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73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例如液压掘土机等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利用内部中空的管材作为安装于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柱部件的驾驶室 结构。在这样的安装于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结构中,要求被用作柱部件的管具有规定值以 上的刚性。然而,为了提高刚性而增加管的壁厚,导致材料费、加工费等增加,成为成本上升 的主要原因。因此,期望一种能够同时解决刚性方面与成本方面问题的管的加强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以下结构的驾驶室,即在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 合部分配置连接部件,通过该连接部件将柱部件与梁部件互相接合。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321372号公报(平成18年11月30日公开)然而,在上述现有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中,存在以下问题。S卩,在上述公报所公开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中,需要在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 分设置用于辅助互相接合的连接部件。因此,增加了构成驾驶室的部件的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机械的驾驶室,能够避免部件数量随着追加连接 部件等而增加,并且能够将柱部件与梁部件牢固地接合。第一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具有柱部件和梁部件。柱部件沿大致竖直方向配 置,具有切口部,其形成于上端部分;突出部,其与切口部邻接,形成于在上端部分中的室 内空间侧。梁部件沿与大致竖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配置,俯视时延伸至与柱部件的上端 部分重叠的位置,载置于切口部,并且在侧面抵接于突出部的状态下与柱部件接合。这里,例如在构成液压掘土机等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 采用以下接合构造。即,在柱部件的上端部分形成将上端部分的一部分切除的切口部、由于一部分被 切除而留存在上端部分的突出部。然后,利用俯视时延伸至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梁部件与 上述柱部件来构成驾驶室。具体地说,在柱部件的上端部分,在将梁部件的一部分载置于切 口部的状态下,并且在将梁部件的侧面抵接于突出部的状态下,进行梁部件与柱部件的互 相接合。另外,将形成于上述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突出部设置于驾驶室的室内空间侧。这里,形成于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突出部是指由于在柱部件的上端部分形成切口 部而留存的部分,例如指驾驶室的室内空间侧的一部分。另外,形成于柱部件的突出部与切 口部的配置并未特别限定。另一方面,对于与该柱部件的上端部分接合的梁部件的部分,可 以实施切口等加工,也可以不实施特殊加工。并且,所述突出部是在沿大致竖直方向配置的 柱部件的上端部分沿大致竖直方向延伸的部分,也可以是俯视时柱部件的上端部分中的驾 驶室室内空间侧部分的全部,还可以是柱部件的上端部分中的驾驶室室内空间侧部分的一部分。进一步,突出部与梁部件可以直接地抵接,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间接地抵接。由此,在使梁部件载置于形成在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切口部的部分,并且使梁部 件的侧面抵接于突出部的状态下进行接合,从而,能够充分确保了接合部分的长度,并且将 柱部件与梁部件劳固地接合。因此,不使用现有的连接部件等其他部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 构,将柱部件与梁部件互相劳固地接合。进一步,例如在建筑机械翻倒时等从驾驶室的侧面等对梁部件施加有大的载荷的 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突出部支撑梁部件。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进一步 具有从室内空间侧的侧面抵接于柱部件的横档部件。第三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进一步具有以将左右一对的柱部件之间或者梁部件之间连接的方式设置而从室内空间侧 抵接于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的横档部件。这里,在上述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将连接左右一对的柱部件之间或者梁 部件之间的横档部件作为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的加强部件来使用。这里,上述横档部件沿与柱部件及梁部件双方交叉的方向配置于左右一对的柱部 件之间或者梁部件之间。另外,上述横档部件抵接于接合部分的室内空间侧是指形成于驾 驶室内的室内空间。由此,在从驾驶室的侧方施加有大的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横档部件支撑柱 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其结果,不增加部件数量而能够得到提高了承受来自侧面的冲 击等的刚性的驾驶室。第四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柱部件与梁部件在室外空间侧的接合部分形成平坦的面。这里,例如,为了形成玻璃安装面等,将驾驶室空间的相反侧即室外侧的柱部件与 梁部件的接合部分形成为没有高低差的平坦的面。