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车站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401188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高架桥车站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高架桥车站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方法涉及一种高架桥车站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方法。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高架桥车站道岔区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存在工序繁琐,工期长的问题而发明的。高架桥车站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底座板施工;底座板连接施工;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精调;水泥沥青砂浆灌注;轨道板宽接缝施工;剪切连接;侧向挡块施工;桥上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由滑动层、连续底座板、CA砂浆调整层、道岔板、侧向挡块以及道岔部件等部分组成,每块道岔板和底座板间采用剪力筋进行连接。优点是该施工方法工序简单,工期短,施工质量好。
【专利说明】高架桥车站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方法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建设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架桥车站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方法。
[0002]【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是指采用混凝土、浙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碎石子道床的轨道结构,其轨枕本身是混凝土浇灌而成,路基不用碎石,钢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基上,其是先进的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而且列车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但现有的高架桥车站道岔区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存在工序繁琐,工期长的问题。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简单,工期短的高架桥车站道岔无砟轨道施工方法。
[0004]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架桥车站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底座板施工;
b、底座板连接施工;
C、轨道板粗铺;
d、轨道板精调;
e、水泥浙青砂浆灌注;
f、轨道板宽接缝施工;
g、剪切连接;
h、侧向挡块施工;
桥上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由滑动层、连续底座板、CA砂浆调整层、道岔板、侧向挡块以及道岔部件等部分组成,每块道岔板和底座板间采用剪力筋进行连接;
所述的底座板施工方法是:在高架桥固定支座上方的梁体上预埋套筒和剪力筋并设剪力齿槽,在梁端处铺设高强挤塑板,并采用粘接剂与梁端面凹槽顶面粘接;
所述的剪力筋为直径28mm的IV级螺纹钢筋,穿入Q235型120*120*28mm钢板后焊接,焊缝要求饱满平整,螺栓旋入深度不少于42mm ;剪力钉安装前要对预埋套筒提前进行清理,剪力齿槽在钢筋绑扎前需对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将梁面清理干净;
