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牵引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236阅读:4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挂车牵引鞍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主车与挂车的鞍座,尤其是一种半挂车牵引鞍座,属于
半挂车的牵引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半挂车包括半挂型液体运输车(例如半挂油罐车)及半挂型粉料运输车。 目前的半挂型牵引鞍座其鞍座体为实心的铸钢件,在半挂车中起到将主车与挂车联接在一 起的作用。当对半挂油罐车运输的油料做复杂处理时,例如利用泵进行加注、抽吸、过滤、流 量控制作业等,需要将油料输送到牵引车上。然而,现有的牵引鞍座无法直接实现油料的输 送,只能通过外接软管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操作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 安全方便的半挂车牵引鞍座。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半挂车牵引鞍座,包括转盘和安装在转盘上的 支架,所述支架与支撑座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鞍座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中空结构由位于转盘中间的第一通孔和位于支 架上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配合组成。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支架与支撑座摆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支撑座通过销轴与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支撑座通过橡胶垫结构与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半挂车牵引鞍座中部为中空结构,可
以通过固定柔性接头使管道通过,从而实现牵引车和半挂槽罐之间液体或粉料的运输,同
时管道不外露,避免了管道磨损保证安全运输;牵引鞍座中还可以穿过多股线缆,以应用于
信号、电力的输送,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机械化生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3为
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半挂车牵引鞍座,如
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在水平方向自由摆动的转盘1 ,转盘1上安装有支架2,支架2通过销轴3与支撑座4连接,支架2可以在一定的 角度范围内摆动,转盘1的中间位置开有第一通孔,支架2上开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 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配合形成中空结构。 实际使用时,通过支撑座4将半挂车牵引鞍座固定在牵引车的车梁上,牵引鞍座 中的转盘l与挂车前底座连接在一起,使牵引车与挂车在牵引鞍座的作用下连为一体,同 时,牵引鞍座中转盘1上的第一通孔与支架2上的第二通孔配合形成中空结构,允许管道或 线缆通过,以实现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流体、信号和电力等的传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半挂车牵引鞍座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支架2通过
橡胶垫结构5与支撑座4连接。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半挂车牵引鞍座,包括转盘和安装在转盘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支撑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中空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牵引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由位于转盘中 间的第一通孔和位于支架上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配合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挂车牵引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支撑座摆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挂车牵引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通过销轴与支架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挂车牵引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通过橡胶垫结构 与支架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鞍座,尤其是一种连接主车与挂车的半挂车牵引鞍座,属于半挂车的牵引部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半挂车牵引鞍座,包括转盘和安装在转盘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支撑座连接,鞍座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半挂车牵引鞍座中部为中空结构,可以通过固定柔性接头使管道通过,从而实现牵引车和半挂槽罐之间液体或粉料的运输,同时管道不外露,避免了管道磨损保证安全运输;牵引鞍座中还可以穿过多股线缆,以应用于信号、电力的输送,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机械化生产。
文档编号B62D53/08GK201538370SQ20092023437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8日
发明者王宇, 高智勇 申请人: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