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用台车以及自动扶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06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扶梯用台车以及自动扶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在具有形成为阶梯状、并被循环驱动的多个台阶的自动扶梯上的自动扶梯用台车、以及涉及具有用于将该自动扶梯用台车维持为规定姿态、并向行进方向导向的导向部的自动扶梯。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自动扶梯循环驱动形成为阶梯状的多个台阶,并在该台阶上搭载人而升降。在多个台阶的两侧设置有栏杆,在该栏杆上设置有扶手带。这是因为,人在乘上台阶时为了保持身体的稳定会将手搭在扶手带上。该扶手带与多个台阶同步联动地移动。使用这种自动扶梯,只要使用者乘上台阶,不必上下阶梯就可以移动到上下楼层。
但是,在这样的自动扶梯中,虽然可以容易地进行人在楼层间的移动,然而对于搬运货物或台车(运货车,手推车)来说是不方便的。虽然当附近有电梯时就不会有问题,但是,现实中多是只有自动扶梯的设施、或要使用电梯就必须绕远的设施。
所以,在以往的自动扶梯中,为了能维持原样地载置轮椅,而将特定的台阶扩大。这样,不仅方便了轮椅使用者,还可以搬运货物、台车。
但是,这种自动扶梯,在特定的台阶上附加了机构上的设计,所以为了乘上该特定的台阶需要将该台阶在所希望的位置上停止或减速。因此,由于暂时停止或减速,所以对于使用者多、且要求便利性的购物车、婴儿车等的台车来说是不适合的。
所以,本发明者等在以前提出了如日本特开平8-32494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95573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该自动扶梯101,在呈阶梯状而被循环驱动的多个台阶102的两侧设置有栏杆103(观察者一侧的栏杆省略了图示),并且在这些栏杆103上设置有与多个台阶102同步联动的扶手带104。另外,在栏杆103的内侧侧面上设置有作为台车的导向部的护送导轨105。该护送导轨105是栏杆103的一部分,被固定在建筑物上。
搭载在台阶102上的台车106的仿形机构107接合在护送导轨105上,随着台阶102的移动,仿形机构107被护送导轨105导向而滑动。在该情况下,台车106保持水平地移动。并且,在此台车是指,不仅仅包括台车还包括轮椅、购物车、婴儿车等的用于运送人或物的带有车轮的构造体、并且其需要保持水平地运送。
护送导轨105设置在栏杆103的内侧、即台阶102侧,其安装位置确定如下。首先,在台阶102的踩踏面102a的上方确定基准点P。该基准点P,是与在台车106载置在踩踏面102a上时的车轮108的轴心108a大致相同的点。然后,以在一定方向上从基准点P偏离距离r而得到的轨迹T为基准,确定护送导轨105的安装位置。
当台车106载置在踩踏面102a上时,仿形机构107接合在护送导轨105上并仿形。在如图1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仿形机构107具有安装在台车106的本体上、转动自如的接合辊109,并且,其安装位置是,沿一定方向从车轮108的轴心108a偏离距离r而得到的位置。台车106所搭载的台阶102一边移动,一边增加倾斜角度而形成阶梯状。与此同时,在台车106上作用有使其从踩踏面102a上翻落的方向上的力W。另一方面,护送导轨105的倾斜度也增加。在该状态下,在要从踩踏面102a上翻落的台车106上,安装在其上的仿形机构107,在与护送导轨105的滑动面之间产生阻力N的同时被导向,因此阻止了翻落。
也就是说,台车106的车轮108被支承在两个台阶102之间的角落部上,并且仿形机构107被护送导轨105导向,所以借助车轮108和仿形机构107支承的台车106不会倾斜。由此,在台阶102呈阶梯状倾斜的这段期间内,台车106不会从踩踏面102a滚落,可维持稳定的姿势。
在此,台车106构成为,以车轮108为支点,仿形机构107的接合辊109在护送导轨105的滑动面上产生阻力N的同时被导向,该阻力N与要使台车106翻落的力W平衡。接合辊109在产生阻力N的同时被护送导轨105支承,而由于在护送导轨105的滑动面上滚动地仿形,所以不会在台阶102循环时产生过大的摩擦力。
图2表示出为了增大稳定性而具有三个仿形机构107A、107B、107C的台车106。
在该台车106中,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连杆110进行连接支承,使得仿形机构107A、107B、107C相对于三个车轮108A、108B、108C总是为相同姿势。在此,各个连杆110的长度与台阶102的踩踏面102a的宽度大致相同。另外,在仿形机构107A、107B、107C上,分别安装有辊111A、111B、111C,并且各个安装位置分别位于在规定方向上从车轮108A、108B、108C的轴心偏离规定距离的位置上。
各个连杆110的长度与台阶102的踩踏面102a的宽度大致相同,所以仿形机构107A、107B、107C在三个台阶102的每一级上连续地乘载。这样,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三组仿形机构107,即使在车轮108A到达自动扶梯的乘降板附近时,其他的车轮108B、108C仍在倾斜部上。三组仿形机构107A、107B、107C均由呈平行四边形状的连杆110连接,所以将台车106保持为水平的力,一直维持到三组仿形机构107A、107B、107C都到达自动扶梯的乘降板时。因此,在台车106是轮椅等的情况下,也可实现借助自身的仿形机构以水平姿势搬运这样的稳定化,所以不会倾斜而让使用者感到不安。

发明内容