滑动层自下而上由土工布(400g/m2)、塑料薄膜、土工布(200g/m2)组成,简称“两布一膜”;滑动层连续铺设,在桥梁固定端的剪力齿槽处断开;铺设时,在底座板范围内沿线路纵向两侧及中间各弹出宽30cm的粘合剂涂刷带,底层土工布对接,上层土工布搭接铺设,中间薄膜通长铺设;道岔薄膜左右幅须焊接,即薄膜与薄膜搭接部分焊接;铺放完毕滑动层后立即压上条状定距垫块,定距垫块厚度5cm,强度为C30混凝土制作的;
道岔板区域的底座板钢筋采用绝缘设计;采用绝缘块和塑料易拉扣对底座板钢筋进行绝缘绑扎;并在钢筋笼成型后检测其电阻;
为了计算纵连时底座板的温度,在浇筑段的横断面的中间预埋温差电偶;临时端刺区:每条轨道上各端刺每段设置一个;在道岔区:每个浇筑段设置一个;
混凝土底座板模板组合高度宜略低于底座板设计厚度(一般低于10_左右为宜),以适应线路变坡和梁面平整度情况;
底座板的最小浇筑长度至少是从一个后浇带到另一个后浇带;底座板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能超过30°C ;
底座板的混凝土浇筑段两线同时进行;其在纵连前,每个常规区浇筑段只有一个位于中部的剪力齿槽与桥梁进行浇筑固定;b、所述的底座板连接施工:
20?30°C温度范围内不需要张拉,只须连接;大于30°C不能进行底座板张拉;
张拉控制要点:
①测温和连接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
②后浇带浇筑也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在单个后浇带连接器完成连接后,可紧接着对其烧筑混凝土;
③根据埋设的温差电偶测量底座板混凝土温度,然后利用张拉计算程序计算张拉距
离;
常规区张拉顺序:
常规区的钢板后浇带(BLl)纵向连接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其中需要两组人对两条轨道纵连负责,每组至少由两人组成,当第一组完成第一处连接器后浇带时,第二组再开始,两组间的时间差大约30分钟,这种做法可以阻止强制力传到桥墩上;
C、轨道板粗铺:
轨道板粗铺顺序为:轨道板运输一安装定位锥和测设轨道基准点一测量标注轨道板板号一轨道板吊装一道岔板粗铺定位;
d、轨道板的精调:
道岔板的前、后两端用4个三向调节千斤顶,中间2个为普通千斤顶;精调时,每一对精调爪要同步调节,注意先调道岔板两端,后调中间;单块板调整每个支点(棱镜)误差控制在±0.3mm以内,轨道板相邻顺接误差控制在±0.4mm ;
e、水泥浙青砂浆灌注:
(1)轨道板压紧:
用现有的压紧装置压紧,压紧装置由锚杆、L型钢架及翼形螺母组成,锚杆锚固深度应为100?150mm,植筋胶(环氧树脂基为基础的)锚固,锚固完成的锚杆应确保处于垂直状态;压紧装置施工前,应进行锚杆抗拔试验;水泥浙青砂浆灌注并硬化后将压紧装置拆除;
(2)轨道板封边:
封边分纵向封边和横向封边:纵向封边,先将底座板清扫干净,用水湿润,然后采用木模板沿轨道板侧面将空隙封堵,再用砂浆呈三角状将底座板及轨道板侧面封堵;横向封边,采用泡沫条填塞两轨道板的接缝处;
另外,在轨道板的四角及中部,靠近板底上沿设置直径为2cm的排气孔,确保灌浆密
实;
(3)轨道板CA砂浆灌注:
水泥浙青砂浆灌注应坚持“随调随灌”的原则,其施工应紧随精调完成之后进行;
①灌注砂浆:
在砂浆灌注地点,先将土工布铺在轨道板上,同时插好灌浆漏斗,将灌注软管出口对准轨道板中间灌浆孔,开启出料调节阀,进行灌浆施工;
灌浆过程中,应对侧面封边砂浆的排气孔进行观测,排气孔冒出砂浆后,用泡沫材料或晴纶面塞住排气孔,同时观察灌浆孔内砂浆表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应确保砂浆面至少达到轨道板的底边且不能回落时,灌浆过程才可告结束;
在曲线超高地段灌浆时,应加高灌浆护筒,使砂浆液面略高出底边,以保证砂浆饱满;
②封闭灌浆孔:
封闭灌浆孔时,将灌浆孔中多余的砂浆掏出,使砂浆表面距轨道板顶面保持在约15cm位置;在砂浆轻度凝固时插入一根S形钢筋,保证封孔混凝土与垫层砂浆的良好连接,灌浆孔用轨道板同级别混凝土封闭,抹实压光,并用专用工具压出与预裂缝顺接的凹槽,及时洒水覆盖养护,养护完成后用砂轮机磨光,确保外观质量的美观;
f、轨道板宽接缝施工
(1)配置钢筋:
每个宽接缝安放钢筋骨架,附加一根直钢筋定位,定位钢筋装在横向接缝的上方,定位筋与配筋间绑扎防止移位;
(2)接缝的混凝土灌注:
使用C55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骨料颗粒为I?10mm,混凝土要具有较小的塌落度,以避免超高区域内“自动找平流坠”现象;宽接缝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应在宽接缝上方设置灌注斗槽,以保证混凝土灌注口附近范围外观整洁,混凝土表面抹至与轨道板表面齐平;
(3)灌浆孔的填充封闭
使用与接缝灌注材料相同的混凝土填充,与宽接缝施工一同完成,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外观质量并顺接压出预裂缝,保持轨道板外观整洁;
g、剪切连接:
(1)剪切筋安装孔的钻孔:
钻孔使用专用电动钻孔机,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风管(枪)将孔内霄粉吹除干净,并用毛刷清理,植筋施工应随即进行,否则应用砂丝团或软布团封堵孔口 ;
(2)剪切连接筋的安装:
为确保剪切筋与轨道板及底座板内剪力筋处于隔离绝缘状态,剪切筋表面事先均匀涂抹一层植筋胶,并确保表面无遗漏之处;在已钻好的孔内注入适量植筋胶,再轻轻插入剪切筋,待植筋胶硬化后将孔口清理干净;
h、侧向挡块施工:
侧向挡块是防止无砟轨道横向位移和垂直挠曲而设的扣压装置,要求对侧挡与底座板接触面及其相邻IOcm范围内的底座板混凝土表面打磨光滑,外表面顺直,侧向挡块施工使用组合钢模具,同时考虑曲线地段超高引起的高度变化,
施工时,先安装固定橡胶支座及泡沫材料,橡胶支座与剪力筋连接,泡沫材料可采用胶合剂与底座板混凝土粘合固定,再安装挡块模板,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应按规定进行振捣,采用微型振捣棒振捣密实,侧向挡块灌注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养护。
[0005]本发明的优点是:所述的高架桥车站道岔区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工序简单,工期短,施工质量好。
[0006]【具体实施方式】: 高架桥车站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底座板施工;
b、底座板连接施工;
C、轨道板粗铺;
d、轨道板精调;
e、水泥浙青砂浆灌注;
f、轨道板宽接缝施工;
g、剪切连接;
h、侧向挡块施工;
桥上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由滑动层、连续底座板、CA砂浆调整层、道岔板、侧向挡块以及道岔部件等部分组成,每块道岔板和底座板间采用剪力筋进行连接;
所述的底座板施工方法是:在高架桥固定支座上方的梁体上预埋套筒和剪力筋并设剪力齿槽,在梁端处铺设高强挤塑板,并采用粘接剂与梁端面凹槽顶面粘接;
所述的剪力筋为直径28mm的IV级螺纹钢筋,穿入Q235型120*120*28mm钢板后焊接,焊缝要求饱满平整,螺栓旋入深度不少于42mm ;剪力钉安装前要对预埋套筒提前进行清理,剪力齿槽在钢筋绑扎前需对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将梁面清理干净;
滑动层自下而上由土工布(400g/m2)、塑料薄膜、土工布(200g/m2)组成,简称“两布一膜”;滑动层连续铺设,在桥梁固定端的剪力齿槽处断开;铺设时,在底座板范围内沿线路纵向两侧及中间各弹出宽30cm的粘合剂涂刷带,底层土工布对接,上层土工布搭接铺设,中间薄膜通长铺设;道岔薄膜左右幅须焊接,即薄膜与薄膜搭接部分焊接;铺放完毕滑动层后立即压上条状定距垫块,定距垫块厚度5cm,强度为C30混凝土制作的;
道岔板区域的底座板钢筋采用绝缘设计;采用绝缘块和塑料易拉扣对底座板钢筋进行绝缘绑扎;并在钢筋笼成型后检测其电阻;
为了计算纵连时底座板的温度,在浇筑段的横断面的中间预埋温差电偶;临时端刺区:每条轨道上各端刺每段设置一个;在道岔区:每个浇筑段设置一个;
混凝土底座板模板组合高度宜略低于底座板设计厚度(一般低于10_左右为宜),以适应线路变坡和梁面平整度情况;
底座板的最小浇筑长度至少是从一个后浇带到另一个后浇带;底座板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能超过30°C ;
