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及列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872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列车及列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车组体铁路运输装备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隔音降噪装置的车厢,还涉及包含这种车厢的列车。



背景技术:

伴随中国动车组高速发展,路线逐步接近饱和,为了更好的扩展客运专线的利用率,开通夜间卧铺动车组是目前有效解决的方式,从而更好对国有资本的利用,为了保证高压车在车辆过分相真空断路器开断噪音,以及高速行驶下受电弓所产生的空噪,需要急待解决高压车卧铺区域的隔音降噪措施,以提高旅客旅行的舒适性。

交流高压受流系统主要包括受电弓、真空断路器、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车顶隔离开关等部件组成。此高压受流系统设备安装在变压器车车顶上,正常运行中升起受电弓汲取接触网25kV/50Hz AC电,电压互感器检测接触网电压,真空断路器负责主电路的断开和闭合,车顶隔离开关负责连接和隔离另一牵引单元。受电弓硬性装与车顶之上,接地开关、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通过车顶贯穿孔安装于车顶之上。

受电弓在动车组高速行驶中产生的空气噪音和真空断路器的开闭动作噪音,接地开关、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电压互感器的与车内互通的安装孔也加剧了声音纵向车内的传递,车内没有专门的设备隔音措施,往往通过车内整体铺设隔音材来吸收噪音,吸音能力有所限制,不利于旅客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列车车厢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列车车厢,所述列车车厢顶部安装有高压装置和/或受电弓,所述列车车厢的车顶上安装有隔音降噪装置,所述隔音降噪装置包括隔音电气箱,用于将高压装置集中装配在隔音电气箱的内部;装配在所述隔音电气箱内部的高压装置的控制线路统一经开设在车顶的贯通孔进入车体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高压装置包括电压互感器、真空断路器、接地开关和隔离开关,所述贯通孔开设在接地开关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隔音电气箱的内壁铺设有隔音层。