但是,在图1中,在台车106是购物车或婴儿车的情况下,车轮108是以垂直转动轴为中心全方向地转动的活动转向车轮,而不是能在两个台阶102之间的角落部稳定的构造。台阶102的角102b,在从自动扶梯的乘降板附近的水平部向倾斜部移动时,相对于邻接的台阶102凸起。因此,此时当两个车轮108中的某个转向侧面时,最坏的情况是,会成为车轮108挂碰到凸起的台阶102的角102b,从而台车106倾倒等这样危险的状态。
另外,在台车106是购物车或婴儿车的情况下,车轮108不具有耐受斜向方向的力这样的强度。对于车轮108,通常除了在竖直方向上施加有台车的重量W之外,从两个台阶102之间的角落部倾斜地施加有用于维持姿势的阻力N。由于该力,车轮108的垂直转动轴变形、从而弯曲,最坏的情况是成为折断这样危险的状态。
并且,在为设计成带有护送导轨的自动扶梯专用的台车的情况下,可以设为将车轮在水平方向上不能转动地固定。但是,在此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不便于对台车的驾驭,对于需要机动性的购物车、婴儿车来说在实用性上不能采用。
另外,在带有护送导轨的自动扶梯上乘放自动扶梯用台车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当在没有可靠地将自动扶梯用台车的仿形机构接合在护送导轨上的状态下乘上台阶时,会损害安全性。特别是,在乘坐下降的自动扶梯时,会有支承不住装载在自动扶梯用台车上的已购商品而落下等这样的危险。仿形机构没有接合的状态是,将在自动扶梯用台车中没有仿形机构的一侧朝向护送导轨的情况、或者要将仿形机构接合在护送导轨上却没有接合的情况等等,这是由于操作错误或疏忽而产生的。
另外,在将自动扶梯用台车从台阶上卸下的情况下,在从台阶向乘降部移动时,需要经过梳形状的部件而将自动扶梯用台车乘放到略微高出的部分上。存在的问题是通常,乘客站立在自动扶梯用台车的后面,所以当自动扶梯用台车没有顺利地乘放到乘降部上时,前方会被自动扶梯用台车堵塞,而乘客乘坐的台阶不断地前行,因此会成为危险状态。
并且,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自动扶梯用台车卸下到乘降部的情况下,当乘降部由于之前下梯的乘客而拥堵时,前方被堵塞,而乘客乘坐的台阶不断地前行,因此会成为危险状态。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扶梯用台车,其是安装有自动扶梯用台车的导向部的自动扶梯所使用的自动扶梯用台车,即使具有可全方向转动的活动转向车轮也很安全。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扶梯,其是安装有对自动扶梯用台车导向的导向部的自动扶梯,在乘放自动扶梯用台车的情况下,可以使仿形机构可靠地接合在护送导轨上。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扶梯,其可在自动扶梯用台车从台阶移动到乘降部上的情况下使自动扶梯用台车平滑稳定地乘载到乘降部上。
并且,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扶梯,其可在乘降部被之前下梯的乘客拥堵的情况下防止成为危险的状态。
为了达成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自动扶梯用台车,它是搭载在自动扶梯上的台车,所述自动扶梯具有形成为阶梯状、并被循环驱动的多个台阶,和用于将搭载在该台阶上的台车维持为规定的姿势、并向前进方向导向的导向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台车本体,安装在台车本体上、以垂直转动轴为中心在全方向上转动自如的车轮,安装在台车本体上、与导向部接合的仿形机构,和安装在台车本体上、在触接台阶的立起面的同时使车轮离开立起面的触接部。
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在台阶从水平部向倾斜部移动时,触接部被凸起的台阶的角推压而后退,所以活动转向车轮不会挂碰到台阶的角,因此不会成为侧倾等这样危险的状态。另外,由于在活动转向车轮上没有施加来自于台阶的立起面的力,所以不会成为活动转向车轮的垂直转动轴弯曲或折断等这样危险的状态。
另外,为了达成第二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为阶梯状、并被循环驱动的多个台阶;与台阶同步地被循环驱动的扶手带;设置在台阶的上层侧和下层侧的返回部的乘降部;
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接合装备在搭载于台阶上的自动扶梯用台车上的仿形机构,从而将自动扶梯用台车维持为规定的姿势,并在台阶的行进方向上滑动自如地导向;和约束部件,所述约束部件至少被设置在所述乘降部中的一个上,在仿形机构与导向部接合的状态下容许自动扶梯用台车通过,而在仿形机构没有与导向部接合的状态下阻止自动扶梯用台车通过。
上述自动扶梯,在要将自动扶梯用台车乘放到台阶上的情况下,当在自动扶梯用台车的仿形机构没有与导向部接合的状态下时,自动扶梯用台车不能通过乘降部,所以不会成为由于操作错误或疏忽而造成仿形机构没有与导向部接合的危险的状态,从而是安全的。
另外,为了达成第三目的,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下述的自动扶梯,其在第二方面的构造的基础上,将导向部构成为,在自动扶梯用台车从台阶移动到乘降部时,自动扶梯用台车的重心向上方移动规定距离。
上述自动扶梯,在将自动扶梯用台车从台阶移动到乘降部的情况下,可平稳地乘上比台阶的上面略微高出的部分,所以即使乘客站立在自动扶梯用台车的后面,前面也不会被自动扶梯用台车堵塞,从而不会成为危险的状态。
另外,为了达成第四目的,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下述的自动扶梯,其在第二方面的构造的基础上,具有检测在具有乘客下梯口的乘降部附近乘客的拥堵状况的检测装置,和基于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而将台阶变慢、停止或加速的控制装置。
