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814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辅助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生产采用轨道水平式运输,满载时都会遇到轨道机车车轮与轨道黏着力不够时轨道机车力车轮出现打滑现象,散沙器将粉质状细沙颗粒均匀铺洒在轨道面上,增加车轮与轨道间黏着力,其中常用的轨道机车为电瓶车。

现有轨道机车都装有防滑撒沙装置,利用轨道机车自身带有的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引入撒沙装置,利用细沙的自然流动性通过控制阀将细沙撒到轨面上。增加黏着力的细沙材质基本上是石英砂、自然河沙山沙三种,河沙和山沙材质接近统称为自然沙,隧道内空气潮湿,自然沙遇到潮湿空气会形成固状结块,导致细沙不能自然流动,石英砂在一定湿度范围内可有效防止这一现象发生,但石英砂使用成本较高,不适合在生产工期较长的项目使用,在现有的撒沙装置上使用自然沙遇到潮湿空气会形成固状结块,细沙不能自然流动至使散沙装置不能有效的起到防滑作用,另外撒沙装置安装在车体内侧,清理维修极其不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投入成本少,通过将沙箱设置在电瓶车的前端,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清理与维修;通过设置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能够将结块状的细沙打散、打碎并且将细沙输送到出沙口,从而保证细沙从出沙口均匀撒到轨道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该电瓶车前端的沙箱、设置在所述沙箱内部的搅拌装置和驱动所述搅拌装置的驱动机构;

所述沙箱呈竖向布设,所述沙箱的上端开设有进沙口,所述沙箱的下端设置有出沙口;

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沙箱的中心,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所述上搅拌杆和所述下搅拌杆同轴布设,所述上搅拌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搅拌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搅拌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出沙口下端的上方,所述出沙口设置在所述电瓶车轨道的正上方,所述上搅拌杆和所述下搅拌杆均呈竖向布设,均呈竖向布设上搅拌杆的上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上述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动马达。

上述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动马达与气体管道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所述气体管道上设置有气动阀。

上述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沙口上设置有密封盖。

上述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搅拌杆包括上搅拌杆本体和沿所述上搅拌杆本体周向由上向下布设的多个搅拌棒,每个所述搅拌棒均呈水平布设,所述搅拌棒的长度不大于L,其中L为所述上搅拌杆本体与所述沙箱内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搅拌杆本体为圆柱形杆体。

上述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搅拌杆包括下搅拌杆本体和沿所述下搅拌杆本体周向由上向下呈螺旋线布设的螺旋叶片,所述下搅拌杆本体为圆柱形杆体。

上述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旋叶片的宽度由上至下均相同,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由上向下均相同。

上述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搅拌杆的下端与所述沙箱的出沙口下端之间的距离为8mm~12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投入成本少。

2.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该电瓶车前端的沙箱、设置在所述沙箱内部的搅拌装置和驱动所述搅拌装置的驱动机构,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安装。

3.本实用新型中沙箱设置在电瓶车的前端,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清理与维修。

4.本实用新型中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的设置,在上搅拌杆转动时,能够将结块状的细沙打散、打碎,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流动到下搅拌杆后,强制将细沙输送到出沙口,从而保证细沙从出沙口均匀撒到轨道上,减少了由于机车打滑发生溜车安全事故的隐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投入成本少,通过将沙箱设置在电瓶车的前端,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清理与维修;通过设置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能够将结块状的细沙打散、打碎并且将细沙输送到出沙口,从而保证细沙从出沙口均匀撒到轨道上。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沙箱; 2—气动马达; 3—快速接头;

4-1—上搅拌杆本体; 4-2—搅拌棒; 5-1—下搅拌杆本体;

5-2—螺旋叶片; 6—密封盖; 7—电瓶车;

8—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用强制撒沙装置,包括设置在该电瓶车7前端的沙箱1、设置在所述沙箱1内部的搅拌装置和驱动所述搅拌装置的驱动机构;

所述沙箱1呈竖向布设,所述沙箱1的上端开设有进沙口,所述沙箱1的下端设置有出沙口;

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沙箱1的中心,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所述上搅拌杆和所述下搅拌杆同轴布设,所述上搅拌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搅拌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搅拌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出沙口下端的上方,所述出沙口设置在所述电瓶车7轨道8的正上方,所述上搅拌杆和所述下搅拌杆均呈竖向布设,均呈竖向布设上搅拌杆的上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实际使用时,该强制撒沙装置设置在所述电瓶车7的前端,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清理与维修。

实际使用时,该强制撒沙装置的数量与所述轨道8数量相同,保证每个所述电瓶车7轨与所述电瓶车7车轮之间有沙子,增加所述轨道8与所述电瓶车7车轮之间的粘着力,有效的防止所述电瓶车7车轮出现打滑的现象。

实际使用时,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的设置,在上搅拌杆转动时,能够将结块状的细沙打散、打碎,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流动到下搅拌杆后,强制将细沙输送到出沙口,从而保证细沙从出沙口均匀撒到轨道8上,减少了由于机车打滑发生溜车安全事故的隐患。

实际使用时,该强制撒沙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电瓶车7前端的壳体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动马达2。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动马达2与气体管道通过快速接头3连接,所述气体管道上设置有气动阀。

实际使用时,利用所述电瓶车7自带的空气压缩机将空气进行压缩后引入所述气体管道后,打开所述气动阀,使所述气动马达2低速、匀速旋转,驱动所述上搅拌杆进行转动,同时所述气动马达2转动时排气侧对所述沙箱1内产生气压,气压对所述沙箱1内的细沙有一定分散作用,能够双重的实现对所述沙箱1内的细沙进行打散、打碎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沙口上设置有密封盖6。

实际使用时,在所述进沙口设置密封盖6有效的保证在所述电瓶车7在工作过程中,所施工隧道拱部的散石进入所述沙箱1内,导致对启动马达和上搅拌杆无法工作,同时,有效的降低潮湿空气进入所述沙箱1内,导致所述细沙出现结块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搅拌杆包括上搅拌杆本体4-1和沿所述上搅拌杆本体4-1周向由上向下布设的多个搅拌棒4-2,每个所述搅拌棒4-2均呈水平布设,所述搅拌棒4-2的长度不大于L,其中L为所述上搅拌杆本体4-1与所述沙箱1内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搅拌杆本体4-1为圆柱形杆体。

实际使用时,相邻两个所述搅拌棒4-2的长度不相同,目的是对所述沙箱1中的细沙进行充分的打散,使所述细沙能够均匀的撒到所述电动车轨道8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搅拌杆包括下搅拌杆本体5-1和沿所述下搅拌杆本体5-1周向由上向下呈螺旋线布设的螺旋叶片5-2,所述下搅拌杆本体5-1为圆柱形杆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叶片5-2的宽度由上至下均相同,所述螺旋叶片5-2的螺距由上向下均相同。

实际使用时,所述螺旋叶片5-2的作用是将所述细沙进一步进行打散,同时所述螺旋叶片5-2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所述细沙的直线运动转换为螺旋线运动,使所述细沙能够均匀的从所述出沙口撒出,同时能够防止所述出沙口出现堵塞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搅拌杆的下端与所述沙箱1的出沙口下端之间的距离为8mm~12mm。

实际使用时,所述下搅拌杆的下端与所述沙箱1的出沙口之间的距离小于8mm时,不利于所述细沙在出沙口的撒出,当所述下搅拌杆的下端与所述沙箱1的出沙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2mm时,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对所述细沙进行完全打散,影响撒沙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