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048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上的门柱,尤其涉及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汽车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而 汽车的安全性能不仅仅体现在安全气囊、ABS等的配置上,还体现在车体结构上,而B柱结 构在车体的安全设计中尤其起关键作用,为了尽可能的提高B柱强度,人们普遍采用在B柱 主加强板外侧面上增加支撑板,但由于车体空间及成本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仅依靠增加的 支撑板还是难以保证B柱的强度。中国专利“一种轿跑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CN201120907Y) ”公开了一种B柱侧 碰加强结构,它包括侧围外板、侧围内板、B柱加强板组合成的B柱,所述B柱下端与车身连 接,车身固定在车底盘上,侧围内板顶端与顶盖横梁连接,所述B柱下端与车身连接处的内 侧面设有侧围侧撑杆,所述侧围侧撑杆上端与侧围内板交接,侧围侧撑杆下端与车身地板 交接。此装置是通过在侧围内板与车身地板之间设置斜向支撑的侧围侧撑杆,并通过侧围 侧撑杆部分吸收侧碰时的能量,从而减少B柱的变形量,达到改善车体安全性的目的,但装 置中的侧围侧撑杆只起到普通加强筋的作用,虽然结构简单,但侧碰时侧围侧撑杆吸收的 能量只能通过其两端的连接点顺沿侧围内板垂直向上,或顺沿车身地板水平向内分散吸收 碰撞能量,因此往往只是侧围侧撑杆与侧围内板或车身地板的连接点处变形量有所减小, 而连接点外的其它侧围内板同样会出现侧碰时局部变形量过大,从而无法保证乘员的生存 空间,导致乘员损伤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增加乘员舱体强度,减少侧碰变 形量,提高乘坐安全性的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B柱结构强 度低、侧碰时变形量大,从而导致的乘员生存空间减少、降低乘坐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汽车B柱 侧碰加强结构,包括设于上边梁与B柱下撑板之间的B柱主加强板,在B柱主加强板外侧面 的中部罩设有中部支撑板,在所述的中部支撑板下部设有副加强板,所述的副加强板罩设 在B柱主加强板的外侧面上,在所述副加强板的底部端面上设有喇叭形开口,所述的副加 强板顶端与中部支撑板的下端面相连,底部通过喇叭形开口与下撑板相连。通过在中部支 撑板的下部增设副加强板,使中部支撑板向下延伸至下撑板,从而在提高B柱主加强板强 度的同时,强化了 B柱主加强板与下撑板间的连接,增加了乘员舱体的整体强度;又通过在 副加强板的底端设置喇叭形开口与B柱主加强板及下撑板连接,使副加强板与B柱主加强 板及下撑板的连接面积增加,而且喇叭形开口还有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了连接强度,结构简 单、节省原材料,尤其是通过喇叭形开口可以使B柱吸收的碰撞能量通过与之相连的零部 件向周围发散,从而最大化的吸收并疏散了碰撞能量,有效的减少了侧碰时的变形量,保证了乘员的生存空间,提高了安全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的喇叭形开口与副加强板为一体式构件,且喇叭形开口的形状与 其所罩设的B柱主加强板及下撑板的型面一致。通过喇叭形开口与副加强板为一体成型可 减少零件的加工成本,并保证零件的强度;又通过喇叭形开口的成型形状与所在的B柱主 加强板及下撑板的成型面的形状一致,确保其支撑效果均衡,同时又保证侧碰时副加强板 吸收并向周围疏散的碰撞能量保持均衡一致,从而避免局部强度不足导致的变形量增加。作为优选,所述的副加强板与中部支撑板及下撑板间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中部支撑板和副加强板与B柱主加强板间通过焊接相连。通过焊接连接,简单牢固、成本低。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部支撑板和副加强板的边沿上设有翻边,所述的中部支撑板 通过翻边的下底面与B柱主加强板外侧面抵接相连,所述的副加强板通过翻边的下底面与 B柱主加强板或下撑板外侧面抵接相连。通过在中部支撑板和副加强板的边沿上设置翻边, 可增加其与B柱主加强板或下撑板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强度;又通过翻边的下底面与B柱 主加强板或下撑板的外侧面相抵接,保证副加强板在侧碰吸收能量后能量传导方向与翻边 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强化了侧碰能量吸收效果,最大化减少车体变形量。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部支撑板和副加强板与所罩设的B柱主加强板或下撑板外侧 面间的距离小于10mm。