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遮阳板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6183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遮阳板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驾驶者在驾驶车辆时,在面对天阳驾驶时,太阳会影响驾驶者的驾驶,常规遮阳板按照标准假人设计,对于身材不高的驾驶者,常规遮阳板就不能很好的满足遮挡阳光的要求。或者当前太阳特别低的情况下也不能满足遮挡阳光的要求,阳光会直接影响驾驶者的驾驶,存在行车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总成及汽车,解决了特殊情况下汽车遮阳板不能很好的满足遮阳要求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总成,包括:
[0005]遮阳板本体;
[0006]与汽车顶衬的第一位置固定的遮阳板支座,所述遮阳板支座与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可拆卸连接;
[0007]第一端与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汽车顶衬的第二位置连接的遮阳板翻转机构;
[0008]其中,当所述遮阳板支座与所述遮阳板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遮阳板本体能够以所述第一位置为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当所述遮阳板本体与所述遮阳板支座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遮阳板本体能够以所述第二位置为轴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0009]其中,所述汽车遮阳板总成还包括:
[0010]与汽车顶衬的第二位置固定连接的翻转机构支座;
[0011]所述遮阳板翻转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翻转机构支座连接,所述遮阳板翻转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翻转机构支座转动,且所述翻转机构支座能够将所述遮阳板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0012]其中,所述遮阳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一曲轴和第二曲轴;
[0013]所述第一曲轴连接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的第一端和所述汽车顶衬的第二位置的第一点,所述第二曲轴连接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的第二端和所述汽车顶衬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点;其中,
[0014]当所述遮阳板本体与所述遮阳板支座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遮阳板本体能够以第一点和第二点构成的直线为轴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0015]其中,所述遮阳板支座与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的可拆卸连接为卡接。
[0016]其中,所述汽车顶衬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不相同。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遮阳板总成。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遮阳板总成及汽车中,通过设置一遮阳板翻转机构,使得遮阳板的正常位置放置位置无法满足遮阳效果时,能够增加翻转半径,使得遮阳板的位置降低,从而更好的达到遮阳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遮阳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遮阳板总成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遮阳板本体;11_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2_汽车顶衬;21_汽车顶衬的第一位置;22_汽车顶衬的第二位置;3_遮阳板支座;4_遮阳板翻转机构;41_第一曲轴;42_第二曲轴;5-翻转机构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特殊情况下汽车遮阳板不能很好的满足遮阳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总成及汽车,通过设置一遮阳板翻转机构,使得遮阳板的正常位置放置位置无法满足遮阳效果时,能够增加翻转半径,使得遮阳板的位置降低,从而更好的达到遮阳的效果。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总成,包括:
[0027]遮阳板本体I ;
[0028]与汽车顶衬2的第一位置21固定的遮阳板支座3,所述遮阳板支座3与所述遮阳板本体I的第一边11可拆卸连接;
[0029]第一端与所述遮阳板本体I的第一边11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汽车顶衬2的第二位置22连接的遮阳板翻转机构4 ;
[0030]其中,当所述遮阳板支座3与所述遮阳板本体I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遮阳板本体I能够以所述第一位置21为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当所述遮阳板本体I与所述遮阳板支座3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遮阳板本体I能够以所述第二位置22为轴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003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汽车顶衬2的第二位置22相对于第一位置21而言更加靠近于车顶,即所述遮阳板支座3与所述遮阳板本体I处于连接状态时,遮阳板本体的状态可以为未使用的叠合状态,也可以为正常使用的工作状态,正常使用的工作状态适用于人眼位置较高或太阳位置较高的情况;而所述遮阳板支座3与所述遮阳板本体I处于分离状态,适用于人眼位置较低或太阳位置较低的情况,通过遮阳板翻转机构4使得遮阳板本体I的翻转半径变长,实现遮阳板本体的工作位置的降低,从而满足遮阳效果。
