的TlIN端、T2IN端分别与微处理芯片Ul的P51端、P52端连接;
[0012]微处理芯片Ul的P60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3的集电极端连接,微处理芯片Ul的P61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5V电压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端与电阻Ral的一端以及电阻Rbl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端以及电阻Rbl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al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1UT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17的一端以及运算放大器U3的IN+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3采用型号为TL074的芯片;微处理芯片Ul的P50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微处理芯片Ul的P67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3的另一端均与+5V电压连接,微处理芯片Ul的P65端与晶振Yl的一端以及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晶振Yl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以及微处理芯片Ul的P64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
[0013]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以及电阻Rcl的一端连接,电阻Rcl的另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9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并与+5V电压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IN-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2N-端以及电阻R20的一端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20UT端连接以及电容C15的一端连接,电容C15的另一端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30UT端、电容C16的一端以及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3N-端连接以及电容C14的一端连接,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电容C16的另一端、电阻R18的一端以及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3N+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ll的一端以及运算放大器U3的40UT端连接,电阻Rll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4N-端以及电容ClO的一端连接,电容ClO的另一端与电阻RlO的一端连接,电阻RlO的另一端与超声波传感器的一接收端连接,超声波传感器的另一接收端接地。
[00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机控制板与前防追尾检测装置以及后防追尾检测装置连接,通过测距传感器以及前加速度传感器形成前防追尾检测装置,通过后加速度传感器形成后防追尾检测装置,主机控制板通过显示屏以及蜂鸣器电路进行警示提示,能有效防止汽车追尾,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适应范围广,成本低,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距传感器电路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时的电路原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速度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蜂鸣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_主机控制板、2-后加速度传感器、3-前加速度传感器、4-测距传感器电路、5-显示屏以及6-蜂鸣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驾驶员、汽车和道路环境构成了典型的人一车一路系统。在该系统中,驾驶员是关键因素,对行车安全起着主导作用。根据对人行为的“刺激一机体一反应”经典模式,驾驶汽车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感知阶段、判断决策阶段和执行阶段。
[0022]感知阶段
[0023]感知阶段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获得道路环境和自车的运行工作状况信息,这一阶段主要由感觉器官完成。在感知阶段,驾驶员对己存在的道路交通信息的判别和正确理解,是随后合理进行动作的保证和基础。对于驾驶员来说,如果没有完全和准确的驾驶信息和运行状态的获得,极有可能导致判断失误和动作失误,因此,驾驶状态意识在驾驶行为中相当重要。
[0024]判断决策阶段
[0025]判断决策阶段是驾驶员在感知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驾驶经验和技能,经过分析,做出判断,确定有利于安全行驶的措施,这一段主要由人的大脑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