进一步,所述真空断路器的低压端外侧覆盖有隔音层。

进一步,所述隔音降噪装置包括内置隔音结构,所述内置隔音结构安装在车顶内侧且将贯通孔封闭在内;所述内置隔音结构上设有用于导出控制线的分线孔。

进一步,所述内置隔音结构的内壁铺设有隔音层。

进一步,所述隔音降噪装置包括外置隔音结构,所述外置隔音结构安装在车顶上且位于动车高压装置和/或受电弓的安装区域内。

进一步,所述外置隔音结构为隔音层,所述隔音层铺设在高压装置和/或受电弓的安装区域上。

进一步,所述隔音电气箱和/或内置隔音结构的材质为铝板、玻璃钢或绝缘板。

进一步,所述内置隔音结构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盖体。

进一步,所述隔音层的材质为单层蜂窝孔隔音棉或多层蜂窝孔隔音棉。

进一步,所述多层蜂窝孔隔音棉包括设于中间的低密度蜂窝孔隔音棉和设于所述低密度蜂窝孔隔音棉两侧的高密度蜂窝孔隔音棉。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列车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列车,包括上述列车车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在动车车顶的隔音电气箱、安装在车顶上且位于动车高压系统的安装区域内的外置隔音结构、安装在车顶内侧且将贯通孔封闭在内的内置隔音结构,针对受电弓升起后在动车组运行中产生的噪音,通过在受电弓安装区域设置外置隔音结构,外置隔音结构可以有效吸收受电弓传递到车内的振动噪音,起到良好的隔音降噪的功能;通过将真空断路器、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统一装配在隔音电气箱内,便于对上述装置进行整理和安装,符合模块化安装的设计理念,同时装配在所述隔音电气箱内部的高压装置的控制线路统一经开设在车顶的贯通孔进入车体内,从而减少车体贯穿孔数量;隔音电气箱内增加隔音层以增强隔音效果,达到更好的隔音降噪的效果;车内贯通孔处设置内置隔音结构,所述内置隔音结构上设有用于导出控制线的分线孔;所述真空断路器的低压端外侧覆盖有隔音层,这样可有效针对降低真空断路器开闭产生的噪音。这样由车外到车内,进行多层次的隔音,从而进一步解决真空断路器开闭动作噪音以及贯通孔问题,将噪音传递降低到最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置隔音结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置隔音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置隔音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车厢,所述列车车厢顶部安装有高压装置和/或受电弓5,所述隔音降噪装置包括隔音电气箱1,所述隔音电气箱1固定在列车的车顶4上,用于将列车高压装置集中装配在隔音电气箱1的内部;装配在所述隔音电气箱1内部的高压装置的控制线路统一经开设在车顶4的贯通孔41进入车体内。本实用新型中,隔音电气箱通过将真空断路器、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统一装配在内,便于对上述装置进行整理和安装,符合模块化安装的设计理念,同时装配在所述隔音电气箱内部的高压装置的控制线路统一经开设在车顶的贯通孔进入车体内,从而减少车体贯穿孔数量;隔音电气箱内增加隔音层以增强隔音效果,达到更好的隔音降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列车车厢顶部安装有高压装置和受电弓,所述隔音降噪装置包括:

隔音电气箱1,所述隔音电气箱1固定在列车车顶4上,用于将列车高压装置集中装配在隔音电气箱1的内部;装配在所述隔音电气箱1内部的高压装置的控制线路统一经开设在车顶4的贯通孔41进入车体内;

外置隔音结构2,所述外置隔音结构2安装在车顶4上且位于动车高压系统的安装区域内;

内置隔音结构3,所述内置隔音结构3安装在车顶4内侧且将贯通孔41封闭在内;所述内置隔音结构3上设有用于导出控制线的分线孔31。安装时,控制线与分线孔31之间的间隙会用隔音棉堵死,进一步增强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在动车车顶4的隔音电气箱1、安装在车顶上且位于动车高压系统的安装区域内的外置隔音结构2、安装在车顶4内侧且将贯通孔41封闭在内的内置隔音结构3,针对受电弓5升起后在动车组运行中产生的噪音,通过在于动车高压系统的安装区域设置外置隔音结构2,外置隔音结构2可以有效吸收于动车高压系统的传递到车内的振动噪音,起到良好的隔音降噪的功能;通过将动车高压系统中的部分高压装置统一装配在隔音电气箱1内,便于对上述装置进行整理和安装,符合模块化安装的设计理念,同时装配在所述隔音电气箱1内部的高压装置的控制线路统一经开设在车顶4的贯通孔41进入车体内,从而减少车体贯通孔41数量;隔音电气箱1内增加隔音层以增强隔音效果,达到更好的隔音降噪的效果;车内贯通孔41处设置内置隔音结构3,所述内置隔音结构3上设有用于导出控制线的分线孔31,这样由车外到车内,进行多层次的隔音,将噪音传递降低到最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列车车厢,所述列车车厢的车顶4上安装有高压装置,所述隔音电气箱1将高压装置电压互感器、真空断路器、接地开关和隔离开关封闭在其内部,所述贯通孔41开设在接地开关的下方。通过将真空断路器、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统一装配在隔音电气箱内,便于对上述装置进行整理和安装,符合模块化安装的设计理念;接地开关、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电压互感器的与车内互通的安装孔也加剧了声音纵向车内的传递,因此,将在所述隔音电气箱内部的高压装置的控制线路统一经开设在车顶4的贯通孔进入车体内,从而减少车体贯穿孔数量,进一步降低了声音传递。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音电气箱1的内壁铺设有隔音层。所示隔音层可以直接粘贴到隔音电气箱1的内壁上,也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隔音电气箱1的内壁上,当然,隔音电气箱1和隔音层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粘贴和通过连接件固定,如通过挂设可拆卸连接等方式,也同样能够实现通过隔音层隔音降噪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置隔音结构3的内壁铺设有隔音层。所示隔音层可以直接粘贴到内置隔音结构3的内壁上,也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内置隔音结构3的内壁上,当然,内置隔音结构3和隔音层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粘贴和通过连接件固定,如通过挂设可拆卸连接等方式,也同样能够实现通过隔音层隔音降噪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列车车厢,所述列车车厢的车顶4上安装有受电弓5,所述外置隔音结构2为隔音层,所述隔音层铺设在车顶4受电弓5的安装区域上。所示隔音层可以直接粘贴到车顶4上,也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车顶4,当然,车顶4和隔音层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粘贴和通过连接件固定,如通过挂设可拆卸连接等方式,也同样能够实现通过隔音层隔音降噪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所述真空断路器的低压端外侧覆盖有隔音层。所述真空断路器的低压端外侧覆盖有隔音层,这样可有效针对降低真空断路器开闭产生的噪音。所示隔音层可以直接粘贴到隔音电气箱1的内壁上,也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隔音电气箱1的内壁上,当然,隔音电气箱1和隔音层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粘贴和通过连接件固定,如通过挂设可拆卸连接等方式,也同样能够实现通过隔音层隔音降噪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所述隔音层的材质为单层蜂窝孔隔音棉或多层蜂窝孔隔音棉。

