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翻斗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60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压翻斗台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手推车与车斗之间组装有升降及倾倒装置的油压翻斗台车。
背景技术
如台湾第087206893号“可拆、可组合泥土手推车结构改良”专利,是由主车架、左右轮架、车轮、左右脚架、横杆构成;其尾端设有跷起的扶手,ㄩ形主车架下方中央及尾端分别设有突耳,主车架后侧尾部设有结合块,供与车斗后侧的固定块接合固定;左右轮架尾部设有结合块,供与主车架下方中央突耳连接,左右轮架最前端的结合块与车斗前方的螺孔连接,左右轮架中央下方的突耳将车轮固定,其下方后端的突耳供左右脚架前端结合块固定,左右脚架后端结合块与主车架下方尾端突耳固定,左右脚架后端设有横杆,供装载物品。这种手推车欲倾倒出车斗内的物品时,必须将扶手往上扳起,极为耗费人力且机动性差。所以,现有的手推搬运车,结构设计尚存在不理想之处,致使其功能不可能完善,特别是在欲朝较高的收集筒倾倒物品时,常由于其使用功能的欠缺而阻碍工作的完成,确实有待进一步改进。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根据多年从事机械设备制造和研发的经验,积极研究开发,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油压翻斗台车,其在手推车与车斗之间组装有升降及倾倒装置,通过该装置可将车斗往上推升顶起以高于收集筒的高度,再把车斗后方顶高使其呈前倾状态而倒出物品,方便搬运及倾倒物品的操作,节省人力和工时,使用效果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油压翻斗台车,包括具有轮体的手推车,手推车后侧向上延伸有推把,手推车上组装设有一供盛装物品的车斗,该车斗底部组装设有一组台梁,手推车上组装一相联动的脚踏唧压杆和油压驱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推车与车斗之间设有一升降及倾倒装置;该升降及倾倒装置为中部具有支点且可展开和收靠的活动交叉支撑架,该交叉支撑架的下前端设有套筒,套筒通过轴杆固定在手推车前方的结合耳上,油压驱动缸的伸缩轴固定在套筒一侧,利用油压驱动缸拉动交叉支撑架,交叉支撑架的下后端设有滚轮,通过滚轮组装设置在手推车C形车架内,使交叉支撑架的下后端沿车架前后位移,交叉支撑架的上前端通过L形摆臂连接至车斗台梁的前方位置,交叉支撑架的上后端设有滚轮,借助该滚轮抵在车斗的台梁底面,并使交叉支撑架的上后端沿台梁前后位移,且在交叉支撑架靠近上后端位置组装一个驱动臂,该驱动臂另端连接至台梁上。
欲倾倒车斗内的物品时,只需往复踩踏脚踏唧压杆便能够操作控制油压驱动缸的伸缩轴伸出,而逐渐推动升降及倾倒装置展开,使车斗往上推升顶高;继续往复踩踏脚踏唧压杆就能迫使交叉支撑架下后端更靠近下前端,其上前端的摆臂也逐渐往后方转动,也就是使该交叉支撑架的上前端更加靠近上后端,此时,使驱动臂将车斗以上前端为支点朝前渐渐倾斜倒出物品;按下泄压把手使油压驱动缸的伸缩轴收回,同时牵引升降及倾倒装置的交叉支撑架合并收靠降下车斗。
前述的油压翻斗台车,其中L形摆臂顶端设在台梁近前端,底部枢接在交叉支撑架的上前端,构成升降活动关节。
前述的油压翻斗台车,其中驱动臂顶端设在台梁近中部,底端枢接在交叉支撑架的上后端,构成倾倒推升活动关节。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收靠状态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收靠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升高状态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升高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倾倒状态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倾倒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1轮体、12手推车、13推把、14结合耳、15车架、16泄压把手、21车斗、22台梁、31脚踏唧压杆、32油压驱动缸、321伸缩轴、40升降及倾倒装置、41交叉支撑架、411支点、412下前端、4121套筒、4122轴杆、413下后端、4131滚轮、414上前端、415上后端、4151滚轮、42摆臂、43驱动臂。