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006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可折叠自行车已经出现在市场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从当前所使用的折叠自行车来看,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折叠后的体积偏大,不易携带、存放,折叠后的车体不能作为它用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后体积小,而且还有其它用途的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它包括车把1、脚蹬47和飞轮2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1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中间由转轴连接,车把1的中间连接部分设置在固定盒2内;所述固定盒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车把立柱19的上端,所述车把立柱19设置在车把立管4内,所述车把立管4上设置有一号可锁定转轴64,车把立管4的下端设置在前支架立管7内,所述前支架立管7的上端口设置有限位器20,其下端后侧管壁上设置有下转轴10,上端后侧管壁上设置有上转轴5,前支架立管7通过下转轴10和上转轴5与斜梁9和大梁6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大梁6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二号可锁定转轴8,大梁6分为两段,通过二号可锁定转轴8转动连接;所述斜梁9的后端与双折叠合页11的一侧固定连接,大梁6的后端,在靠近双折叠合页11的位置与斜梁9转动连接,所述双折叠合页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短横梁21的前端,所述短横梁21的后端连接中轴套23,所述中轴套23径向与后支架立管14的下端转动连接,与后梁12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架立管14的上端与鞍座立管15的下端转动连接;鞍座立管15的后侧管壁与连杆24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24的另一端与套管18的上端铰接,所述套管18套装在后斜支架16上,套管18的下端与上连杆44和下连杆59的一端铰接,所述上连杆44和下连杆59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后支架17上的上部转轴66和三号可锁定转轴68与后支架17铰接;所述后支架17的下端与加强板25铰接,所述加强板25连接在后梁12的后端;所述后斜支架16的上端与鞍座立管15的上端铰接,下端通过下部转轴67与后支架17铰接,所述后支架17由上部转轴66、下部转轴67分为相互转动连接的三段,其上端与后座架27的后端铰接,所述三号可锁定转轴68可沿下部转轴67的以下部分滑动,也可固定在设置在后支架17上的固定槽内,所述后座架27的前端与鞍座立管15的上端铰接;后座架27上设置有贮物箱28;所述脚蹬47设置在脚蹬折叠装置13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折叠后的车体体积小,便于携带和存放;折叠后的车体可拖拉,并可用作行李拖车或临时座椅;车体折叠与打开方便、快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盒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折叠合页1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贮物箱28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脚蹬折叠装置1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器20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飞轮2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把1、脚蹬47和飞轮26。所述车把1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中间由转轴连接,车把1的中间连接部分设置在固定盒2内;所述固定盒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车把立柱19的上端,所述车把立柱19设置在车把立管4内,所述车把立管4上设置有一号可锁定转轴64,车把立管4的下端设置在前支架立管7内,所述前支架立管7的上端口设置有限位器20,其下端后侧管壁上设置有下转轴10,上端后侧管壁上设置有上转轴5,前支架立管7通过下转轴10和上转轴5与斜梁9和大梁6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大梁6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二号可锁定转轴8,大梁6分为两段,通过二号可锁定转轴8转动连接;所述斜梁9的后端与双折叠合页11的一侧固定连接,大梁6的后端,在靠近双折叠合页11的位置与斜梁9转动连接,所述双折叠合页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短横梁21的前端,所述短横梁21的后端连接中轴套23,所述中轴套23径向与后支架立管14的下端转动连接,与后梁12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架立管14的上端与鞍座立管15的下端转动连接;鞍座立管15的后侧管壁与连杆24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24的另一端与套管18的上端铰接,所述套管18套装在后斜支架16上,套管18的下端与上连杆44和下连杆59的一端铰接,所述上连杆44和下连杆59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后支架17上的上部转轴66和三号可锁定转轴68与后支架17铰接;所述后支架17的下端与加强板25铰接,所述加强板25连接在后梁12的后端;所述后斜支架16的上端与鞍座立管15的上端铰接,下端通过下部转轴67与后支架17铰接,所述后支架17由上部转轴66、下部转轴67分为相互转动连接的三段,其上端与后座架27的后端铰接,所述三号可锁定转轴68可沿下部转轴67的以下部分滑动,也可固定在设置在后支架17上的固定槽内,所述后座架27的前端与鞍座立管15的上端铰接;后座架27上设置有贮物箱28;所述脚蹬47设置在脚蹬折叠装置13的一端。