所述多层蜂窝孔隔音棉包括设于中间的低密度蜂窝孔隔音棉和设于所述低密度蜂窝孔隔音棉两侧的高密度蜂窝孔隔音棉。

当然,隔音层的材质不局限于上述类型,如隔音海绵、隔音橡胶等材质,也同样能够实现通过隔音层隔音降噪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满足隔音电气箱1或内置隔音结构3的强度,同时具有质量轻的效果。所述隔音电气箱1或内置隔音结构3的材质为铝板、玻璃钢或绝缘板。当然,隔音电气箱1或内置隔音结构3的材质不局限于上述类型,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音电气箱1或内置隔音结构3由铝蜂窝板、碳纤维板、铝合金板或麻纤维板构成。所述铝蜂窝板可为主要选3003H24合金铝板或5052AH14高锰合金铝板为基材的板。所述碳纤维板由碳纤维材质构成的板;所述麻纤维板为由麻纤维材质构成的板,所述铝蜂窝板、所述碳纤维板或所述麻纤维板,均具有密度小,质量轻且强度大的特点,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中大大降低了整体重量,并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材质,也同样能够实现通过隔音层隔音降噪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3至7所示,所述内置隔音结构3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盖体33。将盖体33取下,可以对各高压装置的控制线进行排布和检修。所述内置隔音结构3上开设安装孔32,通过安装孔32可以对内置隔音结构3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列车,包括上述列车车厢,所述列车车厢的车顶4上安装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隔音降噪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在动车车顶4的隔音电气箱1、安装在车顶上且位于动车高压系统的安装区域内的外置隔音结构2、安装在车顶内侧且将贯通孔封闭在内的内置隔音结构3,针对受电弓5升起后在动车组运行中产生的噪音,通过在受电弓5安装区域设置外置隔音结构2,外置隔音结构2可以有效吸收受电弓5传递到车内的振动噪音,起到良好的隔音降噪的功能;通过将真空断路器、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统一装配在隔音电气箱内,便于对上述装置进行整理和安装,符合模块化安装的设计理念,同时装配在所述隔音电气箱1内部的高压装置的控制线路统一经开设在车顶的贯通孔41进入车体内,从而减少车体贯穿孔数量;隔音电气箱1内增加隔音层以增强隔音效果,达到更好的隔音降噪的效果;车内贯通孔41处设置内置隔音结构3,所述内置隔音结构3上设有用于导出控制线的分线孔31;所述真空断路器的低压端外侧覆盖有隔音层,这样可有效针对降低真空断路器开闭产生的噪音。这样由车外到车内,进行多层次的隔音,从而进一步解决真空断路器开闭动作噪音以及贯通孔问题,将噪音传递降低到最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