上述自动扶梯,在乘降部被之前下梯的乘客拥堵从而成为前面堵塞的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以及操作开关的操作,控制装置使台阶变慢或停止,所以不会因台阶不断前进而成为危险状态。
另外,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下述的自动扶梯,其在第二方面的构造的基础上,具有设置在具有乘客下梯口的乘降部跟前的紧急开关、和在紧急开关被操作的情况下使台阶变慢或停止的控制装置。
上述自动扶梯,在乘降部被之前下梯的乘客拥堵从而成为前面堵塞的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以及操作开关的操作,控制装置使台阶变慢或停止,从而不会因台阶不断前进而成为危险状态。


图1是表示将以往的自动扶梯用台车搭载在自动扶梯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以往的自动扶梯用台车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图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用台车的透视图;图4是图3的自动扶梯用台车的省略了一部分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自动扶梯用台车的作用的说明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件的透视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概略侧视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件的放大透视图;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主要部件透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的俯视图;图11是图9的A~E部的剖面图;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构造说明图;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乘降部附近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用台车的透视图。图4是图3的自动扶梯用台车的省略了一部分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自动扶梯用台车的作用的说明图。
在图3中,1是自动扶梯,具有被形成为阶梯状的多个台阶2,并且这些台阶2在一个方向上被循环驱动。在台阶2的两侧设置有栏杆(图未示),在其上安装有护送导轨3。台阶2具有踩踏面2a、角2b、以及立起面2c,并且在从乘降板附近的水平部向倾斜部移动时角2b相对于邻接的台阶2凸起。并且,2d是两个台阶2之间的角落部。
4是自动扶梯用台车(购物车),具有台车本体5,安装在该台车本体5上、与护送导轨3滑动自如地接合的仿形机构6,安装在台车本体5上、以垂直转动轴为中心在全方向上转动自如的多个活动转向车轮7,和安装在台车本体5的后部上、在与台阶2的立起面2c触接的同时使后部的活动转向车轮7离开立起面2c的左右一对的触接部8。
台车本体5,具有通过组合多根棒体而形成的俯视呈梯形状的底部9,和配置在其上方的货物装载用的篮筐10,和连接底部9与篮筐10的左右一对的支柱11。在底部9的四角分别安装有活动转向车轮7,并且各个触接部8安装在被安装于底部9的后部的活动转向车轮7的外侧。
并且,底部9、篮筐10形成为分别可使位于后方的其他台车4的底部9、篮筐10的前部插入,从而可将多个台车4在前后方向上重合为嵌套状。
仿形机构6,具有经由垂直轴13(参照图4)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被固定于台车本体5后部的上下一对的托架12上的臂14,固定在该臂14上的锁解除杆15,经由栓16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臂14的下部的钩状的锁定机构17,拉伸安装在该锁定机构17与下侧的托架12之间的线圈状的双稳定弹簧18(参照图4),和垂直于、并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臂14前端的接合辊19。
在使用仿形机构6时,如图4所示,利用锁解除杆15使仿形机构6在箭头A方向上转动,将锁定机构17接合在下侧的托架12的侧边上。在该状态下,锁定机构17被双稳定弹簧18以栓16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施力,因此可维持与托架12的接合状态,进而,仿形机构6也被双稳定弹簧18以栓13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施力,因此如实线所示,被固定在向台车本体5外突出的状态(使用状态)。
在收纳仿形机构6时,用脚踢锁定机构17的前端部而解除其与托架12的接合,进而仿形机构6在箭头B方向上转动。在转动途中,借助双稳定弹簧18的回复力,仿形机构6向箭头B方向转动并与台车本体5侧的图未示的挡块触接。在该状态下,仿形机构6被双稳定弹簧18以垂直轴13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施力,因此如虚线所示,被固定在收纳于台车本体5的状态(收纳状态)。
