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车辆抗侧滚扭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5537阅读:1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列车车辆抗侧滚扭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车转向架上安装的抗侧向滚动的扭杆,特别是高速列车上使用的抗侧滚扭杆,属于铁路车辆转向架的领域。
随着空气弹簧在列车上的广泛使用,使列车的垂直方向的振动性能有了较好的改善,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但由于空气弹簧非常柔软,也减小了车辆的侧滚刚度,侧滚刚度减小后,会使高速列车在经过道岔或作曲线运行时,车体的侧滚角加大,特别是双层客车的重心较高,侧滚角会更大,使人产生一种要翻车的晃动感觉,也限制了车速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列车的速度,必需要在使用空气弹簧的同时,还要提高车体的侧滚刚度,常用的方法就是在转向架的悬挂系统中加装抗侧滚扭杆装置,利用扭杆的扭力来提高抗侧滚的刚度。抗侧滚扭杆装置主要是由一根扭杆、两根“Z”字型扭臂和两根连杆组成,连杆上端经连杆座安装在弹簧上面的构件上,连杆下端经关节轴承与“Z”字型扭臂连接,“Z”字型扭臂的另一端用圆锥花键安装在扭杆上扭杆两端经支承座安装在弹簧下面的构件上,当火车发生侧向晃动时,安装在车体两侧的两根连杆中的一根连杆被压而向下运动,另一根连杆必然被拉而向上运动,两根连杆上的不同方向的力经扭臂而传到同一根扭杆的两头,使扭杆随了车体晃动时产生的扭矩,因扭杆的扭转弹性作用而产生反扭矩使车体转达动的角度减小,即侧滚角度减小,达到抗侧滚的效果。但目前使用的抗侧滚扭杆明显存在扭杆的重量大、自振频率低、易产生共振而疲劳断裂和连杆为焊接式,焊缝易断裂等缺点。
专利号为98226425.9的实用新型专利《高速列车新型抗侧滚扭杆》公开了一种能克服现有的抗侧滚扭杆的不足之处,适应高速列车需要的重量轻、自振频率高、机械强度高和连杆无弹缝的高速列车新型抗侧滚扭杆,技术方案是将实心扭杆改为高强度合金钢空心扭杆,扭杆与扭臂的连接为圆锥渐开线花键连接,改焊接式连杆为整体模锻件。但由于扭杆工作环境恶劣,容易造成轴承及其它螺纹连接处的生锈,造成转动不灵活,拆卸时由于轴承与支承座为间隙配合,当灰尘等杂物侵入时,拆卸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转动灵活、拆卸方便的列车车辆抗侧滚扭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措施是将本来为一体的支承座端部设计一个能拆卸的端盖,并且设计一个注油口,使支承座内的轴承润滑充分,拆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措施是在支承座的端部开至少两个拆卸口,平时由油塞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安装拆卸方便、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图2所示的列车车辆抗侧滚扭杆,包括扭杆1、支承座2、扭臂3、连杆4、连杆座5和关节轴承6,支承座2的端部设置有端盖7,端盖7与支承座2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当扭杆1需拆卸时,只需要将端盖7卸下,敲打关节轴承6,即可将扭杆1拆卸。端盖7上设置有注油口11,注油口11内设置油塞10。

图1、图3所示的列车车辆抗侧滚扭杆,支承座2的端部开有至少两个拆卸口9,拆卸口9内设置油塞10。平时由油塞10密封,当需拆卸扭杆1时,取下油塞10,通过拆卸口9,敲打关节轴承6,即可拆卸扭杆1。
权利要求1.列车车辆抗侧滚扭杆,包括扭杆(1)、支承座(2)、扭臂(3)、连杆(4)、连杆座(5)和关节轴承(6),其特征在于支承座(2)的端部设置有端盖(7),端盖(7)与支承座(2)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辆抗侧滚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2)的端部开有至少两个拆卸口(9),拆卸口(9)内设置油塞(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辆抗侧滚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7)上设置有注油口(11),注油口(11)内设置油塞(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火车转向架上安装的抗侧向滚动的扭杆,特别是高速列车上使用的抗侧滚扭杆,属于铁路车辆转向架的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措施是将本来为一体的支承座端部设计一个能拆卸的端盖,并且设计一个注油口,使支承座内的轴承润滑充分,拆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安装拆卸方便、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B61F5/00GK2464593SQ0121756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6日
发明者沈宏峻, 张瑞林, 钱卫明 申请人:沈宏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