即,在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位置,以不 产生高低差的方式使室外空间侧的面接合为齐平面。由此,例如在平坦的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能够设置安装于驾驶室的玻璃的 安装面。第五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柱部件是配置于左后部的左后柱部件,梁部件与左后柱部件接合。第六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柱部件及梁部件由管材形成。这里,利用具有中空剖面的管材形成用于构成驾驶室的柱部件和梁部件。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降低驾驶室整体的重量并且提高驾驶室的刚性。第七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六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进一步 具有在柱部件的上端部分插入管材的中空部分的盖部件。这里,在管材的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盖部件插入中空部分。这里,作为上述盖部件,可以使用与管材的柱部件的内周面的形状配合形成的板 状部件。由此,作为管材的柱部件的剖面保持用加强部件,可以使用盖部件。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的刚性。第八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七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盖部件 与突出部一同与梁部件的侧面抵接。第九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七或第八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 盖部件具有与载置于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梁部件的端部开口接合的弯折部。这里,将插入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端部开口的盖部件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与梁部 件的端部开口接合的弯折部。由此,利用盖部件除了提高柱部件的剖面刚性之外还能够至少部分地提高梁部件 的剖面刚性。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接合部分的刚性。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压掘土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安装于图1的液压掘土机的驾驶室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驾驶室的后视图。图4是图3的A-A线向矢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2至图4的驾驶室后部的各部件的接合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2至图4的驾驶室后部的各部件的接合结构的立体图。图7(a)是表示构成图2等的驾驶室的左前柱部件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7 (b) 是从Y方向看的剖视图。图8(a)是表示构成图2等的驾驶室的左后柱部件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8 (b) 是其俯视图。图9(a)是表示构成图8(a)等的左右后柱部件的上端部的结构的放大图。图9 (b) 是其侧视图。图10是表示构成图2等的驾驶室的横档部件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与图9(a)等的左右后柱部件的上端部接合的盖部件的结构的立体 图。图12是表示配置于图2至图4的驾驶室后部的柱部件的上端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驾驶室后部的结构的立体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液压掘土机(建筑机械)2下部行驶体3旋转架4工作装置5 配重6 发动机10 驾驶室31左前柱部件31a 柱部分31b梁部分(梁部件)
3 Ibb 下部平面32右前柱部件33左后柱部件(柱部件)33a 突出部33b 切口部33c 抵接面33d 凹部34右后柱部件(柱部件)35左中柱部件36横档部件36a 切入部41盖部件41a 平面部41b 弯折部41c抵接部41d 定位部131b梁部分(梁部件)136横档部分P 履带S 室内空间W背面窗部X焊接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图1至图12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压掘土机(建筑机械)1的驾驶 室10进行说明。[液压掘土机1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掘土机1具有下部行驶体2、旋转架3、工作装置4、 配重5、发动机6、驾驶室10。下部行驶体2通过使卷挂在行驶方向左右两端部分的履带P旋转而使液压掘土机 1前进后退,并且将旋转架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安装于下部行驶体2的顶面侧。旋转架3在下部行驶体2上能够向任意方向旋转,在旋转架3的顶面上安装有工 作装置4、配重5、发动机6、驾驶室10。工作装置4包括大臂、安装于大臂前端的小臂、安装于小臂前端的铲斗,一边通过 液压缸使大臂、铲斗等上下移动,一边在挖掘砂土、砂砾等的土木施工场进行作业。配重5是例如在将钢板组装而形成的箱中放入碎铁、混凝土等加固而成,为了在 采掘时等保持车体的平衡而被配置于旋转架3的后部。发动机6是用于驱动下部行驶体2、工作装置4的驱动源,被配置于与配重5邻接 的位置。