底座板的混凝土浇筑段两线同时进行;其在纵连前,每个常规区浇筑段只有一个位于中部的剪力齿槽与桥梁进行浇筑固定;
b、所述的底座板连接施工:
20?30°C温度范围内不需要张拉,只须连接;大于30°C不能进行底座板张拉;
张拉控制要点:
①测温和连接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
②后浇带浇筑也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在单个后浇带连接器完成连接后,可紧接着对其烧筑混凝土;
③根据埋设的温差电偶测量底座板混凝土温度,然后利用张拉计算程序计算张拉距
离; 常规区张拉顺序:
常规区的钢板后浇带(BLl)纵向连接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其中需要两组人对两条轨道纵连负责,每组至少由两人组成,当第一组完成第一处连接器后浇带时,第二组再开始,两组间的时间差大约30分钟,这种做法可以阻止强制力传到桥墩上;
C、轨道板粗铺:
轨道板粗铺顺序为:轨道板运输一安装定位锥和测设轨道基准点一测量标注轨道板板号一轨道板吊装一道岔板粗铺定位;
d、轨道板的精调:
道岔板的前、后两端用4个三向调节千斤顶,中间2个为普通千斤顶;精调时,每一对精调爪要同步调节,注意先调道岔板两端,后调中间;单块板调整每个支点(棱镜)误差控制在±0.3mm以内,轨道板相邻顺接误差控制在±0.4mm ;
e、水泥浙青砂浆灌注:
(1)轨道板压紧:
用现有的压紧装置压紧,压紧装置由锚杆、L型钢架及翼形螺母组成,锚杆锚固深度应为100?150mm,植筋胶(环氧树脂基为基础的)锚固,锚固完成的锚杆应确保处于垂直状态;压紧装置施工前,应进行锚杆抗拔试验;水泥浙青砂浆灌注并硬化后将压紧装置拆除;
(2)轨道板封边:
封边分纵向封边和横向封边:纵向封边,先将底座板清扫干净,用水湿润,然后采用木模板沿轨道板侧面将空隙封堵,再用砂浆呈三角状将底座板及轨道板侧面封堵;横向封边,采用泡沫条填塞两轨道板的接缝处;
另外,在轨道板的四角及中部,靠近板底上沿设置直径为2cm的排气孔,确保灌浆密
实;
(3)轨道板CA砂浆灌注:
水泥浙青砂浆灌注应坚持“随调随灌”的原则,其施工应紧随精调完成之后进行;
①灌注砂浆:
在砂浆灌注地点,先将土工布铺在轨道板上,同时插好灌浆漏斗,将灌注软管出口对准轨道板中间灌浆孔,开启出料调节阀,进行灌浆施工;
灌浆过程中,应对侧面封边砂浆的排气孔进行观测,排气孔冒出砂浆后,用泡沫材料或晴纶面塞住排气孔,同时观察灌浆孔内砂浆表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应确保砂浆面至少达到轨道板的底边且不能回落时,灌浆过程才可告结束;
在曲线超高地段灌浆时,应加高灌浆护筒,使砂浆液面略高出底边,以保证砂浆饱满;
②封闭灌浆孔:
封闭灌浆孔时,将灌浆孔中多余的砂浆掏出,使砂浆表面距轨道板顶面保持在约15cm位置;在砂浆轻度凝固时插入一根S形钢筋,保证封孔混凝土与垫层砂浆的良好连接,灌浆孔用轨道板同级别混凝土封闭,抹实压光,并用专用工具压出与预裂缝顺接的凹槽,及时洒水覆盖养护,养护完成后用砂轮机磨光,确保外观质量的美观;
f、轨道板宽接缝施工
(I)配置钢筋:
每个宽接缝安放钢筋骨架,附加一根直钢筋定位,定位钢筋装在横向接缝的上方,定位筋与配筋间绑扎防止移位;
(2)接缝的混凝土灌注:
使用C55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骨料颗粒为I?10mm,混凝土要具有较小的塌落度,以避免超高区域内“自动找平流坠”现象;宽接缝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应在宽接缝上方设置灌注斗槽,以保证混凝土灌注口附近范围外观整洁,混凝土表面抹至与轨道板表面齐平;
(3)灌浆孔的填充封闭
使用与接缝灌注材料相同的混凝土填充,与宽接缝施工一同完成,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外观质量并顺接压出预裂缝,保持轨道板外观整洁;
g、剪切连接:
(1)剪切筋安装孔的钻孔:
钻孔使用专用电动钻孔机,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风管(枪)将孔内霄粉吹除干净,并用毛刷清理,植筋施工应随即进行,否则应用砂丝团或软布团封堵孔口 ;