在保证部支撑板和副加强板的支撑强度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增加 了车体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中部支撑 板的下部增设副加强板,提高B柱主加强板强度、强化了 B柱主加强板与下撑板间的连接; 又通过在副加强板的底端设置喇叭形开口与B柱主加强板及下撑板连接,提高了连接强 度、节省原材料;各零部件间通过焊接连接,简单牢固、成本低;通过在中部支撑板和副加 强板的边沿上设置翻边,不仅提高了连接强度,又保证了副加强板在侧碰吸收能量后能量 传导方向与翻边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强化了侧碰能量吸收效果,最大化减少车体变形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包括设于上边梁7与B柱 下撑板5之间的B柱主加强板2,在B柱主加强板2的外侧面上包罩有中部支撑板1和副加 强板3,副加强板3的上端部与中部支撑板1的下端部通过焊接相连,副加强板3的底部通 过与其一体冲压成型的喇叭形开口 4与下撑板5相连,喇叭形开口 4的形状与其所罩设的B 柱主加强板2及下撑板5的成型面一致,且中部支撑板1和副加强板3与所罩设的B柱主 加强板2或下撑板5外侧面间的距离为5mm,在中部支撑板1与副加强板3连接后的组件边 沿上设有翻边6,中部支撑板1上的翻边6下底面与对应的B柱主加强板2外侧面抵接后焊 接相连,副加强板3上的翻边6下底面与对应的B柱主加强板2外侧面及下撑板5外侧面 抵接后焊接相连。[001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 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包括设于上边梁与B柱下撑板之间的B柱主加强板,在B柱主加强板外侧面的中部罩设有中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中部支撑板(1)下部设有副加强板(3),所述的副加强板(3)罩设在B柱主加强板(2)的外侧面上,在所述副加强板(3)的底部端面上设有喇叭形开口(4),所述的副加强板(3)顶端与中部支撑板(1)的下端面相连,底部通过喇叭形开口(4)与下撑板(5)相连。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形开口 (4)与副加强板(3)为一体式构件,且喇叭形开口(4)的形状与其所罩设的B柱主加强板 (2)及下撑板(5)的型面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加 强板⑶与中部支撑板⑴及下撑板(5)间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中部支撑板⑴和副加 强板(3)与B柱主加强板(2)间通过焊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 支撑板⑴和副加强板⑶的边沿上设有翻边(6),所述的中部支撑板⑴通过翻边(6)的 下底面与B柱主加强板(2)外侧面抵接相连,所述的副加强板(3)通过翻边(6)的下底面 与B柱主加强板(2)或下撑板(5)外侧面抵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支撑 板⑴和副加强板⑶的边沿上设有翻边(6),所述的中部支撑板⑴通过翻边(6)的下 底面与B柱主加强板(2)外侧面抵接相连,所述的副加强板(3)通过翻边(6)的下底面与 B柱主加强板(2)或下撑板(5)外侧面抵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 支撑板(1)和副加强板(3)与所罩设的B柱主加强板(2)或下撑板(5)外侧面间的距离小 于 IOmm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支撑 板(1)和副加强板(3)与所罩设的B柱主加强板(2)或下撑板(5)外侧面间的距离小于 IOm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增加乘员舱体强度,减少侧碰变形量,提高乘坐安全性的汽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包括设于上边梁与B柱下撑板之间的B柱主加强板,在B柱主加强板外侧面的中部罩设有中部支撑板,在所述的中部支撑板下部设有副加强板,所述的副加强板罩设在B柱主加强板的外侧面上,在所述副加强板的底部端面上设有喇叭形开口,所述的副加强板顶端与中部支撑板的下端面相连,底部通过喇叭形开口与下撑板相连。
文档编号B62D25/04GK201553206SQ20092031096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
发明者丁勇, 刘卫国, 吴成明, 周一平, 李书福, 杨健, 林高泽, 祁洪娟, 赵福全, 钱国强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