驾驶室10是液压掘土机1的操作员乘降的驾驶室,为了能够看到工作装置4的前 端部,被配置于旋转架3上的安装有工作装置4的部分的侧方即左侧前部。以下详述该驾 驶室10的结构。[驾驶室10的结构]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0包括五根柱部件31 35、横档部件 36、盖部件41、背面窗部W等。在以下说明中,对于左右前柱部件31、32及左右后柱部件33、 34,虽然在图7 (a)及图8 (a)等中仅示出并说明左前柱部件31及左后柱部件33,但是,右前 柱部件32及右后柱部件34与左前柱部件31及左后柱部件33左右对称配置而具有相同的 结构。柱部件31 35包括左前柱部件31、右前柱部件32、左后柱部件33、右后柱部件 34、左中柱部件35。如图2所示,左前柱部件31及右前柱部件32被配置于驾驶室10的左右前部,作 为A柱来使用。如图5及图6所示,左右前柱部件31、32在通过使各梁部分(梁部件)31b 等的前端部分载置于形成在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的切口部3 等(参照图9(a) 及图12)的状态下进行焊接接合。并且,如图7(b)所示,左右前柱部件31、32具有内部为 中空的异形剖面。另外,如图7(a)所示,左右前柱部件31、32在中央部附近弯曲,包括在驾 驶室10的前部立设于底板面的柱的部分(柱部分31a等)和构成顶棚面的梁的部分(梁 部分31b等)。上述异形剖面除圆形管外,还指剖面例如为大致四边形或者复杂形状。如图2所示,左后柱部件33及右后柱部件34配置于驾驶室10的左右的后部,作 为C柱来使用。如图8(b)所示,左右后柱部件33、34具有内部为中空的大致四边形的异形 剖面。而且,左右后柱部件33、34作为大致直线状的柱,在驾驶室10的后部立设于底板面。 并且,如图2及图3所示,左右后柱部件33、34通过横档部件36互相接合其上端部附近彼 此。进一步,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为了堵塞上端部的端部开口,左右后柱部件33、34 被焊接接合有后述的盖部件41。并且,如图9(a)及图9(b)所示,左后柱部件33在焊接接 合左右前柱部件31所含的梁部分31b、后述的横档部件36的上端部具有突出部33a和切口 部33b。另外,右后柱部件34侧也同样具有突出部和切口部。突出部33a是留存于比在管端部沿管长度方向(上下方向)切除的底部分更靠上 方的部分,如图5、图6及图12所示,突出部33a形成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中的 驾驶室10的室内空间S侧。通过形成该突出部33a等,即使在对驾驶室10的侧面等施加 有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支撑左右前柱部件31、32的梁部分31b等。切口部3 等是将左 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中的驾驶室10的外侧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的部分,与上述突出 部33a邻接而形成。另外,在梁部分31b等的前端部分载置于该切口部33b的状态下进行 焊接接合。并且,如图6所示,左右前柱部件31、32的梁部分31b等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 上端部的接合部分构成为,在相当于驾驶室10侧面的面,梁部分31b的下部平面311Λ和左 后柱部件33的外侧面形成大致平坦面。在该大致平坦面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未图示的窗户 玻璃。如图2所示,左中柱部件35作为B柱来使用,立设于左前柱部件31的梁部分与底 板面之间。7
横档部件36通过采用中空的管材来设置,用于支撑设置在背面窗部W的窗框上方 的扬声器等电气部件,如图2等所示,将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附近彼此焊接接合。 并且,如图5及图6所示,横档部件36以使其两端部与上述左右前柱部件31、32的梁部分 31b等和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的接合部分相抵接的方式被焊接接合。进一步,如 图10所示,横档部件36在两端部分具有切入部36a、36a。因此,如图5所示,能够与梁部 分31b等和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分的接合部分形状相匹配而构成相抵接的状态, 能够支撑梁部分31b等的侧面。如图5及图6所示,盖部件41是为了覆盖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的端部开 口而被焊接接合的板状部件,被加工成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端部开口的形状相匹配的 形状。并且,如图11所示,盖部件41具有平面部41a与弯折部41b。平面部41a被加工成 在将梁部分31b等端部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的状态下堵塞开口端部。弯折 部41b相对平面部41a弯折而形成,以便堵塞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的梁部 分31b等的端部开口。这样,通过将盖部件41焊接接合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的 开口端部内,能够提高焊接接合梁部分31b等的左右后柱部件33、34上部的剖面刚性。盖 部件41进一步具有抵接部41c与定位部41d,抵接部41c形成为沿平面部41a的延长线延 伸且与弯折部41b邻接,在梁部分31b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分的状态下抵 接于梁部分31b的侧面。定位部41d与形成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中的后端部分 的凹部33d嵌合,由此进行盖部件41的定位。<驾驶室10后部的各部件的接合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各部件按以下方式焊接接合,能够得到抵抗来自驾驶室 10侧面侧、背面侧的载荷的刚性高的驾驶室结构。具体地说,在驾驶室10中,如图5及图6所示,在将左右前柱部件31、32的梁部分 31b等载置于形成在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分的切口部3 等的状态下进行焊接接 合。此时,载置于切口部3 等上的梁部分31b等通过形成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 部的突出部33a等,从驾驶室10的室内空间S侧得到支撑。