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盒2有一个两侧面开有用于放置车把1的圆弧槽的盒体30,盒体30一侧的上沿以转轴连接盒盖29,盒盖29的一个边上设有缺口,在转轴的中间位置上垂直于转轴设置一根用于两段车把转动连接的连接轴31,盒体30另一侧的上沿设置能插入盒盖29上的缺口内,并将盒盖29紧压在车把1上的固定件32。
如图3所示,所述双折叠合页11包括折页盒45,所述折页盒45内设置的一号折页31的一侧依次与二号折页32、三号折页33和四号折页34通过转轴连接,一号折页31的另一侧通过转轴与折页盒45底部的一边转动连接,一号折页31和二号折页32上设置有固定孔37,对应于固定孔37,在折页盒45底部设置固定钮38,在一号折页31和二号折页32的背面设有制止两折页相对转动的制动件,锁定口35设置在折页盒45底部的外侧,锁定件36一端铰接在四号折页34上,在二号折页32上设置拉环52,折页盒45底部与斜梁9连接,四号折页34与短横梁21连接,所述四号折页34上竖直设置有底部设有弹簧的锁定杆56,所述折页盒45的顶部与之对应设置有锁定孔57。
如图4所示,所述贮物箱28包括一个方形上框架39和一个通过套管54固定于后座架27上的方形下框架40,下框架40的一侧设有连接件51,上框架39由设在其两侧下方的交叉斜撑支撑;一个斜撑的一端铰接在下框架40一侧端部,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对应上框架39上,另一个斜撑的一端铰接在上框架39一侧的端部,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对应的下框架40上,所述上框架39和下框架40所构成箱体的四个侧面和底面由软面料密封;所述上框架39的上方设置箱盖板41,所述箱盖板41的一端铰接在上框架39的一端上,其另一端装有靠背69,所述靠背69两侧设置有立管70,所述立管70内设置有能够拉出的管架53。
如图5所示, 所述脚蹬折叠装置13包括由轴43连接在一起的两段脚拐46,在两脚拐靠近的中间位置设有定位装置45,脚拐46的上端连接中轴42,下端连接脚蹬47。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限位器20包括一个断面为半圆形、紧贴车把立管4的限位板49,所述限位板49以半圆缺口向前的位置固定在前支架立管7的上沿,限位板49弧顶中间设置限位孔48,可伸缩的限位块50设置在将车把1向后转动180度,限位孔48所对车把立管4的位置上。
如图8所示,所述飞轮26的齿圈60设置在飞轮主体62的一侧,通过连接板63固定在转动外圈61上。
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的折叠过程如下按下车把立管4上的定位块50,转动车把1,使车前轮朝向车的正后方,此时限位块35卡进限位器20上的限位孔48,使车把立管4不能转动,松开锁紧件3,将车把1降至最低位置后将锁紧件3锁紧,打开固定盒盖29,将车把1的两段相对折起,打开一号可锁定转轴64,将其以上部分向前折下,与前支架立管7并拢后锁定一号可锁定转轴64;打开二号可锁定转轴8,使大梁6绕二号可锁定转轴8折叠,同时斜梁9绕下转轴10折叠,并拢在前支架立管7的一侧,此时,车体前半部分的折叠完成。打开三号可锁定转轴68,将套管18顺后斜支架16滑动,即可将车体后半部分折叠,与后梁12、加强板25并拢,打开脚蹬折叠装置13的定位装置45,将一侧脚蹬折叠;打开双折叠合页11上的锁定件36,拉出折页,即可将折叠后的前后车体再次折叠;如果要使折叠后的车体能在地上推拉,或是作拖车使用,则应将双折叠合页11的全部折页拉出折叠,增大折叠后车体的宽度,车轮和两个导轮22着地,车体走行或放置平稳,翻起箱盖板41上的座椅靠背,既可做临时座椅,拉出套在靠背立管内的管架53,或牵拉双折叠合页11上的拉环52,即可用来推拉车体;如果只是为了车体折叠后携带或存放方便,则在打开双折叠合页11时,将折页31、32由固定钮38固定不用,只将折页33、34打开使用,从而减小折叠后的宽度;贮物箱28的折叠,只要将其两侧的交叉支撑能滑动的一端向前滑动即可;车体完全折叠后,将贮物箱上的连接件51与车把1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轮直径为15公分的折叠自行车最好。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它包括车把(1)、脚蹬(47)和飞轮(2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1)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中间由转轴连接,车把(1)的中间连接部分设置在固定盒(2)内;所述固定盒(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车把立柱(19)的上端,所述车把立柱(19)设置在车把立管(4)内,所述车把立管(4)上设置有一号可锁定转轴(64),车把立管(4)的下端设置在前支架立管(7)内,所述前支架立管(7)的上端口设置有限位器(20),其下端后侧管壁上设置有下转轴(10),上端后侧管壁上设置有上转轴(5),前支架立管(7)通过下转轴(10)和上转轴(5)与斜梁(9)和大梁(6)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大梁(6)