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充气通风隔热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453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汽车自充气通风隔热棚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自充气通风隔热棚,包括隔热棚本体和固定杆,隔热棚本体设气囊,前后两侧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固定杆,气囊上表面设抗热辐射涂层,底下层设吸热层,两侧分别设若干放气阀,左侧面设单向充气阀,固定杆底部设固定爪,本实用新型的流线型符合流体力学原理,使自然空气从遮阳棚与汽车之间流过,能最大程度降低太阳对汽车的热辐射,并与汽车顶部零接触,遮阳棚为气囊式,用汽车尾气充气,四个固定杆将轮胎与遮阳棚快速连接定位后撑起,轻巧、挈带方便,上表面有抗热辐射涂层,底下层设吸热层,具有体积小、折叠快捷充气节能环保、结构新颖、挡尘、挡热辐射、遮阳空气流入式降温的功效,适用于汽车户外遮阳。
【专利说明】
汽车自充气通风隔热棚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换气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汽车自充气通风隔热棚。
【背景技术】
[0002]夏天气温高,汽车户外停放一段时间后,汽车内温度极高,极易导致汽车的电路烧毁,严重的甚至引起自燃,同时,汽车内温度高,有害空气密集,必须把汽车门窗打开,新鲜空气进入替换内部的有害空气,降温后才能进入汽车内,时间很长,有些是把篷布类覆盖在汽车上,无美感,并极易引起汽车表面油漆划伤,并且降温效果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自充气通风隔热棚,包括隔热棚本体和固定杆,隔热棚本体设气囊,前后两侧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固定杆,气囊上表面设抗热辐射涂层,底下层设吸热层,两侧分别设若干放气阀,左侧面设单向充气阀,固定杆底部设固定爪,本实用新型的流线型符合流体力学原理,使自然空气从遮阳棚与汽车之间流过,能最大程度降低太阳对汽车的热辐射,并与汽车顶部零接触,遮阳棚为气囊式,用汽车尾气充气,四个固定杆将轮胎与遮阳棚快速连接定位后撑起,轻巧、挈带方便,上表面有抗热辐射涂层,底下层设吸热层,具有体积小、折叠快捷充气节能环保、结构新颖、挡尘、挡热辐射、遮阳空气流入式降温的功效,适用于汽车户外遮阳。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自充气通风隔热棚,包括隔热棚本体和固定杆,所述隔热棚本体设气囊,前后两侧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固定杆,所述气囊上表面设抗热辐射涂层,底下层设吸热层,两侧分别设若干放气阀,左侧面设单向充气阀,所述固定杆底部设固定爪。
[0005]进一步设置,所述隔热棚本体为带流线弧度的长方体。
[0006]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大于轮毂中心到车顶最高点20cm以上。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放气阀分别设置在气囊的三个角位置,另一个角的位置设置单向充气阀。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杆为可伸缩。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遮阳棚本体的流线型符合流体力学的原理,并与汽车顶部留有距离空间,利于自然空气从遮阳棚本体与汽车之间流过,能最大程度降低太阳对汽车的热辐射,并与汽车顶部零接触,遮阳棚为气囊式,用汽车尾气充气,四个固定杆将轮胎与遮阳棚快速连接定位后撑起,轻巧、挈带方便,上表面有抗热辐射涂层,底下层设吸热层,具有体积小、折叠快捷充气节能环保、结构新颖、挡尘、挡热辐射、遮阳空气流入式降温的功效,适用于汽车户外遮阳。
【附图说明】
[00?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不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后视图;
[0012]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13]图4为图1中气囊的示意图;
[0014]图5为图1的使用示意图。
[0015]图中:隔热棚本体1、放气阀101、抗热辐射涂层102、气囊103、吸热层104、单向充气阀105、固定杆2、固定爪201、汽车4、轮毂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5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汽车自充气通风隔热棚,包括隔热棚本体I和固定杆2,所述隔热棚本体I设气囊103,前后两侧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固定杆2,所述气囊103上表面设抗热辐射涂层102,底下层设吸热层104,两侧分别设若干放气阀101,左侧面设单向充气阀105,所述固定杆2底部设固定爪201,本实用新型流线型符合流体力学的原理,面料采用新颖遮阳面料,防雨、抗霉、抵挡热量及紫外线,遮阳棚本体I与汽车顶部之间留有空隙,使自然空气从遮阳棚本体I与汽车4之间流过,能最大程度降低太阳对汽车4的热辐射,并与汽车4顶部零接触,遮阳棚本体I为气囊式,用汽车4尾气充气,四个固定杆2将轮胎5与遮阳棚快速连接定位后撑起,轻巧、挈带方便,上表面有抗热辐射涂层,底下层设吸热层,具有体积小、折叠快捷充气节能环保、结构新颖、挡尘、挡热辐射、遮阳空气流入式降温的功效,适用于汽车4户外遮阳。
[0017]所述隔热棚本体I为带流线弧度的长方体。
[0018]所述固定杆2的长度大于汽车4的轮胎5中心到车顶最高点20cm以上。
[0019]所述放气阀101分别设置在气囊103的三个角位置,另一个角的位置设置单向充气阀 105 0
[0020]所述固定杆2为可伸缩。
[0021]实施案例:将轮廓线折叠好的遮阳棚本体I快速覆盖在车顶面层,将四根可伸缩的固定杆2的固定爪201与轮毂5连接固定,用专用充气连接管,一端与汽车尾气管用快速夹头连接,一端与单向充气阀105用快速夹头连接,采用汽车发动机尾气充气,将其充满即可,收拢时,打开三个放气阀101,将气体释放完毕,拆除固定杆2,即可按轮廓线快速收拢,放入后备箱即可。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汽车自充气通风隔热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棚本体(I)和固定杆(2),所述隔热棚本体(I)设气囊(103),前后两侧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固定杆(2),所述气囊(103)上表面设抗热辐射涂层(102),底下层设吸热层(104),两侧分别设若干放气阀(101),左侧面设单向充气阀(105),所述固定杆(2)底部设固定爪(2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自充气通风隔热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的长度大于轮毂中心到车顶最高点20cm以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自充气通风隔热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阀(101)分别设置在气囊(103)的三个角位置,另一个角的位置设置单向充气阀(105)。
【文档编号】B60J11/04GK205601584SQ201620231632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3日
【发明人】董梁峰
【申请人】浙江汉丰风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