仿形机构6具有与自行车的支架相同的构造。在切换到使用状态时锁定机构17自动地加锁,因此操作容易,不会出错。另外,仿形机构6在不需要时可被收纳,因此在台车4移动时不会挂碰到周围的物体。另外,在使多个台车4在自动扶梯前待机的情况下,各个台车4的底部9和篮筐10重合成嵌套状态,而仿形机构6的收纳空间位于底部9和篮筐10的中间部,从而不会妨碍台车4的重叠。
触接部8呈辊状,与踩踏面2的立起面2c正交地垂直于、且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台车本体5上,配置在比后部的活动转向车轮7更靠近立起面2c的位置上,在活动转向车轮7朝向任何方向的状态下,都与立起面2c触接而使活动转向车轮7离开立起面2c。
如图4所示,在触接部8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凸部8a。该凸部8a形成为,可嵌入在立起面2c上沿上下方向形成的槽(图未示)中。另外,在触接部8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由摩擦系数低的材料形成的滑动材料8b。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在自动扶梯1的乘降板(图未示)附近,将仿形机构6从收纳状态(图4的虚线状态)设为使用状态(实线状态)。然后,将台车4的后部的各个活动转向车轮7载置在一个台阶7的踩踏面7a上,并且将仿形机构6的接合辊19接合在护送导轨3的下方。此时,各个触接部8的中心部比与在前方所邻接的台阶2之间的边界线更靠近后方。
载置有台车4的台阶2,随着从自动扶梯1的乘降板(图未示)附近的水平部向倾斜部移动,其角2b相对于在后方所邻接的台阶2凸起。此时,安装在台车4的后部的两个活动转向车轮7中的某一个或双方朝向侧方即横向的可能性高,从而在以往的台车中活动转向车轮会挂碰到在前方所邻接的台阶2的凸起的角2b。
与此相对,该台车4中,各个触接部8被凸起的台阶2的角2b压向后方,从而台车4后退,成为各个触接部8的外周面触接在台阶2的立起面2c上的状态。此时,设置在该触接部8的外周面的凸部8a咬入剖面呈梳形的立起面2c的槽中,因此阻止了触接部8向踩踏面2a的长度向移动。这在成为活动转向车轮7朝向侧向从而车4容易活动的状态下也起到一样的作用,所以不会造成台车4向踩踏面2a的长度方向改变姿势从而仿形机构6从护送导轨脱离等这样危险的状态。
另外,在后部的各个活动转向车轮7与立起面2c之间形成有空隙,所以各个活动转向车轮7不会挂碰到角2b。因此,台车4不会翻倒而是安全的。并且,在触接部8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摩擦系数小的滑动材料8b,所以触接部8被角2b平滑地压向后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接部8是转动自如的辊,所以其与角2b之间产生的阻力小,从而台车4可以平滑地后退。
另外,以往在自动扶梯的倾斜部中,如图1所示,在活动转向车轮108上,施加有竖直方向的台车106的重量W,并且从两个台阶102之间的角落部,作为来自于护送导轨103的反作用力斜向地施加有用于维持台车106姿势的阻力N。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来自于立起面2c的力由各个触接部8承受,所以在各个活动转向车轮7上没有施加来自于立起面2c的力。因此,不会成为活动转向车轮7的垂直转动轴弯曲、折断等这样危险的状态。
如图3所示,仿形机构6的接合辊19在被护送导轨3从上方按压的状态下滚动,并且其外周面的槽与护送导轨3嵌合。在自动扶梯1的倾斜部上,由于在距接合辊19很近的下方存在很小的空隙地具有台阶2的踩踏面2a,所以即使向台车4施加力并强行摇晃,也不会使接合辊19大幅地下降。也就是说,接合辊19被夹持在护送导轨3与台阶2之间,从而不会成为在尺寸上脱离护送导轨3的状态。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件的透视图。在该台车中,即使忘记收纳仿形机构6,仿形机构6也可以通过从后方要被重合成嵌套状态的其他台车按压从而自动地收纳。
也就是说,在该仿形机构6中,在臂14的下部在水平方向上留有间隔地设置有一对的轴承14a。并且,锁解除杆15,由水平部15a、和从其一端垂直地立起、并且在中途呈90°地弯曲且在与水平部15a斜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把持部15b、和从水平部15a的另一端俯垂的垂直部15c构成,而且水平部15a的一部分绕轴线转动自如地被一对的轴承14a支承。
在水平部15a中的一对轴承14a之间的部分上固定有锁定机构17。另外,垂直部15c的下端部位于台车本体5的底部9的侧方,并且固定有按压部件20。锁定机构17,其前端部的钩状部分接合、脱离自如地接合在被立设于台车本体5的底部9的上面上的托架12的上端上。
在该托架12的上端上设置有朝向内侧折曲成直角的折曲部12a,并且转动自如地支承臂14的垂直轴13立设在该折曲部12a上。并且,垂直轴13的上端被固定在台车本体5上的其他托架(图未示)支承。
根据这样的构造,即使忘记收纳仿形机构6,当将其他台车4从后方重叠成嵌套状态时,按压部件20被压向箭头C方向而移动到虚线的位置,从而锁解除杆15的水平部15a绕轴转动,锁解除杆15位移到虚线所示的状态。与此同时,锁定机构17离开托架12,进而按压部件20被其他台车4压向箭头D方向,仿形机构6转动。所以,在转动途中,借助图未示的弹簧的回复力,臂14绕垂直轴13向内方转动,从而按压部件20向箭头D方向位移、仿形机构6成为收纳状态。并且,也可以用手脚操作锁解除杆15而收纳仿形机构6。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概略侧视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件放大透视图。并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台车4具有多个仿形机构6A、6B、6C,并且这些仿形机构6A~6C经由与台阶2的间隔大致相同的长度的连杆21相互连接。连杆21以三组仿形机构6A、6B、6C总是为相同姿势的方式连接支承。在此,各个连杆21的长度与台阶2的踩踏面2a的宽度大致相同。另外,在仿形机构6A、6B、6C上分别安装有活动转向车轮7。
