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式双桥车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97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排式双桥车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式双桥车梁。
背景技术



图1和2所示,传统式车辆的传动系统中传动轴贯穿车身悬架中间,振 动和噪音相当大。前重后轻,空载行驶时后驱动轮容易打滑,附着力少,牵引 力不够,动力受影响,增加油耗。如图3所示,传统式车辆采用的是非独立悬 架系统,两侧车轮安装于整体式车桥上,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 一侧车轮 受到冲击力和侧向力时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使车辆"点头 和仰头"现 象,平顺性较差。传统式车梁采用的是边梁式,车梁宽度窄钢板弹簧软,左右 晃动力大,在斜坡上直行行驶时重心偏移大,转弯时离心力大,容易造成侧翻, 行驶时横向稳定性较差。传统式车辆制动力不够,制动距离长,同时对路面的 损坏率很大,制动器磨损加快,制动时容易跑偏,侧滑,掉头现象。单桥双排 轮车辆在承载货物行驶时,双胎并装的轮胎连续炸胎现象很多,断桥和飞轮现
象时时发生。
如图4所示,传统式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最大的缺点是路面容易出现阴影 部分,采用整体式车桥的所有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总是统一固定在划线内行驶 车辆的轮胎碾过的两条行驶线路上重复行驶,特别是重型车辆,使路面出现阴 影部分。其方向总是卡在阴影部分的两条凹槽内行驶,路面出现阴影部分是道 路维修和损坏的预兆。传统式车辆的紧急制动对道路有损坏,动载荷即车辆在 行驶时对路面产生的冲击运动力的影响使路面加速损坏。路面的负荷没有得到 减负,縮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如图5和图6,路面受力得不到均匀使路面路基受力不平衡,加速路面的损 害。传统式车桥对路面的作用力作用在驱动桥的两边,驱动桥轮距中间部分对
路面没有作用力,造成了路面受力不均匀;两轮作用的路面下陷,中间部分凸 起,使路面出现凹凸现象,造成路面受力不平衡,使路面加速磨损。同时路面 也就没有被得到充分的使用,这就造成路面的使用性没有完全被利用起来,路 面的使用效率低,造成了公路资源的浪费,没有达到公路资源的节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排式双桥车梁,采用该车梁 后,能够增强车辆的稳定性、制动性、平顺性、通过性,使路面基本上不会出 现阴影部分,有效地降低了动载荷和制动对道路的损坏,同时能够提高路面的 利用率,遏制公路资源的流失。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排式双桥车 梁,包括车梁主体,所述车梁主体上设有前驱动轴和后驱动轴,所述前驱动轴 和后驱动轴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中间设有的传动轴连接,所述 车梁主体后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后驱动轴支架,每个后驱动轴支架上设有后 驱动轴以及与后驱动轴对应的驱动装置,所述前驱动轴上的驱动装置和2个后 驱动轴上的驱动装置通过中间设有的2个传动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驱动轴支架包括矩形车架和设于矩形车架前端的三角形 车架。
作为优选,所述2个传动轴与前驱动轴上的驱动装置和2个后驱动轴上的 驱动装置连接形成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后驱动轴支架与后驱动轴之间设有非独立悬架。 作为优选,所述后驱动轴支架与后驱动轴之间设有独立悬架。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梁主体后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后驱 动轴支架,比原先的车梁坚固板扎,载重货物时稳重,车梁在晃动时整体结构 性能好,增加后驱动轴支架后,宽度增宽,横坡转弯时重力垂直于横坡方向的 分力加大,有利于减小重力平行于路面的分力,使得转弯时离心力不够,不容 易造成侧滑,侧翻,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悬架是安装在纵梁上的,车梁 后驱动部分的纵梁从原来的两根增加到四根,悬架从原来的两组增加到四组钢 板弹簧,增加了车梁和悬架的紧密结构,有效的防止了车辆在紧急制动和追尾 时车梁和悬架断开现象,由于增加了后驱动轴支架以及驱动装置,摩擦力增大,
提高了制动力,遇到同样的力需要制动时,排式双桥以小于单桥车辆的制动力 制动,其两者的制动效果基本上一致,从而增强了车辆的制动性;釆用非独立 悬架形成组合式非独立悬架系统,整体结构相似于独立悬架,可弥补非独立悬 的缺点,又有了独立悬架的优点。当一侧车轮受到冲击时,由于四组钢板弹簧 里只有一组钢板弹簧受到冲击力,对整体悬架受到的冲击力不大,从而改善汽 车的平顺性,采用独立悬架形成组合式独立悬架系统,则更加增强了汽车的平 顺性;当经过一侧有坑的路面时,排式双桥桥的中间在路面上有支撑点,当经 过中间有坑的路面时,由于排式双桥桥的两侧在路面上有支撑点,这样整车倾 斜度影响不大,掉坑现象可以挽回,增强了车辆的通过性。在路面行驶时,路 面基本上不会出现阴影部分,有效地降低了动载荷和制动对道路的损坏,同时
能够提高路面的利用率,遏制公路资源的流失。 说明书附图