(2)剪切连接筋的安装:
为确保剪切筋与轨道板及底座板内剪力筋处于隔离绝缘状态,剪切筋表面事先均匀涂抹一层植筋胶,并确保表面无遗漏之处;在已钻好的孔内注入适量植筋胶,再轻轻插入剪切筋,待植筋胶硬化后将孔口清理干净;
h、侧向挡块施工:
侧向挡块是防止无砟轨道横向位移和垂直挠曲而设的扣压装置,要求对侧挡与底座板接触面及其相邻IOcm范围内的底座板混凝土表面打磨光滑,外表面顺直,侧向挡块施工使用组合钢模具,同时考虑曲线地段超高引起的高度变化,
施工时,先安装固定橡胶支座及泡沫材料,橡胶支座与剪力筋连接,泡沫材料可采用胶合剂与底座板混凝土粘合固定,再安装挡块模板,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应按规定进行振捣,采用微型振捣棒振捣密实,侧向挡块灌注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养护。
【权利要求】
1.高架桥车站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底座板施工; b、底座板连接施工; C、轨道板粗铺; d、轨道板精调; e、水泥浙青砂浆灌注; f、轨道板宽接缝施工; g、剪切连接; h、侧向挡块施工; 桥上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由滑动层、连续底座板、CA砂浆调整层、道岔板、侧向挡块以及道岔部件等部分组成,每块道岔板和底座板间采用剪力筋进行连接; 所述的底座板施工方法是:在高架桥固定支座上方的梁体上预埋套筒和剪力筋并设剪力齿槽,在梁端处铺设高强挤塑板,并采用粘接剂与梁端面凹槽顶面粘接; 所述的剪力筋为直径28mm的IV级螺纹钢筋,穿入Q235型120*120*28mm钢板后焊接,焊缝要求饱满平整, 螺栓旋入深度不少于42mm ;剪力钉安装前要对预埋套筒提前进行清理,剪力齿槽在钢筋绑扎前需对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将梁面清理干净; 滑动层自下而上由土工布(400g/m2)、塑料薄膜、土工布(200g/m2)组成,简称“两布一膜”;滑动层连续铺设,在桥梁固定端的剪力齿槽处断开;铺设时,在底座板范围内沿线路纵向两侧及中间各弹出宽30cm的粘合剂涂刷带,底层土工布对接,上层土工布搭接铺设,中间薄膜通长铺设;道岔薄膜左右幅须焊接,即薄膜与薄膜搭接部分焊接;铺放完毕滑动层后立即压上条状定距垫块,定距垫块厚度5cm,强度为C30混凝土制作的; 道岔板区域的底座板钢筋采用绝缘设计;采用绝缘块和塑料易拉扣对底座板钢筋进行绝缘绑扎;并在钢筋笼成型后检测其电阻; 为了计算纵连时底座板的温度,在浇筑段的横断面的中间预埋温差电偶;临时端刺区:每条轨道上各端刺每段设置一个;在道岔区:每个浇筑段设置一个; 混凝土底座板模板组合高度宜略低于底座板设计厚度(一般低于10_左右为宜),以适应线路变坡和梁面平整度情况; 底座板的最小浇筑长度至少是从一个后浇带到另一个后浇带;底座板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能超过30°C ; 底座板的混凝土浇筑段两线同时进行;其在纵连前,每个常规区浇筑段只有一个位于中部的剪力齿槽与桥梁进行浇筑固定;b、所述的底座板连接施工: 20~30°C温度范围内不需要张拉,只须连接;大于30°C不能进行底座板张拉; 张拉控制要点: ①测温和连接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 ②后浇带浇筑也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在单个后浇带连接器完成连接后,可紧接着对其烧筑混凝土; ③根据埋设的温差电偶测量底座板混凝土温度,然后利用张拉计算程序计算张拉距离;常规区张拉顺序: 常规区的钢板后浇带(BLl)纵向连接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其中需要两组人对两条轨道纵连负责,每组至少由两人组成,当第一组完成第一处连接器后浇带时,第二组再开始,两组间的时间差大约30分钟,这种做法可以阻止强制力传到桥墩上; C、轨道板粗铺: 轨道板粗铺顺序为:轨道板运输一安装定位锥和测设轨道基准点一测量标注轨道板板号一轨道板吊装一道岔板粗铺定位; d、轨道板的精调: 道岔板的前、后两端用4个三向调节千斤顶,中间2个为普通千斤顶;精调时,每一对精调爪要同步调节,注意先调道岔板两端,后调中间;单块板调整每个支点(棱镜)误差控制在±0.3mm以内, 