触接部8形成为大致扇形的板状,并且具有与台阶2的立起面2c触接的触接面8c,和与该触接面8c的下端部连续、且从立起面2c离开地朝向斜下方倾斜的圆弧状的倾斜面8d。通过倾斜面8d与凸起的台阶2的角2b滑动接触,触接部8相对于角2b后退,从而成为触接面8c与立起面2c触接的状态。
在触接面8c以及倾斜面8d上设置有摩擦系数低的滑动材料(图未示)。另外,如图8所示,在触接面8c上设置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凸部8a。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各个连杆21的长度与台阶2的踩踏面2a的宽度大致相同,所以安装在仿形机构6A、6B、6C上的活动转向车轮7可分别一个个地乘放到各不相同的台阶2上。随着自动扶梯1的台阶2从水平部1a向倾斜部1b移动,角2b凸起,而在倾斜部1b,在安装于多个仿形机构6A、6B、6C的活动转向车轮7上,在竖直方向上通常施加有台车4的重量,在没有触接部8的情况下,从台阶2之间的角落部2d,作为来自于护送导轨3的反作用力斜向地施加有用于维持姿势的阻力。
但是,由于配置在比各个活动转向车轮7更靠近立起面2c侧的触接部8承受了与立起面2c正交的方向上的力,所以在活动转向车轮7上没有施加该方向的力。因此,不会有活动转向车轮7的垂直转动轴弯曲、折断的情况。并且,W表示台车4的重量,Na/3、Nb/3、以及Nc/3分别表示来自于护送导轨3的反作用力。
另外,在台阶2的角2b凸起时,在台阶2的踩踏面2a的长度方向上并列的两个活动转向车轮7的某一方或两方朝向侧向的可能性高,所以以往存在挂碰到凸起的角2b的可能性。但是,由于一边与角2b滑动接触一边后退的触接部8使各个活动转向车轮7与角2b之间保持间隙,所以各个活动转向车轮7不会挂碰到角2b。
另外,这时,在触接部8的周面上设置的滑动材料使得与角2b之间的摩擦小,因此触接部8平滑地后退。并且,在触接面8c上设置的凸部8a嵌入形成于立起面2c的槽2e中,因此触接部8不会在台阶2的踩踏面2a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这在活动转向车轮7朝向侧向从而台车4容易活动的状态下也能发挥作用,因此不会成为台车4在踩踏面2a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从而仿形机构6脱离活动导轨3等这样危险的状态。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图9是作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主要部件透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的俯视图。图11是图9的A~E部的剖面图。并且,与之前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9所示,在形成为阶梯状并被循环驱动的多个台阶2的两侧设置有栏杆22,在这些栏杆22上设置有与多个台阶2同步地被循环驱动的扶手带23。在台阶2的上层侧和下层侧的返回部上分别设置有乘降部24(上层侧图示省略)。另外,在一方的栏杆22的内侧侧面上、沿着台阶1的移动方向延伸地设置有护送导轨3。
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下层侧的乘降部24上立设有约束台车通过的三根柱25~26,并且,在该乘降部24,只有在左侧设置的柱25和与其邻接的柱26之间形成的特定场所28,才具有可使台车通过的横宽。护送导轨3一直突出到该特定场所28,并且端部3a安装在柱25上。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得到使护送导轨3稳定的效果。
另外,护送导轨3的端部3a与柱26之间的横宽设定为,在仿形机构6(参照图3)与护送导轨3接合的状态下在柱26与台车4之间仅形成微小的间隙。
另外,在柱25上,设置有使乘客认知将台车4接合在护送导轨3上的朝向的显示部29。
并且,在柱26中位于比护送导轨更靠上方的部位26a由例如聚氨酯等具有适度柔软性的材料构成,其他部分由刚性高的材料构成。
另外,位于乘降部24右侧的柱27,位于扶手带23的返回部23a附近,并且其高度设定为比返回部23a低。
在将台车4乘放在台阶2上时,柱25~27约束台车4通过特定场所28。在台车4通过该特定场所28时,延伸到该特定场所28的护送导轨3必定要与仿形机构6接合,所以不会成为因操作失误、疏忽而造成仿形机构6没有与护送导轨3接合的危险状态。
如图10(a)所示,为了不将仿形机构6与护送导轨3接合地使台车4通过护送导轨3与柱26之间(宽度W),由于尺寸E大于宽度W,因此必须使尺寸E的方向相对于宽度W的方向倾斜。
在此,如图所示,使台车4的朝向倾斜,但是即使维持原样地使台车4前进,台车4也会与护送导轨3的前端3aa冲撞。在该冲撞位置上台车4仍不能通过护送导轨3与柱26之间。当将台车4与护送导轨3的前端3aa滑动接触地使台车4前进时,需要将倾斜的台车4返回笔直的方向,从而被尺寸E妨碍,台车4不能通过护送导轨3与柱26之间。
另外,在台车4上,在护送导轨3的高度上设置有防止触接部8进入护送导轨3的下侧的阻挡部件30。所以,如图10(b)所示,在使台车4以前后逆转的状态要通过护送导轨3与柱26之间时,从柱26的中心到阻挡部件30的前端的尺寸G,比从柱26的中心到护送导轨3的最小距离W’大,因此即便使台车4沿箭头方向旋转也不能通过护送导轨3与柱26之间。
并且,在柱25上设置有使乘客认知将台车4与护送导轨3接合的方向的显示部29,因此,错误地将台车4以前后逆向的状态通过护送导轨3与柱26之间时、或者在想要通过却没能通过时,乘客会看到该显示部29而意识到错误,从而不会勉强地使台车4通过护送导轨3与柱26之间。