图1为传统式车梁的结构示意图2为传统式车梁的后视图;图3为传统式车梁造成侧翻的示意图; 图4为传统式车梁对路面造成阴影的示意图; 图5为传统式车梁对路面压力的示意图; 图6为传统式车梁对路面压力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IO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过缺口路面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过凸起路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7和图8, 一种排式双桥车梁,包括车梁主体l,所述车梁主体l上设
有前驱动轴2和后驱动轴3,所述前驱动轴2和后驱动轴3上设有驱动装置4, 所述驱动装置4通过中间设有的传动轴5连接,所述车梁主体1后端左右两侧 各设有一个后驱动轴支架6,每个后驱动轴支架6上设有后驱动轴3以及与后驱 动轴3对应的驱动装置4,所述前驱动轴2上的驱动装置4和2个后驱动轴3上 的驱动装置4通过中间设有的2个传动轴5连接。所述后驱动轴支架6包括矩 形车架61和设于矩形车架61前端的三角形车架62。所述2个传动轴5与前驱 动轴2上的驱动装置4和2个后驱动轴3上的驱动装置4连接形成三角形。所 述后驱动轴支架6与后驱动轴3之间设有非独立悬架7,形成组合式非独立悬架 系统。
传动轴贯穿车身悬架中间,提高车梁中间的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传动轴的 振动和噪音,前重后轻,空载行驶前驱动轮附着力高,不容易打滑,牵引力大,动力不受影响。结构紧凑,省去了纵贯车身前后的传动轴,空车整车的重心前 移,前轮附着力增强,上坡时驱动轮的附着力不会受到影响,能获得足够的前 驱动力,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好,动力传递系统的故障易发现以便及时维 修。如
图10所示,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缺口路面也不会受到影响, 实施例二
如图7和图9,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后驱动轴支架6 与后驱动轴3之间设有独立悬架8,形成组合式独立悬架系统。如
图11所示, 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凸起路面也不会受到影响。能够缓和由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 和冲击,特别是在矿区和工地和山岭地带,迅速衰减车身和车桥的振动,充分 的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平顺性。
权利要求1. 一种排式双桥车梁,包括车梁主体(1),所述车梁主体(1)上设有前驱动轴(2)和后驱动轴(3),所述前驱动轴(2)和后驱动轴(3)上设有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通过中间设有的传动轴(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主体(1)后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后驱动轴支架(6),每个后驱动轴支架(6)上设有后驱动轴(3)以及与后驱动轴(3)对应的驱动装置(4),所述前驱动轴(2)上的驱动装置(4)和2个后驱动轴(3)上的驱动装置(4)通过中间设有的2个传动轴(5)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式双桥车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动轴支架(6)包括矩形车架(61)和设于矩形车架(61)前端的三角形车架(6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式双桥车梁,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传动轴(5)与前驱动轴(2)上的驱动装置(4)和2个后驱动轴(3)上的驱动装置(4)连接形成三角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式双桥车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动轴支架(6)与后驱动轴(3)之间设有非独立悬架(7)。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式双桥车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动轴支架(6)与后驱动轴(3)之间设有独立悬架(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式双桥车梁,包括车梁主体,所述车梁主体上设有前驱动轴和后驱动轴,所述前驱动轴和后驱动轴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中间设有的传动轴连接,所述车梁主体后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后驱动轴支架,每个后驱动轴支架上设有后驱动轴以及与后驱动轴对应的驱动装置,所述前驱动轴上的驱动装置和2个后驱动轴上的驱动装置通过中间设有的2个传动轴连接。能够增强车辆的稳定性、制动性、平顺性、通过性,使路面基本上不会出现阴影部分,有效地降低了动载荷和制动对道路的损坏,同时能够提高路面的利用率,遏制公路资源的流失。
文档编号B62D21/00GK201305030SQ200820169489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日
发明者张卫海 申请人:张卫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