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二号可锁定转轴(8),大梁(6)分为两段,通过二号可锁定转轴(8)转动连接;所述斜梁(9)的后端与双折叠合页(11)的一侧固定连接,大梁(6)的后端,在靠近双折叠合页(11)的位置与斜梁(9)转动连接,所述双折叠合页(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短横梁(21)的前端,所述短横梁(21)的后端连接中轴套(23),所述中轴套(23)径向与后支架立管(14)的下端转动连接,与后梁(12)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架立管(14)的上端与鞍座立管(15)的下端转动连接;鞍座立管(15)的后侧管壁与连杆(24)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24)的另一端与套管(18)的上端铰接,所述套管(18)套装在后斜支架(16)上,套管(18)的下端与上连杆(44)和下连杆(59)的一端铰接,所述上连杆(44)和下连杆(59)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后支架(17)上的上部转轴(66)和三号可锁定转轴(68)与后支架(17)铰接;所述后支架(17)的下端与加强板(25)铰接,所述加强板(25)连接在后梁(12)的后端;所述后斜支架(16)的上端与鞍座立管(15)的上端铰接,下端通过下部转轴(67)与后支架(17)铰接,所述后支架(17)由上部转轴(66)、下部转轴(67)分为相互转动连接的三段,其上端与后座架(27)的后端铰接,所述三号可锁定转轴(68)可沿下部转轴(67)的以下部分滑动,也可固定在设置在后支架(17)上的固定槽内,所述后座架(27)的前端与鞍座立管(15)的上端铰接;后座架(27)上设置有贮物箱(28);所述脚蹬(47)设置在脚蹬折叠装置(13)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2)包括一个两侧面上开有圆弧槽的盒体(30),所述盒体(30)的一侧上沿以转轴连接盒盖(29),盒盖(29)的一个边上设有缺口,盒体(30)的另一侧设置固定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折叠合页(11)包括折页盒(45),所述折页盒(45)内设置的一号折页(31)的一侧依次与二号折页(32)、三号折页(33)和四号折页(34)通过转轴连接,一号折页(31)的另一侧通过转轴与折页盒(45)底部的一边转动连接,一号折页(31)和二号折页(32)上设置有固定孔(37),对应于固定孔(37),在折页盒(45)底部设置固定钮(38),在一号折页(31)和二号折页(32)的背面设有制止两折页相对转动的制动件,锁定口(35)设置在折页盒(45)底部的外侧,锁定件(36)一端铰接在四号折页(34)上,在二号折页(32)上设置拉环(52),折页盒(45)底部与斜梁(9)连接,四号折页(34)与短横梁(21)连接,所述四号折页(34)上竖直设置有底部设有弹簧的锁定杆(56),所述折页盒(45)的顶部与之对应设置有锁定孔(5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物箱(28)包括一个方形上框架(39)和一个通过套管(54)固定于后座架(27)上的方形下框架(40),下框架(40)的一侧设有连接件(51),上框架(39)由设在其两侧下方的交叉斜撑支撑;一个斜撑的一端铰接在下框架(40)一侧端部,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对应上框架(39)上,另一个斜撑的一端铰接在上框架(39)一侧的端部,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对应的下框架(40)上,所述上框架(39)和下框架(40)所构成箱体的四个侧面和底面由软面料密封;所述上框架(39)的上方设置箱盖板(41),所述箱盖板(41)的一端铰接在上框架(39)的一端上,其另一端装有靠背(69),所述靠背(69)两侧设置有立管(70),所述立管(70)内设置有能够拉出的管架(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折叠装置(13)包括由轴(43)连接在一起的两段脚拐(46),在两脚拐靠近的中间位置设有定位装置(45),所述脚拐(46)的一端连接脚蹬(47),其另一端连接中轴(42),所述中轴(42)设置在中轴套(2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20)包括一个断面为半圆形、紧贴车把立管(4)的限位板(49),所述限位板(49)以半圆缺口向前的位置固定在前支架立管(7)的上沿,限位板(49)弧顶中间设置限位孔(48),可伸缩的限位块(50)设置在将车把(1)向后转动180度,限位孔(48)所对车把立管(4)的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折叠合页(11)两侧的短横梁(21)和斜梁(9)的下方设置导轮(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26)的齿圈(60)设置在飞轮主体(62)的一侧,通过连接板(63)固定在转动外圈(6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斜支架(16)、套管(18)和后支架(17)分别为两个相互平行连接的相同管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的梁体和车架上设有多个铰接点和折叠点,在车体的下部设有导向轮,因此,不仅折叠后车体的体积小,而且折叠后的车体还能做行李拖车或临时座椅使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车体易折叠、携带,并实现了一车多用。
文档编号B62K15/00GK2920800SQ20062011954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8日
发明者程立良 申请人:程立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