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脚踏板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966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脚踏板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板减震机构,尤指一种适用于组设于机车上的脚踏板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机车而言,其往往会于机车的二侧分别设有一脚踏板,此脚踏板可提供骑乘者于骑乘机车时,将脚部踏置于脚踏板上以提高舒适性。
然而,传统的脚踏板是分别组设于一脚踏杆的二端,而脚踏杆则是直接组设于机车本体上、或是直接组设于机车引擎上,当骑乘者于骑乘机车时,机车因运转所产生的震动极容易经由脚踏杆而传递至脚踏板,且当机车引擎的转速愈高,其所产生的震动愈大,因此容易造成骑乘者的舒适性受到影响。
对于上述的震动问题,传统的作法是直接于脚踏板锁附于脚踏杆的位置处垫设有一橡胶,但如此的作法并无法有效改善脚踏板的震动问题,尤其当机车引擎处于中、高运转速度的情况下,更是无法达成减震的目的,并非十分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车脚踏板减震机构,以能提高脚踏板的减震效果,并可以提高骑乘者于骑乘机车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机车脚踏板减震机构主要包括有一脚踏杆、二橡胶柱、二配重块、以及二锁固杆。其中,脚踏杆的左右二端并分别同轴固设有一套管,且每一套管并分别包括有一外管口、以及一内容室。
此外,二橡胶柱分别包括有一柱体、一外环凸缘、以及一中央轴孔,其中的二柱体分别略小于上述脚踏杆二端的二套管之二内容室,且二柱体分别对应插套容设于二内容室内,同时,二橡胶柱的二外环凸缘则分别对应顶靠于二套管的二外管口上。
另外,二配重块并分别开设有一通孔,而二锁固杆则分别穿经二配重块的二通孔与二橡胶柱的二中央轴孔,并将二配重块与二橡胶柱分别对应轴向锁紧,同时,二橡胶柱分别受二锁固杆的轴向锁紧而挤压、并且径向膨胀而分别对应紧密接触而固定于脚踏杆二端的二套管的二内容室内。
由上述可知,由于二套管内分别套设有一橡胶柱,以及二橡胶柱因为受二锁固杆的轴向锁紧而挤压、并且径向膨胀而分别对应紧密接触而固定于二套管的二内容室内的设计,可确实提高脚踏板的减震效果,并可以提高骑乘者于骑乘机车时的舒适性。
上述的二锁固杆可分别包括有一螺杆、以及一螺帽,且二螺杆分别穿经二配重块的二通孔与二橡胶柱的二中央轴孔,并以二螺帽分别螺锁于二螺杆上而将二配重块与二橡胶柱分别锁固于脚踏杆二端的二套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确实达成提高脚踏板的减震效果、并可提高骑乘者于骑乘机车时的舒适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号说明1 脚踏杆 11 套管 110 内容室111 外管口 2 橡胶柱21 柱体22 外环凸缘23 中央轴孔 3 锁固杆31 螺杆32 螺帽 4 配重块41 通孔5 脚踏板9 机车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让审查员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一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其中显示有一机车9,且于此机车9上横向组设有一脚踏杆1,而此脚踏杆1于本实施例中则是组设于机车9引擎的下方。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其中显示于上述的脚踏杆1的左右二端分别同轴以焊接方式固设有一套管11,且每一套管11分别包括有一外管口111、以及一内容室110,同时于每一套管11的上缘并焊接组设有一脚踏板5。
此外,图式中并显示有二橡胶柱2、二配重块4、以及二锁固杆3。其中,二橡胶柱2分别包括有一柱体21、一外环凸缘22、以及一中央轴孔23,且二柱体21的大小分别略小于二套管11的二内容室110的大小,因此,二柱体21可分别对应插套并容设于二套管11的二内容室110内,且二橡胶柱2的二外环凸缘22可分别对应顶靠于二套管11的二外管口111上。
另外,二配重块4并分别开设有一通孔41,而二锁固杆3则是分别包括有一螺杆31、以及一螺帽32,其中的螺杆31分别由外向内依序穿经二配重块4的二通孔41与二橡胶柱2的二中央轴孔23,并且以二螺帽32分别螺锁于二螺杆31上,而将二配重块4与二橡胶柱2分别对应轴向锁紧于二套管11上,此时,二橡胶柱2分别因为受到二锁固杆3的轴向锁紧而挤压,并且因挤压而径向膨胀,进而分别对应紧密接触而固定于二套管11的二内容室110内。
因此,机车9因其引擎运转所产生的震动,可由橡胶柱2以及配重块4所吸收,且橡胶柱2为径向膨胀且分别对应紧密接触固定于二套管11的二内容室110内,如此紧密接触的设计更可加强其吸震效果,故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可确实提高脚踏板的减震效果,并可藉以提高骑乘者于骑乘机车时的舒适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脚踏板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脚踏杆、二橡胶柱、二配重块、二锁固杆,其中脚踏杆左右二端分别同轴固设有一套管,每一套管包括有一外管口、及一内容室;二橡胶柱,分别包括有一柱体、一外环凸缘、及一中央轴孔,该二柱体分别小于该二套管的二内容室、并分别对应插套容设于该二内容室内,且该二外环凸缘并分别对应顶靠于该二外管口上;二配重块,分别开设有一通孔;以及二锁固杆,分别穿经该二配重块的二通孔与该二橡胶柱的二中央轴孔,并将该二配重块与该二橡胶柱分别对应轴向锁紧,同时,该二橡胶柱分别受该二锁固杆的轴向锁紧而挤压、并径向膨胀而分别对应紧密接触而固定于该二套管的二内容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脚踏板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二锁固杆分别包括有一螺杆、及一螺帽,且该二螺杆分别穿经该二配重块的二通孔与该二橡胶柱的二中央轴孔,并以该二螺帽分别螺锁于该二螺杆上而将该二配重块与该二橡胶柱分别锁固于该二套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脚踏板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二套管的上缘更分别组设有一脚踏板。
专利摘要一种机车脚踏板减震机构,是在一脚踏杆的二端分别固设有一套管,且于每一套管内分别容设有一橡胶柱,同时每一套管再分别藉由一锁固杆而将一配重块与前述的橡胶柱锁紧于套管上,此时,橡胶柱受到锁固杆的锁紧而挤压,并且径向膨胀而对应紧密接触于套管的内容室内,本实用新型可确实达成提高脚踏板的减震效果,并可提高骑乘者于骑乘机车时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B62J25/00GK2740514SQ20042011815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3日
发明者吴铭峰, 庄建弘, 苏清平, 廖日源 申请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