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油压翻斗台车,其底部具有四角端枢设组装轮体的手推车12,一自手推车12后端部向上延伸的推把13,手推车12顶部组装有一可供盛装物品的车斗21,该车斗21底部组装设有一组台梁22,手推车12上组装一相联动的脚踏唧压杆31和油压驱动缸32,该手推车12、车斗21、脚踏唧压杆31及油压驱动缸32等部分,并不是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手推车12介于车斗21之间枢装有一升降及倾倒装置40;该升降及倾倒装置40主要是一个中部具有支点411且可以展开和收靠的活动交叉支撑架41,该交叉支撑架41的下前端412设有套筒4121,套筒4121通过轴杆4122固定在手推车12前方的结合耳14上,油压驱动缸32的伸缩轴321固定在下前端412的套筒4121上联动交叉支撑架41;另,交叉支撑架41的下后端413设有滚轮4131,通过滚轮4131组装设置在手推车12两侧C形车架15上,使交叉支撑架41的下后端413可以沿着车架15进行前后位移,交叉支撑架41的上前端414通过活动的的L形摆臂42连接至车斗21台梁22的近前方位置,交叉支撑架41的上后端415设有滚轮4151,借助该滚轮4151抵在车斗21的台梁22底面,并使交叉支撑架41的上后端415可以沿着台梁22进行前后位移,且在交叉支撑架41靠近上后端415位置组装一个可以活动的驱动臂43以连接至台梁22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及工作原理是,首先,参阅图2A、图2B所示,按下泄压把手16即可释放油压驱动缸32的压力,使油压驱动缸32的伸缩轴321缓缓收回,同时牵引升降及倾倒装置40的交叉支撑架41合并收靠降下车斗21,令车斗21位于手推车12上方,也即处于平常状态。其次,参阅图3A、图3B和图1A、图1B所示,该车斗21盛满物品后即可推动手推车12进行搬运,当欲倾倒出车斗21内的物品时,再踩踏脚踏唧压杆31便能够操作控制油压驱动缸32的伸缩轴321伸出,而逐渐拉动升降及倾倒装置40展开,使车斗21往上推升顶高。再者,如图4A、图4B所示,承上动作,继续往复踩踏脚踏唧压杆31就能控制油压驱动缸32的伸缩轴321持续伸出,迫使升降及倾倒装置40的交叉支撑架41下后端413更靠近下前端412,其上前端414的摆臂42也逐渐往后方转动,也就是使该交叉支撑架41的上前端414更加靠近上后端415,此时,使驱动臂43将车斗21以上前端414为支点朝前倾倒物品。待倾倒物品以后,按下泄压把手16即可释放油压驱动缸32的压力,同时牵引升降及倾倒装置40以上前端414为支点,将整个车斗21旋转至水平,再通过收靠交叉支撑架41降下车斗21,令车斗21靠近手推车12上方而处于平常状态,如图2A、图2B所示。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压翻斗台车,通过设置的升降及倾倒装置,达到可将车斗往上推升顶起而高于收集筒的高度,再继续把车斗后方顶高,以使其呈前倾状态而倒出物品的效果,承载、搬运和倾倒物品的控制操作效果理想,减少操作人员的疲劳程度,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时,且未有相同结构设计公开使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油压翻斗台车,包括具有轮体的手推车,手推车后侧向上延伸有推把,手推车上组装设有一供盛装物品的车斗,该车斗底部组装设有一组台梁,手推车上组装一相联动的脚踏唧压杆和油压驱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推车与车斗之间设有一升降及倾倒装置;该升降及倾倒装置为中部具有支点且可展开和收靠的活动交叉支撑架,该交叉支撑架的下前端设有套筒,套筒通过轴杆固定在手推车前方的结合耳上,油压驱动缸的伸缩轴固定在套筒一侧,交叉支撑架的下后端设有滚轮,通过滚轮组装设置在手推车C形车架内,使交叉支撑架的下后端沿车架前后位移,交叉支撑架的上前端通过L形摆臂连接至车斗台梁的前方位置,交叉支撑架的上后端设有滚轮,借助该滚轮抵在车斗的台梁底面,并使交叉支撑架的上后端沿台梁前后位移,且在交叉支撑架靠近上后端位置组装一个驱动臂,该驱动臂另端连接至台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翻斗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摆臂顶端设在台梁近前端,底部枢接在交叉支撑架的上前端,构成升降活动关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翻斗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顶端设在台梁近中部,底端枢接在交叉支撑架的上后端,构成倾倒推升活动关节。
专利摘要一种油压翻斗台车,包括手推车,手推车上设车斗及联动的脚踏唧压杆和油压驱动缸;手推车与车斗间设升降及倾倒装置;升降及倾倒装置为中部具有支点且可展开和收靠的活动交叉支撑架,交叉支撑架下前端设套筒,套筒固定在手推车前方结合耳上,油压驱动缸伸缩轴固定在套筒一侧,交叉支撑架下后端通过滚轮设在手推车车架内,使下后端沿车架前后位移,交叉支撑架上前端通过摆臂连接至车斗台梁前方,交叉支撑架上后端借助滚轮抵在车斗台梁底面,使上后端沿台梁前后位移,交叉支撑架上后端通过驱动臂连接至台梁上;其可将车斗往上推升顶高于收集筒的高度,再把车斗后方顶高使其呈前倾状态而倒出物品,方便搬运及倾倒物品,节省人力和工时,使用效果理想。
文档编号B62B3/00GK2811099SQ20052000598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
发明者杉浦康成 申请人:杉浦康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