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尾翼内衬及包括至少一个这种内衬的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908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的尾翼内衬及包括至少一个这种内衬的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的尾翼内衬,以及包括至少一个这种尾翼内衬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外壳由具有金属元件的骨架形成,所述骨架最通常来说通过冲压制成并 且在车辆的每一侧尤其包括安装在尾翼内衬上的座舱侧,所述座舱侧属于车辆车身,因此 是观察者可从车辆外部观察到的部分。 传统上,每个尾翼内衬均由许多彼此独立并且组装在一起的部件构成。 这些部件包括-车顶拱的内衬,-中央立柱的内衬,-上下竖直加强件,-行李箱活板立柱,-在中央立柱的内衬与行李箱活板立柱之间延伸的水平加强件,以及
-在竖直加强件与行李箱活板立柱之间延伸的车轮通道。 所述每个部件的制造均需要冲压操作并需要使用装卸和装配机器人以及制造装 配和控制模型。 这些形成尾翼内衬的部件用于接收蒙皮部件,所述蒙皮部件最通常是通过接合在 孔口中的棘轮构件固定在所述尾翼内衬上,其中所述孔口设置于所述尾翼内衬的每个部件 中。 在以后装配到一起的许多部件上制造孔口会导致各孔口之间的离散风险,从而损 害各蒙皮部件之间搭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克服这些缺点并允许显著降低这种内衬的制造成本的 机动车尾翼内衬。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用于接收机动车座舱侧的尾翼内衬,其特征在于,所 述尾翼内衬包括整体结构式部件,所述整体结构式部件尤其形成车顶拱的内衬和开口的界 边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所述整体结构式部件通过冲压制成; _所述整体结构式部件还形成中央立柱的内衬、水平加强件、车轮通道、后立柱、侧 板和行李箱活板立柱;-所述整体结构式部件还形成侧板和车轮通道;-所述开口的界边元件包括所述中央立柱的内衬、所述车顶拱的一部分、所述后立 柱和所述侧板;
-所述开口的界边元件包括所述后立柱、所述水平加强件、所述行李箱活板立柱和 所述车顶拱的一部分;-所述尾翼内衬接收内饰元件,所述内饰元件包括车顶内饰、中央立柱的内饰、侧 板的内饰、后立柱的内饰和行李箱后部搁板支持件的内饰;以及-所述尾翼内衬在所述中央立柱的内衬下部与所述侧板之间包括拟切除的临时加 强件。 —种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尾翼内衬的机动车也是本发明的主题。


在阅读了以下仅作为示例给出并参照附图进行的描述之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 明。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尾翼内衬的侧视图;-图2是尾翼内衬的示意性透视图,所述尾翼内衬上安装有机动车的座舱侧,还示 出了用于固定在所述尾翼内衬上的各种内饰。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以下全文中,位置术语"前"、"后"、"下"和"上"对应于车辆的如下定向X轴为 车辆的纵向轴线,Y轴为横向轴线,Z轴为竖直定向的轴线。 在图1中,示出了用于接收机动车座舱侧的尾翼内衬10。座舱侧属于车身,其可从 车辆外部看到,尾翼内衬10被座舱侧遮挡住。 尾翼内衬10由整体结构式金属部件形成,所述部件优选地通过冲压制成。
部件10尤其形成车顶拱11的内衬和开口 12或12'的界边元件。
具体而言,整体结构式部件10还形成中央立柱13的内衬、水平加强件14、车轮通 道15、后立柱16、侧板17和行李箱活板立柱18。 在该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口 12'对应于用于形成在车顶拱11、后立柱16、水平加 强件14和行李箱活板立柱18之间的后窗的开口 。 尾翼内衬10的优点在于,能够用于不同版式的机动车,例如-座舱侧没有侧门的版式,在这种情况下,座舱侧在开口 12处是实心的,或者-座舱侧没有后窗的版式,在这种情况下,座舱侧在开口 12'处是实心的。 为了强化通过冲压形成的部件IO,在中央立柱13的内衬的下部与侧板17之间设
置了临时加强件19。 构成部件10的各元件包括用于接收内饰元件的孔口 30,并在图2中示出。
在该图中,尾翼内衬10接收机动车的座舱侧1,内饰元件通过棘轮构件(未示出, 接合在孔口 30中)固定在尾翼内衬10上。 内饰元件包括车顶内饰20、形成为两部分的中央立柱内饰21、后立柱内饰22、用 于行李箱活板立柱的内饰23、由两个元件形成的侧板内饰24、以及行李箱后部搁板(未示 出)支持件的内饰25。 优选地,各内饰元件为主要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部件。 在座舱侧1安装到尾翼内衬10上之后,切除加强件19。作为变型,也可以在座舱
4侧1安装到内衬10上以及固定好各内饰元件之后切除加强件19。 在单个整体式部件上制造用于固定各内饰元件的孔口 30这一事实允许在制造这 些孔口时避免离散,这保证了各内饰元件之间更好的搭接以及远高于迄今为止所造车辆的 "感知质量"水平。 某些车辆的变型不包括任何内饰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将尾翼内衬实现为单个部
件这一事实允许获得更干净的内部并允许避免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区。 此外,尾翼内衬的冲压只需要一次操作,并且避免了使用装卸和装配机器人、装配
设施和控制各部件的装配的模型。 后窗玻璃开口的四周内槽具有恒定的厚度,这便于密封件的安装,因为不存在任 何厚度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尾翼内衬允许将6至8个不同的部件重组成单个整体式部件。
根据一个变型,整体结构式部件10形成中央立柱13的内衬、水平加强件14、后立 柱16和行李箱活板立柱18。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接收机动车座舱侧(1)的尾翼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内衬包括整体结构式部件(10),所述整体结构式部件尤其形成车顶拱(11)的内衬和开口(12,12’)的界边元件(13,14,16,18)并且包括用于接收内饰元件的孔口(30)。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尾翼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结构式部件(10)通过冲压制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翼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结构式部件(10)还形成 中央立柱(13)的内衬、水平加强件(14)、后立柱(16)和行李箱活板立柱(18)。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翼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结构式部件 (10)还形成侧板(17)和车轮通道(15)。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尾翼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 (12)的界边元件包括所 述中央立柱(13)的内衬、所述车顶拱(11)的一部分、所述后立柱(16)和所述侧板(17)。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翼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 (12')的界边元件包括所述 后立柱(16)、所述水平加强件(14)、所述行李箱活板立柱(18)和所述车顶拱(11)的一部 分。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翼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内衬接收内饰元 件,所述内饰元件包括车顶内饰(20)、中央立柱(13)的内饰(21)、侧板(17)的内饰(24)、 后立柱(16)的内饰(22)和行李箱后部搁板支持件的内饰(25)。
8.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尾翼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内衬在所述中央立柱 (13)的内衬下部与所述侧板(17)之间包括拟切除的临时加强件(19)。
9. 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 的尾翼内衬(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安装在机动车座舱侧上的尾翼内衬,所述内衬包括整体结构式部件(10),所述整体结构式部件形成车顶拱(11)的内衬和开口(12,12’)的界边元件(13,14,16,18)。
文档编号B62D25/02GK101795927SQ200880105351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日
发明者J·阿夸维瓦, L·巴塔伊 申请人: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