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行人腿部伤害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363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行人腿部伤害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缓冲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降低行人腿部伤害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行人腿部碰撞汽车前端时,为了降低车辆前端结构对腿部的碰撞伤害,一般保证前横梁与保险杠蒙皮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即吸能空间。当行人腿部与车辆前端发生碰撞时,通过吸能空间缓冲冲击能量,来降低行人腿部伤害。但是由于发动机舱布置限制及工艺限制,很难保证所要求的吸能空间距离。现有技术一般是在前横梁至前保险杠蒙皮间布置前横梁缓冲块,该前横梁缓冲块一般是贴合在前横梁前端形成缓冲结构,缓冲块的长度和高度覆盖整个前横梁前端,缓冲块的宽度即吸能空间一般要求80_以上。
[0003]例如中国专利CN201800669U号中公开了一种行人保护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包括前保险杠总成、缓冲件和前横梁本体,缓冲件设置在前保险杠总成与前横梁本体之间,所述的缓冲件为弧状钢板,其横向两侧设有翻边,前横梁本体与缓冲件固定连接,在前保险杠总成和缓冲件之间留有空隙。在汽车与行人碰撞时,能够通过该缓冲结构的缓冲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保护行人安全。
[0004]但是随着现有研发车型,尤其是小型车的开发,前悬长度减短,前横梁前端到保险杠蒙皮之间的吸能空间越来越小。在前横梁至前保险杠蒙皮之间吸能空间不足(如吸能空间小于60mm)的前提下,CN201800669U号中公开的行人保护缓冲结构无法满足行人小腿碰撞的伤害值要求,而且,由于所述缓冲件为弧状钢板,其也存在质量较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吸能空间要求较低的缓冲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行人腿部伤害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吸能主面板,以及设于所述吸能主面板上、用于固定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方,在所述吸能主面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空间,所述吸能主面板上还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上方,在所述吸能主面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缓冲空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缓冲结构安装好后悬空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吸能主面板的面板造型与汽车前保险杠的造型一致且贴合在前保险杠蒙皮内侧,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在前横梁的上下两个端面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与所述前横梁的长度相等。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有多个弱化孔,所述多个弱化孔间隔设置。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有向所述第一缓冲空间凸出的多个凸台,所述多个凸台与所述多个弱化孔相互错开。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缓冲结构的安装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空间和/或所述第二缓冲空间内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隔开一定间隙竖立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0015]进一步地,位于对应缓冲空间两端的所述加强筋的宽度大于位于对应缓冲空间中间的所述加强筋的宽度。
[0016]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前横梁至前保蒙皮吸能空间不足(如吸能空间小于60mm)的前提下,也能满足行人小腿碰撞的伤害值要求,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能保护膝部韧带,因此其更利于保护行人腿部,降低小腿碰撞伤害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降低行人腿部伤害的缓冲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缓冲结构的吸能主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降低行人腿部伤害的缓冲结构的示意图。该缓冲结构为一长条形的塑料缓冲体,其包括吸能主面板1、以及位于吸能主面板I上的第一限位板21、第二限位板22和支撑板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缓冲结构安装于前横梁上。第一限位板21、第二限位板22和支撑板23均由吸能主面板I向朝向前横梁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限位板21、第二限位板22和支撑板23大致平行,且沿吸能主面板I的高度方向自下而上排列,吸能主面板1、第一限位板21和第二限位板22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空间11,吸能主面板1、第二限位板22和支撑板23之间形成有第二缓冲空间12,第一缓冲空间11和第二缓冲空间12的高度大致相等,即第一限位板21和第二限位板22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第二限位板22和支撑板23之间的距离。第一限位板21和第二限位板22用于固定缓冲结构,支撑板23在缓冲结构安装好后悬空设置。
[0021]请参阅图2,吸能主面板I的面板造型与汽车前保险杠的造型一致且贴合在前保险杠蒙皮内侧,以提高前保险杠的刚度,吸收腿部碰撞的主要能量,同时为腿部碰撞时的膝部提供支撑,起保护作用。
[0022]第一限位板21、第二限位板22贴合固定在前横梁的上下两个端面上,用于限制本缓冲结构的竖向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限位板21、第二限位板22上设有向第一缓冲空间11凸出的12个凸台24,这些凸台24间隔设置,且这些凸台24上各设有一个安装孔3,缓冲结构组装时,通过凸台24形成的卡扣将第一限位板21、第二限位板22固定在前横梁上,从而固定本缓冲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其他数目的凸台24和安装孔3或将凸台24和安装孔3仅设于其中一个限位板上,或通过其他固定方式将该缓冲结构固定在前横梁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限位板21的靠近吸能主面板I的部分开设有多个弱化孔5,这些弱化孔5与凸台24相互错开,即弱化孔5设置在第一限位板21上没有设置凸台24的位置,如此,在整体刚度大的情况下通过弱化孔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