并且,在柱26中位于比护送导轨3更靠上方的部位26a由柔软的材料构成,因此即使在台车4以及乘客通过柱25、26之间时乘客、随身物件与柱26接触也没关系。另外,由于在柱26中的护送导轨3以下的部分由刚性高的材料构成,所以不会损害柱26将可通过台车4的场所约束在特定场所28内这样的功能。
另外,将在扶手带23的返回部23a附近设置的柱27的高度设定得低,所以在乘客通过柱26、27之间时,乘客、随身物件很少会接触到。并且,柱27位于扶手带23的返回部23a的下方,因此,由于在乘客通过柱26、27之间时会意识到扶手带23从而避开地通过,所以一定会注意到位于其下方的柱27,从而脚被柱27挂碰而绊倒的可能性少。
护送导轨3,在进入柱25、26之间前的部位A(参照图9)上,如图11(a)所示,正面宽度呈宽阔的喇叭状,因此仿形机构6容易插入。另外,在该部位A上没有束缚仿形机构6的下侧的部件,所以只要使台车4倾倒以使仿形机构6下降,就容易重新接合仿形机构6。
随着将台车4朝向台阶2前进,护送导轨3的喇叭状的形状也变得狭窄,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台车4被柱25、26约束了宽度方向,所以仿形机构6被引导向护送导轨3的中央。
在台车4刚进入柱26、26之间后的状态下,在护送导轨3中与仿形机构6接合的部位B(参照图9)上,如图11(b)所示,在下侧具有约束仿形机构6的部件3b,并且设为仿形机构6不会脱离护送导轨3的尺寸,因此不会存在仿形机构6错误地脱离护送导轨3的情况。
在台车4就要乘放在台阶2上的状态下,在护送导轨3中与仿形机构3接合的部位C(参照图9)上,如图11(c)所示,利用刚性高的金属制的加工物3c而被强固地形成。该加工物3c的前端设为尖锐,以使仿形机构6容易接合,从而仿形机构6可顺利地移动到该部位C。
在护送导轨3中、从台车4将要乘放到台阶上的乘降部24开始到延伸至自动扶梯的倾斜部之间的弯曲部中途的部位D(参照图9),如图11(d)所示,利用刚性高的加工物3c和约束下侧的部件3b充分地对仿形机构6导向,因此可以将台车4控制成所希望的姿势。
然后,在护送导轨3中、向自动扶梯的倾斜部前进的弯曲部,在其途中的部位E(参照图9),如图11(e)所示,没有约束仿形机构6的下侧的部件,取而代之台阶2的上面上升并与仿形机构6接近,因此仿形机构6不会脱离护送导轨3。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构造说明图。并且,与之前说明过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台车4从台阶2的上面经过梳形状的部件31移动到乘降部24的上面时,使台车4的重心G向上方移动规定距离从而到达规定的高度,将在护送导轨3中对仿形机构6导向的面形成为在中途弯曲的形状。在此,台车4的重心G,是在台车4中装载有规定大小以及重量的货物的状态下包括该货物在内时的重心。
形成为台车4的重心G可到达所希望高度的这样的护送导轨3的形状是指,在台车4从台阶2移动到乘降部24时台车4的重心在移动前与移动后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的形状,或者在台车4位于台阶2的上面时的重心G比位于乘降部24的上面时稍微高出这样的形状。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如图12(a)所示,护送导轨3构成为,将台车4从台阶2的上面经过梳形状的部件31移动到略微升高的乘降部24这样的部位,设为台车4的重心G的高度不变、或者略微降低这样的形状。所以,从台阶2的上面驶向乘降部24的台车4即使几乎不施力也可平稳地移动到乘降部24。因此,即使乘客站在台车4的后面,也不会被台车4堵住前面,从而不会陷入危险状态。
另外,如图12(b)所示,对于台车4从乘降部24经过梳形状的部件31移动到略微降低的台阶2的上面的情况,当反过来考虑该情况时,护送导轨3的形状被设定为台车4的重心G不变化、或者略微升高这样的形状。借助这种形状,对于从乘降部24驶向台阶2的上面的台车4,由于若不施加少许力就不能移动到台阶2的上面,所以当乘客没有有意识地推台车4时台车4不会自然地移动到台阶2的上面,从而不会成为对之前乘梯的其他乘客带来不便这样的状态。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乘降部附近的平面图。并且,与之前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具有乘客下梯口的乘降部24附近设置有检测乘客的拥挤状态的台车检测传感器32以及人感知传感器33,并且在乘降部24跟前、在搭载台车4侧的扶手带23附近设置有紧急开关34。基于这些台车传感器32、人感知传感器33以及紧急开关32的输入信息,控制装置35,将台阶2的速度设定为慢、停止、或加速。
在此,台车检测传感器32作为一个例子可以考虑在例如仿形机构6这样的台车4的一部分中埋入IC芯片32a,并在自动扶梯中的靠近通过台车4的部位(例如护送导轨3)上设置芯片信息读取装置32b、32c。另外,可以考虑将人感知传感器33安装在可了望到乘降部24整体的天花板等上。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基于台车检测传感器32、人感知传感器33、以及紧急开关34的输入信息,控制装置35将台阶2的速度设为慢、停止或加速,因此即使在乘降口24因之前下梯的乘客而拥堵、成为堵塞前方的状态,也不会因不断地前行而成为危险状态。
在台车检测传感器32中,IC芯片32a被埋入台车4的仿形机构6中,因此装备在护送导轨3中的芯片信息读取装置32b、32c检测到台车从乘降部24驶出的情况,从而控制装置35可根据芯片信息读取装置32b、32c的输入输出信息得知在乘降部24的台车4的停滞状况。