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切口部3 等上的梁部分31b等,从驾驶室10的外 侧的面中的两部件的接合部分一直焊接到盖部件41与梁部分31b等的接触部分而互相接 合。这样,通过进行包括切口部3 等在内的焊接,能够构成不仅抵抗来自侧面的载荷还可 以抵抗来自背面的载荷的刚性高的驾驶室10 (参照图6的焊接部分X)。并且,在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为了堵塞端部开口而焊接接合有盖部件 41。这样,通过设置用于覆盖焊接接合梁部分31b等的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的开 口端部的盖部件41,能够提高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剖面刚性。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档部件36从驾驶室10的室内空间S侧与上述接合部 分相抵接。由此,作为从侧方支撑梁部分31b等的部件,除了形成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 上端部的突出部33a等之外,还可以增加横档部件36。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抵抗来自驾驶 室10的侧面等的载荷的刚性。[本驾驶室10的特征](1)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0在将左右前柱部件31、32的梁部分31b8等的前端部分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分的状态下进行焊接接合。如图9(a)、 图9(b)及图12所示,在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形成有切口部3 等和与之邻接的 突出部33a等。另一方面,如图5、图6及图12所示,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切口部 33b等上的梁部分31b等在侧面部分抵接于突出部33a等的状态下,与左右后柱部件33、34 进行接合。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0中,盖部件41的抵接部41c的端面抵接于梁部 分31b等的侧面的抵接面33c,与突出部33a等一同支撑来自驾驶室10的侧面侧的载荷。由此,通过由突出部33a等支撑梁部分31b等的侧面,例如,与来自驾驶室10的侧 面侧等的载荷相比,能够使梁部分31b等和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的接合比现在更 加劳固。其结果,不使用连接部件等部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了驾驶室10的刚性。(2)如图5、图6及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0中,从侧面支撑梁部分31b等 的突出部33a等形成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中的驾驶室10的室内空间S侧。由此,在对驾驶室10的侧面施加有载荷的情况下,由于突出部33a等从正面可靠 地支撑梁部分31b,因此,能够提高驾驶室10整体的刚性。(3)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0进一步具有从驾驶室10的室内空间 S侧使端部与上述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和梁部分31b等的接合部分相抵接的横档 部件36。由此,通过利用横档部件36从侧方支撑梁部分31b等,能够进一步提高抵抗来自 驾驶室10的侧面的载荷的刚性。(4)如图7(b)及图9(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0中,均利用中空的管材构成 上述梁部分31b等和左右后柱部件33、34。由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使驾驶室10整体的重量轻量化,并且能够构成刚性 优良的驾驶室10。另外,如上所述,对于需要加工开口端附近的左右后柱部件33、34采用中 空的管材,能够提高加工性,并且高效地形成所希望的形状的切口部3 等。(5)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0进一步具有为了堵塞由管材构成的左 右后柱部件33、34的端部开口而安装的盖部件41。由此,能够提高端部开口被堵塞的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剖面刚性。因此,能够进 一步提高抵抗施加于驾驶室10的侧面、背面的载荷的驾驶室10整体的刚性。(6)如图6、图11等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0中,以堵塞梁部分31b等的开口端 部的方式接合使盖部件41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的弯折部41b。由此,通过设置盖部件41,不仅能够提高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剖面刚性,而且能 够提高分别与其接合的梁部分31b等的剖面刚性。其结果,提高了驾驶室10的刚性。(7)如图6等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0中,在相当于驾驶室10侧面的梁部分31b等和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接合部分,通过下部平面311Λ与左后柱部件33的侧面形成 大致平坦的面。由此,在大致平坦的面上能够容易地安装窗户玻璃。[其他实施方式]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 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以下例子在载置于形成于左后柱部件33的上端 部的切口部33b的部分的状态下被接合的左前柱部件31的梁部分31b在驾驶室10的宽度 方向上,其宽度相比左后柱部件33宽度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3所示,也可为这样的驾驶室其含有在与左后柱部件33的接合部分, 宽度相比左后柱部件33宽度大的梁部分131b。