[0032]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遮阳板总成还包括:
[0033]与汽车顶衬2的第二位置22固定连接的翻转机构支座5;
[0034]所述遮阳板翻转机构4的第二端与所述翻转机构支座5连接,所述遮阳板翻转机构4能够相对于所述翻转机构支座5转动,且所述翻转机构支座5能够将所述遮阳板本体I固定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0035]其中,该翻转机构支座5具有卡合固定的作用,即上述遮阳板翻转机构4相对于翻转机构支座5转动,转动过程中,翻转机构支座5具有卡合固定作用,能将上述遮阳板翻转机构4固定于任意角度,从而将遮阳板本体I固定于任意角度。
[003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遮阳板翻转机构4包括第一曲轴41和第二曲轴42 ;
[0037]所述第一曲轴41连接所述遮阳板本体I的第一边11的第一端和所述汽车顶衬2的第二位置22的第一点,所述第二曲轴42连接所述遮阳板本体I的第一边11的第二端和所述汽车顶衬2的第二位置22的第二点;其中,
[0038]当所述遮阳板本体I与所述遮阳板支座3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遮阳板本体I能够以第一点和第二点构成的直线为轴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0039]具体的,所述遮阳板支座3与所述遮阳板本体I的第一边11的可拆卸连接为卡接。且所述汽车顶衬2的第一位置21和第二位置22不相同。
[0040]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0041]如图2所示,在在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在不用遮阳板时遮阳板本体I放在位置10处;当太阳比较高,或者人眼位置比较高时,遮阳板本体I放置在位置20处;当太阳比较低,或者人眼位置比较低,位置20不能满足遮阳效果时,拉动遮阳板本体1,使其挣脱遮阳板支座3的卡接力,遮阳板本体I与遮阳板翻转机构4绕着翻转机构支座与顶衬的连接处(第二位置22)旋转,增加遮阳板本体I的翻转半径,实现遮阳板位置的降低,从而更好达到遮阳的效果。
[0042]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遮阳板总成。
[004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是安装有上述汽车遮阳板总成的汽车,则上述汽车遮阳板总成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汽车,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0044]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阳板本体; 与汽车顶衬的第一位置固定的遮阳板支座,所述遮阳板支座与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可拆卸连接; 第一端与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汽车顶衬的第二位置连接的遮阳板翻转机构; 其中,当所述遮阳板支座与所述遮阳板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遮阳板本体能够以所述第一位置为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当所述遮阳板本体与所述遮阳板支座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遮阳板本体能够以所述第二位置为轴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遮阳板总成还包括: 与汽车顶衬的第二位置固定连接的翻转机构支座; 所述遮阳板翻转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翻转机构支座连接,所述遮阳板翻转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翻转机构支座转动,且所述翻转机构支座能够将所述遮阳板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一曲轴和第二曲轴; 所述第一曲轴连接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的第一端和所述汽车顶衬的第二位置的第一点,所述第二曲轴连接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的第二端和所述汽车顶衬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点;其中, 当所述遮阳板本体与所述遮阳板支座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遮阳板本体能够以第一点和第二点构成的直线为轴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支座与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的可拆卸连接为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顶衬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不相同。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遮阳板总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总成及汽车,该汽车遮阳板总成包括:遮阳板本体;与汽车顶衬的第一位置固定的遮阳板支座,遮阳板支座与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可拆卸连接;第一端与遮阳板本体的第一边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汽车顶衬的第二位置连接的遮阳板翻转机构;其中,当遮阳板支座与遮阳板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遮阳板本体能够以第一位置为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当遮阳板本体与遮阳板支座处于分离状态时,遮阳板本体能够以第二位置为轴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该汽车遮阳板总成通过设置一遮阳板翻转机构,使得遮阳板的正常位置放置位置无法满足遮阳效果时,能够增加翻转半径,使得遮阳板的位置降低,从而更好的达到遮阳的效果。
【IPC分类】B60J3/02
【公开号】CN204870474
【申请号】CN201520579293
【发明人】方野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