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停靠预警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86565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预警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列车停靠预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老式火车站存在时间较久,沿用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在过去人流动性不大的情况下,老式的管理方法足够用,但是随着人们外出意愿的增加,人流量日益增大,火车频次越发增多,老旧的管理办法难以支撑,经常出现错误,而一列火车时间的耽误往往造成多辆列车不能正常通行,影响到整个铁路的效率,更危险的是,一旦不能妥善管理,就容易导致发生车祸,危害极大。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安排列车进站、避免列车站外等待时间过长的一种列车停靠预警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列车停靠预警控制方法,包括安装在各停靠车道上的红外探测传感器、控制器、安装在进站口处并对应各车道设置的警示灯、备用车道和自动变道设备,所述备用车道具有与各进车车道对接的轨道,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列车停靠预警控制:

1)、控制器通过红外探测传感器获取车站内列车的停靠情况,每隔一分钟,刷新数据;

2)、站外有列车既将驶入,控制器通过远程监测站获取列车车次,从数据库中读取对应车次的计划车道;

3)、计划车道空置,绑定对应的列车车次与计划车道,进行记录,并发布候车消息,告知乘客进入车次的信息和候车站台;

4)、计划车道被占,发送变道信息,在进站车道上亮起变道警示灯,提醒列车减速,同时遍历备用车道;

5)、若备用车道有空位,控制自动变道设备将当前车道对接对应车道,另外,发布候车消息,告知乘客进入车次的信息和备用的候车站台信息,警示灯转换为准入灯;

6)、若备用车道无空位,持续点亮警示灯,提醒列车站外等候,同时时刻关注计划车道信息和备用车道信息,一旦有空车道出现,控制自动变道设备将当前车道对接对应车道,发布候车消息,告知乘客进入车次的信息和备用的候车站台信息,警示灯转换为准入灯。

基上所述,所述备用车道分别设置在正常车道的两侧。

基上所述,所述自动变道设备包括处理器、电机、摆臂、变道轨道,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以便控制器发送变道指令后,处理器启动电机,驱动摆臂摆动,推动变道轨道移至对应车道。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发明在原有车道的基础上,设计备用车道,备用车道一般不启动,仅在站内拥堵时启用,已备不时之需,避免有列车被挡在站外,影响列车进度,进而影响整个火车调度计划。

进一步的,控制器随时监控站内车道,掌握站内停车情况,避免车道浪费;设置自动变道设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下达变道指令,自动变道设备进行变道,列车即可变道进入相应的车道,避免人为操作导致的危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列车停靠预警控制方法,包括安装在各停靠车道上的红外探测传感器、控制器、安装在进站口处并对应各车道设置的警示灯、备用车道和自动变道设备,所述备用车道具有与各进车车道对接的轨道,所述自动变道设备包括处理器、电机、摆臂、变道轨道,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以便控制器发送变道指令后,处理器启动电机,驱动摆臂摆动,推动变道轨道移至对应车道。

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列车停靠预警控制:

1)、控制器通过红外探测传感器获取车站内列车的停靠情况,每隔一分钟,刷新数据,持续关注站内列车的停靠情况,避免车道浪费;

2)、站外有列车既将驶入,控制器通过远程监测站获取列车车次,从数据库中读取对应车次的计划车道;

3)、计划车道空置,绑定对应的列车车次与计划车道,进行记录,并发布候车消息,告知乘客进入车次的信息和候车站台,绑定的目的在于后续有车辆进入时,直接发出不给予准入允许信号,直到当前车次驶出;

4)、计划车道被占,发送变道信息,在进站车道上亮起变道警示灯,提醒列车减速,同时遍历备用车道;

5)、若备用车道有空位,控制自动变道设备将当前车道对接对应车道,另外,发布候车消息,告知乘客进入车次的信息和备用的候车站台信息,警示灯转换为准入灯;

6)、若备用车道无空位,持续点亮警示灯,提醒列车站外等候,同时时刻关注计划车道信息和备用车道信息,一旦有空车道出现,控制自动变道设备将当前车道对接对应车道,发布候车消息,告知乘客进入车次的信息和备用的候车站台信息,警示灯转换为准入灯。所述备用车道分别设置在正常车道的两侧,平时不占用车道位置。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