另外,人感知传感器33也会直接检测到除搬运台车4的乘客以外的乘客,因此控制装置35可根据该信息得知乘降部24的拥堵情况。该人感知传感器33也可以监视乘降部24的整体,但是在不通过台车4的一侧只有乘客往来,从而不必也管理其通行人数。因此,人感知传感器33,只要检测出在乘降部24中的具有护送导轨3一侧的区域24a的拥堵状况即可。
然后,根据该台车检测传感器32和人感知传感器33的输入信息,控制装置35,将台阶2的速度在成为危险状态之前变慢、在之前的拥堵还未解除时停止、在之前的拥堵解除时将台阶2加速。
并且,在驾驭台车4的乘客感觉到在乘降部24跟前有危险的情况下,只要按压在搭载台车4一侧的扶手带23附近配置的紧急开关34,就可以将台阶2减速、停止。在该情况下,会从图未示的扩音器中播放出大意是“再次按压就会缓慢起动”的广播。于是,当再次按压紧急开关34时,在播放大意是“已解除”的广播的同时,台阶2在一定时间内以低速驱动之后,再加速到通常速度。在该起动期间内若再次按压紧急开关34时台阶2减速、停止。在控制装置35中,这种根据乘客的判断的紧急停止功能,优先于根据上述台车检测传感器32和人感知传感器33的自动减速停止功能,因此即使台车检测传感器32和人感知传感器33双方都发生故障,也不会成为危险状态。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约束自动扶梯用台车通过的约束部件设置在下层侧的乘降部上的情况。但是约束部件也可以设置在上层侧的乘降部上、或设置在上层侧和下层侧双方的乘降部上。
其他方面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
本发明也可用于,在台阶斜向移动的倾斜部的中途设置有台阶水平移动的水平部的自动扶梯。
本发明的自动扶梯用台车,在台阶从水平部向倾斜部移动时,由于触接部被凸起的台阶的角推压而后退,所以活动转向车轮不会被台阶的角挂碰到,因此,不会成为侧倾等的危险状态。另外,由于在活动转向车轮上没有施加来自于台阶的立起面的力,所以不会成为活动转向车轮的垂直转动轴弯曲、折断等这样危险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自动扶梯,在要将自动扶梯用台车乘放到台阶上的情况下,由于若是自动扶梯用台车的仿形机构没有与导向部接合时自动扶梯用台车就不能通过乘降部,所以不会成为因操作失误、或疏忽而造成仿形机构没有与导向部接合的这样危险的状态,从而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扶梯用台车,它是搭载在自动扶梯上的台车,所述自动扶梯具有形成为阶梯状、并被循环驱动的多个台阶,和用于将搭载在该台阶上的台车维持为规定的姿势、并向前进方向导向的导向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台车本体,安装在上述台车本体上、以垂直转动轴为中心在全方向上转动自如的车轮,安装在上述台车本体上、与上述导向部接合的仿形机构,和安装在上述台车本体上、在触接上述台阶的立起面的同时使上述车轮离开上述立起面的触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用台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仿形机构,这些仿形机构分别载置在不同的台阶上、且经由连杆机构相互连接,并且上述各个仿形机构均具有上述触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用台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触接部是垂直于、且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上述台车本体上的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扶梯用台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辊的外周面上形成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凸部,该凸部嵌入在上述立起面上形成的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用台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触接部形成为,具有与上述立起面触接的触接面、和与该触接面的下端部连续并从上述立起面离开地向斜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并且通过上述倾斜面与凸起的台阶的角滑动接触,而引导成上述触接面与上述立起面触接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扶梯用台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触接面上形成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凸部,该凸部嵌入在上述立起面上形成的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槽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扶梯用台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倾斜面上设置有用于减少与上述台阶的角的摩擦的滑动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用台车,其特征在于上述仿形机构构成为,以可以选择地获得突出到上述台车本体外而与上述导向部接合的使用状态、和收纳在上述台车本体中的收纳状态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台车本体上,并且,具有在上述使用状态固定的锁定机构和锁解除机构,所述锁解除机构在上述使用状态下通过与上述台车本体重叠成嵌套状态的其他台车的接触,来解除上述锁定机构,并向上述收纳状态移动。
