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设轴承的自行车刹车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62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附设轴承的自行车刹车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组件领域的一种附设轴承的自行车刹车把手,尤其是指一种可提升刹车灵敏度以及增进刹车效益的刹车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的刹车把手1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有一固定座11及一握把12,其中固定座11顶部一侧接设有一入线螺丝13,供刹车索线18穿入并枢接于握把12的接线端121,而该握把12藉由其轴孔122与固定座11的套孔111对称设置,并以一定位螺栓14贯穿而将之结合,又,利用一扭力弹簧16分别抵设固定座11及握把12,而提供握把12具有经压掣后的复位弹力;是已,透过握把12的接线端121枢接刹车索线18,并以握把12的轴孔122为旋移轴心,使握把12可产生旋转的扳压力而拉掣刹车索线18刹止车轮。
上揭习用刹车把手1的握把12其轴孔122的二侧与定位螺栓14之间系介设有胶质衬片15,使握把12在以定位螺栓14为轴心而旋移时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利于扳压及复位。
但,事实上该胶质衬片15在握把12长时间的扳移作动摩擦下,极易产生薄弱甚或变形、破损的危机,致使握把12会产生松动现象进而影响刹车扳压的有效性及安全的刹车效益;诚然,胶质衬片15具有效降低金属制的握把12及金属制定位螺栓14因旋移而产生较大摩擦阻力的效果,但是,胶质衬片15本身的使用寿命在长期的往复摩擦下却又极度受限,而不得不加以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附设轴承的自行车刹车把手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一种附设轴承的自行车刹车把手结构,其刹车把手主要包括有一固定座及一握把,其中固定座顶部一侧接设有一供刹车索线穿入并可直接或间接枢接于握把的接线端的入线螺丝,该握把藉由其轴孔与固定座的套孔对称设置,并通过一定位螺栓贯穿结合,一扭力弹簧分别抵设固定座及握把;其特征在于于握把的轴孔二侧与定位螺栓之间设有金属制的帽形承珠座,而该承珠座由一帽形座体及一圆形环片所组合而成,且其间以复数环列的钢珠抵设容置。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自行车握把的旋移得更为顺畅无阻及增长其使用寿命而达到最佳的刹车效益。


图1是习知刹车把手分解。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刹车把手的组合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刹车把手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承珠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刹车把手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刹车把手的刹车作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附设轴承的自行车刹车把手结构,其中,刹车把手1主要包括有一固定座11及一握把12,其中固定座11顶部一侧接设有一入线螺丝13,供刹车索线18穿入并得直接或间接枢接于握把12的接线端121,而该握把12即藉由其轴孔122与固定座11的套孔111对称设置,并以一定位螺栓14贯穿而将之结合,又,利用一扭力弹簧16分别抵设固定座11及握把12,而提供握把12具有经压掣后的复位弹力;透过握把12的接线端121枢接刹车索线18,并以握把12的轴孔122为旋移轴心,使握把12产生旋转的扳压力而拉掣刹车索线刹止车轮,在握把12的轴孔122二侧与定位螺栓14之间设有金属制的帽形承珠座17(即轴承),而该承珠座17是由一帽形座体171及一圆形环片172所组合而成,在其间以复数环列的钢珠173抵设容置,藉使握把12的旋移得更为顺畅无阻及增长其使用寿命,达到最佳的刹车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附设轴承的自行车刹车把手结构,其刹车把手主要包括有一固定座及一握把,其中固定座顶部一侧接设有一供刹车索线穿入并可直接或间接枢接于握把的接线端的入线螺丝,该握把藉由其轴孔与固定座的套孔对称设置,并通过一定位螺栓贯穿结合,一扭力弹簧分别抵设固定座及握把;其特征在于于握把的轴孔二侧与定位螺栓之间设有金属制的帽形承珠座,而该承珠座由一帽形座体及一圆形环片所组合而成,且其间以复数环列的钢珠抵设容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附设轴承的自行车刹车把手结构,其刹车把手主要包括有一固定座及一握把,其中固定座顶部一侧接设有一供刹车索线穿入并可直接或间接枢接于握把的接线端的入线螺丝,该握把藉由其轴孔与固定座的套孔对称设置,并通过一定位螺栓贯穿结合,一扭力弹簧分别抵设固定座及握把,其中于握把的轴孔二侧与定位螺栓之间设有金属制的帽形承珠座,而该承珠座由一帽形座体及一圆形环片所组合而成,且其间以复数环列的钢珠抵设容置,使自行车握把的旋移得更为顺畅无阻及增长其使用寿命而达到最佳的刹车效益。
文档编号B62L3/00GK2782540SQ200520007559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3日
发明者蔡赐芳 申请人: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