此情况下,在梁部分131b的前端部分形成 切口,并在将该梁部分131b载置于左后柱部件33的切口部3 上的状态下进行接合。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在左后柱部件的上端部,与切口部邻接而形成突出部,载置 于左后柱部件的切口部等上的梁部分在侧面部分抵接于突出部等的状态下与左后柱部件 接合。进一步,盖部件41的抵接部41c的端面抵接于梁部分31b等的侧面的抵接面33c, 与突出部33a等一同支撑来自驾驶室10的侧面侧的载荷。由此,即使在变更梁部件相对于柱部件的宽度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上述同样 构成从侧面施加有载荷时刚性高的驾驶室。(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以下例子将横档部件36的前端部分配置为从驾 驶室10的室内空间S侧与左后柱部件33的上端部和左前柱部件31的梁部分31b的接合 部相抵接。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3所示,也可以将横档部件136配置于偏离上述接合部分的位置。此 情况下,能够通过形成于左后柱部件33的上端部的突出部33a从侧方支撑梁部件131b。因 此,能够构成从驾驶室的侧面施加有载荷时刚性高的驾驶室。但是,从通过使横档部件相抵接来能够在从侧面对驾驶室施加载荷时进一步劳固 地支撑梁部件的方面考虑,优选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左右前柱部件31、32的梁部分 31b等与左右后柱部件33、34交叉的接合部分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作为本发明的适用位置,除上述以外,还可以有例如左中柱部件的上端部分与左 前柱部件的梁部件的接合部。此情况下,也通过形成于左中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突出部来支撑梁部件,能够得 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以下例子左右前柱部件31、32在中央部附近弯 曲,包括在驾驶室10的前部立设于底面板的柱部分31a等和构成顶棚的梁部分31b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柱部分与梁部分也可以构成为各自独立的部件。(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于左后柱部件33的上端部分的切口部33b的形状, 列举说明了俯视时为将左后柱部件33的左前部分切除的形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只要在室内空间S侧留存突出部,作为切口部的形状,能 够采用各种方式。(F)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含有本发明的结构的驾驶室的建筑机械,列举说明 了液压掘土机1。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当然也可适用于安装于轮式装载机等其他建筑 机械的驾驶室。工业实用性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能够得到以下效果避免部件数量增加并且具有足够 的刚性的驾驶室结构。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液压掘土机,而且能够广泛适用于安装 在其他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具有柱部件,其沿大致竖直方向配置,具有形成于上端部分的切口部及与所述切口部邻接 且形成于上端部分中的室内空间侧的突出部;梁部件,其沿与大致竖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配置,俯视时延伸至与所述柱部件的上 端部分重叠的位置,载置于所述切口部,并且,在侧面抵接于所述突出部的状态下与所述柱 部件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从室内空间侧的侧面抵接于所述柱部件的横档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以将左右一对的所述柱部件之间或者所述梁部件之间连接的方式设置而 从室内空间侧抵接于所述柱部件与所述梁部件的接合部分的横档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部件与所述梁部件在室外空间侧中的接合部分形成平坦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部件是配置于左后方的左后柱部件,所述梁部件与所述左后柱部件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部件及所述梁部件由管材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在所述柱部件的上端部分插入所述管材的中空部分的盖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与所述突出部一同抵接于梁部件的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具有与载置于所述柱部件的上端部分的所述梁部件的端部开口接合的弯 折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该驾驶室(10)中,将左右前柱部件(31、32)的梁部分(31b)等的前端部分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分的状态下进行接合。在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上端部分上,形成有切口部(33b)等和位于与切口部(33b)邻接的室内空间侧的突出部(33a)等。载置于左右后柱部件(33、34)的切口部(33b)等上的梁部分(31b)等以通过突出部(33a)等支撑侧面部分的方式被接合。
文档编号B62D25/08GK102057109SQ200980121739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6日
发明者名村晴秀, 河原史朗, 田中宏章, 野口敬广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