9.一种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为阶梯状并被循环驱动的多个台阶;与上述台阶同步地被循环驱动的扶手带;设置在上述台阶的上层侧和下层侧的返回部的乘降部;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接合装备在搭载于上述台阶上的自动扶梯用台车上的仿形机构,从而将该自动扶梯用台车维持为规定的姿势,并在上述台阶的行进方向上滑动自如地导向;和约束部件,所述约束部件至少被设置在一个乘降部上,在上述仿形机构与上述导向部接合的状态下容许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通过,而在上述仿形机构没有与上述导向部接合的状态下阻止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通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上述约束部件是立设在上述乘降部上的多根柱,并且只在这些柱中的一组柱之间形成有特定场所,所述特定场所具有可使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通过的横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部的端部安装在上述一组柱中的一个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上述一组柱中的另一个与上述导向部的上述端部之间的横宽设定为,在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的仿形机构与上述导向部接合的状态下,在上述另一个柱与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之间仅形成微小的间隙。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约束部件或在其附近设置有使乘客认识到将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向上述导向部接合的朝向的显示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部分的约束部件中的、比上述导向部更靠上方的部位由柔软的材料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一组柱以外的柱、且该柱设置在上述扶手带的返回部附近,该柱形成为比上述扶手带的返回部低。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部构成为,在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从上述台阶移动到上述乘降部时,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的重心向上方移动规定距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心,是包括搭载在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上的规定的货物时的重心。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部构成为,在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从上述台阶移动到上述乘降部时,在移动之前与移动之后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的重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部构成为,在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从上述台阶移动到上述乘降部时,上述自动扶梯用台车在位于上述台阶时的重心,比位于上述乘降部时的重心高。
2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在具有乘客下梯口的乘降部附近乘客的拥堵状况的检测装置,和基于该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使上述台阶变慢、停止或加速的控制装置。
2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具有乘客下梯口的乘降部跟前的紧急开关、和在该紧急开关被操作的情况下使上述台阶变慢或停止的控制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构成为,根据上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使上述台阶变慢或加速,并且在上述紧急开关被操作的情况下使上述台阶停止、而在上述紧急开关再次被操作的情况下驱动上述台阶。
全文摘要
台车本体(5)具有以垂直转动轴为中心在全方向上转动自如的活动转向车轮(7)。仿形机构(6)与护送导轨(3)接合从而将台车本体(5)维持为规定的姿势。安装在台车本体(5)上的触接部(8),与台阶(2)的立起面(2c)触接、从而使活动转向车轮(7)离开立起面(2c)。
文档编号B62B3/02GK1976865SQ20058002179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日
发明者石川佳延, 荻村佳男, 村上伸, 菊池孝幸, 弓削和也, 堀合英洋, 吉田雅人, 殿城贤三, 小山泰平 申请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