轨道板相邻顺接误差控制在±0.4mm ; e、水泥浙青砂浆灌注: (1)轨道板压紧: 用现有的压紧装置压紧,压紧装置由锚杆、L型钢架及翼形螺母组成,锚杆锚固深度应为100~150mm,植筋胶(环氧树脂基为基础的)锚固,锚固完成的锚杆应确保处于垂直状态;压紧装置施工前,应进行锚杆抗拔试验;水泥浙青砂浆灌注并硬化后将压紧装置拆除; (2)轨道板封边: 封边分纵向封边和横向封边:纵向封边,先将底座板清扫干净,用水湿润,然后采用木模板沿轨道板侧面将空隙封堵,再用砂浆呈三角状将底座板及轨道板侧面封堵;横向封边,采用泡沫条填塞两轨道板的接缝处; 另外,在轨道板的四角及中部,靠近板底上沿设置直径为2cm的排气孔,确保灌浆密实; (3)轨道板CA砂浆灌注: 水泥浙青砂浆灌注应坚持“随调随灌”的原则,其施工应紧随精调完成之后进行; ①灌注砂浆: 在砂浆灌注地点,先将土工布铺在轨道板上,同时插好灌浆漏斗,将灌注软管出口对准轨道板中间灌浆孔,开启出料调节阀,进行灌浆施工; 灌浆过程中,应对侧面封边砂浆的排气孔进行观测,排气孔冒出砂浆后,用泡沫材料或晴纶面塞住排气孔,同时观察灌浆孔内砂浆表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应确保砂浆面至少达到轨道板的底边且不能回落时,灌浆过程才可告结束; 在曲线超高地段灌浆时,应加高灌浆护筒,使砂浆液面略高出底边,以保证砂浆饱满; ②封闭灌浆孔: 封闭灌浆孔时,将灌浆孔中多余的砂浆掏出,使砂浆表面距轨道板顶面保持在约15cm位置;在砂浆轻度凝固时插入一根S形钢筋,保证封孔混凝土与垫层砂浆的良好连接,灌浆孔用轨道板同级别混凝土封闭,抹实压光,并用专用工具压出与预裂缝顺接的凹槽,及时洒水覆盖养护,养护完成后用砂轮机磨光,确保外观质量的美观; f、轨道板宽接缝施工 (I)配置钢筋: 每个宽接缝安放钢筋骨架,附加一根直钢筋定位,定位钢筋装在横向接缝的上方,定位筋与配筋间绑扎防止移位; (2)接缝的混凝土灌注: 使用C55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骨料颗粒为I~10mm,混凝土要具有较小的塌落度,以避免超高区域内“自动找平流坠”现象;宽接缝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应在宽接缝上方设置灌注斗槽,以保证混凝土灌注口附近范围外观整洁,混凝土表面抹至与轨道板表面齐平; (3)灌浆孔的填充封闭 使用与接缝灌注材料相同的混凝土填充,与宽接缝施工一同完成,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外观质量并顺接压出预裂缝,保持轨道板外观整洁; g、剪切连接: (1)剪切筋安装孔的钻孔: 钻孔使用专用电动钻孔机 ,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风管(枪)将孔内霄粉吹除干净,并用毛刷清理,植筋施工应随即进行,否则应用砂丝团或软布团封堵孔口 ; (2)剪切连接筋的安装: 为确保剪切筋与轨道板及底座板内剪力筋处于隔离绝缘状态,剪切筋表面事先均匀涂抹一层植筋胶,并确保表面无遗漏之处;在已钻好的孔内注入适量植筋胶,再轻轻插入剪切筋,待植筋胶硬化后将孔口清理干净; h、侧向挡块施工: 侧向挡块是防止无砟轨道横向位移和垂直挠曲而设的扣压装置,要求对侧挡与底座板接触面及其相邻IOcm范围内的底座板混凝土表面打磨光滑,外表面顺直,侧向挡块施工使用组合钢模具,同时考虑曲线地段超高引起的高度变化, 施工时,先安装固定橡胶支座及泡沫材料,橡胶支座与剪力筋连接,泡沫材料可采用胶合剂与底座板混凝土粘合固定,再安装挡块模板,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应按规定进行振捣,采用微型振捣棒振捣密实,侧向挡块灌注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养护。
【文档编号】E01B29/00GK103952953SQ201410207925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8日
【发明者】贺群, 曲华, 张玉, 刘锴, 王铁峰, 葛晓娇, 金星, 杨光, 朱启明 申请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